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基械师:16岁瑞典女孩与70亿人的漫漫环保路

作者 :龙之灬魅 2019-09-26 08:49:29 审稿人 : admin

  在过去的一年里,一个名叫Greta Thunberg的16岁的瑞典女孩引起了全世界关注。当然,在中文互联网上,她成了网民们嘲笑欧洲“白左”的有一个例证。

  从某些角度看,她可能确实做得不够多,每周五不去上学,带着一块写着“school strike for climate”的纸板在瑞典议会前呼吁相关立法通过。

  后来,她坐着一艘“零排放”的游艇到了美国,参加了一系列公益活动,

还到了美国众议院,会见了上一任美国总统奥巴马。

  在我们的互联网环境里,可能觉得这就是典型的“白左”:不事“生产”,不为了各种“财务自由”奋斗,也不好好上学,竟然跑去为了这种事情折腾了一年多。

  “是不是拿了什么财团的钱作秀啊?”

  “是不是想当网红想疯了?”

  “被利益集团骗了吧?”

  凡此种种,都是那些批判他们想象中所谓“白左”的那一套陈词滥调。

  当然,极端环保要不得,我们都承认,毕竟大司炉也讲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不是肉汤米饭”。但是,见到有人为环保发声就觉得人家“白左”,就觉得人家吃饱了没事儿干,就觉得人家是“利益集团的提线木偶”,这是病,得治。

  对“自然”的崇拜,不论中外都是“自古以来”的。

  最早那一批希腊哲学家就觉得“自然”的东西是最好的,人类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回归“自然”(physis),摈弃“习俗”(nomos)里那些违反“自然”的事情。后来,这一理想传到柏拉图那里,就是“理想国”。

  在古代中国,这股思潮也是存在的。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高于人、高于“天”,也高于“道”的最高法则。

  老祖宗这种心态,与文明发轫之时作为经济基础的农业生产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原始农业社会里,具体意义上的自然,是各种山川河流和阴晴雨雪的陆地生态圈;在那个时候,要想有个好收成,在“自然”面前就得低眉顺眼,盼着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所以,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互动当中,更多的体现的是人对于自然的“顺从”和“臣服”。

  希腊人走的是另一条“亲近自然”的路子:从酋邦到城邦,希腊人形成了一整套现成的行为方式,叫做习俗(nomos),刚开始希腊人觉得这就是自然了。但是时间长了,地狭人稠的希腊人驾驶着帆船满世界做生意,想法也日渐活泛起来,就涌现了一批“智者”,意思是天天跟人辩论显摆自己智商的人。这些“智者”天天挑“习俗”的刺儿,渐渐地,他们发现现有习俗好多都自相矛盾。

  苏格拉底那样的保守派觉得,这些“智者”为了辩论而辩论,使得人们渐渐背弃了美德,礼崩乐坏,希腊药丸。于是人们就问苏格拉底,那你说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说,就是符合“自然”的品德吗?

  于是智者们又问了,“自然”就给你一个人说了吗?要不我们来辩论辩论什么是美德?

  苏格拉底也只好用智者的方式跟人用辩论的方式讲什么是美德,经过了无数次的辩论,到了他的学生柏拉图那里,逐渐形成了对“理想城邦”的构想。

  可以说,希腊哲学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古典政治哲学,就是在解释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符合自然的。

  读了基械师上次那篇《共和党背后的男人》的朋友可能会联想到,这不是施特劳斯最爱讲的东西嘛?那不是新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吗?怎么被“白左”拿去用了。

  对啊,问题是,你们怎么一看到这些东西就想到“白左”呢?

  实际上,这套东西,是现代各派政治哲学家共同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也讲这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讲了“四重异化”,其中就有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我们本来是自然中的一员,通过我们的劳动将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才有了人类,但是异化的劳动让我们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我们的劳

动渐渐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我们的生存有的时候也不得不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

  通过实现共产主义扬弃“异化劳动”,最终也是为了“绿水青山”。

  这个问题展开来说,就是一篇枯燥冗长的哲学论文了。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哲学家说起“将来”,可能是五百年起步,上不封顶的一段时间。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完成那会儿在巴黎写手稿的马克思可能没想到,工业化全球化时代,人类糟蹋自然的速度,远远高于人类扬弃异化的速度。

  现在这个时代,不光外汇、石油、资本市场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之类的自然环境危机对世界各国来说,也是避无可避。

  怎么办?放弃工业文明回归农业社会甚至原始社会吗?

  蒲鲁东当年是这么想的,但马克思只从这位自称家里十七代农民的老先生的呻吟里看到了“哲学的贫困”。

  况且,一个辩证法常识是:“扬弃”不等于“开倒车”。

  在古代,“人化自然”是没这么多毛病,但对没有经劳动改造过的自然界,人类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汉武帝打匈奴的时候,黄河决堤二十年,淹没良田数十万顷,从中央到地方一点办法都没有。

  实际上,即便是强调“顺应”自然的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地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中发展壮大的。以至于上世纪前半叶有位德国学者魏特夫说,中国文明就是在治水的过程中形成的。

  既要赶在人类把自然糟蹋干净之前拿出对策,又不能把历史的车开回去,这个任务要么在现有世界各国的体制框架下完成,要么要在现有基础上发展这个框架。从这点上看人家瑞典小姑娘其实做的挺对的:引起立法机关的关注,用立法手段把制止气候变暖落实到国家层面。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代议制制度下,老百姓选出议会不是为了隔几年换个首相或者总统,互相发推特甩锅的,立法机关就是民意机关,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在老百姓那里“三分钟热度”的新闻变成实实在在的立

法。

  在网络社会,对气候变暖、贸易壁垒这些“世界大事”,普通民众当然只能保持“三分钟热度”,毕竟大家还要养家糊口,生活娱乐的。很多像这位瑞典小姑娘的志愿者,即使有志于此,也不可能天天占用所有人的关注空间。

  而这些专职的议员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三分钟热度”的事情变成提案,送到议会,通过讨论,形成影响全社会的成文法规。“志愿者”也本应该找他们去表达诉求,当然,有更多的人支持他们,也会让议员为了下次选举的选票,积极推动相关议题的落实。

  这是人家的现实,一点也不“浅薄”。

  今天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这么几点:气候问题和环保议题,是全世界从从古至今都关注的话题,为这些问题发声并不值得嘲笑,旁观者更不必把它和“‘白左’思潮泛滥”“利益集团推动”之类的阴谋论联系在一起;瑞典小姑娘Greta Thunberg合理表达对人类共同面对的大问题的关切,而且每个步骤都合理合法合规——想想我们16岁的时候,刚刚考完中考,也曾经有不少改变世界的幻想,却连读书都读得三心二意,怎么想也想不到嘲笑人家的理由。

  毕竟,我们也知道,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且我们相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果您认同我们的观点,可以在右下角点个“在看”,如果您有其他的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最后,祝大家都能在宜人的环境里,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