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清风:关于大国竞争与人才体系

作者 :傷撕心裂肺 2020-01-04 21:00:58 审稿人 : admin

  一、关于大国博弈,要综合看。

  国际间许多事不能只看表面,大国博弈靠得是实力、智慧、策略、时机把握,一般而言,虽然大国竞争方面是你死我活的,都想置对手死地而后生,但多数情况只能想想而无法达到。因为大国竞争是各大国所需要的,第一能促进国家进步,大国竞争下需要战略实施的必要的人力物力体系培养,为制服对手全面设计,促进了科学、生产、教育、人力资源、军事政治的发展,没有了竞争国家就缺乏动力,会出大事。第二能促进内部凝聚力,有了竞争对手,国内展开宣传,形成了忧患意识,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制造敌人的原因。象美国这种国家,它知道自己的缺陷: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有"核"文化,民族同质性差,一旦国家风平浪静很快内部就会裂变。这是美国处处树敌的原因。

  但是我们在清楚大国竞争、大国战略、大国博弈的同时也必须强调,不能只看表面,实际大国间的默契与合作是普遍存在的,都有底线,偶尔越界往往有广泛的"沟通",不触犯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为准则,因为越界是为国家战略的需要,需要对方理解性的"配合",如果对方不答应,那就不会轻易实施。

  比如在对付土耳其"僭越"这件事上,美俄是有合作的,所以美国与俄罗斯联合对

土耳其的安全区进行了限制,土耳其没敢实施吞并。虽然美俄间你死我活,但在共同利益方面也是合作没商量。

  二、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北大有位Y博士去美国的事。

  据说是因为评yuan士无果愤而出走。我对这件事不太了解,是否为真不清楚,我的观点是,人才流动,历来是虹吸现象,人往高处走嘛,没什么大惊小怪,如果真象网络中说的有"开创性成就",能改变我国某方面科技局面的人才,肯定国家评估后给予相应待遇,就担心不实,网络中的传闻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

  (1)世界人才流动是非常正常的。经历了几次人才流动高潮。第一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第二次是二战后,这两次人才流动的方向基本都是美国。第三次是石油战争后,主要是向美国欧洲,第四次是冷战结束后,流动方向是美国、欧洲、中国。

  我国人才外流的高潮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人才流动造成了对象国的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总体上2000年后我国是人才流动的受益者。所以我国对人才流动没有限制,来了欢迎,走的自愿。因为有了这个政策,我国的人才引进与外籍人才大量涌入我国。

  (2)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健全,有能力的给待遇,待遇给不了你那就给荣誉,特别是后一条,大量爱国技术人员与科学家甘心为国家服务,特别是一些参与流动的人才,在为西方国家服务后又返回祖国,虽然待

遇差了些,但干的很舒心,促进了我国科技进步。

  目前美国在技术战中对付我国,我国的许多技术备份起了关键作用,就归功于一大批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所以走个把人朋友们不要大惊小怪。我国并没有因为什么"高级、宇宙级别"的科学家去美国服务而科学发展停滞不前。

  (3)我国对人才培养是战略性的,更是长期持续坚持的。

  笔者文章中说过,去年院士评选,最年轻的是八零后,而且有42岁被评上院士的。这说明我国并没有埋没人才,只要真有大本事为国家解决了核心技术问题国家不会亏待你。

  至于个别科学家因为荣誉没拿到,待遇没达到要求就走,说明过分的看重得失,能有大成就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经常被情绪左右,能有什么大作为?特别是欲靠网络渲染达到个人目标,更不可取了,国家就是有大项目、大课题也不敢交给这类人做:没有国家民族利益的人,科学建树越大对母国破坏力越大。

  据笔者所知,我国在电子通信、航空、航天、造船、材料这些硬科技方面,人才结构非常合理,平均年龄大概40左右。而软科技,比如工程管理、金融谋划、系统控制方面,评平均年龄大概45左右。我国每年诞生60万高级工程人才,正是这些金字塔结构的人才体系才造就了我国"制造业"第一大国、基建狂魔的地位。

  三、昨天文章中说我国"命"好,实际是我国"人"的因素。

  没有人,没有人才想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痴心妄想!叶师八

十年代写过一首诗:

  忆秦娥·祝科学大会

  追科学,西方世界鞭先着。鞭先着,宏观在宇,微观在握。

  神州九亿争飞跃,卫星电逝吴刚愕。吴刚愕,九天月揽,五羊鳖捉。

  这是"863"计划制定前夕叶帅写的,近四十年过去,物是人非,但老一辈人制定的人才培养到今天终于取得成功。

  所以我建议朋友们对个别人才出走内心要淡定,我们并不缺乏一两个无立场的科技人才。

  印度工业发展不好某种程度上说,是人才结构与人才流失有关。这点巴基斯坦与印度类似。由于英国是前宗主国,所以印巴两国人才大量出走到英国,现在美国的软件人才大概有30%是印度"产",波音737MAX的程序就是印度软件科学家编写的。

  印度大量人才流失造成了四个恶果:

  (1)精英流失意味着中产以上阶级的流失,并遏制了印度本土中产阶级的再生,一个人才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一个流失,基本上其亲属就失去了享受其创业的好处。

  (2)遏制了科学普遍性。这个容易理解。

  (3)影响了创业与制造业。因为语言无障碍,容易融入英美,所以这部分人出去后基本上就不可能回来了。

  (4)影响国家主权的独立自主性。

  大量精英出走后,一旦回归基本都是居高位,它们与宗主国利益纠葛相关,影响国家决策。

  所以,印度会英语的优点又恰恰是印度最大败笔!

  我们文化自成一体,久离思巢,少小离家老大回,归来的心普遍存在,又是造就我国成功的一个侧面。

  最后补充一点:我个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暴发的可能非常大,现在美国需要延缓两年后暴发,所以各种战略都指向这个。如果美国要达到这个目标,最终会在一种妥协中与我达成协议,当然美会在我们帮助下再次度过危机,但美国会吐出重大利益,目前中美博弈是最终达成什么协议问题。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