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巴基斯坦的“老铁”之路!

作者 :零崎曲识 2020-02-16 18:15:04 审稿人 : admin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乎(ID: wenhu491001)


温乎曰:

“铁憨憨”巴基斯坦,为什么和中国这么铁?


1


我们生活在中国,对于异族侵略不陌生。

2000多年来,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一波接着一波向南冲,被打回去以后休息几年再来,大有打平中原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倒不是草原民族不安分,实在是长城以南的土地太肥沃了,种什么长什么,只要勤劳工作基本不愁吃喝。

草原就不一样了。

除了风吹草低现牛羊,再也没什么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为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他们只能骑马南下来抢劫。

这是地缘格局决定的人类本能。

南亚的印度也是这样的角色,自从本土文明衰落以后,印度就成为中亚骑兵的后花园,找不到出路就来印度捞一票。

实在是没办法,中亚遍布沙漠,别说种地了,喝口水都费劲,那时候又没有石油工业,人们骑着骆驼晃悠半天都找不到吃的。

怎么办?

南边是大海,北方是寒冷的草原,东方是葱岭和喜马拉雅山,只能向东南面的印度进发,抢钱抢粮抢地盘。

近千年以来,穆斯林骑兵一波又一波的从中亚启程,沿着喜马拉雅山进入恒河流域,建立起一系列帝国,最后一个就是莫卧儿帝国。


我们看一下地图就知道,中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冲击到印度的骑兵基本是穆斯林,这就不可避免的把伊斯兰文明带入印度。

印度虽然混的挫,但特别像一个老财主。

自己年老体衰了,好歹年轻时候辉煌过,积累了不少产业和家眷。

年轻的邻居穷得叮当响,动不动就冲进来吃他的饭、住他的房、睡他的女人......可是打又打不过,老头摇摇头开启贤者模式:

“野蛮人终究是野蛮人,我是读书人,不和他们一般见识。”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印度有根深蒂固的文明,比破门而入的伊斯兰文明要长2000年,想用武力斩断印度本土文明很难。

于是,莫卧儿等帝国的国民信仰很分裂,上层统治阶层是穆斯林,下层草根信奉印度教。

这种事要是发生在中国,一方不把另一方赶尽杀绝是不会罢休的,不过印度有宗教信仰和种姓制度,倒也相安无事多年。

但文明的传播有辐射范围。

印度文明辐射不到中亚,伊斯兰文明灌溉不了印度,双方的分界线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

伊斯兰文明走到巴基斯坦,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能穿缟素,再也不能大规模向前走半步,只有零散的个人才能深入印度腹地扩散。

两种不同文明,在莫卧儿帝国的信仰分流下相安无事,在英国的武力和瓦解中也相安无事,一旦走到近代,这团稀泥和不下去了。

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民族逐渐觉醒。

比如张三家喜欢吃饼,隔壁李四家喜欢吃咖喱米饭,李四每天闻到张三家的油烟味就烦,张三也特别讨厌闻到咖喱味,两家都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干脆搬的远远的。

后来吃饼的住一个村,吃米饭的住一个村,大家才能和平共处。

印度就是这种情况,穆斯林和印度咖喱产生别扭,闹着要分家,最好是穆斯林成立一个国家,印度教众成立一个国家。

再加上二战后的英国权威沦丧,导致印度殖民地没有维持秩序的主心骨,这件事情发展到1947年就是“印巴分治。”

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独立建国,其中固然有英国搅屎棍的制衡术,但正是有不同文明分裂的土壤,才有英国搅屎的机会。


2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

根据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方案,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选择的根据则是宗教信仰。

大部分土邦加入了印度,穆斯林聚集的地方选择加入巴基斯坦,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只有西北的克什米尔做不出选择。

克什米尔是中印巴的交界区,地方不大人口不少,糟烂事也特别多。

克什米尔的人口有相当比例是穆斯林,印度教徒也不少,于是形成两个党——穆会党希望加入巴基斯坦,国会党的领袖和尼赫鲁关系不错,希望加入印度。

两党的人吵了半天没结果,那就拳头决胜负吧。

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分别在1947年、1965年爆发战争,而这两场战争,很大程度决定了中巴关系的走向。

看看两国的体量就知道,巴基斯坦在印度面前就是个弟弟,仅凭自己的力量,不说占领克什米尔,能不能保住国家都是问题。

而且巴基斯坦的地缘位置特别关键,不论是从印度北上、还是从苏联南下、或者从中国西进都要经过巴基斯坦,相当于十字路口。

关键是,巴基斯坦和周围国家的关系都不好,印度属于百年死对头,北方的阿富汗也和它有领土争议。

前有狼后有虎,刚刚拥有房产权的巴基斯坦,立刻有了无偿拆迁的风险。

为了保证安全,巴基斯坦必须抱大腿。

面对美苏两条大腿,它只能选择美国,毕竟美国挟二战之威,喜提“人类的灯塔”称号,抱美国大腿是很正常的选择。

而美国在南亚也需要一个支点,向北遏制苏联,向东制衡印度,双方一拍即合。

反正在冷战时代,不是美就是苏,只能选一个。

那时候的中国一边倒站苏联,巴基斯坦一边倒站美国,中巴关系看不到一点成为老铁的可能性,甚至算是敌对阵营。

《水浒传》里的好汉上梁山,总要带点投名状,要不然的话,头领们实在不知道谁是真入伙,谁是来卧底的。

巴基斯坦想入伙蓝色阵营,也要纳投名状。

这份投名状就是反华反共。

1957年,巴基斯坦总理访问美国,声称:“不能理解为何有国家容许共产党存在”......目的何在,一目了然嘛。

认了美国做爸爸,大量援助涌入巴基斯坦,那些先进的战斗机、导弹、坦克等武器,让巴基斯坦迅速武装起庞大的军队。

此时的巴基斯坦以为,这份感情可以维持到海枯石烂,甚至幻想美国会帮助它对抗印度。

哎,毕竟是太年轻。

开国领袖真纳

3


巴基斯坦终究是小国,能发挥的作用也有限,在大国博弈的激烈赛场里,这样的小国充其量是钉子和炮灰。

真正有实力上场的是印度。

在冷战的格局中,亚洲大国唯有印度不属于红色阵营,为了保住印度,也为了遏制红色阵营扩张的势头,美国扶持印度是必然的选择。

而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破裂,后来赫鲁晓夫撕毁经济合同,撤走苏联专家......为了制衡中国,苏联也看中了印度。

此时的印度坐拥天时地利,左拥美右抱苏,红蓝阵营的援助让印度吃的满嘴流油,餐巾纸都不够用了。

至于苦哈哈的巴基斯坦,谁在乎?

出来混就是这样,自己没点资本活又不好,卖身都卖不出好价钱。

美国和巴基斯坦对于合作的诉求也不同。

美国援助巴基斯坦,是希望它带着钱往北看,对苏联的扩张势头严防死守,千万不要拿着风投去改善生活。

巴基斯坦的目的也很明确,要到钱就是准备打印度,你们神仙打架,关我什么事情哦?

真正让巴基斯坦寒心的是1962年。

一年前,印度出兵收复果阿地区,尼赫鲁陶醉的表态:“印度陆军比独立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强大,即使应付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联合进攻,也是绰绰有余的。”

紧接着在1962年就抽疯一样进攻中国,教员闷在屋里想了很久,都不知道尼赫鲁为什么要搞我们。

按照道理来说,印度陷入战争,正是巴基斯坦进入克什米尔的好时机,可美国爸爸说了:“站在原地不许动。”

除了不让动,美国还资助了印度无数装备,说好的盟友,莫名其妙的成了奴才。一瞬间,巴基斯坦成了懵逼的铁憨憨。

如果是你会怎么想?

印度要打我、苏联不帮我、美国羞辱我......到底该怎么做?

小巴,不要着急。

解放军在战争中摧枯拉朽,收复失地并拔除印军的全部据点,缴获无数物资,抓了3900名俘虏。与前些年的三大战役和抗美援朝比起来,解放军的胜利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在巴基斯坦的眼中,能打败宿敌的就是英雄。

“原来,新的大腿在这里。”

从此以后,巴基斯坦为了不屈从于美国的全球利益,决定减少依赖美国。

因为印度,中巴关系又迅速升温。

2年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更让巴基斯坦看到:“一个核大国在东方冉冉升起,跟着你准没错。”

而此时的中国日子也不好过,向东是蓝色阵营的围追堵截,北方是翻脸的苏联老大哥,南边是摩擦不断的印度......中国急需交朋友来分担压力。

嗯,巴基斯坦老铁昂首阔步的走来。

阿尤布·汗和少奇同志

4


中印自卫反击战以后,中巴初步建立友谊,但是真正让两国成为铁杆的关键点,还是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

那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 汗访华,少奇同志和他说的很明白:

“如果印度侵略巴基斯坦,我们肯定支持你,到时候就看阁下需要我们做什么。”

印巴在8月份正式交火。

9月4日,《人民日报》用大版面发表了巴基斯坦总统和外长的主张,同一天,陈毅副总理在卡拉奇机场会见巴国外长,送来中国的支持:

“中国坚决谴责印度扩大冲突的挑衅行为,中国坚决支持巴基斯坦反击印度的正义行动,中国坚决认为克什米尔问题,应该根据克什米尔人民的意愿解决。”

为什么要说根据克什米尔人民的意愿解决?

因为克什米尔大部分是穆斯林啊,根据当地人民的意愿解决,可不就是站在巴基斯坦一边么。

巴基斯坦除了需要舆论支持,更需要军事支持。

它的9个陆军师有5个是美国装备,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更是全部来自美国,一旦美国不伸手援助,那么战争就不用再打了。

可此时的美国还真的不援助了:“按照合同内同,我只能帮你在联合国斡旋。”说是斡旋,其实是和苏联一起向巴基斯坦施压停火。

那场战争打的很惨,印度都兵临拉合尔城下了,驻华大使成天去找周总理:“帮帮我们啊,实在抗不住啦,出兵吧。”

要是再不出手就亡国了。


巴基斯坦要是亡国,对于中国绝对没有好处,于是教员准备出兵,选择的地点就是中锡、中印边界。9月17日,外交部向印度驻华大使递交一份强硬照会:

“三日内拆除中锡边界的印军工事,立即停止印军的一切入侵活动,并保证不在骚扰。”

当天的《人民日报》全文刊登这份照会。

6天后,印巴前线停火,巴基斯坦活下来了。

经此一战,巴基斯坦才看清楚,谁是真正的敌人,谁才是真正的朋友。无数巴基斯坦的各界人士,涌向中国驻巴大使馆,用送花和写信的方式表达感谢。

中国,真正走入巴基斯坦的心里。

巴基斯坦也明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中国交往不是做附庸,而是实实在在的兄弟。

阿尤布 · 汗全力发展对华关系,尽管中国很穷给不了太多援助,但是能给的尽量给,给不了的想办法帮你凑,活像两个穷人搀扶着过日子。

截至战后一年,中国就给巴基斯坦提供了3000多辆坦克、60余架飞机,让穷兄弟在面对战争时能好过一点。

巴基斯坦除了要援助,其实更看重中国“核武大国”的身份。

二战以后的几十年里,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就没有话语权,一旦有了核武器,甭管多少当量,说出来的话就没人敢忽视。

巴基斯坦从前那么依赖美国,结果美国不太看得起,但是只要和中国交朋友,印度和美国都不能无视巴基斯坦的存在。

求了18年安全,终于找到真正的大哥了。

外长阿里·布托,布托家族的掌门人,巴基斯坦前女总理之父

5


但凡交往初期,总要有所求吧,中国又不是散财童子,平白无故给巴基斯坦那么多好处。

第一个目的就是制衡印度。

当年和印度打完仗没多久,三哥又是吃美苏援助的,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帮助巴基斯坦就是帮助中国。

毕竟印度那么大的体量,不找个朋友帮它减减肥,日子是不是太滋润了些?

而且政治的核心就是平衡,大家不允许任何人长时间的独霸一方,这样对谁都不利。

于是印度看巴基斯坦不顺眼,怎么打都打不倒,巴基斯坦想找印度麻烦,怎么看都没人帮他实现夙愿......印度有核之后,巴基斯坦很快也有了。

同样的道理,朝鲜的核试验坎坷漫长,就是因为韩国没有核武器。

平衡,不外乎是平衡。

第二个目的是石油能源。

这一步构想从中巴交往之初就开始了。

1966年起中巴两国动员1.5万人,在13年内用了8千吨炸药、8万吨水泥、修建了1032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并且有700人付出生命。

这条公路太重要了,前总统穆沙拉夫访华时曾说过:“巴基斯坦愿意成为中国的能源走廊,帮助中国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别的不说,就冲这句话花多少钱都值了。

承担这项责任的还有瓜达尔港,中东的石油可以从瓜达尔港口抵达新疆,而不必经过兵家险地的马六甲。

这个层面的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

穆沙拉夫

6


说了这么多都是利益。

但是人活着不全是利益,国家之间相处的日子久了,同样能生出情谊来。就算两个人结婚谈条件,还得找个真爱呢。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谊已经保持55年,中国把巴基斯坦列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也把中国人民当成最信任的朋友。

马蜂窝上有很多网友写的游记。

@爱折腾的红细胞:

“以后十几天的旅程中,听到最多的话是【中巴友谊万岁】。”

@YIYI笔记:

“几位大叔听说我们是中国人,主动送我们去下个目的地。拉合尔的司机听说我们是中国人,为我们播放了一系列歌唱祖国和邓丽君。罕萨的警察主动问我们去哪里,帮我们打车,问酒店价格。”

@Reslchi:

“沿途都是热情洋溢的老百姓,进入城市以后,路边的人仍然向我们挥手致意,竖起大拇指。虽然他们很贫穷,看起来脏兮兮的,但是他们的心是火热的。”

巴基斯坦的小学课本就有“中巴友谊”的课文,甚至海关门口都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两句话:

“巴基斯坦政府热烈欢迎我们的中国朋友,我们会尽力确保中国朋友在巴基斯坦的安全和自由。”

放眼全世界,再也看不到另一对如此友好的CP了。

这就是合作多年积累下来的深厚感情。

虽然巴兄弟有点穷,全国的GDP只有3125亿美元,比苏州稍微高一点,但平均到2亿人口头上,只有可怜的1473美元。

可这位兄弟人穷志不穷,中国把他当人看,他就掏心掏肺的对你好,别说什么大国博弈和石油通道,只要你去哪里,风里雨里我都跟着走。

这种情怀只有在武侠小说里才能见到了。

1966年,巴基斯坦遭到印度军事威胁时,中国说:“我们肯定支持你,到时候就看阁下需要我们做什么。”

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巴基斯坦第一时间捐赠10吨物资运往灾区,紧接着又捐赠22260顶帐篷,并且说了两句话,把使馆人员都感动哭了:

“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我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这些援助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中国兄弟以前帮助我们的时候,跟我们要过钱吗?”

真是贴心的好兄弟啊。

2020年,中国爆发新冠病毒肺炎,巴基斯坦无偿捐赠30万口罩、800套防护服、6800副手套,基本把全国库存都搬空了。

礼物虽然不重,但这份心意我们收下了。

“大哥,听说你生病了,一定要加油。”

“兄弟,等哥哥缓过劲来,带着农药和粮食去帮你灭蝗虫。”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