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北方暴雨与国运大趋势!

作者 :Hbu 2021-07-23 06:51:29 审稿人 : admin

原创: 端宏斌
来源公众号:老端的观点

这几天,河南暴雨导致城市严重内涝的新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以前,我们对于洪水的理解仅仅只是报纸上的文字,你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但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每个身处洪水第一线的人都可以把状况拍下来,发上网。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是第一次从灾民的视角直接观察可怕的洪水,可以说刷新了对洪水的认知。


为什么这次受灾会这么严重?气象部门回应说:20日当天,郑州市降雨量高达696.9毫米,超过郑州全年平均降水总量,即在一天的时间里下了一年的雨量,这已经远远突破了历史观察值的极限。


我忽然想到,“一天下了一年的雨”前几年也发生过,在2016年《河南商报》曾经报道过,安阳的林州,不到一天时间,降水量高达679.5毫米,也是一天下完一年的雨。不过那次降水主要在农业区,所以人口损失远少于这次。


图片


看到这里,你不要以为这只是简单的自然灾害,在我看来,这预示着一场事关全体中国人的大趋势,我觉得你有必要做好准备。


你知道河南为什么简称“豫”吗?这源于夏禹,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为九州,称中原地区为豫州。豫是欢喜、快乐、安适的意思。在甲骨文中,豫字就是人牵着象,你牵着大象自然很开心了。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1972年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他说,公元前3000-前1000年间,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各地的月平均温度远高于现在。冬季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摄氏度,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摄氏度。就是说,当时的这一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这恰恰是适合象群生活的条件——雨量充沛,温度适宜,遍布森林和草原,所以,当年在河南是有大象的。


我们小学语文课有一篇叫《黄河象》,讲的是1973年甘肃地区几个农民在挖土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截象牙,等到把整个化石挖出来,人们才发现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由于在黄河流域发现,所以被命名为黄河象,因为两个象牙非常长,黄河象也被人称为剑齿象。黄河象的体型比现在的大象要大得多。


黄河象化石距今超过200万年,那时候连人类都还没有出现,那么黄河象是什么时候灭绝的呢?3年之后就有了答案。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极为珍贵的商代象牙杯,这支象牙杯高30.5厘米,材质和黄河象的象牙是一样的。见下图:



为了装饰杯子,显示其贵重,古人还在杯身上镶入了很多绿松石,在饕餮口、鼻、眼处都镶满了宝石,使其产生十分惊艳的效果。这件文物的出现,很好地证明了至少在商代,黄河象还是有所遗存的。


我们华夏民族的起源是黄河流域,大约从公元前5000年起在黄河流域定居。但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远远不是现在的样子,如果是现在的黄土高坡,中华民族的先人早就饿死了。那时刚刚发明农业,我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还是狩猎和采集,正是因为温暖湿润的环境,使得食物充足,我们华夏族的先人才会在那定居。


后来,中国人的主要经济区域逐渐从黄河流域南下跑到了长江流域,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由于降雨带的南移和气候的变冷,黄河流域的农业产出越来越少了,所以大量移民南下讨生活。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驳说,中国是因为历次遭遇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才不得不从黄河流域南迁到长江流域,但你知道吗,北方游牧民族为什么会入侵呢?还是气候变化啊!


竺可桢把过去5000年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有意思的是,不同冷暖期所相对应的朝代,也正是王朝兴衰更替的关键时期。

图片


唐朝为什么是盛世?那是因为遭遇了一个暖期。气候变冷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远远超过中原王朝,所以每次北方吃不上饭就会南下抢钱抢粮。而中原王朝早就已经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当气温下降的时候,一定会导致粮食减产,农民吃不上饭快要饿死了自然会揭竿而起。内忧外患之下,王朝崩溃了,经过一番战乱,死掉大部分人口,人口压力减轻,下一轮盛世就在眼前了。


竺可桢发现,被儒家赞叹羡慕的上古时代——夏朝、商朝、周朝,平均气温是最高的,其次就是唐朝和汉朝,也算是小暖期,倒霉的南宋是气温最低的小冰期。古人分析王朝兴衰,分析来分析去,都没有触及根本,根本就在于平均气温,当然了,古人的科技水平也确实分析不了。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什么呢?我想说的是,中国现在正处在一轮暖期的开始,寒冷干旱的北方正在变暖变湿,最显而易见的指标就是降水量。如果我们能够回复到汉唐的气温,甚至是上古时代夏商周的气温,那么将迎来中华文明的全盛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就想想我们现在是18亿亩耕地,当北方寒冷干旱地区都变成温暖湿润地区,中国有可能凭空多出10亿亩耕地,环境压力立马就缓解了,房价不再是问题了,因为土地多得是,人人都可以住别墅。


我说这些是有证据的,中科院等机构的研究显示,1961年至2015年,甘肃平均每10年升温0.29摄氏度,河西走廊每10年降水增加4-12毫米。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7.7%。降水增多在西北的中西部地区尤为显著,如新疆大部、祁连山区、河西走廊及青藏高原。


在2019年7月6日和7月16日,敦煌下了两场暴雨,两场降水总量即超过敦煌市年平均降水量。等下完了雨,人们吃惊的发现,沙漠里竟然长出了绿色的小苗苗,见下图:



以上的例子还不够直观,最令人激动的例子是哈拉诺尔湖。这个湖早就已经干枯了,60多年前就已经是戈壁滩的状态,而现在湖面面积已经达到了24平方公里,原本黄沙遍布、渺无生机的戈壁,突然涌现大量湖水。


前段时间发生了大象一路北上的新闻,当时专家们都说是因为带头的大象不认路,是路盲,所以把整个队伍都带跑偏了,远离了他们的栖息地,但现在我们想想,这何尝不是大象认为北方更适合生存的证明呢?



以前我觉得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无关,但现在,我觉得最好有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多排放一些二氧化碳,让中国北方变得更加温暖湿润,这有啥不好呢?


全球变暖和变冷其实跟人类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人类就不要自大到认为可以影响大自然了,我们要做的只是顺应变化。如果中国北方温暖湿润成为大趋势,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应该庆祝。不过,某些地区降水多了,另一些地区降水就会变少,那么哪里变少了呢?


看看这个:


再看看这个:


图片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国运这个东西是真的存在的。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