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踏歌行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庙堂当做壶,江湖可为樽,而那世间大大小小的人物则是壶中甘甜醇美的烈酒,回味无穷,荡斥于胸间。长歌一曲当把剑青云,烈酒一樽当提枪喋血。而后,醉卧美人膝,复狂歌!
内容在线试读
位于西北边塞的夏日天气依旧是那样的干燥灼热,然而这个夜晚却不像往常那样,它如同漆黑的墨水一样,沉重而又浓郁,散发出不一样的气氛。
黑夜并不像以前的黑夜那样伸手不见五指,这座城池中的街面上挂着无数的红灯笼,把原本漆黑如墨的夜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一名名百姓在灯笼下欢呼雀跃。但这座城的主人,一个让世间都为之震动的男人,看起来却并不怎么高兴,男人虎背熊腰,生的极为壮硕,但却有一股和外貌极不相符的儒雅气质弥漫在四周,锋锐的眼神如同鹰眸般凝视着东方,沉默不语……
也许是男人站累了,又或是他不想站了,沉默的他转身走进那双狮镇守着的朱红大门。他的脚步有些沉重,似乎不想去面对,可他还是走到了那座长满绿柳的小院中。与外面挂的红灯笼不同,这里的灯笼却是白色的,数丈长的白绫挂在院中小阁,男人站在小阁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正前方白布上的黑色的字……
“呵呵!”
男人自嘲似的一笑,走进了那个独属于她的小阁中。男人没有管地多脏,也没有管身上的衣袍有多名贵,就那样坐在地下,随手把手中握着的金黄色长卷扔在一旁,长卷翻翻滚滚,终于停下,隐约间露出一个古篆体“圣”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镇北大将军秦宗开国有功,一支精锐铁骑独灭五国,念其骁勇善战,无往不利,今皇恩浩荡,特封秦宗为靖远王,下辖靖、甘、肃三州,所拥二十万铁骑,护我太安皇朝西北门户。钦此!”
男人没有去管那沾染上尘土的金黄色长卷,而是看着另一个手中的纸,上面的字体虽然略显稚嫩却极为工整,男人看完后,叹了口气,终归没有说话,把手中的纸扔到了旁边的火盆中,一道明亮的火舌瞬间吞没了那张薄薄的纸。
“曦,你在那里好吗?没有你,我要这显赫名声何用?没有你,我要这王位有何用?没有你,我又有何用?”男人从怀中拿出一个三寸长的画卷,对着画卷中的人喃喃自语,画中人,倾国倾城……
而就在这座城池的东门处,在最后一盏红灯笼的照耀下,一道小小的身影渐行渐远……
()
天元历六三七年,兼并战争在夏洲全面爆发,战争历时十三年,在璃雪皇朝开国盛典的锣鼓声下宣告结束。
在这十三年间,夏洲大大小小七十二个国家多数被灭,现在的夏洲由太安、歧天、霄汉、璃雪、北荒五大皇朝以及依附于五大皇朝的七个国家全面控制。
天元历六四八年,太安皇朝建立,原隋国太安公唐渊龙袍加身,登临皇位,定都天安城,国号麟瑞,雄据夏洲中原之地。唐渊在位七年,于天元六五五年驾崩,是为耀光穹高大圣武皇帝,庙号高祖。
今太安皇位为由太子唐临继位,号称昊天琼华太清文皇帝,国号乾德,而如今已是乾德三年矣!
太安皇朝国力强盛,可谓五大皇朝之最,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占。天时是为当年唐渊举兵之时,地利则为太安皇朝所在之处乃夏洲中央之地,极为富饶,而人和便是那足以令所有国家畏惧和佩服的靖远王——秦宗!
天元六三七年冬,刚刚而立之年的秦宗率军出征,不到三月便灭一国,使得整个夏洲为之震动。而唐渊为激励军心,当即下旨封秦宗为镇北大将军,可统帅二十万大军。而在其后的十三年战争中,秦宗率部下二十万铁骑先后转战夏洲三千余里,覆灭十一国,当时无人能掠其锋芒。
而这场十三年的战争,被后世称为夏洲国战!
在太安皇朝开国之初,秦宗便已封无可封,于是太安皇朝第一位异姓王诞生,并且位列久安阁十八功臣之第四位,而第三位则是秦宗之父,太安护国公——秦云棠。
天下既定,秦宗率领着那足以令天下人都为之胆寒的二十万铁骑奔赴靖远道,一人独守歧天与北荒两大皇朝。不过秦宗居于靖远道十年,下辖三州之地却从未发生过战争,歧天与北荒虽虎视太安皇朝,但却惧于秦宗之名,也没有出兵讨伐靖远道。
那歧天与北荒的皇帝既能坐上那皇帝之位,又岂是愚蠢之辈,秦宗戎马三十余年,大大小小历经千余战,未曾一败。若不出皇朝所有兵力,以相同兵力甚至以多于秦宗五成的兵力与之相战,谁敢说:吾可胜秦宗!
这世间闻说纷纭,世人皆道秦宗有三宝,一为其武器宝刀东倾,于神刀榜排名第七;二为其麾下二十万的铮铮铁骑,号称是甲天下兵马之雄;三为其妻楚曦,乃原出云国长公主,但出云国却在夏洲国战时被璃雪皇朝所灭,楚曦在此后忧愧不安,于天元六四八年病逝,享年仅仅三十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