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皇妃生活笔趣阁版
书籍简介

内容简介
内容在线试读
元佑三年正月,大夏朝紫宸殿中。
殿外一片静谧,唯有宫人抱柴、卸炭,往茶水房走去时,踩在厚实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殿内紫金香炉中升起袅袅轻烟,沉水香香气馥郁,被冬日地笼蒸腾的热气托着,在房间内荡荡散开。
大殿里安静无声,唯有四名侍女分两侧站立,随时等候吩咐。
巨大的书案前,一个年轻男子身着白底绣金家常衣衫,头戴珠玉冠,腰间一条金丝编织的腰带,正伏案凝神写字。
外头小黄门脆生请安的声音响起:“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皇帝忙放下湖笔,起身快步往门外走去。
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贵妇,头戴八宝金凤衔珠钗,耳朵上是简简单单一对银镶南珠耳环,面容慈和端正,唇边挂着一抹浅浅笑意,被一群女官簇拥搀扶着,缓缓进来。
皇帝忙迎上去躬身行礼:“母亲新年大吉。”
“新年大吉,我儿快起,”贵妇伸出细长白皙的手,笑着拉起儿子,目光落到前面御案上,微微一怔,“今天才是初四,你辛苦一年,也该歇歇才是。练字这样的事,何必着急呢?”
皇帝笑道:“儿子不累。年前太傅对我的字还是不太满意,我想趁这个时候练练,正好也把不熟的文章记一记。”说着便搀扶着母亲往罗汉床那边去。
太后皱了皱眉,略有些不悦:“怎么登基三年了,他还是像对学生一样管着你?”
皇帝笑道:“先帝正因为太傅这个刚直脾气,才点他给儿子做老师嘛!母亲不要烦恼,我大夏朝以武定天下,却是以文治天下,太祖、太宗、世祖、世宗无不重视读书,岂能到我反而不通文墨呢?”
“我儿不要妄自菲薄。依我看哪,太傅人品虽好,可惜脑子总是转不过弯来。”
朝堂上陈玉芝和柳值互相敌对,柳值惦记陈玉芝的位子又技不如人,给太后吹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皇帝深知此事,并不多言,撇开这些,只询问衣食起居是否如意,哄太后开心:“如今也出了三年孝,待到春暖花开时,儿子奉母亲往明春苑散散心。”
太后笑容满面应了,又说:“说起出孝,我倒觉得,你该是选纳妃嫔、充容后宫的时候了。”
皇帝眉心一跳:“选秀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况且朝廷连年用兵,去岁又逢大旱,依儿子看,此事可以暂缓。”
“暂缓什么啊!”太后慈爱的语气里带了点埋怨,“后宫现在除了皇后,妃位只有一个淑妃,九嫔里独有一个昭容,余下的不过小猫三两只,这像什么话?依我看哪,不但要选,还要大选,怎么样也得把七品十四等填个差不多吧?”
淑妃是镇国大将军李奇的妹妹,昭容陈氏正是陈玉芝最小的女儿。陈昭容年轻貌美,又有才学,比出身武家的淑妃知书识礼,比出身望族的皇后温柔婉约,自东宫时便是她最得宠,皇后早看不惯了。
这知情识趣的父女二人,正好都挡了蔡国公父女的路。
朝堂上各家大族盘根错节,老皇帝脾气软死得又早,小皇帝凌清辉今年不过二十岁,虽有锐意,力却单薄,一群老家伙哪里买他的账?政令处处受阻。
小皇帝借口守孝,三年不肯选纳后宫,也是为了赌气:你们朝堂上不给我面子,倒想让我在后宫给你们女儿面子?是以更加宠爱位次最末的陈昭容,初一十五也不搭理皇后,以挑起陈氏柳氏不和。
皇后性情高傲,也曾找茬惩罚陈昭容,然而前脚罚昭容深秋雨夜跪抄经书,后脚就被皇帝打发去漏风的佛堂住一个月,美其名曰为太后祈福。
皇后屡屡吃瘪,只能向太后姑妈哭诉。
太后有心拉拔娘家人长久富贵,然而毕竟凌清辉才是皇帝,她总不能让皇帝面上不好看。何况儿子宠爱哪个老婆,当娘的插手指挥难免伤了和气。
太后也曾提点过皇后几次:“皇帝又不禁后宫读书,你把那《孟子》、《左传》读两章,与他聊一聊政务,再不济读一读《诗经》、《文选》,和他吟诗作对也好。你什么都不懂,皇帝来了就跟他告昭容的状,他怎么可能留在你宫里?”
皇后脸色发黑:“我是堂堂大夏皇后,岂能弄些酸文假醋的狐媚子样迎合圣心?姑妈你自己也不读书,难道先帝就少了尊重不成?”
太后听了这话,只觉心口堵得慌,嗓子眼里噎得慌。
柳氏一门教女儿注重掌家应酬,论通读百家,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太后确实比别家贵女差些。可是她做太子妃时应对得体,做皇后时打理宫务井井有条,从嫁入东宫到执掌后宫,三十年来她掌管的地方总是风平浪静,从没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
先帝偶尔也会提起前朝烦恼,太后不懂背后的暗潮汹涌,却很会安慰人,日子久了也能懂一些门道,因此才维系得帝后感情和睦,惠及年幼嫡子,纵使宫中宠妃层出不穷,高位妃嫔有子傍身,终是柳氏保住后位,叫凌清辉封了太子,继承大统。
想到这一路走来的辛苦,柳氏家族的未来,太后再次开口劝皇后:“我也不是叫你曲意逢迎。夫妻长久过日子,哪能话不投机呢?总要说到一处,玩到一起,这感情才能长久。你读书不行,别的方面有一样得皇帝青眼就行。你看淑妃,正经一首《桃夭》都背不顺溜,可她舞剑皇帝也爱看啊!”
皇后“呼”地站起身来,脸色通红:“姑妈越说越离谱了,堂堂将门女儿,弄这些勾栏做派,我看不上眼!便是皇上再不进凤仪宫,我也不弄这些东西!”说完竟自行一礼扭头走了。
太后看着侄女如此愚顽,也唯有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