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不是儿戏,不是瞪眼咬豆皮抹发胶,来看看老戏骨们是怎么说的
何为老戏骨?
很多人认为,只要戏演得足够多,到了一定年龄的演员,都可以称之为“老戏骨”,实则不然。
想要成为老戏骨,除了演戏出色外,还要有资深的演艺经验,对每一场戏负责,对观众负责。这是成为一名老戏骨,对演戏的“基本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被称之为“老戏骨”。
现如今流量明星当道的时代,许多明星都跑去拍戏,但往往出来的效果不如人意。这是因为,明星都没有学好“演戏”的基础,就跑去片场,自认为演得不错,结果被网友诟病。
这类艺人,除了“粉丝”愿意买单外,其余观众是“不收货”的。
无论是演戏“咬化妆棉”,还是眼睛瞪大眼、头发抹发胶,都不该是影视市场发展的应有趋势。

演戏不是儿戏,不是耍帅打扮精致漂亮,不是瞪眼咬豆皮抹发胶,来看看老戏骨们是怎么说的。
01 奸角的“成长路”
说到TVB的奸角,你会联想到谁?其中一位各位看官一定记得,比如这句经典台词“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没错,听到这句台词,我们立刻就会联想到“纣王”、“玉衡子”。

经典的渣男、反派形象,身为演员的郑子诚,演技可谓非常出彩。尽管他不是主角,但他却坚守“配角”这个岗位多年。
让观众不出戏,是他最优秀的演技呈现。
被认为“出场一定有阴谋”的郑子诚,现实生活中其实是谦谦有礼的好好先生,甚至被认为是“专情之人”。
事实上,郑子诚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主持人。拥有独特磁性嗓音的郑子诚,主持的《音乐情人》都让观众非常喜爱。

这位戏里和戏外相差甚远的男演员,究竟为何能够将“奸角”演绎得如此有味道呢?
在出演电视剧《真情》之后,郑子诚就陆陆续续演了很多奸人角色,因被认为“出场一定有阴谋”,所以出演的角色大多数都领了盒饭。
郑子诚曾试过演好人角色,却曾在剧集播出过程中收到好友来电,询问自己扮演的角色何时领盒饭。
可见郑子诚的“奸”,已经是人尽皆知了。

因为扮演得深入人心,所以郑子诚在演戏过程中,诠释过很多种“死法”,有中枪领盒饭的,滚下山领盒饭等等。
演过那么多角色的郑子诚,其实也有过“瓶颈期”。
因许多角色诠释得过于片面,郑子诚也想过要如何去演,尝试新的方法。了解到这个角色背后的故事,然后代入情境。
郑子诚不是一个“演完就作数”的演员,而是对演戏的过程有一定追求。也从这一点,观众能够看出,面对“角色无大小”,不管戏份多不多,努力去塑造这个角色,才是郑子诚的首要目标。

对角色的看法和对演技的追求,郑子诚的性格与品质,都值得新人演员好好学习。
同样演绎奸角深入人心的,还有艺人王俊棠。
说到王俊棠,许多观众仍然是“只认得面孔,不认得人名”。但要说起《鹿鼎记》中的鳌拜,观众便会熟悉起来。
王俊棠便是1998年陈小春版《鹿鼎记》中“鳌拜”的扮演者。

作为一名影视演员,王俊棠在TVB演过许多经典角色,而在这些角色中,有一半都是反派。
演绎奸角形象优秀的王俊棠,在出演“鳌拜”这个角色时,觉得自己不会演戏,甚至需要揣摩这个角色。
但对于演戏的宗旨,王俊棠是清晰明白的。
“给你一句对白,你就要做好它,不是交代就算数”。

哪怕这个角色只有一句台词,人物戏份不多,那你作为一位演员,就得对得起“演员”这个称呼,而不是随随便便演个戏、交差就完事。
在采访镜头面前,王俊棠甚至表示,年轻后辈需要慢慢成长,有些事情不是你做就不要搞,不关你事就不要出声。
王俊棠的话语是真实的。
总有一些人,在做一些只有专业的人才懂的事情,还理所当然地去做,认为自己能够做得很好,实则不然。

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才是正解。
02 学识与演戏
对于很多演员来讲,“主角梦”是他们的追求,正如电影、影视剧所说,“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但也有演员,认为“演员”这个职位无分大小,演员就是演员,不一定说“当演员就要做主角”。
比如罗兰。

拥有资深演戏经验的演员罗兰,出演了不少经典影视剧集,塑造过许多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经典角色,被封为“老戏骨”,都不为过。
年轻时没有受到演戏训练的他们,常常在片场中看前辈们如何演戏,如何揣摩角色,将角色的每一种情绪、张力都学习得毫无破绽。
能够将角色完美地塑造出来,在演戏的道路上塑造反差大的角色,毫无疑问,罗兰的演技观众有目共睹。

同样是资深“老戏骨”的刘江,拍戏超过73岁也没有想过退休。
在无线电视拍戏超过三百部的刘江,并没有选择续约,而是离巢往其他平台发展。在采访节目中,刘江曾直言自己没有怎么读过书,但不太明白为何别人总是称自己为刘老师。
这便是演员们对于一位资深艺人的“尊称”。

对于拥有资深演技的刘江来说,“戏瘾”是让他拍戏能够一直坚持至今的重要因素。在演戏的问题上,刘江直言:
“你对手不好,戏也不会好。”
身为一名演员,刘江注重角色,更注重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手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作用是很重要的。
面对镜头,刘江更是说出了灵魂性的“拷问”,“你是不是喜欢这个行业,是否喜欢演戏”。
演戏对于演员而言,你得先要有生活的经验,然后去了解角色有什么特质,要有一定的学识,没有学识就会变得很局限。

年轻演员、流量演员往往演得有违和感,是因为演员的生活经验不足,没有很好地去揣摩自己要演得角色,在特定情境下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03 想要演戏,流量演员还得多学学
在这些资深艺人的身上,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能够在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宝贵的东西,如品质、对演戏的态度。
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值得借鉴、学习的。

对于当下流量演员、年轻演员的演技不成熟,甚至为了“拍”而拍戏,以至于播出时的内容成了笑柄。
演戏不是儿戏,不是耍帅打扮精致漂亮。不怕演员演不好戏,就怕演不好还装敬业。
想要在“演戏”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演员们还是得多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