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枫叶君:为什么说伊朗人缺乏组织性?苏莱曼尼葬礼上踩死56人

作者 :傷撕心裂肺 2020-01-08 17:14:04 审稿人 : admin

  伊朗又传来不幸消息:在7日为被美国炸死的苏莱曼尼将军举行的葬礼上,并非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严重踩踏事件,造成56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国际媒体在具体伤亡人数报道上有出入,但是实际数字比以上只多不少。

  伊朗国家电视台援引伊朗紧急医疗服务首长库利德万的话报道说:““很不幸,由于踩踏事件,我们的一些爱国者在葬礼进行中受伤,其中一些人死亡。”

  社交媒体上上传的事故照片和视频显示,一些人躺倒在路上,看上去已无生命迹象,急救人员和一些民众紧张地为另外一些倒地的伤者做心肺复苏术,试图让他们恢复知觉。

  被视为伊朗军方灵魂人物的苏莱曼尼被美国斩首后,伊朗举国悲愤,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到普通民众,都在齐声高喊要为苏莱曼尼的死向美国人复仇,发誓要让美国军人的尸体遍布中东各地。

  伊朗复仇的声音还在回响,就已经倒下了56个人,只是这些都是伊朗人,而非美国大兵,用伊朗官员的话说,他们都是伊朗的“爱国者”。如果说从苏莱曼尼于1月3日凌晨在巴格达机场被美军炸死后,伊朗针对美国的复仇就开始了,那么,发生在葬礼上的这次致命踩踏事故,可以用“出师未捷身先死”来形容。

  由于美国无人机的定点清除现场爆炸剧烈,苏莱曼尼的“遗体”已经完全是象征性的了,灵柩里到底怎样安放这位共和国卫队将军,外人恐怕无法得知详情。但是不管怎样,苏莱曼尼还是回到了德黑兰,媒体报道说,苏莱曼尼的葬礼是伊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葬礼。

  1月6日,葬礼在德黑兰举行,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了隆重的场面,并罕见地看到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流泪的伤感画面。1月7日,苏莱曼尼的灵柩运到了其家乡、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葬礼在城市的中央广场举行。就在克尔曼,葬礼引发踩踏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克尔曼是克尔曼省首府,人口规模不很大,有关数据显示,该市人口大约57万。以苏莱曼尼的威望,以及因被美军斩首而呈现出的惨烈,作为他家乡的伊朗人几乎没有不出席葬礼的理由。

  这就已经够多了,可是,媒体报道说,由于很多附近地方的人也涌入市区参加葬礼,当天在克尔曼参加苏莱曼尼葬礼的人估计多达百万人。

  这样的场景可以想象得出,壮观加悲伤,与此同时也是危险四伏。法新社发布的一张照片显示,以一辆卡车改装的灵车被精心装饰,上面载着苏莱曼尼的灵柩,车子在道路上,四周挤满了前来悼念的伊朗民众,很多人身穿黑衣,打着旗子,举着画像和标语,把灵车团团围在中间。

  连灵车车头前面也站满人,试想这车子还能开吗?如果车子以时速10公里的速度向前开,一瞬间能碾死多少人?这不是参加葬礼,不是悼念伊斯兰革命的英雄,这是在玩儿命,灵车也不是灵车,几乎成了一个固定的纪念碑,已难以移动。

  在国内某新闻网站上,有人不客气地留言:还没开打自己就已经死伤惨重了,真打起来还不定什么熊样;更有人直言:乌合之众。

  不管美国人怎样定性苏莱曼尼,至少对伊朗人来说,这个葬礼无论如何浸透着巨大的悲伤,作为旁观者,我们的确不应该泼冷水。可是悲伤归悲伤,单就这次踩踏事件说,伊朗官方组织能力欠佳,民众的自律性也无从谈起,送走一个传奇人物苏莱曼尼,同时陪葬了56个悲伤的支持者。这就是伊朗。

  无论是在如中日韩这些东方国家眼中,还是在西方人眼中,中东的伊斯兰世界是个很不同的区域,他们很多时候如同一团麻绳,让你很难理出头绪,这并不是指他们的历史和宗教文化,而是人的做事方式,他们和东西方都完全不同。

  在日前一篇文章中,我写了这样一点感觉:中东的伊斯兰世界是这样吗?恰恰相反,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力量,都显现出乌合之众的特质。他们看上去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内部却四分五裂,并且从气质上来说,在貌似有组织有教义的情况下,表现出很强的情绪特征,这使得意气用事、随意性和极端化成为他们行动的主要方式。

  据说,为了让更多人参加苏莱曼尼的葬礼,伊朗政府宣布放假一天。这样的做法明智吗?从多年的媒体报道中,连对国际事务并不甚了解的人也都熟悉了中东地区的葬礼场面,人越多,情绪就越激烈,这几乎过一段时间就会成为电视报道中的画面。即便政府不放假,出席葬礼的人也少不了,这一放假,参加葬礼的人只会变得更多。

  虽然克尔曼城市规模不大,但是架不住全员出动。不仅如此,旁边市镇乡村的人也来了。来了还缺乏秩序,街道堵塞了,连灵车也被团团围住了。看到法新社拍

摄的照片,或许可以这样说,56人死亡是个大悲剧,但是,事情原本可能变得更糟糕。

  悲伤的事情哪个国家都会遇到,比如,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造成近3000人死亡,对美国人来说这可以说是巨大的葬礼,想想看会有多少悼念活动?可是,无论是现场抢险,还是在后来举行悼念仪式,美国人没有因为悲伤和愤怒就失去理智,而是尽最大可能保证安全,防止危险继续扩大,避免无谓的伤亡。

  那么,朝鲜呢?因为领袖去世,哭天抢地的镜头也不止一次出现在电视上,那种泪飞如雨的场面让如今上了年纪的中国人似曾相识。据说,金正日去世后,举行葬礼的时候,平壤市民也是数十万集体出动,场面壮观,哭声震天。但是,你很少听说朝鲜人参加这类活动时你拥我挤,后面的踩死前面,令本来就悲伤的葬礼再添新的悲伤。

  在冷静的那部分中国人看来,朝鲜人很感性,很容易激动。其实他们还是和伊朗人这些中东的伊斯兰群体有根本的不同,他们不免激进,但是组织性和纪律性还是相当高。西方人也是如此,悲伤不是失去理智的理由,人山人海不等于毫无秩序,群情激愤不等于随着性子宣泄。

  失去理智,毫无秩序,随着性子宣泄,其结果是什么?很可能再发生悲剧,要么是自己,要么轮上邻人,不过,情绪化的穆斯林们似乎不关心这个,轮上谁是谁,就跟打出去的炮弹一样,谁

管它落在哪里呢?反正现在我就要喊个痛快,哭个尽情,发泄个痛快。

  关键时候,很能看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不管是悲伤时刻,还是危急关头。2016年5月,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能源重镇麦克默里堡附近发生大规模山火,两天后大火蔓延至市区,当地政府被迫发出强制疏散令,近9万居民开始撤出,形成该市历来最大规模的居民疏散行动。

  火势凶猛,情况紧急,撤离途中的麦克默里堡居民是如何表现的呢?很多上传到互联网及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和视频显示,驾车紧急撤离的市民井然有序,长龙般的车队依次前行,多数地方没有警察指挥交通,但没有见到任何你拥我挤、夺路抢行的现象。

  更让人感叹的是,路边还有人主动伸出援手,向来不及携带日常用品的人提供食品、饮用水、罐装汽油、日用品甚至狗粮等。

  因为参加苏莱曼尼葬礼,竟然导致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这个我没有想到。但是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中东国家,凡是大规模群众集会总是被一种容易爆发的情绪左右,或许是人们的性格和行事习惯,出事甚至出人命是常有的事。只是发生在此时,确实很不是时候,因为等待复仇的美国人没还怎么出事,伊朗自己却先损失了一堆人。

  百年树人,育国民素质恐怕需时更长。伊朗是历史悠久的中东古国,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波斯文明。特朗普在解释斩首苏莱曼尼的原因时,仍不忘安抚伊朗,说他本人对伊朗人民并无恶意,并称他们是伟大的民族,具有相当的智慧和潜力。

  伊朗的历史和文明无疑塑造了伊朗人的性格,但是,仅就1979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而言,它对伊朗人后来的国民素质起到了颠覆性的影响。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国家变成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反美成了主旋律,总统排在了最高领袖之后,思想保守的宗教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获得了决定性的发言权。具体到生活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随处可见象征伊斯兰的黑色罩袍,革命之前多姿多彩的女性装束完全消失。

  时间的单一前行与国家进步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车头往回开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曾见诸于很多国家。如果没有1979年的霍梅尼回归和伊斯兰革命,今天的伊朗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恐怕也不会有苏莱曼尼这样的“神话般英雄”,不会有1月3日凌晨的巴格达机场斩首,因此也就不会有刚刚发生的克尔曼葬礼现场踩踏死亡事故。

  在封闭和落后意识上建立起来的今日伊朗,就民族而言,已经显现出其脆弱的一面。最好不要向美国人大规模复仇,虽然人们都能理解,愤怒的伊朗人现在很渴望美国人流血,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放出狠话,不要报复!即便没有特朗普的狠话,如果美国海外目标遭到伊朗打击,造成军人和平民伤亡,美国政府出于保护自己国民和海外利益的需要,也一定会向伊朗发动最严厉的反击。到那时候,恐怕流淌更多血的会是伊朗人。

  任何国家都有指责别国的权利。但是,伊朗在抨击美国的同时,也应该思考一个更重要的历史问题:197

9年,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