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逆向信息茧房
作者 :Hbu 2020-04-12 16:36:32 审稿人 : admin
根据百度百科,信息茧房的定义是: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互联网上大家都喜欢关注和自己一致的观点,从而将自己的视角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导致互联网上的言论会趋于极端。
我之前多篇文章,反对信息茧房,如
《自媒体时代,如何把握自己,不被带节奏》
今天我想讲:信息茧房,有时候是逆向的:
1、
今天,收到一个读者的留言,对我提出了一些批评。他认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风险是极端的“左”的民粹,“右”很少见。他看到的文章中大部分都是极端“左”的民粹,少数是“右”。他认为,我说自己理性,但不批评极端“左”的民粹,批评少见的“右”做什么。(这里“右”和“左”打引号,大家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
同时另外一个读者的留言,是另一个角度,他转发了我的文章,在朋友圈中被骂的惨了,他的老师批评他,骂得很难听,大意是这几年你都干啥了,学什么了,怎么这么不上进,转这种左倾文章。
我自己的感受和第二个读者类似,我自己的朋友圈,也是“右”的居多。比如有很高知识水平的朋友,也会立场先行,转那篇明显造谣的《狂人日记》1918年出日文版的文章。不少人认为中美关系失和的主要责任在中国。
今天有几个朋友说:“40年辛辛苦苦的招商引资,破坏起来只需要战狼式的外交几句口舌之快。。。”认为外交部发言人的言论毁掉了中国40年招商引资的成果。
今天又有大V评论:
“本来应该是以维护良好国际发展环境为己任的外交部,变成了对外输出我们政治理念的怼人部。”
“这就像一个人有恃无恐,天天与伴侣吵架,真以为别人就永远不会和你离婚?”
“假若让我给国家出点主意,我的建议就是:把那些什么“鹰派”统统换下来,一批“鸽派”给我统统上去。”
我认识的人,不少认为中美关系失和,贸易战全都是中国的责任。
我自己写的文章,个人微信号基本不发,其实就是熟人之间,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吵架,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
意识形态这东西,谁也不需要说服谁。大家求同存异就行了。
2、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方方,稍微激动了一点的文章,被不少人批评。我现实生活中很尊敬的一位朋友+半个长辈也当面批评了我和另外一个持类似观点的朋友。认为文章是撕裂社会,写法偏激,批评的很重。提到了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那篇著名的评论文章。
信息茧房有时候是反向的。我自己外媒阅读的比较多,周围朋友也是“右”的偏多。我对中国舆论场的理解就是整体气氛偏右,对美国抱有很大幻想。
而我看到美国的媒体,政界都是赤裸裸的反华,用的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美国实在太坏了。
这次中美之争,我的观点是80%以上的责任都在美国。但确实很多人认为80%的责任在中国。立场不同,这个其实吵不清楚,我也没有能力说服别人。
所以我想写文来揭露美国,让大家意识到现在情况的严重性。放弃幻想,准备斗争,准备长期艰苦的持久战。
另外有些朋友可能接触的“左”一边比较多,觉得目前最大的风险是民粹,所以认为我的文章是在煽动民粹。这个也不能说错,“左”的民粹文章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但我个人觉得,“右”的影响力更大。
一年前,写过一篇“新时代的论持久战”,里面说了既要批评"速胜论“,也要批评”失败论“。我觉得,现在舆论场,失败论的影响力明显更大。
当时我是这样写的:
”先说失败论:失败论的核心观点是美国远强于中国,中国必败。失败论者的论据也许没错,美国确实远强于中国,但失败论者提出了问题,但没提出解决办法。贸易战必败,那怎么办呢?全盘接受美方条件?接受了妥协了美国就不再遏制你了,就能把你当成盟友了。实在太天真了。美国的目标是消除中国对美国的竞争威胁,而不是什么贸易保护和知识产权问题。贸易战这一仗投降了,美国还会接着打你。抗战中,中国丢了东北,日本就停止侵华了吗?没有,东北完了是华北,华北完了是华东。中国经济不彻底垮掉,中国就还是美国的竞争对手,美国是不会停手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
再说速胜论:速胜论者的观点看起来很提气,说什么美国贸易战损失远大于中国。一打贸易战美国就快不行了,经济崩溃股市崩盘。美国股市跌了两个点就兴高采烈。又说什么欧洲日本对美国都很不满,全世界要联合起来对抗川普。欧洲政客发表一点批评美国的言论就如获至宝,对欧洲多出几倍的批评中国的言论视若不见。速胜言论的危害有时候比失败言论还大。相信速胜论的人,一旦在斗争的初期遭遇到了打击和挫折,就很容易从速胜论一下转变为失败论者。中美斗争是力量的竞赛。目前美国的力量远强于中国,贸易战的结果一定是中国损失远大于美国。中国对美出口的大部分都是可替代产品,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很多都是不可替代的。当年的中日战争,中国的损失远大于日本,现在的贸易战,中国的损失一定也会远大于美国,这个是100%的事实。
回到我们的核心问题。中美斗争,美国会胜利吗?能成功遏制中国吗?答案是不会,中国最终会赢,中国能速胜吗?答案也是不会,这个斗争可能持续20-30年,是持久战。”
这个论点在今天仍然适用。两边我都反对,但现在我看到的舆论场主要的声音还是“失败论”。
3、
当然,我的视角是局限的。
这可能是个逆向的信息茧房。看“右”多了,觉得中国主要风险是“右”就会认为舆论要“左”一点才好。如果看的“左”多了,就觉得舆论“右”一点好。
到底中国目前的舆论场哪边是主流,坦率地说我不知道。
所以,我写东西还是追随本心吧。我之前那篇“理性爱国党”也说了,写文章并且发表到公众号的人,挨骂是必然的。怕挨骂就不要写文章。
作者不要怕批评。更不要攻击批评者。这一点其实挺难的,我有时候也做不到,忍不住还会讽刺几句。
如果读者不爽,可以取关,可以喷我。公众号只能精选100条留言,不是每条留言都能登出来,如果不爽可以去微博留言喷。
我只是一家之言,不是啥绝对真理,也不想说服任何人,读者想看就看呗。
如果我这样的文章也被认为是煽动民粹,那我也只能虚心接受,认下这个罪名。
但估计就是小处注意一点,大方向还是坚决不改.....
在线下载列表
上一篇:卡夫卡:别把方方们太当回事! 下一篇:西西弗:中国不想离开世界,而美国想离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