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诊女医生被杀的背后:一个重要的社会矛盾不容忽视!
作者:戎评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医学生誓言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医生是什么?
在小学课外读物上,医生被称之为白衣天使,他们是敢于死神叫板的人。
但现在他们已经沦落为一群需要被保护的弱势群体!
想必大家也知道戎评在说什么。
2019年12月24日早上6点左右,民航总医院急症科副主任医师遭到某患者家属恶性伤害,致颈部严重损伤。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抢救,杨医生在12月25日零时50分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
27日上午,更多的细节在网上被披露出来。
首先是民航总医院急诊科被杀杨文医生同事的血泪陈述:
距离我的同事、我的战友杨文医生遇害已经三天了。我经历了这件事从头到尾的过程,我清楚一切的前因后果、一切的细节。为什么我一直不发声?!我麻木了周围人对我们死活的麻木,我悲愤于社会大众对我们的偏见和仇视,我们临床一线底层的呐喊在人心的旷野上,震荡不出一丝的声响,不然何至于一次次的暴力伤医杀医事件屡见不鲜。
但这一次,我不想沉默了。
第一个问题:病人的诊治经过
患者95岁老年女性,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12月4号杨文医生首诊的,病人来时呕吐、纳差、意识不清,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之后我们努力说服家属同意检查,证实病情本就不乐观,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肠道、泌尿系、肺部)并伴有心衰、心肌损伤,加上基础病多、高龄、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是肯定的。我们和家属交代病情,完全没办法沟通。
他们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会因为一点点的病情变化和怀疑我们的用药,不停的吵闹、辱骂、威胁,我们建议病人转院,建议家属走医疗鉴定,都不同意。他们就在抢救室天天跟我们干架,小儿子尤其极端和情绪化,总说老太太死了,我们谁都别想活。半个多月,我们上班都是忍气吞声、胆战心惊。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联系病人住院
就一句话,天天犯浑的一家人,谁敢接诊收治?!
第三个问题: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浑,你们没有安全意识么?!
我们有,我们谨小慎微的伺候,我们向上反应了,科里医院都记录和备案了该患者及家属情况,也嘱咐我们注意安全。可是就算警察事前来了,也没有用,就像家暴发生多少次,施暴者都可以冷笑面对,直到最后残忍的砍出那么多刀。
我悲愤于凶手的残忍,在杨文医生凌晨五点多伏案工作时,悄然于背后揪住她头发,扼住她颈部,连砍数刀,那都不是刺伤,那几乎是割头了。多大的仇恨,要这么去发泄,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难道我们就不配活着下班么?!我们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们竭尽全力,我们更希望治好所有的病人,但那不现实。
我寒心于周围的麻木,两个小时后,当我侥幸躲过屠刀,接手抢救室工作时。杨文医生就在我身旁,被冰冷的抢救着,她的热血还洒满了一地,空气中都是血的腥味,我经历过无数次惨烈的抢救,但这一次大脑完全空白了。
一屋子的抢救病人和家属明明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可是又假装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没有人安慰同情一下两个多小时前还救治他们的医生,没有人谴责行凶的那一床家属,他们只关心他们的治疗和住院,并且不停地催促。
凶手的其他家属冷眼旁观看着我们的慌乱、无措、难过。抢救室的电话没完没了的响,外面好事的媒体、个人,不停地打进来询问,他们不知道这部电话,我们还要打出去呼叫全院的救援。
直到昨天晚上,我还要继续给凶手的妈妈提供医疗服务,还不能对其他家属感情用事。因为病人死了家属不满了,舆论会说我们发泄情绪在无辜的患者身上。为了舆论,要让老太太好好地活,调集一切医疗资源,她成了“英雄的母亲”,活好了,反过来打我们的脸,舆论说你们早干嘛去了。
说了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太阳照常升起,我晒到身上可还是冷。
她再也晒不到了。

他掏出刀的那一刻,真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手段简直太残暴了,直接背后抹脖子,真的让人上班时后背发凉。这是我见过的最残暴的杀医,就是奔着杀人去的,捅心脏都有救活的希望。
以下是各方面的回应
北京市卫健委:
哀悼遇刺医生,强烈谴责伤医害医的行为。
中国医师协会:
对于伤医我们已出离愤怒,强烈谴责暴行的发生,对杨文医师的不幸离世表达深切地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全国人大: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出台:禁止任何人威胁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通过各种消息汇集不难看出,杨文医生遇刺事件只是一个引爆点!可以说,医患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来看一组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2018年),典型暴力伤医事件至少有12起,共造成2名医务人员无辜牺牲。
其中,性质最恶劣的当属赵军艳医生被刺案!
2018年7月12日,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47岁医生赵军艳在出诊时,被三名歹徒无故袭击,身中数刀而死。事后在问及缘由时,歹徒称:
和她没关系,算她倒霉。
被害医生赵军艳
为什么说医患矛盾是当前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之一呢?
因为它带来的影响极其恶劣!
杨文医生被害的细节公布后,不少学医的网友都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在我的朋友圈里,一位医生朋友的动态这样写道:
读书的时候觉得医生和医学很重要,但现在觉得医学比起命来,也就不重要了。
也许会有看客骂她太惜命。
但其实我很理解,他们虽然是白衣天使、虽然是号称敢从阎王嘴里夺人命的战士,但首先他们是人。只要是人,就没有不对死亡恐惧的。
还有一位长辈,他家的孩子今年读高三,最开始的打算是读医学院。
看完新闻后,一家人都沉默了。当他在群里征求其他人的意见时,一个群友就直接回了一句:有什么想不开的让你家孩子学医,“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你知道不。
当这些负面新闻和情绪充斥在社会时,结果会怎么样?
答案是医生数量下降!
根据国际一流医学杂志《The Lancet》发布的数据,2005年~2015年的十年间,中国25岁~34岁的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的医生比例从2.5%增加到11.6%。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医生行业!
再来看一则数据:2008年~2018年十年间,中国医学生毕业人数共有470万人,但医生总量只增加了75万!
这组数据进一步揭露了事态的严重性:

近三年来,我国流失的儿科医生人数为14310人,占总儿科总人数的10.7%。2017年,我国儿科医师总数仅10万人,但我国0~14岁儿童约为2.6亿人。按照医生与对应群体数据对比,中国儿科医生已经缺口超过20万人。
儿科是中国医院暴力的重灾区,其他科室的人只是面对一个病人或几个家属。但在儿科却要面对一个小孩和一群大人,如果小孩出了点问题,家长恨不得把所有亲戚都叫来找你麻烦。在儿科,几乎没有医生和护士没有被家长辱骂过。
2016年4月,贵州省遵义市妇幼保健院一婴儿父亲因在急诊室与值班医生发生冲突,随后持刀在医院走廊追杀医生。
2016年10月,山东省莱阳市某小孩因先天性疾病在医院去世,小孩父亲手持菜刀连砍主治医师李宝华27刀,后者当场被砍死...
2016年6月,因医患矛盾,湖南省岳家桥卫生院一位医护人员的10岁小孩,被患者连砍13刀...
2018年8月,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妇幼保健院一名儿科护士在为患儿进行输液操作时,被陪同家长殴打,导致该护士腹中6个月胎儿面临早产危险

根据医米调研机构的调查显示,36%的儿科医生税前收入在4000元以下,76%的收入在6000元以下。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儿科医生比例仅为24%。即使是主任级儿科医生,税前收入大于6000元的比例也仅为65%!

------这个数值,若非在一二线城市有房子的医生,是根本达不到的!
总体来说,中国医生及医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比如学习备考压力、资金压力(相比其他大学生,医学生读书时间更长,短时间内无法赚钱)、工作压力、社会舆论压力以及对未知医暴的恐惧压力。
我原以为最危险的医生职业是军医和战地医生,没想到在中国当儿科医生也会有生命危险!
这无疑是对人性最大的讽刺。
生而为人,不论是我们抑或是其他亲朋好友,注定会经历生老病死,而医生就是我们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和最后一道防线。
现在很多医生在各种压力下,要么换行业,要么去工资更高的私人医院;而那些坚守在公立医院的医生,除了一小部分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其实大部分都是为治病救人的初心而战,希望医院和患者家属都能善待他们,不能因为一个错误就打翻一船人。
睁大眼睛看看美国吧、看看那些挣扎在生死线却没钱治病的美国人吧!
戎评不希望将来自己的父母、孩子、亲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甚至连医生都找不到,想必这也是大部分普通民众所想,那么,就请记住,爱护医生人人有责:
------因为保护医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正如美国散文作家爱默生所言: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应该永远倍受崇拜与尊敬!
最后,深切哀悼遇害的杨文医生。
望法律严惩凶手,给去世医生和他家属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交代、给每一个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一个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