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妃传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晋江非v2014.04.05完结总书评数1094当前被收藏数956即使拥有黄金家族的血脉,即使父亲是备受皇帝信任的显官,即使母亲出身于爱新觉罗氏长房嫡脉,她还是在无可奈何中做了声名狼藉的亲王继室,出尘姿容与绝世才华使她陷入种种难以预料的漩涡之中。斗继子、斗侧室、斗丈夫、斗宗亲、斗皇子、斗皇帝———不知退让的她是遍体鳞伤还是傲视群雄?敬请期待“大清继福晋的奋斗编年体传记”——《简妃传》内容标签清穿
内容在线试读
★━☆━★━☆━★━☆━★━☆━★━☆━★━☆━★━☆━★
本图书由(风之星影)为您整理制作
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
书名:简妃传
作者:圣手镇九州
全能型女大学生颜书雪在一次旅游中意外摔倒,醒来后发现自己竟成了即将出生的婴儿,书雪童年的生活虽很辛苦,但也很快乐,长大后却不幸被指婚给声名狼藉的铁帽子王做继福晋。面对比自己大近十岁的丈夫、对自己怀有敌意的继子、在王府根基深厚的侧室,甚至是丈夫在外院的男宠,书雪将何去何从?面对九龙混战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书雪又将如何置身世外?敬请期待《简妃传》!
注:本文灵感来源于雁九的《重生于康熙末年》但保证不抄袭!
内容标签:清穿 宅斗
主角:完颜书雪(颜书雪)、雅尔江阿 ┃ 配角:简亲王府的一家子、康熙的一大家子 ┃ 其它:女强、清穿
=======================
☆、一、姑娘命运真悲催
颜书雪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上数三代的父系与母系长辈全是清一色的高级知识分子,不过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颜书雪注定要在成人之前经历一段悲催之路,举例来说,报考大学时爷爷要求其选择医学院(因为爷爷是享誉全国的中医学泰斗),奶奶则摩拳擦掌要”公权私用”把孙女拉进艺术学院(奶奶是t大艺术学院教授、退休院长),就连当武术教练的爸爸也因为不能让书雪的哥哥颜书强子继父业而对女儿”虎视眈眈”,当然这一议案未及提出便遭到了坚持要求女儿走淑女路线的妻子的封杀,与此同时,她也为女儿提出了自认为比较中肯合理的提议,那就是以推荐生资格报考师范学院像自己一样毕业后做一名音乐教师,如此方对得起自己苦心孤诣近二十年对女儿音乐才能的培养。不过很显然,如同三年前哥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报考外语学院一样,书雪并不曾将四位长辈的意见付诸考虑,当四位尽职尽责的家长因为自己孙女(女儿)前途的争议而头痛不已时,书雪带回了一个惊天霹雳,她宣布自己决定(事实上也已经这样做了做了)报考中文大学历史系专业,因为是个冷行业,爷爷奶奶捶胸顿足,爸爸妈妈恼恨不已。既然木已成舟四位“搀和牌”家长也只得认栽,当然事情不能这样就算了,书雪是颜家三代唯一的小公主(书雪的爸妈都是独生子女),大家舍不得责备,可作为帮凶的书强就惨了,在主犯泪眼婆娑的卖萌目光中败退的四位红果果的迁怒了,在被爷爷奶奶进行了足足两个钟头的唐僧式教育后,书强便被老爹提溜到了武术馆进行操练,据第二天书雪对这只“替罪小绵羊“的仔细观察来说,哥哥昨天应当是遭受到老爸相当残酷的“家庭暴力”,因为一向以灰太狼为学习榜样的新时代好男人竟然在女友生日时华丽丽的迟到了,书雪很高兴的捏着下巴意淫哥哥遭受平底锅接待的场景(姑娘,你——)。
应当说,就外表、气质而言,书雪似乎是继承了奶奶与妈妈古典淑女的韵味,完美的让人无法挑剔,任谁见了,也得夸赞这姑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学得元配当得后娘”(囧——),不过只有她知道自己本质上是很流氓的(单就自小到大做了n件坏事却让老哥背了n+1次黑锅就很能说明问题)。书雪坚决贯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千倍反击”的处世路线,文雅一点说,是睚眦必报,通俗讲就是小心眼(额,书强落到今天的下场就是在为小时候曾经不小心你弄哭过而赎罪吧)。不过书雪对自己还是很欣赏的,她认为自己绝对拥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质(不知道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从小到大书雪是在家庭的双重干涉教育下成长的,自己的每一项决定都蕴含着至少三个人的“心血”,她一直在寻求解放,应当说书雪很有四四的忍功潜质,自小到大,虽然逐步收复了不少失地,可愣是没让顶头四座大山发现任何不对的苗头,报考大学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扩大为书雪实现独立自主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哥哥的帮助下,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敲定了最终志愿,以最小的损失(书强咬牙切齿中)夺得了争取自由的的战略性胜利,直到此时,四座大山才惊然发现,往日柔顺的小白兔不知何时竟已变成了张牙舞爪的小母狼了,这时,他们可能已经深刻体会到当年蒋委员长无视工农武装力量,而使其逐步发张壮大以分庭抗礼之势最终对其取而代之的悲剧了。
上了大学,书雪的“流氓”本质获得了由内而外发掘的客观条件,书雪崇拜余纯顺,理想是走遍全国。在过去的十八年中,书雪需要伪装乖宝宝麻痹“敌人”,这下好了,天高皇帝远,即便是在相邻的城市,书雪也绝对拥有远离敌人统治的安全距离。受国学大家外祖父熏陶,书雪的文学造诣已经相当之高,所以应付大学学业绰绰有余,家庭教育使然,书雪在跆拳道黑带二段的老爹操练下已经拥有红带实力,我们绝对可以放心书雪单独出行的人身安全,在奶奶与妈妈的悉心培养下,书雪一身武艺足以在课余时间赚取充足的旅游资金,当然了,受益于从外语学院提前毕业的哥哥,只要不迷路到火星,书雪几乎没有走丢的可能。不过,书雪没有十足的胆量过于挑战四座大山的权威,也就只能将远足的目标放在本市,好在b市不仅是首都,还是几百年来的文化中心,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作为宅在t市18年伪装乖乖女的书雪,这些已经很让自己满足了,她自信满满,认为自己为实现我的青春我做主的目标迈出了最伟大的一步。只要游遍b市,她绝对可能右边h省进而游遍全国。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书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上帝似乎与书雪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经过大一一年的小宇宙爆发,书雪对b市的大小景点已经门儿清,大二黄金周,学院有团体组织a省h山三日游,书雪银牙一咬报名了,当然,随后书雪也悲剧了。
怪罪的根源还在书雪奶奶身上,因为其自小便对书雪进行刻意培养,每到一地,书雪不仅照相,而且采景作画,h山四景全国驰名,书雪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背着画夹跑到山顶作画,一不小心便忘了时间,下山时一时心急,脚底一滑,悲剧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啊,这是书雪在失去意识之前最后的感想。
☆、二、梦里不知身是客
“太太,用力、用力,憋住这口气,快了、快了,看到小少爷的头了——”轰!书雪的脑袋炸了,自己大概、也许、可能——,很快书雪的猜想得到了验证,“恭喜太太,是位健康漂亮的小格格”,漂不漂亮不知道,健康嘛,呃,可能是从书雪响亮的哭声得出的结论吧,能不响亮吗,书雪刚为自己悲催的穿越命运(还是婴穿)感到伤心,产婆便一巴掌拍了过来,婴儿吃痛的本能加上成人短暂思考后的委屈,哭是最好的情绪表达方式。
“给老爷道喜,太太生了一位小格格”,“好!好!快把爷的宝贝闺女抱过来”小书雪的头顶上传来中年男子豪迈的笑声,“阿玛,我要看妹妹,看妹妹!”“我先看,我先看——”“都给老子闭嘴,别吓着爷的女儿”囧,书雪被当成展览品了,不过看来自己挺受宠的,这应该是个大户人家,到目前为止自己应该有两个哥哥,听称呼应当是清朝,可惜不知道是那个皇帝,婴儿的脑容量明显很小,总结出这些后小书雪便酣然入睡了。
“太太,小格格睁眼睛了。”奶娘抱着小书雪对太太讲。
“嗯,抱过来我看看。”说话间书雪已经换了一个怀抱,“你先下去,过晌儿再来抱小格格”“是,太太”。奶娘应声而退。
书雪眯眯眼,打了个哈欠,无聊的听着便宜额娘与心腹嬷嬷的对话。
“太太,西苑的佟姨娘——”嬷嬷悄声道。
“我现在也算儿女双全了,以后那些个狐媚邪道就由着她们,只要永庆、永振和大格格好,我又何必自降身价。”便宜额娘边拍著书雪边轻声回道。
“太太,万一那些妖精心大了——”嬷嬷的话中渗透着忧虑。
“哼,再怎么说我也是亲王府的和硕格格、爱新觉罗宗室,说句难听的,这合家哪个不是皇家的奴才,老爷若是宠妾灭妻,横竖还有宗人府呢,这男人虽然在男女这檔子事上不节制,但一关系到自己的名声,哼——,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便宜额娘的话里透着满州姑奶奶的霸气。
“可是,唉,老奴听太太的。”嬷嬷显然是妥协了。
宅斗啊!宅斗!小书雪终于接触到了生活版的“宫心计”。和硕格格?便宜额娘竟然是和硕格格!书雪很清楚,和硕格格是只有亲王嫡女才能有的封号,也就是汉语中的郡主。如果自己入了上面人的眼,应该会降两级受封为郡君,呃,应当不会被发往蒙古吃沙子吧!(姑娘,你想多了,真把自己当成大瓣蒜了)。便宜阿玛很花心,还有一个姓佟的嚣张姨娘,不过以额娘,呃鉴于便宜额娘是和硕格格,书雪决定承认她就是自己这一世的额娘了(姑娘,你很现实啊)的身份,她的地位应该很稳固,何况便宜——呃,何况阿玛看起来还是很疼爱自己的。奋斗!小书雪暗暗握拳。
“太太,两位少爷请安来了”一个穿着粉红夹袄的小丫鬟进来回话。
“叫他们进来吧。”太太一边吩咐一边将书雪放到暖炕上。
“给太太请安”,两个正太进来后便规规矩矩的给额娘打千儿请安。
“都起来吧”太太此时已整装坐到了上位上“今儿都学了什么,永振没有淘气吧”
“额娘,永振都是哥哥了,才不淘气呢!”小正太很放得开,这就撒上娇了。
“噗”额娘一笑,摸着小儿子的脑袋笑道:“既然长大了就好好上进,可别让妹妹小瞧了”。
“额娘,我要看妹妹。”小正太说着话已经扑到书雪的眼前了“妹妹,我是你阿珲,快叫阿珲!阿珲给你好玩的”。
书雪额头上的黑线滚滚而下,话说虽然我是二十岁的灵魂,可毕竟才出生不到两天,要是现在叫你一声阿珲,还不得把我当成妖孽啊!
好在大正太为书雪解围了:“你安静点儿,别吓着妹妹。”
太太乐得看儿女亲近,对儿子说:“你妹妹还小呢,再过几个月就会叫人了。永振可要疼妹妹啊。”
“额娘,您放心吧,永振一定会好好疼妹妹的”小正太信誓旦旦。
万吉哈此时理智已经回笼,也觉得妻女的决定完全有理,有些后悔刚才一时冲动答应佟姨娘的请求且当着儿女给发妻没脸,又深知大女儿外柔内方,最重规矩(?),今天据理力争,斥责姨娘,也是为了妹妹好。一番脑补,便深认为书雪不愧满州姑奶奶的风范,敢作敢当。一见女儿请罪,便立刻上前抱起女儿道:“阿玛的女儿怎么会有错,有错也是别人错,哈哈哈哈”,永庆和永阵满头黑线,那位“别人”则气得咬牙切齿。
因为书雪的努力和太太的支持,二格格挪院的事还是定下来了,不过万吉哈也答应每天都让书艳去看佟姨娘。事情总算完美落幕了。
经过此事,太太可能觉得书雪的性格还不够隐忍,便要求书雪在每日功课(学习管家、女红、厨艺等)做完后加抄佛经、女戒若干,三个月后,书雪终于受不了了。
☆、五、原是异乡知音人
五、原是异乡知音人
书雪抄了几个月佛经,写了数十天的女戒,终于受不了了,一天傍晚,在给太太请安过后,书雪便缠着永振要他带自己出去玩,话说自从穿越到清朝以后她连伯爵府的大门都没迈出去过,旗人的女儿虽然不像汉族那样保守,可却也有许多规矩限制,通常情况下只有到快议亲的年纪才能在当家主母的带领下去参加各种以相亲为目的聚会。书雪掐指一算,自己少说还有六年才能出府,这绝对是不能忍受的,但自己周围不加教养嬷嬷,光丫鬟就有十几个,想要独身出府可谓比登天还难,思来想去,书雪便把注意打到了二哥头上。
永振虽然是个妹控,但也知道事情轻重,饶是书雪磨了半天也不敢点头应承,到最后只答应在书雪求阿玛额娘时在旁边敲敲边鼓,书雪只得作罢。
腊月十三是书雪的生日,书雪一早起来便为父母和哥哥下了寿面,万吉哈大乐,抱着书雪便一阵猛亲,涂的书雪的脸颊满是口水,书雪大囧,却也并不曾反抗。趁着万吉哈高兴,书雪便撒娇道:“阿玛,女儿今天七岁了,您送什么礼物给女儿呀?”
万吉哈虽然虽然有四个孩子,可能向他做这般姿态的却只有书雪一人,因着是爱女生辰,万吉哈也高兴,便随口说道:“阿玛的小宝贝想要什么?阿玛一定想方设法给你弄来。”
“真的?阿玛太好了。”说着,书雪便“啵”了万吉哈一下。
太太责备书雪:“你阿玛要去上差的,你乖乖的,不要给你阿玛添乱。”
“阿玛是巴图鲁,巴图鲁要说话算话,对吧,阿玛?”为了达成目的,书雪狂拍马屁。
“对,阿玛是巴图鲁,自然说话算话”万吉哈毫无察觉自己已经掉进女儿挖的坑里了。
“太好了!阿玛,我想让哥哥带我出去玩好不好,书雪都这么大了还没出过府门口呢。”书雪趁机提出了自己的愿望。
“这——”万吉哈有些为难,他没想到女儿提出这样的想法,刚才一时不察应了女儿,现在想反悔也有些晚了。
太太急忙救场:“书雪,不要淘气,哪有小女孩家家的出门的,往日学的规矩都忘了不成?”
书雪小嘴一嘟,小声应了:“奥。”然后便低下头不再说话。
万吉哈见不得女儿受委屈,长女自小乖巧懂事,如今想出去玩也不过是小孩天性罢了,何况自己也不愿扫了自己在女儿心目中的威信,略一沉吟,便对妻子说:“夫人在西山不是有座陪嫁的庄子吗?开春后就带书雪去那散散心也好。”
太太从来不会反驳丈夫,便应了下来。
虽然与自己想的有很大出入,书雪却不能得寸进尺,好在不用总拘在府中,便做欢喜状谢了阿玛和额娘。
忙过年,书雪的功课更多了,古人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七岁就算是一个很有标志性的年龄了,一直到进了三月,书雪才在二哥的帮助下说动了太太,答允让永振带着书雪去庄子上玩两天。
其实,太太最近心情一直不好,原因无他:北院刘姨娘年后查出了身孕。太太比康亲王杰书小了整整十岁,十八岁嫁给万吉哈,成婚四年才生下永庆,过了两年多生下永振,生书雪时已经三十一岁了,那个年纪,勉强算是大龄产妇了,怀上书雪后,太太对万吉哈的妾室看的便不那么严了,到去年永庆补了二等侍卫,太太觉得儿子继承伯府已是板上钉钉,对庶子庶女的问题就看的更开了,结果不曾想到,刘姨娘竟然率先有了消息。
刘姨娘原先是太太的陪嫁丫鬟,太太婚后数年无子,便给刘姨娘开了脸,想要笼络住万吉哈,刘姨娘一直规矩,在太太产子后便成了隐形的存在,后来添了个跋扈的佟姨娘,刘姨娘就更加透明了,不想竟然来了个老蚌生珠,以三十六岁高龄怀上了身孕,万吉哈的后院顿时醋气熏天,七八个姨娘通房都用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盯着刘姨娘的肚子,吓得刘姨娘几乎不敢出门。
太太心里挺矛盾,一方面因为刘姨娘怀了丈夫的庶子而感到难受,另一方面去顾念刘姨娘当年扶持自己的好处,且这些年来刘姨娘一直对自己恭敬有加,就算有了身孕也不曾失礼。思前想后太太觉得刘姨娘不是扮虎吃猪的人,且自己的儿子都到娶妻生子的年纪了,想来一个年幼的庶弟也不会影响到永庆,如果教养得当还会是儿子的膀臂。想通了这些,太太便叮嘱刘姨娘:“好好安胎,只要为老爷添丁,我不会忘了你的好处。”刘姨娘见太太对自己怀孕并无敌意,安心了不少,便努力养胎,争取一举得子。
再说书雪,好容易才冲出伯府,监护自己的又是妹控永振,便不管不顾撒了欢似的在庄子外疯跑,永振无法,只得照应好妹妹以免其不小心受伤。
西山别院距离京城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到达别院时已经时至正午,短暂的进餐休息后,书雪便拉着永振去野餐,永振在书雪面前从来就少有说“不”的权利,自然只有认命跟从,点了八个护院四个长随外加八个丫鬟,一行二十余人便浩浩荡荡的向西山山谷出发了。
到了西山,书雪打发永振去打猎,自己则去河边捞鱼。还真别说,三百年前的河流绝对够清澈,没过一个时辰书雪同丫鬟们便捕到了十多条河鲤。得益于书雪前世的爷爷奶奶曾被批为黑五类(即地富反右坏)而发配下乡劳改,每到假期,爷爷奶奶往往会带书强兄妹去乡下忆苦思甜,书雪因此对村野生活很有些心得,而且自穿越以来书雪把自己努力向全能型人才发展,加上前世的基础,书雪可以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烹调刺绣无一不通。若非如此,书雪也就不会备受万吉哈宠爱了。指挥丫鬟将河鲤剖腹刮鳞,又让永振留下的四个长随护院拣了些柴火,便静待永振狩猎而归了。
书雪有四个大丫鬟,为图方便,书雪便盗用了曹大大的专利,给她们分别起名为“抱琴、司棋、侍墨(呃,这个要避书雪姐妹的讳,名字中不能有“书”字)、入画”。这次出来只带了司棋与入画两个。太阳快要落山了,书雪等得有些着急,正要打发护院去寻,司棋喊道:“格格,二爷回来了。”
书雪往前方一看,果然,永振带着人回来了,不过后面有个长随是牵马步行的,而马背上坐着的竟然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
书雪大奇,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永振,永振解释道:“这个洋人昨晚去西山看天相,本来是带着随从的,今早他让随从把自己的东西带了回去,说要游览一下风景,却不曾想下山时不小心摔折了腿,我见他可怜,便把他带下来了。”说完又指着书雪向那个洋人介绍:“这是我的妹妹。”
那个洋人此前也明显看出书雪与救自己的少年关系不一般,听完永振的话,当即在马背上微微欠身,用腔调古怪但很流利的汉语说道:“美丽的小姐,白晋向您问好。”
☆、六、机缘有幸逢旧物
六、机缘有幸逢旧物
“他是白晋?”幸而书雪越来越冷静,一句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调整了一下思绪,书雪向对方微微一笑,回礼道:“您好!”
虽然面上不动声色,可心里却有些激动:这可是名人啊。书雪对正史还算了解,知道康熙有两个法国侍讲,一个汉名叫张诚,另一个就是白晋。自己真是幸运竟碰到了传教士的代表人物。
永振带的护院中有个会接骨的已经帮白晋做了治疗,没过多久白晋便能缓步慢行了。
书雪不想错过与白晋接触的机会,便邀请他与自己兄妹一起用餐,白晋一天不曾进食,此时已经饥肠辘辘,便欣然答允了,倒是永振对自己妹妹竟然邀请洋人用膳感到诧异不已,不过也并未多说什么,转头招呼护院和丫鬟去处理自己的猎物去了。
一餐下来,不仅永振餍足不已,就是白晋也对书雪频竖拇指。永振知道书雪也学厨,但竟有如次手艺却是他不曾料到的。酒足饭饱,永振便腆着脸要求妹妹以后经常为自己做吃的,特别是那个叫化鸡。
书雪心中暗笑不已,自己前世的老妈虽然学得是音乐,但俘获老爸的心却是凭借一手好厨艺,自己当然没少受老妈熏陶,穿越后太太为自己请了四个从皇宫、王府放出来的嬷嬷做教习,厨艺当然也在学习内容之中。融合上一辈子的手艺,除去刚开始一段时间,书雪做的食物还是相当拿得出手的,就连教习嬷嬷都称赞不已。
饭后聊天,书雪才知道白晋和张诚只是每十天轮流一次入宫给康熙授课,其余时间则在教堂中著书立说、翻译中国名著。书雪想了想,自己前世是会英语的,就是法语,在当翻译的哥哥影响下也能粗知大概,穿越后更是三语教学(书雪的外祖母,也就是康亲王杰书和太太的生母是蒙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因此书雪也被太太要求学蒙语),满蒙语言相当精熟,如果再好好回忆一下英语和法语,当个五族通译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即使用不到,多一技傍身总是好的,想着,书雪便打算好好利用一下这次机会。
白晋的伤虽无大碍,小腿却仍有些青肿,永振便派了一个护院回城帮白晋送信,此举正合书雪心意,便顺势邀请白晋留了下来。
书雪总共在别院住了五天,期间不断向白晋求教法语、英语和有关西洋乐理(主要是钢琴)的问题,白晋起初只当作是小姑娘的好奇心,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个姑娘不简单,很多知识竟然一点就通。这在中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惊讶过后,白晋教的就更认真了,原本打算第二天一早就告辞回京,却因为难得碰到这样一位天才学生而将归程一拖再拖。永振本来是不愿意妹妹和洋鬼子混到一处的,可一来碍于白晋帝师的身份,二来怕妹妹不高兴,也就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过为了自己妹妹的声誉着想,永振还是要求白晋不能把妹妹跟他学习的事情外传。白晋在中国生活多年,熟知汉族文化,自然欣然应允。
到第四天,太太便派人来催了,书雪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意味,这几日的别庄生活虽然未必及得上在家中时充实,却胜在别具风格:在家时书雪学的是琴棋书画、针织刺绣、烹调煮炖。可在庄子上除了同白晋学习语言、数算、艺术(其实更多的是讨论),还能在永振的教导下演练骑射,乍要离开,书雪还是相当留恋的,可母命难为,书雪也不好忤逆太太的意思让永振陪自己吃瓜落,只能恋恋不舍的回京了。
回府后,正好万吉哈在家休假,给父母请过安,永振便向太太汇报了书雪这几天在别院的生活,太太不免数落书雪不知轻重,又责怪永庆处事不周,让一个洋人和书雪同屋相处。万吉哈却不以为意,清朝初年特别是康熙年间,传教士与军队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年三藩做乱,察哈尔汗对清廷背后下手:趁八旗主力南下平叛,察哈尔汗以勤王为名欲直捣黄龙,当时京师震动,多罗信郡王鄂札与图海临危受命,率领八千家奴军挥师北上,虽名为家奴军,但其中却不乏未南下作战的八旗显贵,万吉哈便是其中之一,在达禄地方,两军遭遇,清军原处劣势,因借助汤若望、南怀仁设计的红衣大炮,关键时刻轰开敌军防线方使得使战局扭转。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万吉哈并不像大多数八旗高官那般歧视洋人。见妻子责备儿女,万吉哈便圆场道:“跟洋人学习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更何况白晋身负帝师之名,想来人品也是好的,书雪是满族的姑奶奶,何必像汉女一般扭扭捏捏,大规矩不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