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新世界”小插曲 —— 大阪G20峰会之后的几个热点评论......
作者 :灯火未阑人散 2019-07-02 16:17:31 审稿人 : admin
在构思“新世界”系列文章的时候,就在这几天,实际上是在电子信息业界,发生了两件比较大的事情:
—— 特朗普在推特上公开表示,华为购买的产品是美国硅谷生产的最先进且复杂的产品,而美国企业同样也很伟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就业,因此美国政府将允许本土科技企业继续给华为提供产品。当然,直接认怂是比较丢脸面的事情。特朗普的话还没说出去多久,美国就有官员表示,这只是特朗普的口头承诺,并非美国政府的最终决定,所以解禁华为还需要带附加条件。
不管怎么样,针对华为的科技封锁战,实际上已经缓解,当头的都认怂了,下面的吆喝几嗓子,也不过是找回一点面子,顺便也给硅谷大佬们提个醒,游说的费用(保护费)该缴还得缴。
记得我前一阵说过,硅谷已经成长为毒瘤。那么这下子给华为松绑,是否意味着,美国对硅谷和新自由资本的继续放纵呢?其实这个解除禁令,对中国人来说,不必如释重负。毕竟以美国出尔反尔的一贯作风,没有实现完全的“去美国化”,半点都不能轻松起来,该推进自主研发的节奏,一点都不能缓下来。
这一波回合下来,美国与中国双方互相试探了实力,真正的较量还长的很,虽然我们必定会胜利,但是眼下谈输论赢,都为时尚早。
另外一起产业界的大事,也值得大家关注一下。几乎在大阪G20峰会刚结束,日本宣布,将从7月4日开始,限制对韩国出口部分半导体、OLED材料出口。
这二十年来,日本的电子信息产业巨头,被韩国三星为首的韩系新势力,打得几乎抬不起头,一家三星的市值,就比sony、夏普、松下、东芝等巨头加起来还要高。至于算利润,日本亏损累累甚至诸多破产的巨头,和三星这类的“新贵”更是形成了鲜明的相比,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我们对比一下sony公司和三星公司的数据,足可一见端倪:
—— 2018财年,Sony公司集团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净利润大涨87%,达到9163亿日元(约合90亿美元)。其中,中国区业务增长14%,sony的整机在中国越来越少,但是核心零部件例如手机镜头和CMOS,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却相当好。金灿荣政委说,Sony现在已经是华为的打工仔。但中国市场,确实给这家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 同一年,按照三星电子的年报,2018全年营收243.77万亿韩元(1.44万亿元,超过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利润为58.59万亿韩元(3460亿元,接近500亿美元)。
一家三星公司赚的钱,比5家sony公司赚的钱还多,而且还是在下滑阶段。实际上,在很多人印象里,sony作为日本精品制造的代表,无论如何品牌价值还有历史底蕴,都是非常高。
这其中的秘密,当然有美国扶植韩国产业制衡和打压日本的意图。更重要的是,三星虽然是韩国的企业,实际上是美国高度控制,华尔街资本持有三星的大比例股份。实际上,在打击日本半导体和电子产业中,三星出力最大,获得美国方面的支持也最多,不仅提供各种技术,还提供了大量的市场订单,包括芯片加工、内存采购,显示屏采购等等。
如同我前面所言,三星同时也是美国跨国资本扶植、美国的“新钱”海外的增值平台,或者说是寄生的宿主,与此同时,美国人在曹县半岛投入了巨大的军事和政治资源,等于这些“新自由主义资本”利用了美国的“帝国影响力”,同时借着美国打压日本的历史进程,顺利在韩国实现了海外的疯狂资本增值 —— 而这些利润,很少会回到美国。
韩国是一个中型的国家,产业链本身并不完整,即使是半导体这个行业,无论是材料、工艺、工具等等,很多都需要从日本购买。而日本由于深厚的历史积累,在材料领域和精加工领域,都有很多关键技术。因此,无论是韩国的led产业,还是芯片产业,不少材料其实离不开日本的供应。
在这之前,韩国三星打得日本众多电子企业喘不过气来,但是日本人还是得忍气吞声支持韩国的产业。因为两个国家,都有美国驻军。谁也不能违背美国的意志。倘若不是美国压制着,日本企业早就把三星围攻得满地找牙。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美国的默许(特别是大阪G20峰会之后的时间点。),哪怕日本人对韩国恨得牙根痒痒,成天都想着收拾韩国的几个对手,干爹不点头,小女子粉拳怕是握不起来的。一来制裁会造成自己的一定的经济损失,二来更重要的是,如果因此得罪美国的大爷们,怕又是一轮按在地上摩擦。
然而,刚刚过完G20峰会,日本人就此下手,而且拿捏的点很准 —— 针对日本的制裁,韩联社称,面对这样的制裁,韩国相关业界高度紧张,认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严重状况。
无论是对华为封锁的缓和,还是日本对韩国电子产业进行精准打击,都是前面几十年比较罕有的事。这就是“百年变局”历史进程中,特别有象征性的标杆事件。
—— 以华为事件而言,华为顶住美国的封锁和制裁,不仅如此,还针锋相对地转正一大批的“备胎”,表现了强大的“去美国化”之后的生存能力,几个月下来,销售额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甚至因为美国的免费广告效果,在全球知名度大幅度地提升。
以往掌控业界生死大权的核心公司,基本都是美国的公司,或者是美国控制的公司。华为是一个例外的公司,中国也是一个例外的国家。这实际上也是全球“去中心化”过程中,非常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在整个信息行业,全世界已经告别美国一家独大的时代,至少已经是“双巨头”的时代 —— 美国对华为制裁的缓解,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在信息产业领域,中美双巨头的地位。
毫无疑问,日本对韩国的制裁,也是全球势力“去中心化”的一部分。在过去,日本人即使想保护自己的产业,定向打击韩国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也做不到,日本人心里再不舒服,即使是很恶习,也不得不忍声吞气和韩国人合作。等于支持竞争对手,干自己的国内同胞公司 —— 典型的例子,就是液晶行业,很多材料来自日本,但是韩国的三星,几乎打残了日本整个的液晶产业。夏普和JDI不得不寻找中国人的支持。
实际上,三星这家公司崛起的过程中,也利用了很多下三滥的手段,比如价格操控、低价倾销、恶意加价、限制供货等等……完全可以用“反垄断法”收拾这家公司,甚至可以掀出很多的“罪状”,或者利用一些历史矛盾。日方这次对韩国,就是“强征劳工案”(二战历史遗留问题)判决采取的报复性措施。分析认为,这会严重打击三星、LG等韩国大企业,可能导致韩国经济恶化。
如果往深处想,美国人默许日本对韩国电子产业的打击,包括对韩国经济的打击。实际上也同时在打击美国海外寄生的“新自由主义”资本。以内存产业为例,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准垄断地位。
在电子产业,“新自由主义”资本,同时也排挤美国的同行。这里是DRAMeXchange也给出的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DRAM营收排名,三星依旧是市场第一,第二季度营收达到了112.07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达到43.6%;海力士排名第二,营收达到76.85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达到29.9%;镁光则达到第三位,市场占有率为21.6%。
奥巴马说美国不做世界第二,要领导世界一百年。确实不做第二,要做就做第三以后,。就像通用汽车,滑落老大地位没几天,都往第三第四甚至更靠后的地方滑。一心为美国捞钱的特朗普,能够忍受这个?
我推测的大概情景如下:
—— 美国人觉得半岛投入太多,所得很少,制裁也搞不死北面的那个小国家。随着中国军力在第一岛链的不断增强,和中国在半岛角力,实际上是不划算的,因此美国有意减少半岛的资源投入。这也是最强80后,最近外交硕果累累的时代背景。
—— 中国人已经搞出了内存条,而且即将量产,产能虽然一下子上不来,但是意味着三星、海力士的垄断江湖地位,已经被动摇,棋子的价值大打折扣。类似的例子,可见液晶面板产业,参考今天的京东方涨停。
—— 日本电子产业已经被过度打击,不能打得太死。否则日本大公司,会大量更深入投靠中国。这客观上,经济上的世界老二和老三深度合作,美国人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 打击一下“新自由主义”资本,在解禁华为的同时,达成桌子下的合作,中国要多采购美国的零部件(比如镁光的内存条),就要减少韩国的进口量。按照特朗普交易的艺术,极限施压并不是搞崩,搞到差不多的时机,大家按照一个可以谈得拢的方式,交换一下利益。
—— 我怀疑国际资本,已经在做空韩国的企业和韩国的汇率、甚至做空韩国,制造经济危机,这个过程中,美国资本照样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我甚至怀疑特朗普通过制造“极限施压”,他周围的那些人甚至可以据此来买卖股票,稳赚不赔,甚至加杠杆放大。
—— 美国眼下更需要中国合作,尤其是波音公司。据我乌鸦嘴测算,波音这次遇到的麻烦,不亚于当年通用汽车2008年的破产危机。而通用汽车度过危机,保持世界大厂的地位,依靠的仍然是中国合资企业,以及中国的内地市场。我猜测波音公司,很可能要参考通用汽车的生存模式,部分接受TG的红色混改。
此为“新世界”系列文章的一个热点小插曲,明天继续“新世界”、“新规则”的文章,龙语天下事,不见不散……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