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女剩斗士穿越成北宋小姑娘……此文没有男主。也不是大女主。...
内容在线试读
楚玉迷迷瞪瞪的睡着,眼皮仿佛坠了千斤顶,怎么也睁不开。耳边传来似近似远的声音,听不真切,便又昏睡了过去。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抬眼望着的是低矮的茅草屋顶。她噌的一下翻身就起来了,这绝对不是她知道的任何一个地方。再看看身上,一身的黑色粗布做成的袍子。抱着被子,楚玉四下看了看,床边没有鞋子,小心翼翼的光脚下了床,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她不是及肩短发吗,怎么头发都快齐腰深了?她这是昏迷了多久?来不及多想,刚从墙边找到一根大约拇指粗细五十厘米长的木棍,就听到了一阵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楚玉赶快上了床——那就是一堆稻草上面垫了一层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编成的草甸。棍子紧紧抓在手上贴在小腹,眼睛紧闭着。刚盖好被子就听见门被打开的吱吖声音。脚步声走到了床边,就听见一个稚嫩的声音喊着“喂,醒了吗?”一边伸手推了推她的肩膀。小姑娘的话夹杂着浓重的口音,楚玉心下大惊,莫不是被拐卖到了哪里?那一瞬间,新闻里的拐卖案件过电影似的闪过脑海,心跳直奔一百八,她都担心会不会被发现了。
似是认为人真的还没醒,那人嘟嘟囔囔的又出去了,楚玉在心中默数了十秒,吐着气睁开眼睛——她真怕睁眼的时候会在她面前出现一个人。人没有,稻草床边倒是放着一个碗,黑乎乎的一碗汤,不知道是什么,估计是那人送来的吃食。楚玉并不敢吃,担心里面会不会被放了什么东西。在被子里想了想,她必须尽快的离开这里,东西她是不敢吃的,越晚离来她身体会越虚弱。如果等晚上,就怕附近有人家养了狗,到时候惊了狗,就更走不了了。她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但是顺着河流往下走,总是能走到大城市的,到时候报警应该就安全了。
又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外面一直没有传来什么声音。楚玉蹑手蹑脚的下床绕过了碗,从门缝里往外看。
门是木门,跟土墙之间的缝隙不小,能看到外面大约有二十多平方的院子,两米高的土墙,中间的木门大敞着,土坝的院子打扫得很干净,没有人,也没有牲畜。她转了个身,慢慢的把门打开了一个小缝,与院门相对的是两间屋子,茅草的屋顶,夯实的土墙,门也是敞开的,里面也没有什么动静。所处的房子对面也有一件房,门倒是关着的,墙边散放着一些木柴。
又屏息了几秒,楚玉把门稍微开大了一点,能容下她侧身通过——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深呼吸一口气,然后猫腰从门后窜了出来就往门边溜。
顺着院门往外墙一拐,楚玉左右看了看,选了个人应该少一点的方向便直奔过去,也许是她运气好,小跑了五六分钟,就听到了潺潺流水声,楚玉心下大喜,低着头,猫着腰,眼睛左右打量着,紧赶慢赶的往那边奔去。
在一片芦苇丛边,楚玉看到了大约一人宽的小河沟,河边是水草,湿淋淋的并不能走。楚玉抬头四下打量了一番,天气阴沉像是要下雨了,她分不清时间,只盼能在天黑前离开村子,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
“#%*¥……”前面传来说话声,楚玉心一慌,竟是直接往水边的芦苇丛里藏,芦苇下淤泥挺厚的,让她一步一踉跄连滚带爬的躲到了水草里。天气有点冷,又沾了水,楚玉抖抖索索的捂着鼻子,抱着双腿,尽量把自己缩成一团。她没有穿鞋,脚底已经有了几个细小的伤口,此时伤口被腐蚀的感觉直冲脑门,和着恐惧让她轻轻的颤抖着。
芦苇很高,她警惕的看着外面,一手拿着棍子往身后泥潭里戳,戳到实地了再慢慢的往后挪。好不容易声音远去,她才舒了一口气。捋了捋头发,她想了想,决定挨着河边从水草堆里往下游走,反正衣服已经湿了,会不会生病什么的,等脱险了再说。
她并不会游泳,所幸水并不深,边上水深只及她小腿往上。河水并不清透,里面参杂着植物的枝叶,楚玉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不时警惕地看看周围。
忽然从她后方传来了狗吠声、嘈杂声,一个女人尖声叫嚷着什么。楚玉心里一惊,怕是被人发现了追了上来,心下一横就滑进了水里,鼻子以下全被水盖住。她咽了口唾沫,支棱着耳朵,尽可能的把自己藏在水草堆里。只祈祷水草够深够厚能藏得住。
河边没有小路,也没人想到她会躲在河里,不知过了多久,声音渐渐远去,四周又是一片寂静。楚玉半坐起来,打了个寒颤,吐出一口浊气,总算是度过了小危机。正当她准备继续爬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看到了水里的倒影。小小的脸上脏兮兮的,眉眼端正,轮廓看起来倒是不差,但是这人谁啊?
楚玉是在一声声高昂的鸡叫声中醒来的。眼里有一丝怀念,她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晚上的狗叫凌晨的鸡叫基本上伴随了她的整个童年。直到后来大家生活好过了,又有养殖场的冲击,打鸣声才慢慢消失了。
门口传来一阵敲门的声音,楚玉打开门,天才蒙蒙亮,向文书站在门口打着呵欠等着她。早上的天气有点凉,她的衣服只有身上穿的一件对襟棉衣,冷气让她缩了缩脖子,哈哈手,站在向文书旁边打量着整个房子。
昨天看得并不全面,整套房子呈冂字形,中间三间房,正中是堂屋,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墙边都堆满了柴禾,院子靠左边有一个大的木桩,上面插着一把劈柴的斧子,右边有一个大水缸,里面零零散散的有些不认识的水生植物。
“趁着天早人少,我去村里的水井打水,文兰文杰还在睡,你先把院子扫一下,再去厨房烧点水,等下他们醒了给他们洗洗脸。”向文书拿了一双草鞋给她,指了指扫把,又做了个打扫的动作,然后双手搓搓脸,一副‘懂了吗?’楚玉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
向文书进了对面厨房,挑着一副水桶,快步的走了出去。
他回来得很快,院子还没扫好,他已经挑回了一担水,楚玉看着他快要压折的腰,后知后觉的问了一下他多大了。
向文书把水倒进厨房水缸里,又挑着担子出去了,边走边说:“过完年就十五了。”十五岁,跟自家小侄女差不多的年龄,放到现代还是名初中生。
楚玉扫完院子走进厨房,房间小而简陋,进门是一堆柴禾,一大一小的泥砌灶台连在一起,灶台对面是一张长条木桌,上面堆着一些竹筒和几个粗陶罐子,应该是装的油盐调料之类的,木桌往里挨着墙的是又一个大水缸,上面盖着木盖子,盖子上有一个木瓢,水缸边洒了一些水。
楚玉看了看,抓了一把不知道是什么植物的藤蔓,又顺手拿着火钳走到了灶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她不会点火。
她小时候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候炒菜煮饭基本上都是用的这种灶,烧火的时候,她常常会丢几个红薯、玉米、花生之类进去,所以她是会烧火的,可是没有火柴没有打火机,她不会点火……
正好向文书挑着水进来了,楚玉连忙把水缸上的盖子拿开,两人合力把水倒了进去。
又走到灶台前,在上面找出两块石头,把几根藤蔓夹在中间使劲对撞着,没两下就有火星出来了,然后顺着火苗使劲吹了吹,火势大起来之后放进灶堂里,再抓了几根藤蔓进去,用火钳往里一送就弄好了。
这时天已经亮了,向文书拿出一盆菜一盆豆渣,让楚玉做饭之后就去叫小孩起床了。
等楚玉把东西端到堂屋饭桌上,向文兰已经坐在桌边等着了,向文书正在笨拙得给她梳头。
楚玉接过梳子和绳子,利落的给小姑娘扎了几个小揪揪。
“你家其他人呢?不一起吃饭吗?”
“我家就三口人,文杰还在睡觉,等下把饭放厨上,等他起了再喂他……噗,你打死卖盐的了?好咸好难吃!咳咳……”向文书咳得脸都红了。
难吃?她厨艺虽说不是很好,一般的家常菜是没问题的!
她刨了一口,然后放下碗:“好像是盐放多了,我再去加点水……”
“还有油,你放了多少油,你知道现在油盐有多贵吗?早上你这一顿我都能用几天了!”
好不容易吃好后,楚玉又去烧水洗澡,等收拾出来,向文书不知道去哪了,堂屋里一个差不多十来岁的小姑娘在哄着向文兰,向文兰被逗得格格笑。
看到楚玉,向文君上前拉着她的手嘻嘻笑道:“姐姐手真巧,文兰的头发我一直都不大会弄,现在一看,可不正是一可爱的小姑娘。”说着便塞给楚玉一个背篓,牵着向文兰边跟楚玉说话。
一路上,连比划带猜,楚玉大致了解了一下村子的情况。
天长县上水村一共五十来户人家,近三百人,算是附近比较大的村子,因地处上游被称为上水村,村民分为三姓,向姓人最多,其次是林姓,而江家是十来年前搬来的外来户,只有一对夫妻并一双子女。
向文书父母前些年辛辛苦苦挣了些家业,刚把屋子修好,没成想积劳成疾,没过几天好日子就相继走了,剩下兄妹三人日子过得很是艰辛,小妹向文兰看起来才三岁,实际已经五岁了,现在还没见面的向文杰也才三岁,向文书自己就是个半大的孩子。向文君父亲和向文书父亲是亲兄弟,住的也不远,平时也对他们多有照顾,昨天就是她母亲过来收拾屋子的时候发现楚玉不见了的。
楚玉试着问向文君现在是什么时代,自己所处的是什么地方,想要搜集一点信息,却一问三不知,让她很是挫败。
走到山脚下,看到路旁站着一个跟向文君差不多大小的姑娘,向文君挥着手大声的喊着,那姑娘闻言,抿嘴笑看着三人。
“小柔,等久了不?天冷了你也不多加件夹袄……”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后才想起给两人介绍:“我最好最好的好朋友江小柔,今年才十岁,比我小两岁,特别乖,人可好了。小柔,这是楚玉,今年……欸,你多大来着?”
楚玉多想告诉小朋友自己快三十了,她想了想,估么着说了个十三岁。
“你居然比我大哎,”向文君站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身高,“好像是要比我高一点。”
“不是好像,楚姐姐就是要比你要高一点。”几人边说笑边往山上去。山不高,只不远的后面绵延的山脉看起来巍峨又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