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局势陡转:美国突然认怂,背后真相或不寻常...

作者 :款项兄弟 2020-01-09 20:15:04 审稿人 : admin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过去的四十八小时内,峰回路转的局势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昨日凌晨,美国驻中东多个军事基地遭到导弹袭击:


袭击导弹共分为两拨十数枚。现场顿时一片慌乱,有消息人士称,美军一架价值不菲的情报侦察机在跑道被直接打爆。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旋即证实袭击由伊朗发动,这是对美国暗杀伊朗军事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的回应。


官方通稿如下:

今天凌晨,革命卫队勇敢的战士们成功发起代号为“烈士苏莱曼尼”的军事行动,向恐怖分子及美国侵略者所在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地对地导弹。


这里面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伊朗发起攻击的时间和美国对苏莱曼尼将军展开斩首行动的时间完全一致。



北京时间1月8日下午,美伊双方对外公布袭击结果,伊朗宣布击毙了80名美国恐怖分子并摧毁多架直升机和无人机;五角大楼则声称袭击没有造成任何人员损失。


正当美伊双方各执一词时,日本富士电视台又援引美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本次袭击造成20名美军伤亡。


不论袭击结果如何,伊朗的悍然反击确实让世界震惊了:


——所有人都知道伊朗必然也必须报复,但很难想到报复来得这么快!

就在袭击发生前一天下午,伊朗议会才将美军及五角大楼列为恐怖组织,并授权政府和革命卫队对其发起报复性军事行动(1)。


从议会授权到军队发动袭击间隔不超过十个小时,反应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注(1):

很多朋友或许不太理解这个决议的重要性。伊朗现政府是被联合国承认的合法政权,而苏莱曼尼是在该政权公开任职的高官。美国对一国合法政权的高官发起斩首行动,且还是在出访时发起斩首行动,是赤裸裸的战争行径,既不符合国际法也不符合国内程序。而伊朗在议会授权后发起袭击,符合程序正义!


但更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还在后面...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如约在白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他开场就说道:

只要我还是美国总统,就永远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


请记住这句话,它对我们窥探过去二十四小时发生的事情至关重要。


紧接着,特朗普还宣布:立即对伊朗实施额外的惩罚性经济制裁。但其传递的核心思想是:美军没有伤亡,美国不会动用军队,我们希望你们(伊朗)拥有一个光明而伟大的未来,我们已经准备好拥抱和平!


是的,大家没有看错,在自家基地被轰炸以后,美国居然认怂了,这在冷战结束后几乎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用奇耻大辱来形容都不为过。


要知道在伊朗威胁报复后,特朗普就明确说过:

如果伊朗敢攻击美国的目标,美军将会毫不犹豫动用漂亮且全新的武器伺候伊朗。


不止是特朗普,国务卿蓬佩奥也曾扬言:若伊朗报复,则瞄准更多领导人!


注意看川普发言的语气和神情,非常严肃,而且还带有一些不满


而从之前有关各方反应来看,中东局势仍然是朝着战争方向发展的。


伊朗:


革命卫队发出警告,如果境内遭遇袭击,伊朗将对美国本土、迪拜、以色列海法港等目标发起第三波军事行动。同时还敦促美国尽快从伊拉克撤军,否则伊朗将发动更多袭击。


外交部驻中国大使馆在发表微博:美国在西亚邪恶历史的终结已经开始!


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先是前往负责协调攻击美军行动的军事指挥部,随后在首都德黑兰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

库姆的人们在过去是两手空空的,但今天,我们的手是充实的,我们的国家有充分的装备来对付世界上的恶霸!



美国:


华盛顿的反应更多的是体现在军队调动上。


1月3日:


由巴丹两栖攻击舰率领的两栖戒备大队取消原定计划,火速开赴中东附近海域部署,舰队包括纽约号两栖船坞运输舰、橡树山号船坞登陆舰以及第26海上远征部队。


美国空军起飞3架C5运输机向约旦部署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驻意大利美军陆军旅向黎巴嫩调兵130~700人。


率属于美国尖刀快反部队的第82空降师向中东地区增兵1个旅级作战部队。


1月5日: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75游骑兵团一部奉命前往中东。


1月6日:


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在北阿拉伯海展开战备任务,舰队1200枚导弹全部通电。


部署在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空军388连队和419预备役联队52架F35战机同时升空演习,参演战机数量对应此前白宫威胁的攻击伊朗52个目标。


1月7日:


美国空军6架B52H战略轰炸机部署至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从该基地起飞,伊朗本土完全在其作战半径之内。


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表示,美国希望缓和伊朗的紧张关系,但已经做好与伊朗打完任何战争的准备。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将伊拉克指挥中心迁往科威特。


1月8日:


袭击发生后,美军部署在阿联酋的6架F35紧急升空。


以色列战机出现在黎巴嫩上空,驻叙利亚美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并向叙伊边境地区调动(这个细节也很重要)。


路透社对此评论道:这是美军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快速部署!


第82空降师增调至中东


其他各方的反应也大抵如此——


德国:国防部称,从伊拉克境内撤出部分德军。


英国:撤出部分在两伊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仅维持最低限度。


菲律宾:杜特尔特主持召开紧急会议,陆海空三军将领全部到齐。会议结束后,国防部长德尔芬·洛伦扎纳(Delfin Lorenzana)于8日证实,菲律宾正准备从伊拉克撤出该国侨民。


日本:关闭驻伊拉克大使馆,推迟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中东的日程。


中国:四天内6通有关伊朗局势的电话打向北京,外交部多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敦促美军不要继续滥用武力。而驻相关地区使馆也发出通知,要求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欧盟:德国呼吁召开危机会议,布鲁塞尔向伊朗外长扎里夫发出邀请函。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伊朗议会授权报复美军当晚抵达叙利亚,国防部长绍伊古与伊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盖里通话,应防止叙利亚和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


埃及:总统在会见中国外长时指出,期待中方在当前中东乱局中主动作为!



各方的反应都是趋于战争,但为什么美国反而在最关键的时刻怂了呢?


刚开始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把昨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全部梳理了一遍,最后通过一些疑点和巧合发现,过去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8日凌晨1点半,伊朗向美国军事基地发起袭击后,有消息传出特朗普正在为全国讲话做准备。但到了上午,一名白宫官员表示总统今晚不会出现在摄像机前(北京时间和美东时间有时差,这里统一用北京时间)。


与此同时,美国多家媒体爆料称,美国国防部长埃斯、国务卿蓬佩奥、副总统彭斯等高级官员已紧急撤离白宫,而总统早已先行离


于是很多人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70年代以来,即便是遇到各种危机事件,也只出现过总统转移,从来没有过白宫高官集体紧急撤离的情况。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在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

正当大家感到既震惊又疑惑时,伊朗方向再次传出两条重磅新闻。

1、飞机坠毁了
1月8日上午10点,乌克兰航空公司发布消息:当日清晨,一架从德黑兰机场起飞的乌克兰航空公司客机在起飞两分钟后坠毁,机上176名乘客全部遇难,失事飞机上的黑匣子已经找到。

2、地震了
1月8日上午,伊朗西南部先后发生里氏4.9级和4.5级两次地震,震源深度均为10公里。

第一次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10点20分02秒,地震级别为里氏4.9级,震中位于伊朗博拉兹扬市(Borazjan)东南10km处(29.195°N;51.287°E),震源深度10km。


第二次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11点19分13秒,地震级别为里氏4.5级,震中位置位于伊朗博拉兹扬市南东南17km处(29.114°N;51.272°E)震源深度同为10km。


虽然伊朗高原之前也频发地震,但这两场地震显然不能称之为“普通地震”。


答案很简单:太巧合了!


首先,地震级别、地震位置、地震时间、震源深度几乎完全一致,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两次震中位置与伊朗布什尔(Bushehr)核电站相距不远,直线距离只有60km。


第一次地震震中位置与布什尔核电站的距离相近


两则新闻本不相干,但是就在坠机事件不久之后,约旦媒体《事件报》(Al-Hadath)随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该飞机是被伊朗导弹意外击中而坠落。


但当事双方,也就是乌克兰和伊朗均表示客机坠毁原因是引擎故障。不过,当晚乌克兰方面又称事故原因将由调查委员会公布,在此之前的任何声明都不具有效力。


换言之,不排除故障外的其他因素,如人为、恐怖袭击。而在空难事故中遇难63位公民的加拿大方面,总理府也下令彻查此事。


事发后不久,美国联邦航空局立即发布通知,禁止美国航班飞越两伊空域。


美国在怕什么?


害怕美伊交恶,伊朗误击吗?那在此之前的刺杀苏莱曼尼的时候,美国怎么不怕了?


答案只有一个:美国要向某人展示姿态

——美国飞机,不会靠近伊朗上空!


随后埃及、新加坡等国航空管理部门也发布了相似通知


我们且不论美国为什么急于展示姿态,当我把这三件事联系在一起后,突然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军事行动

------巴比伦行动!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出动14架战机偷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20km处的核反应堆,导致伊拉克造价4亿的设备遭到彻底摧毁。在突袭行动中,以色列空军为了防止被过往雷达发现,当飞至约旦边境时,机群改用密集队形飞行,这使得机群在约旦防空部队的雷达上显示为大型民用客机。由于以色列空军的完美欺骗战术,伊拉克军方在面对突袭时完全不知所措,巴比伦行动取得完美成功,且被各国空军学院列入教材必修的经典案例!


巴比伦行动之后,利用民航客机发起突然袭击,也成为以色列空军的王牌战术。


2018年9月17日,以色列空军利用俄空天军一架伊尔20M发起袭击,导致后者被叙利亚防空部队击落。


2018年12月26日,以色列出动6架F16战机,从黎巴嫩方向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发动空袭,先后投掷了22枚导弹。但令人疑惑的是,俄罗斯此前交付给叙利亚的S300防空系统在袭击发生时竟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要知道,F16可是三代机而非具备隐身性能的F35。俄国防部事后调查发现,这6架F16战机躲在两架民航客机下方,利用民航客机反射的雷达波做突袭掩护。

事情似乎有了一些头绪。


以色列传统上手脚不干净,地震很可疑!

伊朗核电站遭袭了?但是在我看来,不大可能。


道理很简单:

1、伊朗的表现实在太过克制!

2、时间对不上,客机坠毁在核电站附近地震之前!

3、核电站被袭后势必引起大规模的核污染物泄露,世界各方监测机构不可能熟视无睹!


但是,箭在弦上的伊朗局势为何急转直下?


出现在黎巴嫩上空的以色列战机、布什尔核电站附近的两次地震、被坠落的波音737客机、还有白宫高官的集体疏散...


是巧合吗?


这一切所谓的巧合都有了必然发生合理的解释!


失事航班PS752跟踪信息


我们不妨来做个可能的想象

昨天上午,以色列空军利用客机的掩护对伊朗核电站发起袭击,中东面临着一场失控且存在核因素的全面战争,但在紧要关头,袭击计划被伊朗方面挫败,而随后,伊朗核电站附近在很短时间即爆发了两场“诡异”地震!


伊朗在干什么?大杀器还是脏弹?


而在收到简报之后,为防止来自伊朗的可能报复,白宫高官被紧急疏散,美国则当即表明态度,禁止一切美国飞机飞临两伊上空刺激伊朗扩大事态!

对于特朗普而言,对伊朗发起有限的战争,最符合当前的局面。


有调查数据显示,苏莱曼尼将军遇刺后,特朗普的支持率不降反升,这说明用外部矛盾转移内部矛盾(民主党的弹劾、2020年选举)是成功的。


但以色列的突然袭击却导致局势失控,如果伊朗反击,美国将被迫卷入一场自朝鲜战争结束后最大规模的一次局部战争。


还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袭击前夜突访中东,5艘从东方来的军舰也在北阿拉伯海(也就是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部署的海域)与巴军展开联合演习。


在这种紧张的情况,几方大国如果不想局势彻底失控,只有互相妥协,尽力压下局面。

万幸,各方选择了克制!


所以就有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声称,不寻求局势升级或发动战争。


我判断大概率是z俄联合对伊朗进行了劝说,德黑兰方面肯定也能清楚,一旦冲突失控,遭殃最惨的还是自己和以色列。


而对于以色列可能扩大战争的擅动,美国同样恼怒!


不过,作为需要“顾及以色列利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答却必须“绵里藏针”:


美国总统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表示不对伊朗袭击美军基地的行动作出报复性回应。


这表明了美国立场,此事与美国无关!


但是在开场第一句,特朗普却必须说:“只要我还是美国总统,就永远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应该是特朗普为安抚以色列作出的承诺:


------伊朗问题不会扩大,以色列万不可再次擅动,没有人愿意看到中东陷入一场全面战争甚至是核战

妥协,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注(2):

以色列国土安全建立在核威胁政策上,其底线是不容忍中东敌对国家发展核技术。同时,如果本土被敌人攻陷,以色列将直接用核武器进行反击!



当然了,这一切只是我猜测,并不能当做事情的最终结论。事情的真相,也许如此,也许又不是如此,但有一样东西比真相更为重要:


那就是和平!


◐◐◐◐●☛█▼▲◐◐◐◐●☛█▼▲◐◐◐◐●☛█▼▲HTTP://WWW.caao.net███████████████████████████东方金报网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