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中国崩溃论”崩溃了!

作者 :Hbu 2019-11-22 14:05:03 审稿人 : admin

作者:刘斯郎
来源:郎言志 liusilang520
已获得授权

跟着西方读不懂中国


前几日刷网页,美国Youtube给我推荐了一条题为《未来的中国》的视频内容,我点开的时候,这条视频播放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万。

从视频的标题、简介,以及片头部分的内容来看,这确确实实是一条夸中国人勤劳、聪明、思维超前,赞美中国先进的视频内容。可一看发布者是《彭博社》,再加上历来在Youtube上夸中国的内容都不会有太高的推荐,郎君便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结果,果然如郎君所料,在更核心的内容中,他们一方面大肆鼓吹中国的实力崛起给西方带来的威胁,一方面又通过夸大、曲解、暗喻的手段对中国的民主、人权、体制展开了暗讽,甚至连5G、AI、人脸识别也被带入性地和他们所谓的“黑暗”挂钩,其基本的论调还是那一套:中国现在很强大,但中国的体制和民主、人权问题很严峻,这样的国家是很危险的。

可以说,这条视频算是典型的“春秋笔法”式的宣传作品,一来借着夸耀中国的实力带入“中国威胁论”的观点,二来用着被加工过的素材渲染所谓的“体制问题”。不过,美国《彭博社》的这种手法很快便被人发现了,有华人网友直接指出:我最痛恨这种绵里藏针和春秋笔法。

也有来自西方的网友表示:中国人幸福、乐观、向上,西方没必要将价值观强加于中国人。
▲上图大意:自由自由自由,每天自由,您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以向这些中国人展示吗?他们甚至不向您求助,他们有战斗的动力,乐观的精神,他们根本没有让您洗脑,至少他们比美国的人快乐得多,虽然美国民主但总是担心被枪杀,我在中国已经生活很多年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今天的西方人是低级动物,您不必将西方价值观强加于他们,他们非常幸福,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听我说,我是荷兰人,您应该更多地考虑自己和西方世界的未来。
彭博社的这种手法,让我想起了这几十年来,那个反复崩溃的“中国崩溃论”,一些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媒体和政客,一方面渲染来自中国的威胁,一方面又用各种数据和所谓研究结果来推断“中国的崩溃”。
只是很可惜,在和平的道路上不断强大起来的中国,一次次用实力证明西方的那一套严谨理论都崩溃了。

其实也不能说这些西方学者、政客都是“蠢”的,抛开用心不良这一层面,在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里,像中国这样一个没有西式民主、西式资本体制、西式思维的国家,走向崩溃是必然的事情。这是基于他们以往大量的研究结果。这就好比前文中的《彭博社》的视频表达的那般:虽然现在中国很先进,但这种社会模式是不对的,这种局面令人担忧。
不难发现,他们似乎并不在乎中国人自己是怎么想的,也不在意自己的论断为何一次次被颠覆,空喊了几十年“中国崩溃论”,把自己越喊越崩溃,却把中国越喊越强大。可他们似乎还要坚持,这种坚持精神就好比甲对着乙喊“你要死了”,结果甲自己50岁的时候先死了,然后甲的子孙接着对乙喊“你要死了”,可是乙活了150岁,150年后甲的子孙得出一个结论:我祖先知道的真多。

其实这些西方人之所以会在错误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们根本不懂中国,甚至都没来过中国,就算到了中国,也是带着偏见,走马观花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了。然后,他们就用自己以往对对小国、对西方民主、对资本主义的那一套研究套到中国头上:经我深度研究,此国不行了。
可是,中国是一个举世空前的大国,不仅幅员辽阔,还有着超级化的人口规模,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以及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民族文化环境。一些人拿西方的那一套理论来预判中国的未来,那就是不讲“对症下药”,根本就是“盲人摸象”。

我们可以举一些典型的例子:
比如说这个“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内部贫富差距的指标,其数值介于0~1之间,西方学界认为0.4是其临界点,超过0.4社会就会进入动荡。中国这些年这个数值在0.46左右,所以就有很多西方学者和国内深信西方研究成果的一群人,开始高呼“中国要崩溃”、“中国要完蛋了”。

可中国并没有动荡,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了。这里的问题在于,中国不是小国,和西方社会差别巨大。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定义的“基尼系数”,它只是单纯地计算货币的收入,却没有计算拥有的土地、房产,西方的普通民众多数是没有这些的,但中国人多数都有,这样一比,结果就不一样了。

其次,中国的贫富差更多的因为超大型国家的发展不均带来的,主要体现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之间。但生活中国人在中国农村、郊区、内陆的这些并不是“高收入”地区,却有着较为完备的交通系统、通讯服务等综合服务系统,社会往往也安定,生活成本也很低,这就好比在中部农村月入三五千,日子比在北上广月入一万要滋润很多。

但在西方不同,偏远落后地区往往没有完备的交通服务系统,甚至连用电、用网都费劲,治安也不是很好,生活物资采购也麻烦,往往需要配有私家车,生活成本较高。如此比较,结果又是不一样的。

我们不是说“基尼系数”不科学,只是从客观角度来说,它适合分析的是中小型国家和西方国家,并不适合直接给中国“下定义”。

我们再来看经常被提及的“恩格尔系数”,这也是一些网络公知和西方学者常提到的“科学依据”。
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物支出金额占总支出金额的比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17年,中国恩格尔系数降到29.3%,达到最富裕标准,但和那些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还要差距,甚至还落后于巴西。(美国6.5%,瑞士8.5%,加拿大9%,意大利14%)

一些西方政客和国内公知,喜欢用恩格尔系数来攻击、论证中国体制弊端性的问题,甚至以此佐证中国的道路不如西方“光明”。但这是很严重的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他们根本不考虑社会差异和现实中的“变量”,这就好比你做统计和数据对比,不问单位和变量是一个意思,没有现实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有科学性的,但只有在相似的社会环境中,或者是在本国社会中进行对比,才有其科学意义,就比如在法国和意大利、美国和加拿大、2017年的中国和2018年的中国之间进行对比,这样才有比较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举简单的例子,西方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远低于中国,这其实和饮食结构有着巨大的关系,因为中国人能吃、会吃、懂吃的程度,举世无双。
其实像郎君这样有过在海外长期生活的同胞,应该都会发现,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非常简单,菜品单一,很多时候白面包兑水、面条蘸酱就是一顿饭,成本自然也不高。他们要想像中国人那样过日子,最好顿顿有鱼有肉有汤,日子是过不下去的,恩格尔系数会“直线飙升”,反超你中国人一大截。

试想一下,现在很多中国人还一天吃四顿,有的人动不动点个好吃的外卖,大晚上出去撸串吃大餐,这些在中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国家,是没有的。
而在那些恩格尔系数很低的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通老百姓连下个馆子都有压力,更别谈像中国人那样“胡吃海喝”了(餐饮服务消费定价高昂、税率高,价格往往是中国的数倍甚至十多倍)。如此一比较,那些拿恩格尔系数来挑事的“学者”的论断,也自然站不住脚了。

类似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西方社会早期定下的很多规则、定义成为了“普世观念”,不仅仅西方人自己经常用之“纸上谈兵”式地对中国指指点点,我们很多中国的所谓的学者、网络公知也经常被这些“标准”、“价值”带着跑,并且乐此不疲地认为这些是“真理”。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国外的“公知”基本没到过中国,全凭口耳之学分析中国;国内的“公知”大都没出去过,全凭道听途说做学问。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曾提到我的好友马修的女友嘉达,是一个对中国颇有偏见的西方“民主人权学者”,见面的第一天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开口闭口谈中国如何“不民主”,话里话外都是对中国老百姓生命安全的担忧,她甚至要通过努力和欧美民主阵线解救中国西部人民和港台群众。

我后来没和她吵,就问了她几个问题便把她问凌乱了:你去过中国吗?你在中国住过一段时间吗?你觉得你比我一个中国人更了解中国吗?如果没去过中国,你的那些理论又从何而来?

我还记得我之前写过很多关于“真实的中国与世界”的文章,很多网络公知就怼我:你知道个啥,你了解那里的情况吗,你出过国吗?我的回答是:出过,去过很多国家,长期居住过,我看到的和你们说的理论不一样。
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从气候条件、社会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西欧国家的普通民众为什么不用、用不起空调。文章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结果很多“网络学者”就不乐意了:人家西欧全球最发达,GDP和工资收入都比你高一大截,怎么可能像你说的那样。还有急得发微博、写文章,质疑我胡编乱造,甚至呼吁“限制郎回国”。

▲国内“学者”一本正经驳斥之后,给众人提议“别让郎君回国了”。没在国外吧,有些人说你没资格谈;在国外吧,人家又说你胡说八道。这种“西方精神”被演绎得相当完美呢。

▲微博上,多位“大V”截取了郎君的文章内容,没有说个所有然便下定义,你说“西欧”他谈“美国”,引发微博“公知体”狂欢,郎君也从未回应过相关内容。也许,“西方伟大”才是真相,郎君亲眼所见都是假的吧~
我身边的华人朋友问我问题出在哪?为什么我们说什么这些都不信?却偏信那些虚假的西方传说?
我说:不能怪他们,因为以往那些来自西方的数据、标准、定义,都长期影响着他们,没有真正的切身体会是很难理解的。在这些西方的外来数据、定义、标准的影响下,这些“纸上谈兵”的“耳口学者”,谈收入的时候就不谈税收额度和实际生活支出,谈福利的时候就不谈福利的实际质量和服务效率,总之就是“西方是正确和美好的”。
此外,“西方的标准和认知”的局限性,还体现在诺贝尔文学、和平奖,电影节、音乐节的奖项评比的精神层面,曾有朋友调侃我说:你这么喜欢写东西,但你这辈子注定拿不了什么国际奖项,因为你的价值观不符合,你不黑中国不捧西方。
朋友的话虽是调侃,但也是事实,在西方精神主义的氛围中,对错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三观,发动战争的美国总统能拿和平大奖,讽刺中国的文学作品能拿文学大奖,和中国大陆唱反调的港台明星能被提名,这都是有目共睹的。
我前两年一连参加了两届“远东电影节”,电影节一连两届都邀请了台独、港独导演和演员,这里面还包括杜汶泽这类人,人家还拿了大奖。很多海外同胞当时发声反对,但没什么用,因为这符合他们的政治正确和价值观取向。

写在最后:
想来,一些执迷于“西方精神”的人必定又会断章取义地说:照你这么说,中国的都对,西方的都错,中国很美好,西方很黑暗。这种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他们喜欢断章取义和扣帽子,就像西方学者喜欢谈“中国崩溃论”一样离谱。
我们必须要强调的是,郎君从未有过这样的论调和观点。而郎君认为,看待这个世界,面对那些林林总总的“西方定义”和“西方精神”,我们始终要保持一颗辩证、怀疑的心,万不可迷信,听信了别人捕风捉影、盲人摸象般的论断。
懂中国的,还该是我们自己中国人,信别人不如信自己。别人的那些三言两语,主义精神听听就罢了,偶尔借鉴和鞭策一下自己是不错的,但照着那些风言风语去走路,真的没必要,更何况,那些人还可能是“拿钱讲话”。
就让那些“西方中心论”,以及那些“中国崩溃论”,一路崩溃下去吧!


作者:刘斯郎,有态度的95后独立撰稿人,立足于海内外不同视角看问题的情怀作者。曾创下个人全年全网矩阵阅读3亿次的纪录。代表作品《超级中国》系列文、《真实的中国与世界》系列文等。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