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生相笔趣阁版
书籍简介

简介:关于诸生相:不死老人,窃取岁月之力,坐断长生路。三教圣庭,盘踞人间,超然一方。江湖世俗,百家争鸣。利益与情义的纠缠,从不停歇。毛羽鳞介,蠢蠢难安。希夷望日,黄泉动荡。神秘境界浮现,席卷人间又一遭。从小就努力搞对象,只想安安稳稳娶妻生子过完一生的沈言,因为天生‘众生相’,不知不觉卷入了这江湖最深沉的风波之中。
内容简介
简介:关于诸生相:不死老人,窃取岁月之力,坐断长生路。三教圣庭,盘踞人间,超然一方。江湖世俗,百家争鸣。利益与情义的纠缠,从不停歇。毛羽鳞介,蠢蠢难安。希夷望日,黄泉动荡。神秘境界浮现,席卷人间又一遭。从小就努力搞对象,只想安安稳稳娶妻生子过完一生的沈言,因为天生‘众生相’,不知不觉卷入了这江湖最深沉的风波之中。
内容在线试读
春三月,桃蹊镇,清晨。
一连下了三天的春雨,终于又迎来了一个艳阳天。地面上还有不少的积水,映着天上的太阳,折射出柔和的光芒。
在一处老旧的院子里,一名少年打开了老旧的木质房门。
少年大约十五六岁上下,身量有些瘦弱。穿着一身老旧的,洗的发白的布衣,上边还东一个西一个地打了不少补丁;脚上则是穿着一双一眼就看得出来是自己编织的芒鞋。
少年五官清秀俊朗,肤色似乎因常年日晒而显得有些黝黑,漆黑如墨的发丝凌乱地束着,一双眼睛里的灵动,即便是那颇为粗重的剑眉都无法遮掩。
他扛着梯子走出房间,搭在了院墙上,手脚灵活地爬了上去,探着脑袋看向了院墙的另一边。
院墙的另一边,是一个布局相差不大的老旧院子。少年左顾右盼了少许时间,才压低了声音喊道:“停停,停停。”
小半会后,一个有些慌张的小脑袋从房间撑起的窗户中探了出来。
“停停,我在这儿。”少年面色一喜,急忙朝她招手。
“沈言哥哥!”
黄停停急忙做了一个噤声的姿势,随后关起了窗户。不多时,一个十二岁上下,穿着淡黄色衣裙,长得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匆匆地走出屋子。
沈言咧嘴直笑,看着小丫头的眼中满是欢喜,当即一脚跨上了院墙,准备跳过去,同时口中问道:“停停,黄大婶儿今天应该不在吧。”
沈言观察了很久,知道黄大婶儿经常会外出,好几天才回来。而一般回来了,也会早早打扫院子。
根据以往的经历,今天黄大婶儿肯定是不在家的。
只是可惜了,自己接了一个大活儿,不然今天就能跟停停快乐地玩耍了。
黄停停见状大惊,低声急道:“沈言哥哥你不要过来,阿娘她正在睡觉呢!”
什么?
沈言身形一僵,随后老老实实地收回了跨在院墙上的脚,甚至还往下走了两格梯子,只露出了半个脑袋,可怜巴巴地看着小丫头。
黄停停忍不住扑哧一笑,随后吃力地搬过来一张高凳子站在上面,刚好把脑袋露在了院墙之上,两只白生生的小手也搭在了院墙上面。
“嘿嘿,还是我有先见之明。”
沈言得意一笑,黄停停站着的这个凳子,可是他亲手做的!
“沈言哥哥,这么早叫我,有什么事呀。”黄停停嘟了嘟小嘴,现在天才刚亮没多久呢。
“我今天接了个活计,可能要大晚上才能回来了,因此做了些蒸饺,你拿去吃。”
沈言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纸袋,塞到了黄停停的手中,然后就牵着小姑娘的手不放了,还时不时捏上一下,嘿嘿直笑。
小姑娘面上泛红,小力地抽了几下,便不再挣扎了。
黄停停的手暖暖的,软软的,摸起来十分舒服,然而沈言面上还是有些遗憾:“可惜了,今天这么好的天气,本来正好去镇外的桃花林里面玩的。”
黄停停嘻嘻一笑,说道:“好啦,你就认真工作吧。而且今天我可能也没有时间呢。昨晚阿娘回来,说今天要带我去见一个人呢。”
“嗯?见谁!”
沈言心中一紧,顿时紧张了起来。他可是知道有一些天杀的父母,可是会早早就把自己女儿嫁出去的。停停都快十三岁了,也算是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难道黄大婶儿,也是这种天杀的母亲?!
“你想什么呢,哼,讨厌。”
走在桃蹊镇的街上,沈言心情愉悦地哼着小曲儿。今天这个活计报酬丰厚,足足三两银子呢。
距离风风光光将停停娶回老沈家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桃蹊镇的清晨,空气特别的清新。尤其是因为镇外有一片桃花林,隐约之间每一口呼吸,都带着淡淡的桃花香味以及……一股有些熟悉的味道。
嗯?
沈言一愣。
一道熟悉的喊声传了过来。
“沈小子,赶活儿呢?”
沈言循声看去,却见得在街道角落处,一个老头儿正坐在一根横在两个木桶上的扁担歇脚。
“哟,张大爷,这天都大亮了,你还在工作呢。”
老头儿姓张,镇上的人都喊他张老头儿,以为镇上的大户人家倒夜香营生。
说起来,张老头儿对他也算是有恩。在沈言六岁的时候,收养他的老杨头去世之后,也跟着张老头儿挑过一段时间的大粪。
只不过一般来说,倒夜香都是在下半夜进行,在天亮之前就要完成的。现在天色都大亮,街道上也开始有行人了,不应该还在倒才对的。
张老头揉了揉老腰,感慨道:“老咯,快要挑不动了。”
说着,他斜睨了沈言一眼,道:“你啊,也别捣鼓那劳什子死人玩意儿了,不吉利。还是回来跟我挑大粪吧,工作稳定,没人竞争,有前途,包捞。”
一边说着,他还朝沈言伸出了大拇指,表示这个职业真的很有前途。
“不要,我不要。”
沈言急忙摇头,老张头挑大粪一个月下来的收入不会超过一两银子,算上开销,一个月攒不了几钱。
这样的收入别说要风风光光将停停娶回家了,以后能讨个死了丈夫带着娃儿,比自己大上一轮的寡妇当媳妇,一起搭伙过日子都算好的了。
最怕还是跟老张头这样,一辈子临了临了,都还是光棍一个。
自己风华绝代,一身讨媳妇儿的本事世所罕见,可不能被老张头糟蹋了。
“唉,这传统手艺,后继无人咯。”
老张头拍了拍扁担,一脸的可惜。
这时候,一名出门买菜的妇人路过,一边疾走,一边捂着鼻子骂道:“好你个老张头,还不赶紧把你那玩意儿担走,成心膈应我们是吧,信不信我告到镇长那里去?”
“唉别,大姐妹可千万别,我这就走,这就走。”
老张头尴尬一笑,也不敢继续歇脚了,挑起了扁担便晃悠悠地离开。
沈言目送他离开之后,才收回了眼神,继续赶路。
今天要干活的地方,是镇北的李员外家。听说李家的二公子前几天带着几个仆人出镇好似遇到了恶贼,被干脆利落地一刀剁了。
这件事情可没少引起慌乱,最后还是镇长联合镇上几户大户人家,组成了治安队在镇上巡逻,才把这股恐慌压了下去。
沈言住在桃蹊镇的东边,要去到李员外家,就必须经过桃蹊镇最繁荣的文昌街。
据说文昌街本不叫这个名字,是因为那个挨千刀的老头在桃蹊镇办了一个私塾,镇长才会将这条街的名字改成文昌街。
今天的工作量有些大,沈言琢磨着经过文昌街,正好多买几片锯片备用。
时间还早,文昌街却已经有了不少的人气,闹哄哄的竟也有些喧嚣的感觉。
这大多数是摆摊买自家种的蔬菜的。等再过上一个时辰左右,他们便会收拾离开,然后就又是另外一拨人在这里摆摊。
到了文昌街,沈言便直奔售卖农具的杂货店,整个镇上也只有这家店铺有上好的锯片卖了。
而在街口一边,一个坐在算命桌后,衣衫凌乱,道冠歪歪斜斜,正昏昏欲睡的老道士忽然神情一振,喝道:“呔,沈小子,站住!”
沈言脚步下意识一顿,随后看向老道士,无奈地撇了撇嘴。
老道士朝着沈言招了招手,两根眉头同时挑动,神情市侩,喊道:“来,过来。”
“我说老道士,你有完没完啊。”沈言不情不愿地走了过来。
老道士却瞬间换上了一幅严肃的面孔,沉声道:“沈小子,老道必须要提醒你,你印堂发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