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智慧高的人自掩光华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人品。人品是生活的通行证,在冷峻又善变的时代,人品是彼此心灵最后的依赖。
“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喜欢一个人,始于共鸣,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可见人品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好人品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是每一个人的黄金招牌。
01、人品,是最好的学历
白岩松曾说:“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一个单位无论管理制度多么严谨,一旦任用了品德有瑕疵的人,就像组织中的深水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试想,在一个企业里,有人天天动脑挖公司的墙角,这个人能要吗?试想,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的人品出了问题,不是能力越大而反作用越大吗?
罗斯福说过:“有学问而无品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古人云:“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可见,人品何等重要!
人生可以没有学位,但不可以没有学问,更不可以没有人品。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02、人品,是最硬的实力
一个年轻人去面试,突然一个衣着朴素的老者冲上来说:“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在公园,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
“先生,你肯定认错了!不是我救了你的女儿!”年轻人诚恳地说道。“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说。
年轻人只能作些无谓的解释:“真的不是我!你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有去过呢!”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说:“难道我认错了?
后来,年轻人接到了任职通知书。有一天,他又遇到了那个老人,关切地与他打招呼,并询问道:“你的女儿的救命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
年轻人心里很沉重,对同事说起了这件事。不料同事哈哈大笑:“他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女儿落水的故事讲了好多遍了,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女儿!”
“什么?”年轻人大惑不解,同事接着说:“我们总裁就是通过这件事来选拔人才的,他说过人品过关的人才是可塑之才!”
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以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人品可立一生!
当人品和学识相辅相成时,才会让一个人走得更高更远。
03、人品,是最宝贵的财富
《左传》记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传之久远,此之谓不朽。”此处所说的“立德”,便是指会做人,拥有好人品。
好人品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是一个人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
做事先做人,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如何做人,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一个人不管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么他的事业及其人际关系将会大受影响,只有先做人才能做大事。
04、孔子说过,“得才兼备,以德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林肯也说过,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
人品好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与人为善,善待周围的人。一个人心善,他
就会发出光芒。人品看不见摸不着,却一定能让人感受的到:好人品,
自带光芒;坏人品,污浊一片。人品,是一个人的人性的最高表现。生
而为人,人品先行。清代曾经担任过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的
周学熙说,无论世界如何乱,人心风俗如何改变,“道德者千古不磨”,这是立人涉世之根本。做人一辈子,人品做底子。如果没有好的人品,
做人就会失败,做事也很难成功。好人品是一个人的护身符,不仅惠人,更能利己。好人品可以弥补智慧上的不足,才干却永远弥补不了人品上
的缺陷。好人品让人处处好运,坏人品让人步步是坎,一个人的运气好坏,取决于他的人品。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
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看他行为习惯中表现出来的细节:
1.借钱
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看他在钱这件事上的姿态就知道。
借钱是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优劣的。
有的人借钱及时归还,有的人到了该还钱的时候,要么绝口不提,要么一拖再拖,人品高低,一眼便知。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钱对于我们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却是最好的“照妖镜”。
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显示原始尺寸
《秀山舞祥云》 张仕森作品
2.聚餐
一个人的人品好不好,一起吃顿饭就知道了。
中国人凡事都喜欢从一起吃个饭开始,“饭局”可是个大学问!
从一个人最习惯的事情里,往往最能看到他做人做事的真态度。
吃饭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无不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教养,还有人品。
聚餐总让别人买单的;对服务员吆五喝六的;把住话题滔滔不绝,不让别人说话的;总担心自己吃不好,不懂谦让的,这样的人自私傲慢,人品堪忧。
礼貌和体谅,体现在点滴小事之中,精神的养成,尽在这一碗一筷之间。
千万不要在饭桌上暴露了自己的人品!
3.绝交
古人说:“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人品好的人,就算与别人断绝来往,也不会说难听的话。
人品好的人,不愿意诋毁别人,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离婚协议:
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不能白头偕老是遗憾的事,那就忘掉“怨”和“结”,更不必互相憎恨。
人品好的人,即使分手后也会从内心祝福对方,即使有不满,也没有必要把曾经的不愉快都公之于众,把所有的不堪都袒露在毫不相干的人面前。
05、智慧高的人,自掩光华
所谓“自掩光华”,就是做人不露锋芒,不自以为是,不自视清高,不脱离群众,和常人打成一片。
智慧高的人,混迹于红尘之中,同流而不合污,领悟大道,而自掩光华。
大道决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它需要我们往下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群,贴近俗世,去接纳众生。
大雅若俗,大智若愚,大思想家若乎常人……
关键是,大道不是脱离世俗能得到的。
坚守生活,养拙抱朴,实为求道第一要义。
使智慧之光柔和下来,不要刺眼逼人;和世俗近一点,不显山不露水。
把针尖麦芒的劲儿磨得钝一点,不要动不动一张嘴就扎人刺人,动不动就剑拔弩张。
不要见解不同就争辩,心思不合就排斥,即便见识过人,也还是要融入到老百姓中去。
与众相处,切记一个“默”字;与世相处,切记一个“宽”字。
对别人要有宽恕之量,对谤语要有忍辱之量,对忠言要有虚受之量,对事物要有容纳之量。
凡事听其自然,便能灭去不少的烦恼;小理听其自说,便能灭去不少的辩论。
能随遇而安,才能与人同住;能随缘摄化,才能广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