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昌南线山火蔓延火线约5公里千人集结发起攻坚战 西昌南线山火蔓延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据西昌发布通报称:受风力影响,4月1日晚19时10分,泸山火场南线电池厂后山火线已向东蔓延至海南街道办事处后山,火线约5公里,西昌城区可见明火。因该地理位置山势陡峭、火势大,夜间难以扑救,扑救以防守为主。
4月1日晚,西昌市通报最新森林火情:经4月1日3800余人全力扑救,截至中午12时,东线(泸山正面光福寺至卧云山庄一线)、北线(马道百花深沟)、西线(经久马鞍乡)三个区域明火已扑灭,转入烟点和余火处置。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南线电池厂后山和响水沟剩两条火线,组织1025人进行了扑救,但受风力影响,晚上19时10分,电池厂后山火线已向东蔓延至海南街道办事处后山,火线约5公里,西昌城区可见明火。因该地理位置山势陡峭、火势大,夜间难以扑救,扑救以防守为主。
今天上午,记者从西昌市委宣传部获悉,4月1日晚19时,因风力强、风速快,南线电池厂后山火线很快向东蔓延至海南街道办后山,形成南线和东线。在省州市联防指挥部的部署下,消防人员、扑火人员、洒水车辆和人员等的全力出动、奋力扑打下,确保了海南加油站、光福寺等重点区域安全。
截至4月2日上午6:00,已集结扑火队伍1022人,发起攻坚战,分东线(泸山正面)、南线(电池厂后山片区)、南线(大营农场响水沟片区)、西线(经久乡)、北线(马道深沟)5个区域全力开展明火扑救和烟点余火清理工作。
以专业扑救力量森林消防、消防救援、武警扑灭火队伍以及直升机等机械化灭火设施为尖峰力量,扑灭明火,统筹安排扑火队、民兵及社会力量清理火场,严防死守、看紧盯牢,灭明火、守余火,坚决做到“无火、无烟、无隐患”。
一、东线(泸山正面)
对光福寺至卧云山庄一线明火扑救和烟点清理。目前火线约300米。
已组织扑火人员300人,分2个组全力扑救、清理烟点。
二、南线(电池厂后山片区)
对电池厂后山至海南街道办后山一线进行明火扑救和烟点清理。目前火线约3公里。
已组织扑火人员290人,分3个组进行全力扑救。
三、南线(大营农场响水沟片区)
火线约3公里。
已组织扑火人员150人,分2个组进行全力扑救。
四、西线(经久乡)
无明火。
已组织扑火人员50人,分3个组对经久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清理烟点。
五、北线(马道深沟)
无明火,有零星烟点。
已组织扑火队伍232人分6个组全力清理烟点,已清理烟点260个烟点,扑灭了6处复燃的小火点。
按照省州市联合指挥部制定的方案,目前正迅速有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打火队员19人牺牲
3月30日15时,四川省西昌市泸山发生森林火灾,已造成19人遇难,其中18名为打火队员,1名为当地向导。今日,西昌森林火灾扑火队员照片公布,很难过,用这样的方式记住你们的脸 。
(来源:四川日报)
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来看专家的解读
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联想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人们可能会问,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救?
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不少林下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人民政府3月31日下午召开发布会介绍的情况,起火后由于风向多变,火情扩散迅速,并伴多处飞火,造成多处多线速燃态势。截至3月31日16时,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毁坏面积80余公顷。
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为灭火增加了难度。以凉山地区为例,该地区仅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超过20座,山区地形极大限制了人员活动,大型灭火器材很难快速抵达现场。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一些在其他火场比较适合的灭火手段,例如挖隔离带等方式。此外,在山区林火可能发生爆燃,特别是在陡坡、山脊、草塘沟等特殊险境地形中。这就会极大增加灭火危险性。此前,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三级指挥长陈维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遇有窄沟塘沟、山脊线、向阳坡的凹陷处、石崖植被结合处、乔灌草繁茂混交杂处、幼林、灌木林密集处,特别是密度在0.8以上中幼针叶林、灌木林、灌草相连和火场小环境风与火场主风方向不一致的乱流区,这些地域遇火燃烧时,必生高危险火势,这种情况下要能让则让,能避则避,不可逆险面战。
此外,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山谷之间的风向变化比较快,对火势发展影响尤其大。在干旱季节,山区容易形成明显上升气流,加之各种涡流、越山气流影响,往往风向突然发生变化。
那如何避免风向突变带来的危险呢?“西昌发布”的文章称,森林与草原防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高潮说,沟谷地形原则上要随着火的尾部和两翼来打,不可在上风向区域打。在打火过程中,要留好退路,比如在树林较少的地方烧出一个安全区,作为紧急避险区。同时,观察哨特别重要,比如发现远处五六百米外已经形成树冠火,就应该撤离,而不是继续前进。总之,一方面从战术训练部署上来尽量减少风向突变带来的危险。另一方面,还是要在硬件上下大功夫,从直接灭火向间接灭火转变,从人工灭火向科技灭火转变,多投用远程设备。
专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是一大趋势。首先要做到预警早,在火灾萌芽阶段就尽早发现火情,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打小”,进而“打灭”。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此外,国内一些企业也研制出“灭火榴弹炮”“灭火导弹”等一些新的适合森林火灾的灭火手段,尽管这些手段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完全可以尝试。
专家表示,先进的灭火装备都有其局限性,但综合运用,仍能极大提高灭火效率。实际上,此次灭火中应该说使用了不少比较先进的装备和设备。据应急管理部网站1日报道,在前期部署4架直升机参与火灾扑救的基础上,应急管理部又从湖南、浙江、山东再调派3架直升机投入灭火工作。从“西昌发布”公布的照片来看,参与灭火的直升机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米-26直升机、卡-32共轴反转直升机以及米-17直升机。此外,还动用了无人机进行火情监控。
来源:新华网、环球网、北京日报客户端、四川在线、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