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笔趣阁版
书籍简介

穿越成项少龙,谢逊,欧阳锋,白天羽,叶孤城,岳不群谱写不一样的人生。《笑傲》已完结,下一部《天龙》会在全部写完后再发布。
内容简介
穿越成项少龙,谢逊,欧阳锋,白天羽,叶孤城,岳不群谱写不一样的人生。《笑傲》已完结,下一部《天龙》会在全部写完后再发布。
内容在线试读
项少龙坐在时光机内,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准备了二十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刻。
这个项少龙已经不是原《寻秦记》中那个的项少龙了。他的灵魂是来于自二十一世纪一个狂热的武侠爱好者,出身于一个拳师家庭,父亲精通八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术。同时还是一名中医师,有一家中医馆,主要治疗跌打损伤。他自幼在医馆长大,练武的同时还学习一些简单的医术,高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学习西医,最后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就职于国内一所著名的医院。
除了练武,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武侠小说。对金、古、温、梁、黄等名家的作品非常喜爱,很是羡慕武侠小说里那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在广泛阅读之后,闲暇之余也曾亲自动笔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江湖,梦想自己就是那书中的侠客。
谁知某一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婴儿,丰富的小说阅读经验告诉他:穿越了。当得知自己名叫“项少龙”时,更是让他欣喜若狂,他知道他很有可能进入了《寻秦记》的小说世界当中。
虽然《寻秦记》中对项少龙穿越前的往事没有交代,他名叫项少龙也很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但他还是决定为穿越秦朝做准备,哪怕到头来真的只是巧合,这里并不是《寻秦记》的世界。
自己已经得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算不是《寻秦记》的世界,也不能辜负了这种际遇。
这一世的父亲是一名部队的军官,母亲是一名军医。当得知自己的家庭与部队的渊源时,觉得这是《寻秦记》世界的可能性又高了几分。
《寻秦记》中,项少龙是在二十岁时穿越的。也就是说,如果这里真的是《寻秦记》的世界,还有不到二十年的准备时间。为了能够更好的为穿越打基础,他也顾不得惊世骇俗,从小就表现的与众不同。
父母给他上的早教课程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表现出了不似孩子能有的专注,以及对书本的热情。在人前还能拿本儿童读物应付一下,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看的书之多、之杂、之高深,让成年人汗颜。
好在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里五花八门的各类书籍非常多,足够年幼的项少龙从中挑出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项少龙前世练武虽然也算勤奋,但毕竟不是职业拳师,也没把练武当饭碗。所以他练武也就只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可是由于父亲是职业拳师,所学的功夫倒也正宗。这一世更是早早就把拳术捡了起来,虽然年幼,身体没长开,不敢过度锻炼,但也能做到持之以恒,在不伤身体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身体素质。
《寻秦记》的世界是个低武世界,没有所谓的内功,还是以练体和格斗技巧为主。没有高来高去的轻功,没有排山倒海的内力,不免让人遗憾。
可是项少龙记得,在黄易一部现代都市作品《凌渡宇系列》中,有关XZ密宗的一些介绍,似乎要比一般的拳术层次更高。而且XZ密宗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比较神秘,那里信徒众多,而且信仰坚定。很多明星、富豪信仰佛教,都会去XZ朝圣,更为那里带来一丝神秘的气息。
所以项少龙决定前往XZ求学。在他五岁时,向父母提出了去XZ的要求,本来父母以为只是一场旅行。可是到了XZ,在与密宗喇嘛的交谈中,做足了功课的项少龙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震惊了接待的喇嘛,甚至惊动了活佛。
XZ人本就相信有转世灵童,而项少龙不符合年龄的智慧更加使他们确信项少龙就是那个转世灵童。在表达出想要留下来进一步了解密宗愿望的时候,得到了活佛的欣然接受。而项少龙的父母也被自己孩子妖孽般的表现惊得合不拢嘴,结合孩子一直以来的不符合常理的表现,他们自己也都怀疑:“难道自己的儿子真的是转世灵童?”
可是五岁的孩子,哪个父母能舍得放手离开。项少龙一再坚持,并承诺一年后就会回家上学。
考虑到项少龙从小就表现出来的早慧以及自理能力,没办法,父母只好把他独自留下。
活佛倒是很想把他发展成忠实的信徒,最好能够皈依密宗,可是很明显项少龙父母是不可能同意的。好在他年龄还小,来日方长,倒也不急于一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满足项少龙提出的阅读各类书籍以及学习密宗练体秘术的要求,并且安排专人为他讲解、传授。
这一年之中,项少龙主要学习的就是密宗瑜伽的身体修炼之法。他年龄还小,倒是不急着炼,大量的时间还是用来阅读、记忆和解疑。一年后,离开XZ,回家准备上学。
小学的知识对于项少龙来说是幼稚的,他也没有时间去老老实实地上课,他把大量的时间用来阅读更高层次、更专业的知识。他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加强,阅读的时间会逐渐减少,练武的时间会逐渐增多,他要合理分配好所有的时间。
而老师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能按时考试就可以了,没法做更多的要求。所以,项少龙虽然是个学生,时间却完全由自己自由支配,他也成了学校里最特殊的一个。
可是再自由,项少龙也没心情在学校里浪费时间。他知道他未来一定是去部队,上学也只是为了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完善个人档案,使入伍时不会有什么麻烦,而并不是为了上大学。
项少龙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完成了包括高中在内的全部学业,但他并没有参加高考,而是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武术,开始外出游学。
项少龙承诺父母,在十八岁时会回来参军,而在这四年里,他要磨练自己的格斗技巧。
真正的格斗术不是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就能练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的格斗对抗中逐渐累积出来的。自己一个人练的,那是表演、是广播体操,危机时刻救不了自己。只有在一次次的对抗中,积累应对各种情况的经验,形成自己遇到危险时的反射性本能,才能在乱世中最大可能的保护自己。
父母对这个孩子毫无办法,这些年来,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父母都干涉不了,所以也只能勉强同意。
项少龙最初只是在国内拜访各派名家拳师,学习、切磋,后来开始出国挑战外国高手。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巴西柔术、以色列格斗术、泰拳、自由搏击等等,同时他深知自己将要去的是冷兵器时代,对兵刃的要求很高。
他特意为自己打造了一把苗刀,苦练刀法,并且前往日本各个剑道流派,学习剑术。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格斗技巧的完善,项少龙觉得这种比武、切磋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了,所以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黑市拳的拳台,迎接超越生死极限的挑战。
经历了一年的黑拳磨砺,项少龙成为了一个人形凶器。随着十八岁的到来,项少龙带着更加凌厉的气势和靠黑拳收入的五百万美金回到了家,准备进入部队。
特种部队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并不是要把一个普通人训练成一个兵王,而是把本身就有功夫底子,自幼就有各种特长的人,通过训练,使他们能更加适应部队的团队作战,从而成为特种兵战士。
项少龙的自身条件没的说,而父亲又是部队高官,根红苗正,同时又是去最艰苦、最危险的特种部队,自然一切顺利。
两年的特种部队生涯,项少龙面对的已经不再是一对一的正面迎敌,而是更加复杂的团队作战,甚至身陷绝境。经历了部队磨练的项少龙已经不是简单的人形凶器了,他成为了真正的战争之王。
当项少龙被推荐给科学院马克所长,完成时空计划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赌对了,这里真的是《寻秦记》世界,他就是那个主角——项少龙,他要完成时空穿越,来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他知道他一定能比原著中的项少龙做的更好,因为他已经为这一刻准备了近二十年。
在时光机中,项少龙摒弃了一切杂念,默默的向父母告别,为了这一刻,他这么多年刻意保持着与父母的距离,怕有过多的感情牵绊。出外游历与父母更是聚少离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与密宗的交流,甚至使父母觉得这个儿子随时可能看破红尘,皈依佛门,一直都有失去这个儿子的心理准备。好在还有哥哥和姐姐,而自己为他们留下的五百万美金,算是对自己心灵的最后慰藉。
“永别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项少龙来了,战国时代!”
不出意外的,项少龙跌落在赵国的桑林村,救了正要被恶霸侮辱的美蚕娘后,晕了过去。
当项少龙再次醒来的时候,看着他从未见过的蔚蓝的天空,呼吸着从没有呼吸过的清新空气,他知道,他穿越成功了。
在寂静的山谷里,看着那清澈的小溪旁悠闲地洗衣服的古装美女,项少龙猜想,这应该就是美蚕娘了,是项少龙穿越后的第一个女人。
美女听到身后的声音,回头一看,是项少龙走了过来,连忙放下手中清洗的衣物,回身向项少龙走来,开口问道:“你醒了!你是从哪里来的?”
项少龙愣了愣,虽然不是听得很懂,倒也大概能猜出是什么意思。
项少龙回答道:“在下项少龙,从赵国HD来的,你叫什么名字?”
美女也没有听懂,两个人就连蒙带猜,加上手势及肢体语言聊了起来。随着交流的逐渐顺畅,也弄清楚了现状。
古装美女确实就是美蚕娘,她的两个丈夫九年前死于长平之战,说明今年是公元前251年,距离秦始皇登基还有五年,目前秦始皇还在赵国。也就是说截止到现在,与原著剧情非常吻合,没有出现偏差。
美蚕娘对项少龙道:“奴家每天都向老天爷祷告,求她开恩赐奴家一个丈夫,就在人家最无助的时候,老天爷开眼把你掉了下来给奴家,奴家高兴死了,以后你便是美蚕娘的丈夫了。”
项少龙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地位极其低下,如同货物一般,想要生存,只能依靠强大的男人。美蚕娘固然对他有些好感,但真正使她投怀送抱的原因还是希望能有一个强大的男人给予她保护,这是生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爱情。
黄易的原著中,不只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单单是“穿越”这一概念的提出,就使《寻秦记》这部小说具有很高的地位。也许是商业化的追求,过多的色情描写也成为了黄易作品的一大特色。项少龙被塑造成了一个一见女人就想上,来者不拒的浪荡公子。武侠中“侠”的味道越来越淡,而“武”还是低武,武的能力也并不高。可是因为“穿越”这种题材的横空出世,使这部作品从武侠开始转向了玄幻。
原著中的项少龙自然是直接推到美蚕娘,然后在离开时由于美蚕娘害怕外面尔虞我诈的社会,不敢随项少龙离开,独自留在了桑林村。
而现在的项少龙却不想如此,如果美蚕娘不能和他一起离开桑林村,那还是不要产生感情纠葛的好。项少龙倒不是什么柳下惠,能坐怀不乱,而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项少龙在准备穿越时,就知道自己会与那个世界彻底断绝关系,所以从不与任何人有太深的感情交流,即使父母也相对冷淡,更何况女人。
项少龙道:“我要赶去HD,你要随我一起吗?”
美蚕娘低声道:“城市的人都很奸诈,奴家怕不习惯那种生活。”
项少龙道:“我可以保护你。”
美蚕娘凄然道:“桑林村住的都是好人,生活丰足,一年比一年好,不若我们就居住在这里,快快乐乐直至老死,而奴家则为你生儿育女,不是更好吗?”
项少龙叹了口气,自己苦心准备多年,可不是为了回到这贫穷落后的时代当农夫的。自己准备亲身感受这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参与到历史当中去,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项少龙道:“我不可能留在这里,我还有很重要的事,要尽快去HD。”
美蚕娘失声痛哭起来,本以为终于有了依靠,可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和项少龙一起离开桑林村。
项少龙一看,既然美蚕娘决定留下,不打算和他一起离开,那就决不能招惹,免得难舍难离。随即,项少龙整理好行装,离开了桑林村。
项少龙沿着大路先奔向集市,到了市集,行人也多了起来,人们载着各种货物来这里买卖。还有很多骑着快马,腰悬铁剑的武士往来于集市中。
项少龙目前的计划是尽快赶到HD,救出秦始皇和朱姬(秦始皇生母没有留下名字,因出生在赵国,史家称赵姬,为了尊重原著,以后称朱姬),以此为跳板,进入秦国的政治中心,以达到自己飞黄腾达的目的。他记得真正的秦始皇被朱姬寄养在HD城周边的贫困农户家,会在一年后燕人攻打HD时,被征召守城,死于流箭之下。
原著中,项少龙不得已选择了自己的徒弟公子赵盘冒充秦始皇。这固然是神来之笔,大大加固了项少龙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使他在回到秦国后成为了秦始皇最依赖的重要人物。可是,这也为将来二人的决裂埋下了伏笔。后期二人的不和,固然有随着赵盘的长大,自我意识的加强,导致二人意见相左,矛盾日渐加深的原因。
可是,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随着赵盘在向秦始皇转变的过程中,帝王意识的觉醒,而项少龙掌握着他真实身份的重大秘密。对于秦始皇这样的帝王来说,绝对是不可容忍的,即使他们没有任何矛盾,他们的关系也不可能得到善终。为了消除项少龙的影响,秦始皇不惜焚书坑儒。掌握秦始皇真实身份的秘密,才是项少龙最大的罪过。
现在的项少龙不到万不得已,不想出此下策,最好能救出真正的秦始皇。
看着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贩夫走卒,形形色色。其中在最大的那间石屋前有一个最大的商队,在高价买马,吸引了很多马贩子。这个商队由十多个劲装大汉组成,衣着要比周围的农民华丽得多。其中一人约四十岁许,华服高冠,仪表不凡,应该是他们的首领。
项少龙先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也吸引了那个华服男子的注意。实在是没办法不引人注目,项少龙的身材实在是太出众了。一米九五的身高站在人群中,真是有点儿鹤立鸡群的意思。周围人群中即使是最高的人,也要比他矮上半头,而且身形匀称、健美,没有一丝多余脂肪的肌肉既不单薄,也不膨大,显得十分精悍,皮肤略黑,散发着健康的光泽,宽肩窄腰大长腿,一张国字脸,棱角分明,高挺的鼻梁,犀利的目光,再加上与周围明显不同的短碎发,虽然穿着普通,但依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这买马商队的首领见到项少龙后,心中暗暗喝彩:“好一条大汉!”
他让手下人照看着马匹买卖,自己踱步来到项少龙身前,一抱拳,道:“在下陶方,是乌氏倮大爷手下十二仆头之一。我走南闯北多年,从未见过如壮士这般身材之人,一时好奇,过来攀谈几句,壮士莫怪在下唐突。”
项少龙一听,知道了这就是赵国畜牧大王乌氏牧场的人了。乌氏牧场人多势众,富可敌国,将是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助力。
所以也是抱拳回答:“陶总管客气了,在下项少龙,就是不远处桑林村人。”
陶方道:“看项兄可不像普通农夫,不知项兄是否习得武艺?”
项少龙淡淡一笑,道:“练了些庄稼把式,让陶总管见笑了。”
陶方听他嘴上虽然说得谦虚,可是那淡然的表情告诉他,这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武艺很自信。自己在外闯荡多年,阅人无数,相信不会看走眼。
于是说道:“项兄来这里是要交易什么货物吗?”
项少龙摇了摇头,答道:“在下想要离开这里,准备去HD闯荡一番,谋个前程。”
陶方听后,大喜,说道:“乌大爷的牧场就在HD,是赵国最大的牧场,实力雄厚,项兄不若加入我的商队,跟我一起回HD面见乌大爷,以项兄的人才,定能得到重用。”
项少龙想了想,点头答应:“如此也好,不知到HD需要多久?”
陶方答道:“快马十日可达,但像我们这种走法,沿途又要收购马匹、美女,最少要一个月的路程才行。”
项少龙倒是不差这点儿时间,道:“那就有劳陶总管了。”
陶方道:“项兄客气了,就请随我来吧。”
项少龙就此进入了陶方的商队之中。忙碌了一天,马匹收获不小。到了晚间,陶方将项少龙介绍给他商队的其他人,项少龙暂时算是商队的保镖之一。陶方看他两手空空,又送了一把铁剑给他,用来防身。
项少龙挥舞了几下铁剑,感觉并不是很顺手。他身材高大,一般的铁剑在他手中就显得有些短小,用起来也觉得轻飘飘的,远不如他之前打造的苗刀用着顺手。而且剑这种兵器只适合刺,不适合挥砍,而苗刀兼顾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即可单手使用,也可双手使用。他在苗刀这种兵刃上下过苦功,造诣不凡,而现在他手里的这把铁剑却限制了他最擅长的刀术的威力。可是此时的武士都是用剑,并没有刀,所以也只能将就着用了,心里琢磨着,以后一定要再打造一把趁手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