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体笔趣阁版
书籍简介

简介:关于暗体:题材:科幻、悬疑标签:爱情、谍战、科技、星际元素:硬核科幻、凄美爱情、大国争雄、间谍特工、悬疑跌宕、军事战争、外星入侵、星际争霸。故事:这是一部人类反抗两大外星文明入侵,跨越300年的史诗级星际文明之战。
内容简介
简介:关于暗体:题材:科幻、悬疑标签:爱情、谍战、科技、星际元素:硬核科幻、凄美爱情、大国争雄、间谍特工、悬疑跌宕、军事战争、外星入侵、星际争霸。故事:这是一部人类反抗两大外星文明入侵,跨越300年的史诗级星际文明之战。
内容在线试读
历时260年,耗尽了3代人生命的天启舰队终于抵达格利泽581恒星系统,这是一个位于天秤座、距离家乡太阳系20.4光年的系外星系。
它有着6颗围绕着主序星格利泽581公转的行星,有着太阳系那近乎完美的椭圆形轨道和低偏心率。
当恒星的第一缕光芒如晨曦般的阳光射进星系舰队的舷窗时,锁死在人们脸上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笑容,如灿漫的蔷薇在天际中竞相绽开了。
人们抚摸着播撒在舰体内一抹抹橘黄色的光芒,就像迎接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这不是豪赌,也不是星际移民,准确地说是大逃亡,逃离祖辈们繁衍生息了整整数百个世纪的地球。
蓝色!
在地球,有一种色彩,闪耀文明的进程,舞动着不朽的生命音符,那就是蓝色,一种被地球人定义为大海的色彩。
在天启舰队整整260年的远航中,他们没有看到哪怕是一抹行星的蓝色,但在格利泽581其中的一颗行星上,人们惊喜地看到了久违的蓝色。
一颗被浓密大气层所包裹的蓝色海洋。
它那通体闪耀着湛蓝的辉光,在恒星的光芒中折射着生命的赞歌,就像一颗镶嵌在群星中的巨大翡翠,通透而湛蓝。
星际舰队的所有人,哪怕是为战争而存在的机甲也懂得那是生命的蓝。
在晨曦与黄昏的交替中,一片巨大的绿色陆地缓缓地沐浴在雾霭茫茫的光照中...
这是格利泽581恒星系统中的第三颗岩质行星,早在地球纪元的300多年前,人类就发现了它。
围绕在该恒星系统的6颗行星分别以b、c、d、e、f、g拉丁字母的排序命名。
与地球一样有着大海与陆地的这颗行星,被命名为格利泽581d,它将是人类的新家园,也将是最后的家园。
也许这是地球文明最后的挽歌,也许是一次涅盘重生...
2000多艘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星际舰船,绵延在恒星最近的行星---格利581b的椭圆形轨道的切面上,长达5000公里的星际舰队就像一座移动的钢铁大陆。
舰船的尾部闪耀着幽兰色的光芒,它们就像无数个耀眼的星点,投射出一幅浩瀚的天际星图。
更像宇宙中那孕育恒星生命的创世之柱,在空旷而深邃的寰宇中讴歌着生命的光辉...
此刻,星际舰队已经掠过了行星格利泽581c的轨道,庞大的舰队遮蔽了恒星那刺眼的光芒,所形成的巨大阴影犹如铁幕一般笼罩在格利泽581d的表面上。
这颗壮丽的星球,在它百亿年的漫长岁月中,迎来了来自20光年外,一个叫地球文明的流浪访客。
星际舰队开始了飞行姿态的调整,缓缓地泊入恒星格利泽581和格利泽581d之间的拉格朗日点。
200多艘战斗舰组成的混编战斗序列,开始往蓝星的高空轨道集结...他们将作为战斗支援部队,协助斥候编队应对突发状况。
由1艘行星文明评估舰、2艘行星生命探测舰、1艘回收舰、1艘行星大气环境探测飞船、2艘行星地磁分析飞行器、3艘护卫飞船组成的斥候编队也陆续向蓝星的同步轨道集结,他们是进入这颗行星的先锋部队。
斥候编队逐步回收了位于行星同步轨道的各种探测器,这些性能各异的探测器是两年前先于星际舰队抵达的。
目的是对该行星进行全方位的侦测和扫描,以确定其初始的大气环境数据和文明等级,为后续舰队大规模的进入,提供环境和文明指数预警。
斥候舰队进行了最后一次飞行姿态的调整后,犹如一把把出鞘的利刃坠向蓝星那稠密的大气层...
斥候编队总指挥刘翰洋博士和5岁的周芸所乘坐的编队旗舰---昆明湖号行星文明评估舰,此刻已经突破了黑障,悬浮在行星地表约500米的空中。
评估舰的雾笼罩着一望无垠的翠绿色大陆,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天际线。
薄雾的上空,一轮桔色的“太阳”冲出了通红的朝霞,缓缓地从地表深处升起,这个“太阳”就是格利泽581。
太阳射出的万道光芒在陆地与大海之间铺陈开来,给这颗未知的行星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带。
斥候编队几乎所有的成员都静静地看着这场史诗般的日出,他们当中高达95%的人都是生平第一次目睹这壮阔的日出。
在他们的记忆中,能够检索到的这场壮丽诗篇的描绘,只能是影像资料和老一辈船员的口口相授。
5岁的周芸安静地趴在舷窗上,呆萌的眼睛一动不动望着那轮渐渐刺眼的太阳,她那明亮而如黑宝石般的眼睛里映射着太阳所散发的光芒,粉红的脸颊上泛起一层微红的光晕。
“地球上的日出也是这样吗”周芸用她那稚嫩的声音问道。
“嗯。”刘翰洋轻轻地点点头,“比地球上的日出更壮观,太阳也更大!”
“那大海和陆地也一样吗”
“除了比地球大几倍之外,没有任何区别。”
周芸还想问,站在一旁的行星文明评估舰舰长中野一弘向她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她不情愿地嘟起了嘴,然后将目光看向那渐渐明晰起来的大陆。
“博士,地磁分析飞行器和大气环境探测飞船已经发回了这颗行星的各项数据参数,与两年前先期抵达的探测器所探测的数据误差不超过3%。”中野一弘说道。
刘翰洋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启量子数据传输仪。
很快,全息量子立体影像出现在指挥舱内,这是一个高3米、宽4米的三维立体显示终端,犹如一道巨幕横亘在刘翰洋眼前的空气中。
终端上所显示的翠绿色数据如同有韵律的音节不停地跳动着...
行星地磁飞行器传回的数据:格利泽581d除了公转周期比地球快了5倍、质量大了3倍之外,其平均密度和地磁强度等指标均与地球高度相似,存在四季交替。
“不过,这里有条数据得补充一下。”行星文明评估员乔茵梅斯说道,“该行星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为2375米,最低处也有1657米,可以定论这是一片高原大陆。”
斥候舰队旗舰“昆明湖”号进入了以太化状态,启动了模拟隐身,根据其所在区域的地形及气候特征,舰队以一朵云状物向大陆纵深“飘”去...
好奇的周芸瞪着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这片神奇的外星大陆。
此刻,舰船“飘”到了一座城市的上空,冒着黑烟的巨大烟囱鳞次栉比地出现在各个角落,一直向城市的边缘延伸而去。
街上“熊人”人流如织。
令刘翰洋倍感亲切的是,他看到马路上有一种类似地球中世纪的交通工具---马车,在金刚石铺砌的道路上来回穿梭着...
阳光下,马路折射着美妙的彩虹色,熠熠生辉。
与地球上的马截然不同的是,马通体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荧光色,里面的骨骼清晰可见,甚至连荧绿色的血管都一目了然。
它长有12只脚,前面4只,后边8只,比地球上的马足足大了5倍,奔跑的速度很快,达到了120公里每小时。
城市的景象也让他感到非常熟悉,除了生物种类不同之外,完全是一幅地球18世纪工业化前夜的景像。
烟囱的大量建设,表明类似煤炭的东西得到了大规模的开采。
密集的人流表明,人口开始向城市大量集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催生工业文明产生质的飞跃。
“快看!”周芸好像发现了新东西,她兴奋地指向舷窗跳跃着,“这是一颗苹果树,我在书本上看到过。”
的确,这真的类似地球上的一颗苹果树,很难想象,在遥远的20光年外,竟然有一颗和地球上别无二致的苹果树!
此刻,舰船已经“飘”到了一所庭院的上空,刘翰洋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庭院中长着一颗参天的果树,树上果实累累,白里透红,简直和地球上的苹果一模一样。
这一刻,舰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们默默地注视着屏幕前这颗硕果累累的苹果树...
树下有一个男性“熊人”,他坐在椅子上、半撑着下巴,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我要苹果!”
周芸开始了撒娇。
刘翰洋无奈地笑了笑,他知道扭不过她。
他转身:“中野,启动隐形探收仪,摘一个苹果,不,两个,另一个做研究。”
“我要亲自摘嘛。”
周芸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刘翰洋,还是一种撒娇状。
“科学探索要从娃娃抓起嘛。”
刘翰洋和中野一弘苦笑了一下,周芸明白了这是默许的表情,她飞快地跑到隐形探收仪的位置。
“注意不要惊动树下的那个熊人!”
“知道!每次就你啰嗦。”
周芸瞥了一眼正在提醒她的刘翰洋,戴上了探收仪的机械手具。
操作台上,她挥动起了手臂,随即,一根隐形探收仪从舰船的探测舱伸了出来,它的前端是一个管道式伸缩机械手臂,末端是一个仿生机械手。
隐形探收仪穿过层层树枝向一个苹果伸去,仿生机械手张开了,可突然又停住了,她发现了另一个更大、更红的苹果。
她有点喜出望外,探收仪又改变了方向,朝那个苹果伸去...
这个苹果正好处于“熊人”的头顶上方,他的思绪仍然陷入在冥想之中。
仿生机械手张开了,苹果被顺利地抓住了。
“抓住喽,抓住喽!”
周芸高兴地挥舞着手臂,伴随着没有规律地舞动,仿生机械手猛然间张开了,苹果直线下落...
“咚”的一声,砸到了那个“熊人”的脚下,他瞪着眼睛、呆呆地盯着地上的苹果,久久地凝视着...
片刻后,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凝望着天空,好像又再思索着什么...
突然,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大步冲向屋内,还没等刘翰洋他们反应过来,只见他抱着一大堆书疾步冲了出来,一边翻阅着书籍,一边不停地念叨着...
当翻到其中一本时,他张开手臂,把书高高地抛向空中,疯狂地大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