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2019:各国人民集体反攻,全球大对决拉开帷幕!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混乱时代,很多事情正朝着最坏的方面发展...
2019年12月10日,WTO总干事长罗伯托•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
由于改进WTO上诉机构的草案并未通过,该机构将于明日停摆。
12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Appellate Body)正式停摆。
众所周知,WTO是当今最具全球化代表的国际组织,而作为该组织旗下“最高法院”上诉机构更是维护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机制。一旦停摆,世界贸易乃至全球经济都将陷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之中。
更为严峻的是,决定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全球化,或会遭到战略性打击!
12月10日,WTO总干事阿泽维多(中)召开新闻发布会
很显然,能做出同时代规律倒行逆施、与人类利益背道而驰的国家,只剩下美国了。从2018年开始,白宫当局就一直阻止Appellate Body任命的新法官,以至于该组织目前仅剩下1名法官,无法达到议事所需的最低门槛。
WTO上诉机构设有7名法官,每人任期为4年,处理案件时最少需要3名法官同时在场。
2018年1月起,Appellate Body只剩下3人,在人数上刚刚达到维持议事和审查所需的底线。当年12月11日,美国籍法官格雷厄姆和印度籍法官辛格因年限到期卸任,仅剩下中国籍法官赵宏留任。
在随后的一年中,特朗普政府以各种理由,持续阻挠任命新法官的程序。
12月9日,在大部分成员国再次就填补法官职位空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美国驻WTO大使Dennis Shea声称:
WTO其他成员未能解决美方的关切,包括他所谓WTO上诉机构“越权”和“漠视”WTO规则等问题,因此美国不支持上诉机构启动补缺的提议。
Dennis Shea的发言立即引起了全场代表的强烈愤怒。
中国驻WTO大使张向晨明确指出:
这无疑是上诉机构成立以来,多边贸易体系所遭遇到的最严重打击。
那么,美国人究竟意欲何为?或许路透社给出了部分答案:
美国对WTO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是因该组织让其在“应对中国时束手束脚”,而眼下主要的的贸易争端,包括美国对华挑起的贸易摩擦,以及特朗普政府征收金属关税,暂时都不会由WTO来解决。
毫不讳言,WTO上述机构的停摆,意味着美国对全球经济秩序的破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事实上,美国破坏WTO的算盘早已是司马昭之心。2018年6月28日,美国媒体AXIOS就曾发出风声:
总统特朗普已经多次告诉白宫高级官员,他希望让美国退出世界贸易组织。
无独有偶,今年8月13日,特朗普本人直接威胁称:
如果情况不能得到改善,美国将随时退出WTO,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会退出。
作为由美国亲手缔造、当今全球贸易体系基石的国际机构,WTO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仅次于联合国。
如今美国三番五次威胁的背后,我们依稀能看见一个潜藏多年的关键词:

美国退出各种条约、拖欠联合国经费、破坏国际准则的所有动机,基本上都与这个词相关。
何为全球化?
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的发展以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但必须注意的是,全球化是属于工业文明的一种衍生现象。
这主要与生产力有关。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受制于落后的科技限制,其装备远不能行之有效的探索全球地理。没有全球地理的意识,何谈全球化建设?
工业文明时期,在大航海时代确定全球地理的条件下,西方国家为积累发展工业的原始资本和倾销工业制成品,相继走向对外殖民的道路,人类的全球化时代,由此拉开惨烈的序幕。
而在整个过程中,自由贸易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或者说,全球化是自由贸易更高形式的体现...
从大国竞争的角度看,自由贸易是一种更利于工业强国的模式,而各种自由贸易组织在宗旨上就决定了工业强国才是最大受益者:
------即越是工业强国越呼吁自由贸易,越是工业强国越重视自贸组织。
道理并不难以理解:在国家实力体现为工业实力的今天,只有工业产出最多的国家,才希望通过自由贸易的形式来为本国工业产品出口寻找到更大的市场,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国民经济的闭合循环。
注:所谓国民经济的闭合循环具体为,工厂生产产品-通过消费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收到利润后,工厂一方面投钱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以更大的技术卖点获得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相关产业人士收入-而相关产业人士的收入增高后又会带动消费产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得到提升后,国家财政收入就能增多,充足的中央财政首先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福利保障;其次可以向国防领域投入更多的钱去增加国家硬实力;最后是能为各种企业搭建更多更优秀的平台...这是制造业国家经济良性循环的大概模式。
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时期算起,自由贸易原则的最大受益者有三个国家。
第一个国家是英国
作为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的工业产出非常惊人,消耗自然也很惊人。然而,英伦三岛始终只是弹丸之地,不仅无法提供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更缺乏经济闭合循环的市场。
为此,英国在随后的两百多年间,利用工业化建立的强大军队不断发起殖民战争,强迫他国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的协议。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取消英国商品关税:
在英国以自由贸易为目标的全球殖民战争大背景下,原本政治上互相处于独立分离状态的世界各国逐渐从经济贸易领域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开始。
之后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全球化的触角逐渐向军事、政治领域蔓延,但经济全球化仍然是最重要的核心,没有之一。
第二个国家是美国
美国虽然在十九世纪末期就登上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的宝座,但从世界占比的角度衡量,美国真正超越英国的时间是在二战前后。1945年,当西欧工业惨遭战火荼毒时,本土毫发未损的美国工业却达到了历史巅峰:
这个数字,是美国当年如日中天最真实的写照,即便是今天强盛如斯的中国工业,也未曾达到如此水平。
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美国国家实力打下了夯实基础,但问题也接踵而来。
二战时,由于战争庞大的消耗,使得美国工业规模扩大了数倍,仅凭国内不到1.5亿的人口规模,显然无法消耗这么大的工业产能,打开海外市场成为彼时白宫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那个西欧各国百废待兴,而苏联又只专注于军事工业的年代,美国产品的优良性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成本过于高昂。
我们来算一笔账:
除去产品在生产中的成本费,还需要跨洋运输费,再加上各国高额的关税,最终产品到消费者手里的价格将比产品出厂费高出五倍不止。
显然,对于刚结束大战的各国而言,肯定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是没有可能做减法的,美国唯一的办法,只能在他国关税问题上做文章。
怎么做?首先可以把战争手段排除在外。
道理很简单:二战结束后世界史无前例的诞生了许多国家,白宫没精力更没有资本去对全世界动武!
所以,美国人做了三件事情
1.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在第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利用各种援助在各国政府中扶持了不少亲美势力,这些势力后来便成为推动与美双边自贸协定的关键角色,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南京政府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条约。
2.马歇尔计划
用国家的形式对欧洲展开大规模带有政治任务的援助,以此消耗美国企业积累的工业产能。
3.构建具备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协定
为一劳永逸的解决产品倾销问题,美国于1947年在日内瓦推动成立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
即便美国干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即便美国成立GATT与WTO的初衷只是为满足自身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性自由贸易组织的诞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确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它以创造性的国际认同力和约束力,不仅终结了后发工业国为倾销产品而发动战争的历史,更在资本与产业的大范围流通中极大的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第三个国家是中国
鉴于自由贸易组织的原则有利于最大工业产品输出国,因此,在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及制造业强国后,WTO的降低甚至是消除关税与国家间贸易壁垒的机制开始更有利于中国。
对于中国而言:WTO的存在,为中国制造提供了庞大的市场。
凭借着在国际贸易中赚取的巨额贸易顺差,中国经济上至国家中至企业下至劳动者,实现了第一轮国民经济闭合循环。
对于美国而言:WTO的存在,正逐渐掏空美国人的钱袋以及制造业。
在WTO自由贸易的原则下,其他国家的制造业成品能以低廉的价格大规模涌入美国市场。在整个过程中,美国中低端制造业企业因市场份额下降不断衰败,并最终走向集体性破产的深渊。
总结:
工业强国出于闭合循环的需求展开了一系列自由贸易的活动,由此,原本在政治与地理上处于互相分离状态的各国逐渐从经济贸易领域连成一个整体,全球化概念由此诞生,并使之成为国际自由贸易最高形式。
有鉴于此,在发展经济仍是世界主旋律的年代,谁掌握自由贸易谁就掌握全球化主导权,谁掌握全球化主导权谁就掌握国际游戏主导权!
自大英帝国而始至今,全球化历程统共经历了三大阶段:
殖民1.0:战争是全球化主要体现形式,全世界各国人民在这一时期饱受摧残、奴役甚至是屠杀。
资本2.0:流通于世界各国的金融资本为全球化主要体现形式。大规模战争在核平即和平以及大国能够通过各种国际条约合法攫取利益的背景下被深埋于泥沼,大部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质的改善。
虽然美国的资本2.0在体现方式和后续影响方面比英国的殖民1.0更为高级,也较为符合当时各国政府及人民的利益,但这也仅是量变而非质变。
从本质上来讲,不论是殖民1.0抑或是资本2.0,全球化最终的服务对象(也是最大受益者)只是两个帝国背后的资本家。
法国民众大罢工
什么叫换汤不换药?
这就叫换汤不换药!
从英吉利到美利坚不过更换了榨取各国经济利益的手法而已...
既然两种全球化在根源上改变不了以“天下为刍狗”的大资本家吸血模式,那么,当世界经济被剥削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时,也就是领导者从全球化最顶端的宝座跌落之日。
从法国80万人大罢工到南美五国大规模骚乱再到中东风暴...
2019年的世界为何如此之乱?
经济学家包括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将其解释为全球化的后遗症,这种说法戎评非常嗤之以鼻,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说实话,世界局势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

------中国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人类命运一体化为理念、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推进的全球化,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做到公平公正并惠及各国最底层民众的全球化!
还有十多天的时间,二零一九年就将进入历史。
过去一年,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各种突发事态多得令人似乎应接不暇。
以中美竞争为代表的大国冲突;
以法国大罢工为代表的反全球化运动;
以民主化与民粹化为代表的意识形态之争;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所有矛盾,终究是选择在这走向存量残杀的2019年集体爆发。
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混乱时代;
这是一段永夜之末的苦难行军;
这,是一次未来与过去的终极对决!
是破釜沉舟、向死而生;
还是苟延残喘,恶犬逐食!
中国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2019年11月1日,中航科技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在北京透露:我国将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地月空间经济区!
2019年12月1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表示,我国即将启动
太阳系近邻宜居行星太空探索计划!
2019年12月13日,央视节目焦点访谈透露,中国环流二号将于2020年开展聚变发电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