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全球首富笔趣阁版
书籍简介

21世纪的经济系大学毕业生姜小白重生在了1978年,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到来。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内容简介
21世纪的经济系大学毕业生姜小白重生在了1978年,亲眼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到来。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内容在线试读
1978年6月25日,晋省上党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内。
一个穿着已经洗的发黄白布衫的男生懒洋洋的躺在草堆上,嘴里还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下身是一条灰色的裤子,早就已经看不出原来就是这样的颜色,还是洗的掉色以后的颜色。
在膝盖处还两块偌大的补丁,脚上穿了一双布鞋,不过鞋却早已经艰难的张开了一个大口子。
姜小白是一名21世纪的本科毕业生,是生活在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里的人。
而自己这副身体原来的主人出生在晋省省会龙城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和姜小白同名同姓,前段时间他初中毕业,二哥姜子建高中毕业,按照这个时候的政策来说,必须家里有一个知情上山下乡。
于是学习成绩不好,整天和一群厂子弟打架闹事的他就被父亲给送到了上山下乡的队伍之中。
然后给了自己机会,让自己来到了这里,说是借尸还魂也好,说是穿越也好。
甚至有的时候,融合了宿主的记忆,姜小白都有些分不清到底自己是21世纪的姜小白还是这个70年代的姜小白。
虽然前世姜小白偶尔喝多的时候也曾感叹自己生不逢时,要是自己出生在那个充满机遇与变革的黄金时代,自己早就是富一代等等之类的话语。
但是早就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的他,可没有想过真的要回到这个时代啊。
70年代,自己特么一管80后都需要叫叔的人,你让我穿越到这个年代合适吗?姜小白呆呆的看着天空。
父母、爱人、兄弟、朋友、同学……
突然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那些经历就像是一场梦一样。可是姜小白却宁愿相信现在的经历是一场梦。
自己还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有爱自己的父母,喜欢的恋人,形影不离的兄弟,来来往往的车流,闪烁着五光十色霓虹灯的都市。
哪怕能够再吸一口汽车尾气呢!
“咕,咕,咕,”姜小白肚子里传来了叫声,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一个月。
“小白哥,小白哥。”远远的听见有人呼喊自己的名字,一个年轻男人就跑了过来。
“什么事啊这么着急,告诉过你们多少次了,要淡定,淡定懂吗?不淡定就要蛋疼。”
姜小白看见来人以后,不紧不慢的说道,跑过来的人叫王小军,父母和姜小白父母都在一个厂子里上班,他是家里老二,和姜小白一样家里父亲的工作岗位同样轮不到他接班,被派来上山下乡。
“小白哥,不好,不好了,刘峰他们和村里的人打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王小军气喘吁吁的说着,看着姜小白的目光满是急促。
姜小白听着也是一咕噜从草堆上爬起了起来,刘峰也是和姜小白一起来插队下乡的一个知青。
“在哪呢?赶紧带我去。”姜小白说着就扯着王小军朝着村子跑去,边跑边问道:“刘峰他们因为什么和村子里的人发生冲突的?”
其实知情上山下乡插队到农村和村子里的人发生冲突姜小白一点也不意外。
来农村插队的大部分都是城市里的人,各种各样的阶层,出生,背景,想要让他们融入农村,根本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够解决的事。
“听说是因为这个月给咱们知情的人记的工分不对,然后刘峰去找村会计狗蛋理论,然后就吵吵起来了。”王小军抓紧时间给姜小白介绍着情况。
工分这是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前的一个名词。
这个时候的农村施行“大锅饭。”简单来说就是地是村里的,一到干活的时候大家都去干,然后村里干部给去干活的人记工分。
这个工分根据村里的产出,可以换成钱,也可以换成粮食,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
土坯的院墙上用红漆刷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等字样,锈迹斑驳的铁栅栏门边上挂着一块刷了白漆的木牌,上边写着“上马公社建华大队”。
这个时候没有乡镇这一说,乡镇府都叫公社,村子叫大队。这种叫法甚至延续到21世纪的某些农村,还是这种称呼。
几间毛坯土房就是队部了,姜小白推开门走了进去,一群人也不用人招呼,王小军就把队部的白瓷缸给拿了出来,给大家伙倒上水。
紧接着村书记黄忠富也带人走了进来,两方人马顿时又开始剑拔弩张了。
“书记,您最深明大义了,您可要给我们这些知青做主啊,我们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了,可不是来接受教训来了。”
知青中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站了出来,消瘦的面庞上还戴了一副眼睛,可是配合上整体的模样,却没有一点斯文的样子,反而更加显得有些尖嘴猴腮。
“刘爱国,你放屁……”村会计狗蛋顿时张嘴骂道。
“书记,您看,这会计现在当着您的面还骂我们呢,我说错了吗?你看他们给我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刘爱国打断了村会计的话。
“对,书记您看,我这鼻血哗哗的流,你要是对我们知青有意见,或者对政府的政策有意见你可以提啊。”刘峰也接着说道。
“你……”村会计气的脸通红,这对政府有意见的帽子扣下来,他可扛不住啊。
“就是,书记,他还歧视我们妇女同志,主席早就说了,我们妇女同志能够顶半边天,你这是不听主席的话啊。”几个女知青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也站了出来,不甘示弱的说道。
要是说干农活,这帮城市里来的知青肯定不如村会计,但是要是说耍嘴皮子,村会计就完全不是对手了,帽子扣的一顶比一顶大,村会计大头嗡嗡的。
“对,今天要是不给个说法,我们就去公社找领导。”
“对,公社找领导。”
“对,找公社领导。”
“……”
十几个知青喊着,气势足的很,姜小白就不知道了,明明大家这几天都没怎么吃饱饭,你们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力气呢?难道你们在我半夜睡着的时候偷吃了?
黄忠富恨恨的瞪了村会计狗蛋一眼,眉头紧紧的皱着,求助似的看向了姜小白,刚才在来的路上黄忠富已经大概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这群知青真的闹到公社,他脸上也不好看,村会计更是得吃苦头。
姜小白看见黄忠富的目光,抬了抬手,身后的喊声顿时就停了下来,村会计狗蛋也一脸期盼的看向姜小白,希望姜小白能够说句公道话。
“书记啊,会计这是在剥削我们知青啊,这还是共产主义社会吗?这不是资本家吗?资本家才剥削呢。”
姜小白笑眯眯的说着,但是嘴里的话语却让黄忠富和狗蛋打了个冷颤,其他人虽然给扣得,帽子大,但是实际上也就是个打架,其他的也站不住脚。
而这个时候,在农村打一架,说不好听的,打了也就打了,但是这个时候的阶级斗争才过去多长时间,资本主义那可是要不得的啊。
“小白啊,这话严重了,狗蛋他就是一时的糊涂,我让他给你们道个歉,然后把给你们少记的工分补上,”黄忠富说着话音一转又说道,“不过,小白啊,你们也要理解狗蛋,你们都是知识分子,建华大队的情况你们也理解,本来就穷的揭不开锅,现在你们知青一来,一下子多了十几张嘴吃饭,村子里就更加的困难了……”
黄忠富说着,知青们也都沉默了下来,这也是实情,建华大队本来地就不多,很大一部分还是山地,收成少。
一下子多出几十个人确实是很大的负担。
姜小白也沉默了,重生以后,在龙城家里的时候虽然吃的不好,也没有什么油水,可好歹还是能够把饭给吃饱的。
但是插队到建华大队以后就真的是饥一顿饥一顿了,根本就没有吃饱过,这也不是光知青是这样,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现在是六、七月份还好,山里各种野菜什么的还能够垫一垫肚子。
听村子里的人说要是等到每年的3、4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苦日子呢。
“村子里好多家都是一两个人挣工分要养活一家5、6口人,咱们村的工分本来就不值钱,去年算下来一个工分才1毛钱,现在你们一下子来十几口人,每天每个人一个工分,一年差不多能够挣200多个工分,你们15个人就是3000多个工分啊,咱们村的工分就更加的不值钱了。”
黄忠富把挂在胸口的旱烟袋拿了下来,点着火抽了一口,屋子里顿时就充满了呛人的气味。
村子的产值不变,但是工分却要变得多了,当然工分也就更加的不值钱了,说白了就是通货膨胀,当然现在还没有这个说法。
但是一群知青都是上过学的人,当然也能够理解黄忠富的说法。
一群知青脸上的愤怒和委屈都消失不见了,也没有人再提去公社闹事的话语,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是很淳朴的,没有那种你死不死关我屁事,我只要自己过的好的行的心态,但是姜小白却深深的看了黄忠富一眼,特么个老狐狸。
刚才还纳闷呢,就村会计那点狗胆,怎么敢私自克扣知青的工分,原来是背后有指使的人啊。
估计今天的事情就是黄忠富对知青的试探,要是知青没有闹,认了的话,估计以后就形成惯例了。
但是很明显现在知青闹得很厉害,来硬的行不通了,只能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了。
姜小白弄明白是弄明白今天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现实的情况摆在这里。
知青错了吗?没有。黄忠富错了吗?也说不上。可能错的是这个时代,错的是大家都太穷了。
知青下乡有一方面原因是要给城市减负,可是农村本来也穷啊,这下子负担更重了。
姜小白沉思着……
“贫穷是一种病,得治。而这个时代正是病入膏肓的时候,改革开放啊,”姜小白嘴里念念叨叨的,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