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公布昨日4例确诊病例新发地45人咽拭子阳性 新发地进口三文鱼案板出现病毒_新发地,北京疫情最新消息
北京今日(6月13日)召开第11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6月12日16时-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
病例1,某男,38岁,北京市西城区人,公司职员,家住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九州溪雅苑。患者5月30日、6月5日和6日,曾骑摩托车至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采购。6月9日出现身体发麻、发热、头痛等症状,最高体温38.6℃。11日自驾车到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就诊,12日核酸检测为阳性,经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2,某男,50岁,河北省保定人。工作单位和现住址均为新发地冰鲜海鲜市场,司机兼进货员。6月6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12日就诊北京天坛医院,核酸检测为阳性,经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重型。
病例3,某男,35岁,河北省保定人。工作单位和现住址均为新发地冰鲜海鲜市场,售货员。6月10日出现发热等症状,12日就诊北京天坛医院,核酸检测为阳性,经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病例4,某女,27岁,山东省德州人。工作单位为新发地批发市场,个体经营者,现住新发地经营者乐园。6月9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12日就诊北京友谊医院,核酸检测为阳性,经专家会诊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以上确诊病例已送至市级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近日北京市已连续发现多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除昨日通报的1例病例刘某某有出京史外,其余6例病例近2周无出京史,无境外人员、湖北人员接触史。经流行病学调查,这些病例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通过采集确诊病例相关的外环境标本,有核酸检测阳性报告。经初步判断这些病例可能接触了市场中污染的环境、或接触到了被感染的人员而传染发病,后续不排除出现续发病例的可能。为此,关闭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完全必要。有关溯源工作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针对北京市近期疫情,6月12日,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组织专业人员,在全市开展了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排查,共采集海鲜、肉类等食品及外环境涂抹标本5424份,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新发地市场发现40件环境阳性样本,其余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均为阴性。在对从业人员主动筛检中,对1940名市场从业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在新发地采集的517件样品中,有45人咽拭子阳性,另在海淀一农贸市场中发现1例阳性,是1例新发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上述46人目前无临床症状,已纳入严密管理和观察中。
武汉病毒所专家石正丽:新冠病毒只是冰山一角,不研究还会有下一次!
5月26日中国国际电视台发布对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的专访。
石正丽被称为“蝙蝠女侠”,在新冠疫情来袭之际,曾一度处于话题的焦点。
2020年2月2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石正丽,在自己个人微信朋友圈发文:“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是大自然给人类不文明生活习惯的惩罚,我石正丽用我的生命担保,与实验室没有关系。奉劝那些相信并传播不良媒体的谣传的人,闭上你们的臭嘴。同时转发这个打脸消息:印度学者已经决定撤回这篇预印本文章。 ”
到底什么时候接触到新冠病毒?
做了哪些研究工作?
如何看待这次病毒?
这次石正丽一一进行了回应!
视频来源:CGTN
2019年12月30号才第一次接触到新冠病毒
2019年12月30日下午接到样本以后,当时叫不明原因肺炎,我们对这个样本首先开展了冠状病毒的研究。因为我的实验室是长期做冠状病毒研究的团队,那么同时我们也对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及病原的分离。
那么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首先就确定了这些样本里有新型的冠状病毒的感染,那么也获得了它的全基因组序列,证明 这个病原和已有的我们已知的病毒的序列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当时把它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
后来我们和我们国家其他两个单位,同时在 2020年1月12号,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了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同时我们也把其他序列上传到一个叫GISAID的基因库,供全球的政府、科学家用来做病原的鉴定,以及后面的疫苗和药物筛选使用。
2月9日动物感染试验,确定了病原!
我们前期的工作只是病原鉴定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知道它的遗传信息以及病毒到底是哪一类的病毒。实际上作为一个病原鉴定的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叫动物感染试验。这个动物感染试验实际上是叫柯赫氏法则, 只有通过动物感染试验,最后才能确定某一种病原是造成某一种疾病的主要的一个原因。
所以我们实际上在后来,因为我们前期有一些积累,我们有一个动物模型,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动物模型很快做了动物感染试验。
实际上我们是在2020年2月6日就完成了一个转基因小鼠的动物感染试验。证明了这种动物可以模拟人感染的一些肺炎的症状。然后,2月9日我们就完成了恒河猴的动物感染试验,所以 这两个动物感染试验都证明我们分离出来的冠状病毒是造成不明原因肺炎的一个病原。
通过15年的研究,我们才弄清楚了SARS溯源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这次工作做得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说在很短时间内,没有耽误一天的时间,在同时同步进行,完成了病原的分离、基因组测序以及动物感染试验。
我们通过这15年的研究,我们首先弄清楚了一个问题,就是SARS溯源的问题,那么通过SARS溯源的这个阶段的研究,我们就发现在自然界是有遗传多样的,我们把它叫做SARS相关病毒。那么,这样的病毒存在,我们发现就是说不仅仅是SARS这一种病毒,那么其他病毒是不是对我们人类也有潜在的风险?
所以我们一边是去了解他的分步,知道它的遗传背景,同时我们也在实验室里开展一些分子生物学的试验,我们的评估在自然界边度体内携带的这么多的SARS相关病毒,是不是都有潜在的跨种感染的可能?
这样一个系列的工作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研究经验和技术方案。
比如说我们的 核酸检测方法,以及我们的 抗体检测方法,包括我们 病毒分离的技术,这些都是要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去摸索,最后我们能够达到就是有这样的样本在,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去完成这个病原鉴定工作。
现在发现的病毒只是冰山一角,不研究还会有下一次!
我下一步的工作基本还是会延续前面的一部分工作,比如说做未知病原的探索。我们知道自然界其实蝙蝠种类很多,还有其他野生动物的种类都非常多,我们现在发现的未知病毒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我们要想很多地去保护我们人类,不在发生下一次新发传染病大爆发,我们必须去提前去了解在自然界野生动物携带的这些未知病毒,提前预警,并且能够储备一些检测、预防或者治疗的药物和实际,用于将来的这种预防和防控。
这些病毒就在自然界存在着,你承认不承认他们都存在,如果我们不做研究,还会有下次的爆发,那我们都不认识他们。
什么时候发现新冠肺炎“人传人”?国家卫健委做出回应!
本文综合自:
2020-0 5-26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专访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