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以外地区14连降 钟南山谈疫情峰值!肺炎疫情最新实时动态|2月17日新增确诊病例1886例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消息,2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886例,新增重症病例1097例,新增死亡病例98例(湖北93例,河南3例,河北、湖南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1432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70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7908人。
截至2月1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8016例(其中重症病例1174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52例(北京核增7例),累计死亡病例186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2436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核增2例),现有疑似病例624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6090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1552人。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807例(武汉1600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23例(武汉761例),新增死亡病例93例(武汉72例),现有确诊病例50338例(武汉37152例),其中重症病例10970例(武汉922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62例(武汉4219例),累计死亡病例1789例(武汉1381例),累计确诊病例59989例(武汉42752例)。新增疑似病例788例(武汉340例),现有疑似病例4194例(武汉1799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92例:香港特别行政区60例(出院2例,死亡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5例),台湾地区22例(出院2例,死亡1例)。
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07例
2020年2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07例,其中:武汉市1600例、鄂州市65例、孝感市41例、荆州市36例、天门市15例、十堰市14例、仙桃市13例、随州市11例、宜昌市9例、襄阳市8例、咸宁市7例、潜江市3例、黄石市2例、恩施州1例、黄冈市核减3例、荆门市核减15例。
全省新增病亡93例,其中:武汉市72例、黄冈市6例、黄石市5例、孝感市5例、襄阳市1例、荆州市1例、鄂州市1例、随州市1例、天门市1例。
全省新增出院1223例,其中:武汉市761例、黄冈市103例、孝感市74例、随州市58例、荆州市34例、襄阳市31例、宜昌市30例、咸宁市23例、鄂州市21例、十堰市18例、天门市16例、仙桃市14例、荆门市11例、黄石市9例、恩施州9例、潜江市9例、神农架林区2例。
截至2020年2月17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9989例,其中:武汉市42752例、孝感市3320例、黄冈市2828例、荆州市1537例、鄂州市1339例、随州市1278例、襄阳市1163例、黄石市985例、宜昌市904例、荆门市900例、咸宁市868例、十堰市626例、仙桃市544例、天门市500例、恩施州250例、潜江市185例、神农架林区10例。
全省累计治愈出院7862例。全省累计病亡1789例,其中:武汉市1381例、黄冈市84例、孝感市75例、荆州市38例、鄂州市36例、荆门市33例、随州市25例、宜昌市24例、襄阳市21例、黄石市20例、仙桃市19例、天门市11例、咸宁市10例、潜江市6例、恩施州4例、十堰市2例。
目前仍在院治疗41957例,其中:重症9117例、危重症185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现有疑似病例4194人,当日新增788人,当日排除1370人,集中隔离4062人。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199322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69270人。
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病例14连降
治愈出院人数连续6天破千
钟南山也对疫情峰值作出最新判断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统计,2月17日0-24时,湖北以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9例,连续第14日呈下降态势。
过去这一数据分别为:890例(3日)、731例(4日)、707例(5日)、696例(6日)、558例(7日)、509((8日)、444例(9日)、381例(10日)、377例(11日)、312例(12日)、267例(13日)、221例(14日)、166例(15日),115例(16日)。
全国连续6天治愈出院超千人
从12日至17日,全国连续治愈出院人数分别为1171人(12日)、1081人(13日)、1373人(14日)、1323人(15日)、 1425人(16日)、 1701人(17日)。
截至2月17日24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12552例。
钟南山对疫情峰值作出最新判断
这些接连不断的好消息,意味着什么?
2月17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武汉前方的广东医疗队ICU治疗团队再次开展远程视频会诊,钟南山院士现场坐镇,讨论疑难病例的治疗策略,同时就全国疫情发展趋势、危重症救治发表看法。
期间,钟南山院士表示,根据现有数学模型和政府采取的有力措施,预计在2月中下旬出现峰值,4月左右全国疫情会平稳。 昨日,除湖北外,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总数已连续13天下降。钟南山认为,这表明我国采取的强有力干预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因为现在流动的过程中,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检测措施,不太容易出现一个大高峰。”
钟南山团队建立的数学模型,将国家强有力干预措施和春节后务工人员返程高峰两个变量纳入考量,这两个变量将改变疾病的自然发展规律。
至于武汉的疫情防控,钟南山表示,武汉仍处于高患病率和高病死率,病人总数占全国80%,病死率占全国95%以上,因此全国都对武汉进行支援。他指出,虽然做了很大努力,但是武汉还是没有完全阻止人传人。方舱医院的建设对控制人传人很有效果,同时武汉正在加快排查疑似病例,这些举措都对全国的疫情防控有着积极影响。
“我们全力以赴开展两个监测,一是将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分开,二是增加对核酸检测精密度的补充,开展IgM抗体检测。”钟南山说,目前团队正在研发IgM抗体检测试剂,成果预计很快公布,公布后将首先对武汉进行支援。
愿“战疫”早日胜利!
科技部谈瑞德西韦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称,瑞德西韦是一种国外公司研制的用于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药物,目前在国外的临床试验还没有全部做完,中国科学家开展的体外实验显示,具有对新冠病毒较好的抑制作用和安全性,该药在美国也实现了对1位患者的成功治疗。张新民称,“目前,我们在武汉推动在十余家医疗机构开展该药物临床研究,已入组重症患者168例,轻型、普通型患者17例,期待早日得到临床试验的结果。”
药物研发进展怎样?重症救治有何良方?
有效药物是防控疫情的制胜武器,重症救治是降低病亡率的关键。记者从2月1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已经有7个诊断检测试剂获批上市,部分药物筛选与治疗方案、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等取得阶段性进展。
疫苗研发进展如何?部分品种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对疫情的防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展备受关注。
从新冠肺炎疫情伊始,我国已第一时间启动疫苗研发工作。组建团队、启动专项、分离毒株……科研人员正以分秒必争的状态,全力以赴开展科研攻关。
1月7日,中国科研人员就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检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及时向全世界公开全部信息,为疫苗研发奠定基础,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好评。
“实行挂图作战,每个工作节点精确到天。当前部分疫苗品种已经进入动物实验阶段。”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新民1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新冠病毒是一种人类首次面对的新型病原体,研发疫苗的难度和周期可想而知。同时,疫苗作为一种直接用于健康人的医疗产品,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也已投入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1日在日内瓦表示,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
“我们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张新民表示,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以及严格的管理规范,需要给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
他表示,为确保疫苗尽早研发成功,我国并行安排多条技术路线,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行推进。
“这是一次不寻常的疫苗研发。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全程跟踪,一线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多个品种、多种实验齐头并进。”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在发布会上说,团队承担的是重组蛋白疫苗的研发,将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全力加快研发速度的同时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力争让疫苗早日上市。
药物研发进展如何?“部分药物初步显示临床疗效”
在武汉十余家医疗机构,一种名为“瑞德西韦”的新药正进行临床试验。科研人员密切关注和记录着已入组的168例重症患者,17例轻型、普通型患者的康复状况。
位于武汉江夏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的中医方舱医院门外,运载着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护车陆续到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的临床观察,通过中西医结合,轻症患者恢复快,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
在多轮筛选的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聚焦到磷酸氯喹、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一批药物并开展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部分临床救治建议已经纳入诊疗方案。”张新民说。
应对新冠肺炎的药物研发还能再快一点吗?
对于公众的期盼,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周琪院士解释说:我们都期待一个新药的出现,但新药出现有客观限制,也有时间要求。科学的事情不能降低标准,一定还要按照药物研发流程把它做完。
他表示,现在比较难的问题是如何作出更加科学的判断,尤其是在确定部分可能有效的“老药”来拓展适应症的环节,以及在找到潜在化合物完成细胞水平评价走向动物模型评价的环节等。
“通过更科学的判断,让这些药物和治疗手段尽快通过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尽快在各部门支持下走上临床救治的一线。这可能是全国人民期待的,也是所有科学家和医生们期盼的。”周琪说。
重症患者怎么救?更多新技术显现效果
中日友好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团队整建制搬到武汉,从2月1日到现在,半个月来团队已能开展几乎所有的对呼吸衰竭的诊治技术。
在武汉部分医院,独立院区被开辟出来,作为专门收治重症和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各地驰援的医疗队队员覆盖了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携手全力救治患者。
在总结救治经验的基础上,医疗专家还专门形成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诊疗的方案,提出了加强使用有创呼吸机等一系列方法。
有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突然转为重症和危重症,被认为是体内突然出现“炎症风暴”,即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造成对自身的伤害。
能否及时阻断“风暴”?一些潜在药物开始临床试验。“正在筛选一些老药。”周琪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做了14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试验,目前正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大概有100余位病人入组。
眼下还有哪些管用的新技术?张新民介绍了两项目前临床效果良好的研究:一是采集治愈患者恢复期血浆,用于重症患者治疗;二是开展干细胞技术在重症救治方面的临床研究。
“处于恢复期患者的血浆中存在大量保护性抗体。”张新民说,截至目前,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多家医院对11位重症患者进行这一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张新民说,经过严格的临床前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以及严格的质量检定,干细胞产品在遵照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若干重症患者进行了治疗,也初步显示安全有效。
康复者血浆治疗法主要针对危重病人
2月13日,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公开呼吁,新冠病毒肺炎康复患者体内有大量综合抗体,能够对抗病毒,恳请痊愈患者捐献血浆,用于治疗危重症患者。
2月13日,国资委正式发布通告称,康复者血浆制品已投入临床,呼吁痊愈者捐血,并给出官方指定献血点。
2月14日,公开招募献血者首日。湖北省人民医院爱心献血屋,迎来了第一名新冠肺炎血浆捐献者李先生。
与此同时,献血屋内的办公电话不停响起,不少人在咨询献血事宜、进行登记,还有病人家属电话求助,想要使用血浆。
同一天,上海有28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其中有6名愿意捐献血浆。 有一例患者正在准备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来进行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表示,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来救治重症患者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只要有合适的患者,有合格的患者血浆,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救治。非常详细的方案都已经制定好了,人员配备、包括仪器配备也已经到位。 ”
视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
血浆治疗效果到底如何?在今晚刚刚结束的央视报道中,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透露了一个好消息:
“在我们医院已经有4名患者接受过恢复期康复病人血浆治疗,血氧得到稳定,这是积极的变化。 希望恢复性血浆能够帮助重症的患者,能够帮助到人民,还是需要大家持续的坚持捐献血浆,无论从医学研究还是临床救治,都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事。 ”
“对于刚刚从疾病当中恢复的病人来说,如果是一个轻症患者或者是一个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患者康复以后,捐献血浆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他和普通的正常捐献血浆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
雷神山医院院长:疫情拐点,已经来到
从2月8日开始,武汉雷神山医院陆续收治患者。截至15日上午,雷神山医院已开放13个病区。
今天(2月16日),央视新闻专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访谈里院长介绍了目前医院的基本情况,并说道:“真正的疫情拐点已经来到,现在里面消耗的很多都是存量。从新发的情况来看,我观察到的,5天以来我们自己的几个点,发热的数量在下降。它是有一个坡度,逐渐在降,稳稳地在降,没有反弹过,我是很有信心的。”
00:29
国家卫健委:
全国疫情防控效果已经显现
据人民日报,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表示:
截至2月15日24时,武汉、湖北、全国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的比例均明显下降,其中武汉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8日的最高点32.4%波动下降至2月15日的21.6%,湖北其他地市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点18.4%下降至2月15日的11.1%,全国其他省份重症占确诊病例的比例,由1月27日的最高点15.9%下降至2月15日的7.2%,以上变化说明,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效果已经显现。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
疫情下降的拐点已经出现
但还潜藏着上升的拐点
据健康时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疫情下降的拐点已经出现,但还潜藏着上升的拐点。”
问:从以上趋势看,下降的拐点是2月5日吗?
曾光:我国内地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形势的不同,可以分为武汉市/湖北省的战场,以及湖北以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战场。其中,湖北以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每日确诊病例数已经连续下降6天,下降的拐点在2月5日左右。
需指出,这是按确诊病例数统计出的拐点,由于在每个患者确诊前,都要经过暴露-感染-潜伏期-发病-就诊-确诊的全过程,实际拐点的出现应该比确诊时间早得多。
问:连续12天除湖北以外省市区确诊人数下降,意味着什么?
曾光:从目前来看,除湖北之外的各省市人数下降说明通过之前的封闭措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效果,疫情有所缓解。所以说明组合封闭措施是有作用的。
问:针对不同的预测拐点时间,您怎么看?
曾光:据我所知,国家疾控中心的疫情分析专家,也一直同时以确诊时间和发病时间分别为统计分析拐点,他们按发病时间分析,1月23日“武汉封城“后的3天内即已出现了疫情下降拐点,随着时间的进展,这一拐越来越明确。不难理解,由于专业不同有些学者对拐点有不同的认识。也不介意,媒体和网民圈对拐点的非专业的评议。
重要的是,大家都关心疫情走向,都积极参与。有必要在概念统一后,共同认知业已出现的下降拐点,为我国艰难、伟大的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而信心倍增。
问:拐点之后,是否还会出现反弹?
曾光:我又要预测了,在下降拐点之后,还难以避免又出现一个疫情上升的拐点。理由是,进入返程高峰期,人口将大规模流动。切不可以低估多达1.6亿人口流动返程潮对疫情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冲击作用。
上述流动大军无论乘坐火车、长途汽车还是飞机返程,都处在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导致病毒传播。返城后能否平安度过一个最长潜伏期,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问:您刚提到的还潜藏着上升拐点,上升拐点可能什么时候出现?
曾光:我预测,按发病时间估计,(上升)拐点比返程高峰推迟一个潜伏期出现;如果按确诊时间估计,是一个潜伏期,再加上从出现症状就诊到确诊的时间,也就是还要再后延一周左右的时间。
问:目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曾光:虽然新增确诊人数下降,但是依然要做好预防措施。
令我最担心的是,由于疫情统计拖后于感染时间,近日内我们看到的依然是疫情的不断下降,因此掩盖了返程感染造成实际上升的趋势,使人们放松了警惕。
这几天人数还要持续下降,风险也还在积累,但是风险看不到,得7天、10天甚至更长时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但是以后出现的风险都是现在积累的。特别是人们不能单纯的看到新增确诊人数下降就放松预防措施。
湖北再发最严通告!
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告,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通告指出:
城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严管外来车辆,非必需不进出;严管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内。
所有非必需的公共场所一律关闭,一切群众聚集性活动一律停止。
对所有居民开展拉网式动态滚动筛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一天”,确保全覆盖、无盲区。
所有疑似、确诊(含临床诊断)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不能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必须送集中隔离点单人单间留观,不得居家隔离留观。
严格遵守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规定,非必要不外出,不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
全省重点医护物资生产企业的所有产品由省人民政府统一调配。
落实环境消毒制度,对重点场所定期进行通风和预防性消毒。
对防控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对贻误战机、阳奉阴违、消极应付的,对因封闭管理不严、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疫情蔓延的,对不服从统一调度、影响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的,一律从快从严追责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问责“上追一级”。
来源: 综合新华网、央视新闻、北京日报、国家卫健委网站等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消息,2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886例,新增重症病例1097例,新增死亡病例98例(湖北93例,河南3例,河北、湖南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1432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70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7908人。
截至2月1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8016例(其中重症病例1174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52例(北京核增7例),累计死亡病例186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2436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核增2例),现有疑似病例624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6090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1552人。
湖北新增确诊病例1807例(武汉1600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223例(武汉761例),新增死亡病例93例(武汉72例),现有确诊病例50338例(武汉37152例),其中重症病例10970例(武汉922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62例(武汉4219例),累计死亡病例1789例(武汉1381例),累计确诊病例59989例(武汉42752例)。新增疑似病例788例(武汉340例),现有疑似病例4194例(武汉1799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92例:香港特别行政区60例(出院2例,死亡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10例(出院5例),台湾地区22例(出院2例,死亡1例)。
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07例
2020年2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07例,其中:武汉市1600例、鄂州市65例、孝感市41例、荆州市36例、天门市15例、十堰市14例、仙桃市13例、随州市11例、宜昌市9例、襄阳市8例、咸宁市7例、潜江市3例、黄石市2例、恩施州1例、黄冈市核减3例、荆门市核减15例。
全省新增病亡93例,其中:武汉市72例、黄冈市6例、黄石市5例、孝感市5例、襄阳市1例、荆州市1例、鄂州市1例、随州市1例、天门市1例。
全省新增出院1223例,其中:武汉市761例、黄冈市103例、孝感市74例、随州市58例、荆州市34例、襄阳市31例、宜昌市30例、咸宁市23例、鄂州市21例、十堰市18例、天门市16例、仙桃市14例、荆门市11例、黄石市9例、恩施州9例、潜江市9例、神农架林区2例。
截至2020年2月17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59989例,其中:武汉市42752例、孝感市3320例、黄冈市2828例、荆州市1537例、鄂州市1339例、随州市1278例、襄阳市1163例、黄石市985例、宜昌市904例、荆门市900例、咸宁市868例、十堰市626例、仙桃市544例、天门市500例、恩施州250例、潜江市185例、神农架林区10例。
全省累计治愈出院7862例。全省累计病亡1789例,其中:武汉市1381例、黄冈市84例、孝感市75例、荆州市38例、鄂州市36例、荆门市33例、随州市25例、宜昌市24例、襄阳市21例、黄石市20例、仙桃市19例、天门市11例、咸宁市10例、潜江市6例、恩施州4例、十堰市2例。
目前仍在院治疗41957例,其中:重症9117例、危重症1853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现有疑似病例4194人,当日新增788人,当日排除1370人,集中隔离4062人。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199322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692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