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老孙微评(内外之变)
1、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将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评:大家看清楚,是国事访问,不是一般性行程访问,更不是什么应急性访问。这标志着什么?这标志着中朝关系已经迈入正常轨道。金正恩同志多次访问中国,但只能算是中朝某种关系的靠拢,对两个传统友好国家而言,双方领导人实现互访才能算关系正常。
这次访问,我不认为中国会把朝鲜无核化当重点,应该会把双边合作当重点,中国不能绕过联合国制裁决议,不能单方面解除制裁,但可以“事实上抵消制裁”,只要决议上没写明的内容,中国都可以大胆地去做。
在金正恩同志第一次访问中国时,我曾讲了一个观点:中朝关系的解冻和正常化,中国民间左翼的民间功劳最大。今天,我还要坚持一点:前路景色仍然要依赖这股力量的坚持。
特别提醒!有人认为,朝鲜半岛的主导权要从美国手上转移到中国手上,本人不认同这个看法,中国不会谋求主导朝鲜半岛,中国的外交是和平外交,是平等外交,不是主导外交,绳子还是在美国手上。
2、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日时讲:“日本是比兄弟还亲的朋友,日本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好朋友,其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评:杜特尔特过去的外交思路是在中美之间选利益杠杆,借美压中,借中骂美,两边得利。现在,他又改变了自己的外交棋盘,开始把日本当成利益最大化的第三极存在。
杜总统为何要这样调整?毫无疑问与中国有关,与南海有关,外国媒体制造出某种所谓的“恐惧感”让他采取了更激进的选择,他希望菲律宾不只是能从各大国得到经济好处,还能得到战略保障,尽管这种依赖未必靠谱。
日本由经济强国向军事强国前进的道路选择已经是很清晰的,向全球主极力量努力的方向也是明确的,日本不只是中美之间的平衡器。
3、任正非与两位“思想家”对话,承认华为会在近两年减产,2021年重新焕发生机。
评:这两个人被封为思想家是媒体所为,中国大众没有必要跟风认同,他们的本意可能是想相互抬高,但真的没必要。
我对华为的支持从来没变,但对任正非的评论是有变化的,大家已经从我的文章中看到,并且导致了部分朋友远离我。为什么会变?一是因为任先生对某些时代的立场令我失望,其内心指向与他的讲话是矛盾的;二是因为任先生在面对美国制裁时的态度过于轻视对方。
现在,任先生坦率承认华为有困难反倒是好事,本人更欣赏这种态度。美国的制裁如此广泛,你之前反复强调对华为没多大影响,还讲会有20%增幅,怎么可能呢?
事实上,华为的未来取决于三点:一是自身是否有过硬的核心技术,这是最重要的支撑;二是中美关系的改善程度,如果不改善,单靠技术未必能突围;三是中国面临国际环境的变化,光是美国打压还不足为惧,如果美国的随从很多,形势就很恶劣了。
中国市场是很大,我过去也认为中国有市场优势,但我不赞成网友们“只靠中国市场也可以过好日子”的观点。华为,本是一家外向型企业,它更多是在赚外国人的钱,现在,它的市场突然转向国内为主,虽然“爱国心”会让它吃掉大片中国市场,会让华为渡过困难期,但大家也应该想到,华为吃掉的市场,其它终端设备企业就会萧条,都会在一个锅子里抢粥吃。前些天,我到苏宁电器和两家街边手机店转了转,问了一下手机销售情况,他们普遍反映,只有华为销量还行,其它手机根本走不动。
困难的日子可能还没有到来,做足准备比理想主义更实在。
4、试衣间暗藏针孔摄像头?优衣库否认店方所为,警方介入。
评:这事看起来很恶劣,但也没什么好查的,在国内,针孔,到处都是,小孔,到处都是,360度转动,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孔,更是遍布网络,你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大家只能约束自己,一离开家门,你就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靠警方是靠不住的,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力量保证你的安全。
我为什么要评这件“小事”?因为,在国人眼里,“小事”都不是事,只有“大事”才有讨论的价值,隐私,权利,后门,那都是外国人才好这一口。
观念不变,所有的事都是针大点事。
5、70人献礼70年 ,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感恩海南这片热土。
评:新中国伟大的70年,不知涌现了多少英雄好汉,海航的人怎么配献礼70年的70人
神奇的海航,至今都没有人能说清楚它前些年的故事,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它居然平稳度过了质疑?!它居然又重新变成了地方甚至全国性重要资本力量?!
如果把“孙小果案”的神秘性和海航的神秘性做对比,我个人更关注后者,前者的秘密迟早会公开,影响也只是小众,后者就未必。
附回复:
有很多朋友反对我上文有关在深圳珠海给港人划居住地的建议。我个人还是坚持这个设想,香港的一国两制最终要走向一国一制,融合是必然道路,不让港人倒流融入到大中国,香港永远是特权主义之花盛开的地方,分开久了,情就没了。
写于2019年6月18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