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企业复工食堂用餐如何防护?专家支招上班后食堂错峰用餐少交流别说话
近三天新增病例每天都超一千,这个高峰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的疫情走向如何?这次疫情能简单和SARS对比吗?上班后,食堂集中就餐怎么防护?
在1月30日晚播出的《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连线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针对网友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
1月30日疫情分析
岩松:近三天新增病例每天都超一千,怎么看这个高峰值?
吴尊友:不要被这三天的数字吓倒了,前段时间积累了大量的病人,由于检测、医护能力跟不上,很多病人没有被及时诊断上报,这几天更多是消化了前期积累的病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大概14天,其中80%以上会集中在7天左右发病,现在距离23号过去8天,所以最近新增确诊病例会多。
岩松:武汉的交通管制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吴尊友:交通管制的效果将在未来几天显现。交通管制在传染源和健康人间建立起屏障,阻断了病毒的传播。疫情数据可能令人担心,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采取措施,全国可能会有好几个“武汉”,确诊人数或许不是1月30日报告的7700多例,而是好几万例,甚至更多。
岩松:这次疫情能简单和SARS对比吗?
吴尊友:与2003年的非典相比,这次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很多不同,从临床表现看,非典病人的临床表现非常严重;从传播看,非典的传播主要在病人的临床症状期,更多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以医院场景为主,以医护人员和病人接触造成的流行模式。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像流行性感冒的传播模式,有一些临床前期或潜伏期的病人参加传播的可能。
岩松:针对流行性感冒的传播模式,怎么防护才有效?
吴尊友:洗手、戴口罩、房间通风,做好这些是有效的。
岩松:上班后,食堂集中用餐怎么防护?
吴尊友:在食堂吃饭要摘下口罩,最好的办法还是少交流、少讲话,专心致志地吃饭。当然,如果足够了解交流对象的情况,确认没有感染风险,那么聊聊天、交流交流也没关系。工作单位实行错峰吃饭制度也是非常好的建议措施。
岩松:虽然新闻1+1的直播做完了,但是话题并没结束。在节目刚刚结束之后,吴老师给我讲了一段数据,让我又多吃了一个定心丸,赶紧跟网友、观众朋友再分享一下,那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家的担心。
吴尊友: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衡量这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病死率。我们对全国7000多确诊病人的病例分析,我们看到小于30岁的人基本没有死亡,那么40至59岁的人病死率也只有0.2%,那么死亡主要发生在高龄因素人群,所以大家不要过分担心。
岩松:说到高龄的话,其实它往往存在相当大程度的并发症情况。
吴尊友:更多的死亡发生在80岁以上的病人,他们的病死率比较高,大概在18%。
上班后食堂集中用餐如何防护?
上班后食堂集中用餐如何防护?专家:少交流少讲话,鼓励错峰吃饭。下周一全国要正式上班了,昨晚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答了大家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其中上班之后食堂集中用餐该怎么防护?
专家是这样解答:在食堂吃饭的时候,都要摘下口罩用餐,最好的办法是少交流、少讲话,专心致志地去吃饭。当然交流不是绝对不行的,前提是你要了解对方的情况。如果很熟悉,都没有去过流行区的旅行史,这样是可以交流的。

白岩松问:如果有的单位可以实行错峰吃饭,分楼层、分时间,减少了人群的密度呢?专家称这是非常好、有效的建议措施。

访谈结束后,这条新闻马上上了热搜榜。大家都非常关心在单位用餐的问题。很多网友的评论很精彩,我给大家分享几个。这段时期,为了战胜疫情,大家要改改吃饭说话的习惯了,按照专家说的做:少交流、少说话。
网友棒子祖先:有些人吃饭不说话受不了!
邓小鹿:我们单位有个大姐,那是一进食堂就呱唧呱唧不停地说,嗓门又大,饭都塞不住她的嘴……

网友老耳夹言只图:建议单位食堂一律发放盒饭。
很多网友表示,单位的食堂让自己带饭了,在办公桌或者在人少的地方吃,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单位食堂给送到办公室,让自己单独吃。有个更好的建议,戴口罩排队打饭之后,去没人的地方吃。

还有个网友晒出了考场的图片,写出了这段话:
“午餐正式开始!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不准借别人的餐具!
单位食堂比高考考场还严格,乍一看以为都在答卷呢,坐得比考试都远。
赶快吃完,下一波同志要进场了!”

总之在单位食堂用餐的小伙伴,要按照专家的话去做。网友中很多建议也是极好的,自己带饭或者盒饭都是不错的选择。不知道大家上班后,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午餐呢,欢迎在讨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