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2019年6月18日

作者 :瑶瑶酱 2019-07-24 12:49:03 审稿人 : admin

  美国指责伊朗在阿曼湾袭击日本油轮

  【华盛顿消息】据有关媒体6月13日报道,4名美国匿名官员告诉某美国媒体,美国政府有视频和图片证据可以证明,当日日本油轮在阿曼湾遇袭前,伊朗船只从其船体上往下搬运尚未爆炸的水雷。

  美国指责伊朗袭击油轮,德国外长质疑:你的证据不足

  【柏林消息】据有关媒体6月13日报道,德国外长马斯对美国政府声称有证据证明伊朗对阿曼湾的两艘油轮发动袭击一事表示怀疑。

  ●白宫的好莱坞,太没有创意了!

  【时事漫谈】很多网友都应该注意到了类似新闻素材中提及事件的一些细节,甚至很多人不难看到这些所谓细节中的问题。用东方评论员的话说就是:白宫的好莱坞,太没有创意了!

  不过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前有“…如果美国再这样下去,那么全世界也别想再获得一滴原油…”这句“只可做不可说”的“不明智的话”在前,后有西方一手精心策划的“提前安排或未暴露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负责人叛逃”事件在后,想必事态发展到了今天,即便是这样一出漏洞百出的闹剧,伊朗恐怕仍然是“跳进黄河洗不清”。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次美国精心策划的油船遇袭并将“帽子”扣在伊朗的问题上,我们几乎听不到、看不到伊朗方面的任何有力反驳与辩解。

  换言之,伊朗有“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从而有损世界”的话语在前,又有叛逃的情报负责人“随时可现身佐证美国或西方对伊朗的指责”在后

,恐怕伊朗内心中也知道,在这个问题上,自己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

  ●再谈伊朗方面的一种言论是不恰当的,是有后患的、是极不明智的

  正因为如此,在2018年12月4日伊朗方面放出“…如果美国再这样下去,那么全世界也别想再获得一滴原油…”的第一时间,东方时事解读当时就提出了质疑;认为伊朗方面的这种言论是不恰当

的,是有后患的、是极不明智的。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阿曼湾日本油轮被袭事件正好发生在日本首相安倍访问伊朗,开启所谓“调节之旅”的过程中,而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日本本次的“调节之旅”最终因日本或日本首相的“国际政治生命”早已经完结、所以注定仅能扮演美国“小秘”、从而只能“传话”、继而根本无从“调解”而宣告失败。

  而在这个时候,无论是之前在伊朗原油购买问题上屡次反复的印度也好,还是打算通过这次“调节之旅”捞取一些筹码的日本也罢,本质上伊朗都不是十分在意。而让伊朗最为在意的恐怕只有欧盟。一旦欧盟因此事站在美国一边加入对伊朗的全面制裁,则意味着伊朗对外的经济与金融通道或将被彻底掐断。

  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再去看今天讨论提供的两条新闻素材,那么,在针对伊朗问题的“欧美大双簧”的层面上,充当打手、编造油船遇袭假象的美国与事后跳出来,在伊朗最关心的问题上公开质疑美国的德国、其不同表演,可谓将这出戏码演绎到了极致,其核心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竭尽可能对伊朗实施“威逼利诱”层面下的极限施压,并用这种形式继续将伊朗诓骗在那份“早就阉割了的伊核协议”之中。

  ●至今“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独立结算通道”附有 “围城必阙”的色彩

  由于欧盟在为伊朗提供所谓“特殊结算通道”的问题上、始终让伊朗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特别是,在欧盟方向一边大声疾呼为伊朗准备的“独立结算通道”就快好了、一边为伊朗画下两条红线(即:不能全面恢复核进程、核计划;不能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套路中,让欧盟这条至今“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独立结算通道”、附有极其鲜明的“围城必阙”的色彩,显然,这一色彩也有着明显的“制造梦幻”的意图。

  此外,作为配合,游弋在阿曼湾一线、对伊朗虎视眈眈的美国、也在刻意向伊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一旦伊朗越过西方为其画下的两条红线,则在“欧美大双簧”的政治与经济(金融)支撑下,“美以小双簧”或将直接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

  显然,从伊朗至今没在“不异与美国(西方)军事冲突、也要敢于卖油”的层面下决心的情况来看,所有这些综合效果,正是让伊朗在“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层面下,甘心情愿被骗到如此地步、且仍然“不能果断梦醒”的主要原因。

  ●西方确认伊朗终究未敢、未来也不敢越过西方通过欧盟划下的两条红线

  而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在欧美如此明显之“威逼利诱”的“套路”下,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与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会晤过程中再次表示“不制造、不拥有、不使用核武器。也没有这种意图”的态度,这无疑让西方再次确认了伊朗的真正战略底线所在,这也让大玩特玩“欧美大双簧”的西方、初步在伊朗问题上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即:

  虽然伊朗在表面上,不论是当面拒绝“替美传话”的小秘--安倍带来的条件也好,还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极不信任评价也罢,虽然都表现出一种“异常的强硬”,但这份强硬的表态,不仅无法掩盖伊朗在面对“欧美大双簧”所表现出的”心虚本质”,还令表面上“借日调节失败”的西方、立刻拿到了他们想要拿到的初步测试结果,即:伊朗终究未敢、未来也不敢越过西方通过欧盟(注:德国外长日前访问伊朗,声称伊核协议值得挽留,但伊朗必须遵守伊核协议)为其画下的两条红线——不能全面恢复核进程、核计划;不能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其实 ,局面已经演化到了这一地步(注: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即:由于形势已经演化到今天(注:也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这一句,与前面的,有本质区别,请认真体会),伊朗的这种表态,事实上、已经让伊朗落入到之前我们评估的那种极其危险的局面之中去,而要准确理解这一局面的危险性,要把握住这样几点:

  第一点,      一旦伊朗在“欧美大双簧”的威逼利诱之下最终选择或妥协、或让步、或者明显对欧盟对其提供的所谓“独立结算通道”继续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虽然还有一些具体的扫尾工作没有完成(比如伊朗的原油出口问题上仍然有“灰色地带”存在),但对时间压力之下的西方而言,就“不妨等同”伊朗已经被压服;

  第二点,      在第一点的基础上,一旦西方“不妨等同”、也就是“假定”伊朗已被压服,则就极有可能立刻将“形势的炸点”与“国际形势的焦点”、在南亚的巴基斯坦这个节点上进行“合焦”,从而沿着“伊朗到巴基斯坦”这条明线、结合“里兰卡至巴基斯坦”这条明线,甚至结合“大欧罗巴计划”下“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搭建进程这条“暗线”,迅速将“形势的炸点”推至巴基斯坦这个节点上。

  第三点,      而在形势演化到“第二点”之前,类似于之前西方将所谓伊朗模式实质性拷贝至巴基斯坦之前的情况,只要伊朗奋起反击,美国(西方)因忌惮俄罗斯、特别是中国的“借题发挥”,其决策会异常困难,而迫于局面失控的恐惧,选择“后撤”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一旦如此,则伊朗的压力就会瞬间减轻。

  因此,我们再次强调,在这一前提与阶段下,伊朗的奋起反击,是相对安全的!

  第四点,反之、如果伊朗目前阶段最终不敢选择实质性反击,而最终坐等西方邪恶势力绕开伊朗、直接将“形势的炸点”推至巴基斯坦这个节点,那个时候伊朗再去反击,我们不谈其它方面,仅就伊朗而言,因为西方此时在南亚方向已经将棋已走实,极可能在别无退路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盘面全面崩盘的危险,迅速对伊朗进行残酷的军事打击,甚至核打击、以快速解决伊朗的反抗。

  因此,如果在这一阶段,伊朗才下决心奋起反击,无疑将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更好的展开这一话题,我们再来看一条新闻素材。

  以色列导弹再袭叙利亚,叙防空部队实施拦截

  【大马士革消息】据有关媒体6月12日报道,叙利亚防空部队于当地时间11日夜间拦截了以色列对该国南部的导弹攻击,击落了数枚导弹。

  【时事漫谈】需要大家明确的是,面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军事目标,西方目前的心态与境况是:一方面,可随时通过以色列对伊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力量进行肆无忌惮的越境军事打击,而另一方面,是根本不用担心伊朗方面针对以色列目标、更别提美国目标做出任何强硬反击。

  而且,在西方看来,

每每在处理伊朗问题上的时候,这种“随时招唤”以色列越境打击叙利亚境内伊朗军事目标的“测试”手段、总是非常好用、且非常安全。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日本首相安倍到访伊朗开启所谓“调节之旅”之前,西方同样安排了这样的一次测试,而测试的结果一如既往,伊朗方面在叙利亚方向仍然是沉默以对。

  西方对伊朗的这种测试除了为其针对伊朗的下一步计划提供决策依据外,也是在对方方面面、在多个层面进行广而告之,即:

  首先、对于西方的爪牙和鹰犬而言,这一信号无异于“大家动手,不要怕”的动员下达,于是我们看到在美国如此嚣张的策划了所谓的油船遇袭事件后,沙特等国家第一时间就跳出来,随着美国“指鹿为马”的手势而立刻舞动,纷纷指责伊朗制造了本次事件;

  其次、对于国际社会而言,显然起到了一种消极作用,大家都逐渐对伊朗不再抱有什么希望或者幻想,同时也令本就神经极其紧张的巴基斯坦感到压力进一步增强。

  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预估下,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中国当初在伊朗原油问题上始终坚持“伊朗敢卖,中国就敢买”的原则,而非主动去伊朗到岸去拉回石油。对于伊朗这样一个“已不自助,恐难得到他助”的国家,在对其提供实质性帮助之前,必然会三思再三思。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现在的伊朗、其状态和当年俄罗斯在面对“两机事件”时候的状态极为类似,当初,正是因为俄罗斯在西方悍然制造的“两机事件”中不能够痛下决心,用必要的一切手段捍卫国家核心利益,最终导致在西方一系列“伴随战略进攻的战略测试”的不断成功尝试下,最终断送了自己几乎全部的中东战略利益。

  所以,值得大家高度警惕的是,面对伊朗事实上已经沦为“小号俄罗斯”这样一个极其残酷的局面,国际社会有必要做好南亚局势随时可能发生质变、也就是所谓“南亚破局”的心理准备。

  而对于伊朗而言,之前因为中国在中美贸易问题上暂时冲在前面、为其遮风挡雨换来的极其宝贵的、相对安全的战略反击窗口,恐怕会随着G20峰会的召开与中美两国有可能就贸易问题随时出现的缓和、而慢慢所剩无几,而一旦“形势的炸点”被西方绕开伊朗、而实质性推至巴基斯坦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