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哥的话:“麻烦”接踵而至,华为能挺住吗?没有问题
作者 :瑶瑶酱 2019-05-28 11:06:24 审稿人 : admin
由此可见一些自称独立公正的第三方或国际标准制定组织和认证机构压根就是一堆傀儡,所谓的独立公正就是个笑话,它们不过是美国的代言人和御用工具罢了。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美国对这些组织和机构的操控力和影响力,确实非同一般。
那么目前都有哪些组织参与了这一轮对华为的“除名”呢?有SD协会、USB-IF、PCI-SIG、WIFI联盟、JEDEC。那么这些组织又是些什么样的组织呢?
“SD协会”:制定SD记忆卡标准的组织。
USB-IF:制定USB认证标准的组织。
PCI-SIG:制定PCI规范的组织。
WIFI联盟:制定WIFI标准的组织。
JEDEC:制定固态存储和内存技术标准的组织。
关于这些组织的称谓缩写和功能的专业术语解释大家可能不懂,但基于这些技术标准生产的或布局使用的协议产品朋友应该不陌生,比如SD记忆卡,就是那张可以在手里上自由插拔的比指甲盖稍大点儿的卡。又比如WIFI,用手机上网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东西,它是由一定的硬件支持下的一种可用不可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再比如USB-IF,用过U盘或其它带U口的移动终端的朋友都应该了解,但要搞清楚的是,USB-IF只是提供U口数据传输规则标准的,并不生产可视可触摸的U接口或设备。其它的这里就不做太多的介绍了,大家网搜一下就好。
大多数朋友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上面提到的这些所谓组织制定的软硬件标准在具体使用中的规则,他们想知道的是华为被它们“除名”后,华为的产品在使用上会不会受到影响?华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华为的整体发展会不会受到影响?华为有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换句话说就是华为有没有“备胎”且“备胎”够不够用?
要说一点儿影响没有,肯定不对;要说对华为的影响巨大,甚至是致命的,这完全是在胡说。
这些组织“除名”华为后对华为的影响是:华为在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使用上暂时只能成为一个旁观者和局外人,华为将不能参与这些组织对相关技术旧标准的修改、更新和新标准的制定和使用,这可能暂时对华为在全球相关技术领域的权威性和“地位”带来一些影响,仅此而已。但这些组织未做更改的原有标准对华为没有限制,华为可以继续使用。这解释听起有些生涩难懂,为了简单说明,举个例子,这些组织的决定跟谷歌停止与华为合作,拒绝华为使用微操作系统安卓V8以上版本的一切性质相同,手法一样。即华为只能用安单V8以下版本,V8的升级版或V8以上全新版本的所有功能、服务和产品应用华为都不能使用。
简单讲就是,旧的软硬件协议标准华为仍可用,新的不可以。也就是这些组织“除名”华为并不影响现在华为产品的使用。用华为自己的话说就是:……不会影响华为的正常业务运作及对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那么此举对华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华为的整体发展会不会有影响呢?肯定有,但能不能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甚至直接清零,这就要看华为的自持力和自我研发生产品和为自己的产品提供运行规则标准的能力了。站在企业角度,从技术层面讲是这样,若从国家博弈的角度看,这些所谓的标准制定和认证的组织最终选择还是排斥华为,并不取决它们和华为自己,而是取决于华为母国与美国的博弈结果。但不论是哪种结果,华为都将成为规则和标准的重要制定者之一,这个母庸置疑。
那么面对美国调动内外资源的这一波攻击,华为能抗的住吗?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措施吗?
事实上华为之所以先进,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华为有实力强大的技术研发、制造团队和业务精堪的管理团队,更主要的是因为华为有一个忧患意识强,目光长远,善于谋划布局的领导层。早在15年前华为的领导层就在为华为要做什么,怎么做进行了谋略和规划,并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想对策。华为领导层的决策效率和技术团队的工作效率,决定了华为不会成为事到临头才想对策的混日子企业,凡事早有预料,凡是麻烦早有应对预案,就是华为自己说的“备胎”。
听说要“断供”芯片,华为旗下海思立马表示自家芯片堪用,无须担心。而事实是华为的海思芯片不仅在自家的手机和其它电信、网络设备中已被广泛使用,连被美国刚刚列入制裁名单的大疆、海康威视等企业也都在用。
当谷歌表态中断与合作并禁止华为使用现存版本以上的安卓系统后,华为表示自家开发的操弄系统可替代,向下兼容安卓和Web所有功能,功能更强大,可以做安卓,甚至视窗操作系统无法做到的事。
再看上边提到的SD记忆卡,SD协会从会员名单中剔除华为,只代表未来一段时间内华为新研发的新手机中有可能不能使用microSD记忆卡及其协议标准,但现在华为手机使用该型记忆卡不受影响。对此华为应是早有预见,亦或是为了增加和提升自己在记忆卡上的自主权,华为早已开始研发生产自己的记忆卡。
在华为新推出的Mate20Pro系列及更新产品中除了集成了容量高达256G的记忆存储内存外,还预留了一个扩展卡槽,用于安插自己研发的存储卡“NM记忆卡”,“NM记忆卡”提供64、128、256GB等多种大容量选择,满足了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
华为的“NM记忆卡”在体积、读写速度、流畅度等方面远超SD卡,在这个追求速度,节省时间的年代,用户选择谁还用多问吗?
“NM记忆卡”唯一不足的是因为是新技术,普及率不高,售价比一般 microSD记忆卡稍高且尚未成为主流。不过这对华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依托内外庞大的市场,自身强大的技术和逐渐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价格渐降、性能提升,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在华为将彻底结束对SD记忆卡依赖的时候,SD协会反而助纣(美国)为虐,跳出来为难华为,我们不能不说SD协会确实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由傻蛋组成的协会,以后叫“傻蛋协会”得了。现在打压华为,已经晚了。
再看USB-IF和PCI-SIG,无非就是想在USB接口和PCI板卡的标准及数据交换的协议的使用上刁难华为,这些组织纯属想多了,这玩意儿你要是拿来刁难莲香那类贱货一准儿行,华为又不是PC制造商,自己手机、电信和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大多数核心部件都属于自己或母国研发制造,许多以前需另加U口或PCI卡才能完成传输数据或数据交换的工作,大多已被华为集成到自己芯片或芯片组中。对于华为手机用户来讲,相互传输资料或共享什么东西,无需在手机间接插带U口的数据线,更不会用慢的要死,还不安全的蓝牙,使用能彼此互动软件加好友,然后开启流量或WIFI即可搞定。
不论是华为自己,还是华为的媒体移动终端用户,在传输数据或数据交换几乎用不到USB和PCI协议,拿USB-IF和PCI-SIG标准来限制华为有意义吗?
最后说下上文中提到的WIFI,WIFI联盟也参与到了限制华为队伍中,明说大多数人离不开的WIFI,不过是对有线网络信号的局放大,有限范围的覆盖而已,本身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离了它用户就无法实现无线上网的东东。就华为母国来说,现在电信运营商给手机用户提供的各式各样套餐中差不多都带有大小不等免费流量包,如果不够用可以换个有大流量包或流量无限制的套餐,亦或是单一购买的流量包,比20元40个G的月流量包那种的。对于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每月有几百兆或几个G流量足够用。有了流量,对大多数人来说WIFI反而用起来不趁手了。
随着通讯卫星和5G基站数量的增加,加之华为独有微波短距离大容量高速传输技术的应用,用不了多久,WIFI估计得“下岗”。这种发展趋势下USB-IF组织拿WIFI跟华为说事儿同样没意义。
其它的什么JEDEC、蓝牙、NFC等组织搞幺蛾子的结果会跟上边那些组织搞的一样,对华而言短期内影响肯定有,长期看影响不大,反倒是受到伤害的是这些组织本身。
除了以上这些在单一领域的应对手段和优势外,华为面对接踵而至的“麻烦”有底气敢说没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华为的整体实力强大,比如研发团队,任总自己说的,华为公司应该至少是有七百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6干多位专门在基础研究的专家,6万多工程师……实际上比任总说的更多,更让对手的害怕是华为还在不断招聘和挖掘人才,任正非说:我们要在世界各国网罗最优秀人才……有了人才就意味着拥有了优势,这就是华为能够快速赶上人类时代的进步,抢占到更重要的制高点的真正原因。
二,华为在通信领域的整体优势
20年前,美国是世界通信业的领导者,欧洲是电信、网络设备和手机制造的最大提供者,但是短短十多年间,龙族同行业企业的的崛起,让美欧丧尽了之前的优势,美国的电信设备制造商苦苦支撑着,欧洲的手机制造商几乎全军覆没……
华为的厉害之处还并不是手机,而是通信领域的设备制造和技术储备,曾经在这个领域占尽优势,风光无限的西方企业99%的已黯然退场,大多数要么销声匿迹,要么转行干别的,现在能在这个行业跟华为、中兴竞争的也就剩瑞典的爱立信和芬兰的诺基亚。而在5G领域,华为更是一骑绝尘,爱立信和诺基亚想要赶上华为很难,至少2,3年内没了可能(任正非语)。
三,不是华为一个人在战斗
除了母国和民众的支持,母国的其她企业也在或将用实际行动支持华为。5月24日中芯国际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退市的原因是交易量相对少,维持上市的行政负担过重和成本较高等。笔者个人看法,退市是不想受美股市制约和美国内部流氓法律的纠缠,中芯国际想“踏踏实实”做些事(不是说她以前做事不踏实),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还可以帮助华为克难化险。因为中芯国际的长项是芯片制造,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其母国内地技术最全面、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提供0.35微米到28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而华为的长项是芯片设计,珠联璧合,强强联手必能为母国的芯片业打出一片新天地。
除了中芯国际的可能合作外,上面提到的大疆、海康威视等公司都在使用华为的海思芯片,从华为去年公布的货商名单中可以看到,母国公司有32家(大陆22家),尽管遭美国全球封杀,但至少华为母国的科技产业企业,包括供应商,可以团结起来,相互扶持。据说移动也把5G订单给了华为。
四,拒绝华为无异于作茧自缚,自断后路,标准的制定需要有能力者的支持,标准的实现需要市场来背书
华为在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开源社区等各类产业组织中积极贡献,加速产业发展,做大产业空间。华为加入了4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开源社区,担任超过400个重要职位。2018年,华为提交标准提案超过5,000篇,累计提交近60,000篇。
失去华为这样一个重量级的技术供应者和参与者,这些组织的发展将成为问题,由它们制定出的无法吸收和兼容华为技术和设备标准的标准,其权威性和技术含量将被质疑,相关厂家按此标准生产的产品和设备有可能因技术落后或性价比差被用户拒绝或抛弃,用户不买账,买单者不是这些制定标准的组织而是企业,为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会抛弃这样的标准,标准不被接受,这些制定标准的组织还有什么颜面存活,更主要的是没了收入拿什么养活自己,不散伙还会有第二种选择吗?
标准的制定需要有能力者支持,标准的实现需要市场来背书。全球最先进的5G技术在华为的母国,由华为掌握。全球最大的买卖和消费市场在华为的母国。不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如何生产出技术含量高又最先进的产品,没有好的产品,还要自绝于全球最大的市场,没有足够多产品的销售数据和用户反馈信息支持,那些所谓的国际标准和产业制定组织拿什么去制定行业和产品使用的标准呢?这样的标准即使制定出也不会得到用户的支持和认可,没人支持和认可的标准又能算哪门子的标准呢?
华为则不然,有技术,有人才,有市场,有国家和民众的支持,有自己国家相关领域众多企业的支持,华为推出自己的标准没有任何问题,并最终会利用母国庞大的市场倒逼国外组织兼容自己的标准。
当然正如任正非所言,我们并不希望出现中外两套标准,尽管我们在爬坡时遭到美国的打压,但是爬到顶时我们还是希望拥抱美国。
龙族人的胸怀和格局决定了龙族人不会说出那种小肚鸡肠的话,更不会对同行玩下三滥招式,下黑手。问题是美国要是始终不合作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其实就一个字“干”,在干和干好自己事业的过程中把不怀好意,甚至是恶意阻挡破坏者干掉,尤其是美国。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