闺阁嫡女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前一世生母早逝,继母狠毒,婚前失贞,未嫁先休,沉塘而亡。上天怜悯,再睁眼,重回幼年,齐玉娴发誓不会重蹈覆辙,要为自己谋一世锦绣姻缘。
内容在线试读
东临七十年冬
迷迷糊糊之间似乎有人掐着自己的脖子,齐玉娴慢慢的睁开眼睛。可是眼前的一切让齐玉娴愣住,居然是周氏。齐玉娴下意识的喊着:“母亲。”周氏不寒而栗的笑着:“大姑娘,你可算醒了,妾身可是等着你很久了。”高傲的仰着头俯视齐玉娴,齐玉娴没有想到,平日一向对自己温柔和善的周氏。
这样说起话,疏远而陌生。“大姑娘,怎么说话,是不是没有想到”周氏从齐玉娴的眼神中猜到,齐玉娴望望四周,一片白茫茫的大雪,这个大地覆盖在雪的世界中。唯有齐玉娴单薄的素衣裹着身子,齐玉娴的双手被绳子绑着,没有办法挣脱,连想要伸手触碰周氏也不行。
跟随在周氏身后的周氏的得力助手周嬷嬷,还有两个小厮。齐玉娴无辜的望着周氏:“母亲,您这是何意”“何意,大姑娘,你是不是傻了,难道忘记早上发生的一切了吗”说完嘴角漾起一抹讽刺,周氏的话一说。齐玉娴的脑海中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流,今日本该是定国公府的嫡长女齐玉娴出嫁的好日子。
新房中,齐玉娴刚刚醒来一睁开眼,天已经微微亮。不知不觉期盼已久的婚期到了,内心反而有些紧张。不过想到未婚夫宋南冬,不免心中燃起丝丝喜悦,家中的姐妹哪个不羡慕自己。能够嫁到兵部尚书府,婚期还是圣上亲自挑选,可是她们肖想不到。
齐玉娴甩甩头,不去想这些烦心的事情。齐玉娴生母早逝,父亲对齐玉娴不喜。平日不闻不问,有的只有继母周氏对齐玉娴嘘寒问暖。只要齐玉娴想要什么,继母周氏肯定会第一时间送到齐玉娴的手中。有时候齐玉娴还懊恼,为什么周氏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很快齐玉娴微微皱眉,今日不是自己大喜的日子,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嬷嬷和丫鬟来给自己梳洗打扮,齐玉娴刚刚想要发脾气。就感觉身子一软,眼睛要支撑不住,最终慢慢的闭上眼睛。再等到齐玉娴睁开眼睛,觉得腰身一紧,似乎有一双大手放在腰上。齐玉娴下意识的转过身,瞧着身边,嘴巴张的很大。
身边竟然有一个没有穿衣裳的男子。齐玉娴下意识的要赶着男子离开,齐玉娴虽说被周氏宠爱万千。可是最基本的礼数还是有,要是被其他的人发现自己在大婚当日。床上出现一个没有穿衣裳的男子,大手还搂着自己的腰身。齐玉娴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干净,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想着赶紧在没有人进来之前把男子赶出去,不就行了。没有其他人知道就好,迅速的用手推着男子。就在这个时候,齐玉娴屋里的大门被踢开,齐玉娴心里咯噔一下,大呼不好,有人进来了。因为齐玉娴现在身上没有任何衣裳,只能用被子遮掩着。为首的就是齐玉娴刚刚念着好的周氏,跟在周氏身后的周嬷嬷不敢置信的用手指着床上的齐玉娴和男子,紧张的说道:“夫人。”
周氏恨铁不成钢的盯着齐玉娴,“大姑娘,你太让我失望了。”齐玉娴下意识的想要张嘴解释:“不是的,母亲,您听娴儿解释。”“大姑娘,还解释,这个有什么好解释的,要是大姑娘不想嫁给兵部尚书的宋公子。也不需要等到今日给宋公子难堪,连累定国公府。枉费夫人平日对大姑娘一心一意的教导。”
责备齐玉娴,齐玉娴没有想到平日对自己和声细语的周嬷嬷。如今那么严肃,好像变了一个人。周氏在前厅招呼宾客,有几位夫人想到闺房探望齐玉娴,哪里知道会遇上这一幕。几位夫人低着头议论纷纷,那眼神简直可以杀死齐玉娴。周嬷嬷接着说道:“大姑娘,夫人可怜你生母早逝,对你一心一意。
比对五小姐和五少爷还要好。可是如今你怎么回报夫人,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齐玉娴有些着急起身,为自己解释,可是身上没有任何衣裳,只能用被子遮掩着。紧张的说道:“周嬷嬷,你要相信娴儿,娴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娴儿一睁开眼,就看到他了。母亲,周嬷嬷,你们一定要相信娴儿。
浑身酸楚不已,齐玉娴慢慢的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竟是粉黄色的帐幔,暮色微凉。头顶是一袭一袭的流苏,随风轻摇。不适的动了动,却发现身下的床榻冰冷坚硬,即使那繁复华美的云罗绸如水色荡漾的铺于身下,总是柔软却也单薄无比。不时飘来一阵紫檀香,幽静美好。
榻边便是窗,精致的雕工,稀有的木质。窗外一片旖旎之景,假山,小池,碧色荷藕,粉色水莲。不时有小婢穿过,脚步声却极轻,谈话声也极轻。齐玉娴掐着自己,怎么会这样齐玉娴明明记得出嫁之日被捉奸在床,还被宋南冬休了。继母周氏将自己沉塘,还有周氏在自己沉塘前说的那番话,齐玉娴不会忘记。
就算齐玉娴想忘记都难,当水蔓延到齐玉娴脖子的那一刻的恐惧,终身不会忘记。想着手指握紧,手掌心都掐出印迹来。很疼,不会再相信周氏。被周氏骗着,不过下一秒齐玉娴发现,自己的手指那么短小。就在这个时候,门被打开,走进来的人,让齐玉娴眼前一亮。
甜甜的喊着:“陈嬷嬷。”进门的是齐玉娴生母留下的陈嬷嬷,还记得陈嬷嬷经常在齐玉娴的耳边提醒齐玉娴不要相信周氏,被周氏的宠爱给冲昏头脑。齐玉娴那个时候总是觉得陈嬷嬷在挑拨离间周氏和齐玉娴之间的母女感情,尤其齐玉娴最讨厌陈嬷嬷让自己提防周氏,让齐玉娴很厌烦。
周氏对齐玉娴比对周氏嫡亲的儿女都要宠爱,怎么会害着齐玉娴。所以在齐玉娴十岁时,就早早的把陈嬷嬷打发走了。离齐玉娴远远的,省的齐玉娴看着心烦。不过如今陈嬷嬷怎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还那么年轻。不对,自己手指那么短小,难道老天爷又给齐玉娴一次机会。
想到这里齐玉娴不免欣喜:“嬷嬷,如今是什么时候”“大姑娘,您想问什么”陈嬷嬷身穿绛紫浣花锦纹夹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望着齐玉娴。“嬷嬷,现在是不是东临六十二年吗”齐玉娴急忙起身想要抱着陈嬷嬷,跟陈嬷嬷好好亲近亲近,老天爷终于可怜齐玉娴。。
要不是周氏告诉自己,齐玉娴现在还不知道,这些年来周氏对自己的好,都是别有用心。可怜陈嬷嬷,在齐玉娴十岁的时候被赶出定国公府。不管现在怎么样,什么情况,能再见到陈嬷嬷。齐玉娴都很高兴,陈嬷嬷连忙扶着齐玉娴:“大姑娘,现在就是东临六十二年。”
齐玉娴还记得之前东临七十年冬,如今是东临六十二年,回到了八年前。陈嬷嬷轻轻的抚摸着齐玉娴的后背:“大姑娘,您别动,小心自己的身子。”齐玉娴确实很激动,怎么能不激动。东临国六十二年,那就意味着周氏还没有进入定国公府,自己的生母陈氏也没有去世。
“嬷嬷,我这是怎么回事”陈嬷嬷对自己的好,齐玉娴知道的太晚,陈嬷嬷有些紧张的用手抚摸着齐玉娴的额头:“大姑娘,您难道不记得了吗”齐玉娴天真的问道:“记得什么”陈嬷嬷一个紧张,可别脑子出什么事。那么陈嬷嬷的罪过可就打了,迅速的回答:“大姑娘,您和二姑娘、三姑娘在假山上玩耍,后来您和二姑娘从假山上摔倒,现在头还疼不疼了”
陈嬷嬷紧张的盯着齐玉娴,从假山上摔倒。这件事情齐玉娴还有印象,那是齐玉娴小时候做的愚蠢事。齐玉娴想让陈氏多关心自己,看到三妹妹从背后推着二妹妹的时候,趁机也从假山上面摔下来。
哪里知道之后的陈氏毫无动静,连探望齐玉娴都没有。齐玉娴得不到生母的疼爱,就算有陈嬷嬷陪着,也越来越沉默。总是待在院子,哪里也不肯出去。更别说给老太君薛氏请安,定国公本身就不喜欢齐玉娴。不过在后院中似乎要抱好老太君的大腿,齐玉娴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四周:“嬷嬷,你扶着我到铜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