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戎评:以小见大:一架飞机下的中美博弈!

作者 :龙之灬魅 2019-11-26 19:51:54 审稿人 : admin

  当地时间11月15日,美国多名资深中美关系学者在纽约参加中美关系全国委员会举办的年度晚宴上表示,中美妥善解决贸易纠纷,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将造福两国人民,同时对世界产生正面溢出效应

  ------即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

  本次年会的重点集中在一个关键词上:Decoupling,脱钩!

  针对前几个月在华盛顿精英阶层内部甚嚣尘上的脱钩论,这些美国国师们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美国前贸易代表卡拉·希尔斯表示:

  我不认同所谓的美中“脱钩论”,相反,美中两国共同努力确保和平与繁荣,符合双方利益。

  美国丘博保险公司首席执行官埃文·格林伯格称:

  美国商业界希望同中国保持合作,而不是“脱钩”。“我们希望在捍卫各自国家利益的同时,寻求合作和良性竞争。

  让我们把视线转回到四个月前。

  2019年8月24日凌晨,在因对手相关动作导致美股暴跌后,怒火中烧的特朗普连发12条推特,其中一条推特声称:

  中国从美国赚取了大笔金钱,年复一年且持续数十年,这种现象即将中止,也必须中止。因此我下令我们伟大的企业立即开始寻找中国以外的生产基地,比如将你们的公司搬迁回美国,在美国制造你们的产品。

  毋庸置疑,当这条推文处于已发送的状态后,世界舆论早已是一片哗然

  ------作为长期反特朗普的先锋,美国舆论界的扛把子《华盛顿邮报》立即撰文怒批:白宫没有权利要求美国公司撤离!

  为什么没有权利呢?

  根据英美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法律规定,在企业没有因恶性竞争造成市场混乱的情况下,政府无权干预企业的商业活动。

  很显然,这条规定并不能阻止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总统先生。

  8月26日,特朗普在前往法国G7峰会的途中,以199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of 1977)赋予的规范国际商业的权利为依据称:

  我拥有绝对的权利命令“美国企业停止做生意”,这就是最终结论!

  美国在华企业白皮书显示,美资产品每年在华销售额长期稳定在5000亿美元以上,且还未包含美国在华投资建厂的费用!如果算上投资费用,美企在华总经济利益应该在7000亿美元左右。

  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中美63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总额。

  特朗普究竟意欲何为?

  从守成接触到百人脱钩

  关于美国外交方向,仅看特朗普一家之辞,显然无法洞悉美国决策层,也就是精英阶层的真正考量。

  通常而言,决定国家外交决策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个是领袖意志,他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国家外交方向。第二个是国内派系,不同派系有不同利益集团。第三个因素是国际层面,即国际环境对外交决策的影响。

  我们需要看到,在美国这种两党制且资本利益在国会纵横交织的国家,领袖意志在非紧急状态时刻难以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也是中美谈判曲折难和的根本原因之一。真正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领袖意志+利益集团,也就是白宫与精英阶层妥协的结果。

  问题来了:美国国内的派系又是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呢?

  在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院,他们将1979年~2010年的美国对华战略定义为Engagement,美译本应为接触战略,但中文直译过来叫“订婚”,这就是中美关系夫妻论的主要来源。

  所谓夫妻,要么是因为有感情存在,要么就是因共同利益而结合。国与国之间存在感情吗,显然没有!正如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名言:

  A nation has no permanent enemies and no permanent friends,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时维持中美关系的利益纽带有很多:如抵抗苏联、中国改革开放为美企带来的经济利益、高度互补的中美产业。

  情况在2008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一年,美国遭受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与中国的联手救市成为挽救危机的关键。

  然而,在美国鹰派媒体的宣传下,中美共商危机管理的举动却被解读为美国向中国求救。同年,中国海军编队远赴亚丁湾护航,首次实现在印度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这一切,导致美国精英阶层,尤其是以情报界军界为主的鹰派人士在对华心态上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2010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曾在克林顿政府任中国问题顾问的谢淑丽(Susan Shirk)发表题为Overreach and Overreaction的演讲。

  在该演讲中,美国学术界首次提到中国正在放弃执行30年的韬光养晦。

  Overreach and Overreaction这句短语中的Overreach,释义为过度伸展,在国际学中又称之为扩张,其用心不言而喻。

  也是在这一年,以中国制造业产值首次超过美国为引爆点,直接促成奥巴马政府开展亚太再平衡战略。

  而在此后的四年间,美国不仅没有实现其战略目标,反而让中国越挫越勇。面对中美日渐趋于并肩的实力,几乎所有能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人都都认为接触政策失败了。

  因此,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掀起关税战争后,掌握情报界军界的鹰派就有意将中美关系拉向最坏的结果

  ------Decoupling,脱钩!

  他们要Economic decoupling经济脱钩、要Technological decoupling科技脱钩、要Industrial decoupling产业脱钩。

  在这个背景下,一封旨在为脱钩派壮大声势的“百人信”被悍然抛出:

  2019年7月19日,由退役海军上校、前美军太平洋舰队情报和信息行动主管詹姆斯·E·法内尔执笔,签名者包括美国退役军人、前情报官员、学者、智库成员等130名鹰派人士在《政治风险杂志》杂志上发表联合声明,明确要求现任美国总统继续执行对抗中国的政策。

  百人信公开对我们污蔑到:

  中国所表露的野心与美国的战略利益背道而驰,中国正日益采取危及美国及其盟友的行动。

  这封信继承了美国不良媒体的一贯传统,以一种极为低劣和粗鄙的措辞,将CIA提交给白宫的虚假报告用近乎列罪证的方式在美国公之于众,如“反对现有国际秩序、扩张主义”,“不兑现对世贸组织的承诺”,“不断强化的军事力量”。

  对此,戎评只能说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国会山上的老爷们没有啊...

  足以扯掉鱼鳃的脱钩

  2019年2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关系讨论会上,鹰派将未来中美经济关系定义为零和冲突。

  所谓零和就是指竞争双方在非此即彼的斗争环境下,一方得利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亏多少。双方得失相抵,总数为零,故称为零和冲突,这是之前中美互补经济关系的反面!

  简单来讲,他们希望通过“脱钩”方式延缓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将中国全球价值链(GVC)从剔除的目标。不论是奥巴马时期签订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协定)和TIPP(跨大西洋伙伴协定),抑或是特朗普时代美国与其他国家一对一的毒丸贸易条约,都是以此为最终斗争结果。

  不可否认,当拥有庞大用户群体和生产群体的中国迈入高端制造业后,必然会稀释掉发达国家原有的市场蛋糕。

  比如在中国高铁技术

取得突破之前,世界轨道交通市场是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日立轨道、加拿大庞巴迪四分天下的局面。中国高铁取得突破尤其是南北两车合并成中车以后,庞巴迪和日立的市场份额日趋缩小。

  但问题是全球产业链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有此更有彼,有你更有我的共生环境。

  全球产业链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结构性概念,他根据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天赋、不同性质、不同区位优势,分割成若干条产业链。如果把全球工业形容成一台机器的话,那所有参与产业分工的国家就是这台机器上的零件。

  当两个组成机器的重要零部件之间出现脱齿的情况会如何?

  机器歇菜!

  毋庸置疑,作为全球高端工业规模最大的美国,一旦与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国中国脱钩,不仅当事国会承受史无前例的剧痛,整个世界经济也会面临崩盘的风险。

  我们以美国工业产品中最具世界影响力的苹果与波音为例。

  根据Apple公司今年3月7日发布的2018版供应商报告:

  苹果在全球主要有200个供应商共计800个厂家,这些供应商占2018财年全球产品材料、制造和组装采购支出的98%。

  在此份名单里,中国台湾省以46家供应商列居全球第一。而中国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二,同为40家。不过今年中国应该会把美国压下去,因为Apple在美国唯一的成品制造线iMacpro已宣布转移至中国内地生产。

  届时算上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影响力,中国所能影响的苹果供应商就接近90家,相当于苹果全球供应链的一半。

  如果美国执行全面脱钩的战略,即便苹果能找到其他替补供应商,但如此大的空缺,其恢复产能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三年时间对电子产品有多重要?

  据CITIF(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2017年研究结果显示:电子产品每十八个月就会迭新换代。而三年时间就相当于两代的空缺!到时候,主要供应商均在国内的三星与华为,必然会蚕食掉Apple的原有市场。

  再来看波音飞机。

  以波音空客为代表的民用大飞机制造产业,也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结构。按照工业的垂直分类,大飞机统共分为13个主系统,而每个主系统之下又有子系统,子系统下面还有子系统。它就像一株苍天大树,在每个枝干上生出无数根新嫩芽。

  所以,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抑或是欧盟的大飞机,都必须依靠全球主要工业国的分工合作,否则就无法实现经济效应

  ------一个无法实现经济效应的民用产品,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以B747-8型客机为例,内侧襟翼、垂直尾翼、固定后缘翼肋由中国西飞供应;副翼、扰流板、水平尾翼零部件由中国成飞供应;楔型后缘和复合材料零部件及面板为天津波音复合材料公司供应;机身第48段次组件和零部件由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波音2016版全球供应商报告称:中国已经是除美国本土之外,为波音客机提供零部件最多的国家。

  当然,中国的C919也无法悖离国际化的原则。

  中国商飞官网数据显示,在C91939个全球I类供应商(一级)名单中,非中国供应商的数量达到了16家。

  其中,美国企业以9家数量位居第一,他们分别是标翼、CFM国际、通用电气、霍尼韦尔、派克、罗克韦尔柯林斯、联合技术、唐纳森、穆格。法国3家,赛峰,卓达宇航,泰雷兹。日本松下电器、德国利勃海尔、英国美捷特、荷兰福克各一家。

  不可否认,诸如手机客机这类面向用户的终端产品,只要美国下定决心脱钩,就一定能在其他国家找到替补供应商。

  比如苹果可以把主要供应链向日本、韩国、甚至东南亚转移;波音也可以从欧洲、加拿大、巴西寻找到合适的供应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工艺制作流程都能找到合适的替补。

  任何一个工业强国,在天赋授予及历史因素的推动下,必然拥有一两个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但又无法替代的产品。

  2019年7月4日,日本内阁对外宣布:

  对每一批运往韩国的高新技术关键材料,包括即用于智能手机显示屏的氟化聚酰亚胺(fluorinated polyimide),以及用于制造半导体的氟化氢(hydrogen fluoride)等,都必须获得政府批准。

  虽然日本限制的三种原料尤其是氟化聚酰亚胺的市值不高,但因为是韩国生产半导体生产工艺流程中唯一的原材料供应商,因此日本的限制令将导致韩国半导体产业大幅度停产。

  从日韩的产业战争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越是没有替代商的上游产品,在中断供应后对下游产业越是具备核弹级的整体杀伤力!

  中国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上游产品吗?

  有!它就是稀土!

  中国南方七省独有的重质稀土,是生产高端工业产品或先进军事武器必备的上游工业原材料。

  如元素钪(Sc),因其在冶金工业中能改善合金的硬度、强度、耐热性,使之成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原材料。而由它提炼出的亚硫酸盐,也是半导体原材料的主要化学元素。

  除此之外,中国还是全球拥有稀土提炼专利技术最多的国家,即使美国在脱钩后能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稀土,也无法绕过中国的专利技术。

  所以,扬言与中国全面脱钩,美国就不怕扯掉自己的鱼鳃吗?

  自绝

于China,就是自绝于天下

  2019年6月24日,华尔街日报爆料称:苹果的绝大多数硬件产品都在中国组装生产,包括iPhone、iPad和MacBook等,如今唯一在美国本土生产的Mac pro也将被该公司转移至中国。

  对此,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抨击:

  苹果在中国生产Mac Pro的零件不会得到关税豁免减免!在美国造,就不用关税。

  可以说,这差不多是赤裸裸的危险了。

  在总统的威逼利诱下,苹果不得不给美国制造留下唯一的种子。但是,这依然阻挡不了一些美国企业顶着被特朗普报复却坚持来华投资,比如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连锁零售巨头Costco。

  中国究竟有什么吸引力,竟然美国资本家敢抗白宫皇命呢?

  众所周知,美国鹰派图谋的脱钩计划,最终目的是想把中国从全球价值链中剔除,而让中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是最关键的一环。

  戎评不可否认,在中国劳动力成本日渐趋于高昂的当下,更具后发优势的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正逐步分流中低端制造业。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超过3000家大型外资企业开始向东南亚转移。

  如今十一年过去了,为何他们还不成气候。答案只有一个:中国不止有供应链优势,还有配套优势!

  何为配套?

  基础设施:公路、铁路、发电厂、航运、物流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平时看上去不起眼,但在工业厂房围绕配套设施而铺开的情况下,它们就是那锅烧着“中国高汤”下的“薪火”!

  再来看一条新闻:

  2018年3月28日,三星

(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存储芯片二期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西安举行。据了解,第二条NAND闪存芯片生产线的奠基仪式,而整个工厂的扩建工作要到2019年结束。

  截止2019年,三星电子在西安芯片厂的投资总计超过170亿美元!同年,韩国另一个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在无锡的厂房宣告竣工,总投资105亿美元。

  暂且不论韩美之间的关系,就依照目前的发展来看,中国半导体在取得突破后,第一个冲击的对象肯定是韩国,因为以三星、SK为代表韩国半导体产业处于世界阵营的最底部。

  既然明确的知道中韩未来的产业冲突,三星、海力士为何还要来华建厂?

  因为一个字:电!

  芯片生产是一个极其耗电的过程,一台输出功率为250W的极紫外光刻机(EUV)工作一天,耗电量高达3万度电。而台积电一条3nm芯片生产线若火力全开,其用电相当于花莲+屏东+宜兰,也就是整个台东的耗电量!

  韩国国土本身就小,用以发电的自然资源也匮乏,工业用电早已饱和;而美国、印度、欧洲,均没有基础设施能承担如此耗电的产能。

  而一旦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停止工作的冷却系统将导致整条生产线被烧毁。

  对于全球工业生产而言,零部件或许有替补、劳动力成本也有更便宜、建立生产线只要有钱就行。但是,一个广而泛之的基础设施配套,君可见的视线范围内,唯有中国!

  以工业二级能源电力为例:

  中国从43.08亿千瓦.时用电到68449亿千瓦.时用电,足足用了69年。这背后,是中国六十多年的电力建设网与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突破!

  六十多年,六千八百亿的突破!

  纵观天下群雄,哪个国家有如此深邃的战略眼光?哪个国家又能如此敢用上三代人的热血,来换取一朝的厚积薄发?

  简而言之,中国虽然算不上高端工业产品输出国,但我们却依靠独一无二的基础设施配套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工业产品零部件供应国。将中国剔除全球产业链,美国承担不起这个损失,更负不起这个责任。

  一句话:谁,自绝于China,谁就自绝于天下!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2019年8月21日,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投资制作、Netflix公司发行的American Factory《美国工厂》在美国上映。

  本片讲述俄亥俄州通用汽车厂在08年金融危机倒闭后,被中国玻璃大王曹德旺投资重建铁锈地带的故事。

  曾几何时,福耀玻璃的投资被视为美国制造回流的标志。

  一时间,中国制造业倒计时的言论甚嚣尘上。

  但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或者不愿意认识到一个问题:福耀集团的主营产品汽车玻璃是易碎品,难以承受远洋运输所带来的碰撞风险。

  因此这类工厂必须围绕下游厂家,也就是制造汽车成品的企业就近建设。曹德旺赴美投资的真正原因,不是白宫的底税收、也不是俄亥俄州的就业奖励,而是为了能最大限度降低对通用汽车的供应成本。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信誓旦旦为美国解决3万个就业岗位的富士康,却在项目开工后陷入整体停滞

  ------环保问题、舆论抨击、工人短缺...

  层层阻挠的最终结果,就是原本应该有十个厂房的大型威斯康星厂区,仅有两幢空荡荡的厂房摇摇欲坠。

  生存与未来其实并不冲突,你只有生存下去,才有资格憧憬未来!

  或许,美国没有未来。

  又或许,美国只想抢夺别人的未来。

  不论如何,当曾经的战争机器被贪婪雕满铁锈时,它除了以“毒”而攻之,再也别无他法。

  这就是美国工业的现状,也是美国国家机器的现状!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