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鲁郑:中意何以如此“中意”
习近平主席2019年首访欧洲的第一站,选择了有“欧洲的中国”之称的意大利。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中国国家元首时隔10年再次访意,将赋予中意关系新的时代内涵,对双边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巧合的是,“中意”在汉语里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这也是两国关系的写照。
中意之所以“中意”,在于两国的诸多共性。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中意两国的共性。早在汉代,双方就联手开启了东西方交流的辉煌篇章。3月20日,在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在意大利《晚邮报》的署名文章中历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中意友好交往史,从汉朝曾派使者甘英寻找“大秦”,到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地理学家庞波尼乌斯多次提到“丝绸之国”,再到《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掀起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中国和意大利两个伟大文明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中意之所以“中意”,在于双方深厚的战略互信。中意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堪称全球典范:互尊互敬、互利互惠,并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作为G7成员国,意大利不仅是亚投行的创始国,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时任意大利真蒂洛尼总理就曾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在不久前,意大利政府正式组建“中国事务特别工作组”,以便帮助意大利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项目,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往来。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前夕,意大利总理孔特3月8日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意大利和欧洲来说是发展机遇,希望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获利更多发展机会。他还明确表示希望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意大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一带一路”倡议点赞。
中意之所以“中意”,在于丰富的务实合作成果。到今天,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8年,双边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双向
在东西方交流中,中意两国有着特殊地位。如今,两国的合作也预示着,中国和意大利将再次扮演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领时代之先的角色。此外,当今世界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思潮不断抬头,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意两国的携手合作将为全球治理、全球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