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这片吃人的沙漠,已经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作者 :带泪梨花 2021-07-21 06:51:00 审稿人 : admin

作者:蒋校长
来源公众号:蒋校长
已获转载授权

很多人,都看过电影《我和我的家乡》。

在电影里,很多人都对邓超扮演的陕西娃印象深刻,他一出场,张嘴闭嘴就是上亿的项目,俨然一位成功人士,却连请客吃饭的几百块钱,都拿不出来。

其实,他是一个治沙人。

图片

治沙与治国,在当代,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

还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教科书上都说,“土地沙漠化是不可逆的”。

可是不信邪的中国人,硬是决定让沙漠变成绿洲。

1959年陕西正式开启了漫长的防沙治沙之路。

这条路一走就是半个世纪。

图片

生态恢复了,那些靠天吃饭的居民,开始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将沙漠特色旅游、大棚养殖、大棚蔬菜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在水塘里养起了大闸蟹,增加就业,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区域发展。

图片

为了凑齐买树苗的钱,石光银破釜沉舟,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然后四处借贷,才凑够了树苗款。

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光银的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荒沙眼见就变成了绿洲。

图片

喜人的变化鼓舞了石光银的斗志。1985年,石光银翻身骑上骡子,裹着草籽走进了狼窝沙。

狼窝沙是毛乌素沙漠中最恶劣的沙丘之一,这里环境恶劣,地表温度夏季高达60多度,冬季低至零下40多度,春季大风尤为猛烈。

图片

治理狼窝沙让石光银吃尽了苦头:

“那真是受了骡马的苦,吃猪狗的食,脸上和身上晒得都是泡,皮一层一层蜕,个个都像出土文物。”

图片

吃苦不怕,但治沙的结果却让石光银灰心丧气,接连两次种下的树苗都被大风刮毁,很多人因此丧气,“躺在那不干了”。

石光银也意识到,不能继续闷头干了,于是他到外地跟林业技术人员学习种树技术。

图片

很快,石光银学到了治沙神术“中国魔方”。

这种被誉为“中国魔方”的“麦草方格”固沙法发明于1954年,那年我国计划修建包兰铁路,这条铁路要想修建成功,必须要穿过沙漠,因为沙漠流动性大,含水量极低,如何能在修成后正常通车,就成为了巨大的难题,当时的人们为了固定住沙丘,想到用鹅卵石铺面,沥青固沙,但最后都失败了,而铁路的修建也遇到了很大的瓶颈。

有一次,一个林场的员工用麦草在沙地上扎制宣传标语,沙尘暴过后,大家发现宣传语的格子内没有流进沙子,看到这样的情况后,工作人员大受启发,经过反复的实验,最后制作出了边长是1米的方形草格,这种格子不仅能够固沙还能够固定水源,于是“麦草方格固沙法”就这样被发明了。

图片

“麦草方格”固沙法简单来说,就是把那些没有任何用途的麦草或者麦秆,然后按照一束一束的方法,呈现出方格的形状把它铺在沙丘上面。

接下来再用铁锹把这些都弄到沙子里面去,再把麦草以自然竖立的方式弄在四边,并且把方格中间的沙子,慢慢转移到麦草根部的位置,使得它能够更好地稳定在沙地上面。

如果有条件,还能在中间弄上草籽,不仅可以阻挡流失,同时还能促进草种的成长。

1988年春天,学习回来的石光银带领队伍,第三次征战狼窝沙。

图片

他们在迎风坡画格子,用麦草当沙障挡住荒沙,在沙障间撒沙蒿、栽柳树种子,固住流沙,在丘间地栽种杨树、柳树。

这一次,种下的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0%。

图片

石光银为了治沙,不但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也献出了自己的儿子。

石光银的儿子石占军原本是一名警察,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加入到了父亲治沙造林的队伍中,先后主持实施了5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靖王高速沙丘绿化工程等重点项目。

图片

▲左图左、中分别为石占军、石光银

2008年3月12日是植树节,按照计划,这一天石占军要从银川赶回定边,组织大伙儿开植树动员大会,但在回来的路上,石占军遭遇车祸,不幸去世,时年38岁。

失去了儿子的石光银三天三夜没睡,但第四天,石光银又出现在了沙地里,他把悲伤的情绪压住,把种树治沙的工作继续干下去。

就这样,30多年间,石光银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

功成名就,石光银却并没有躺平休息,用他的话来说: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只要一天不死,我就栽一天树。我虽然没了儿子,但我还有孙子,我要让我的孙子继续治沙造林,让治沙造林事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图片

03.

2021年6月底,石光银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七一勋章。

这是党员的最高荣誉。

图片

也许有人奇怪,为了治沙献出一辈子的治沙人不止石光银一个,为什么把他选为治沙人的代表?

原因很简单,石光银的治沙,完全不一样。

靠一辈子奋斗治沙,固然可敬,但谁能保证自己的子孙后代也能有这样坚韧的品格?

为了可持续性治沙,不能为了治沙而治沙,而要让大家为了利益而治沙。

石光银是个很有商业眼光的人,他在1985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如今,这个公司已经成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

图片

石光银认为,治沙必须和市场结合在一起,才是持久治沙之路。

石光银能动员起成百上千的群众和他一起植树造林,并不仅仅是因为石光银有号召力,而是他的市场化的思维让群众更有积极性,因为在治沙造林中,个人也有利可得。

如今,昔日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成为田野肥沃、良田遍布的塞上粮仓,老百姓的钱包也鼓了起来。

图片

除了带领村民治沙致富,石光银还探索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先后办起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经济实体。

通过兴办牧场、建设水厂、发展特色旅游,集治沙、旅游、育苗、畜牧养殖于一体综合发展,已经让1500多户农户上万人受益。

图片

石光银的公司赚到了钱,但他并没有把钱拿去挥霍,而是全部回馈村民,当得知定边山区还有贫困户的时候,石光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将山区里最贫困的50户人家迁出大山,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搞养殖。

此外,石光银自筹资金,在长茂滩建起荒沙小学。2003年,他又拿出110万元,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进一步解决了当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图片

从1984年开始承包荒沙地植树造林至今,石光银投入的各项资金高达五千万元。

石光银并不满足,他还要多引入高科技的农业,多研究高科技的优良品种;还要把乡村振兴和我们的工程结合起来,巩固这几年脱贫致富的成果。

图片

高科技、乡村振兴……

这种与时代同频的嗅觉和实践,或许才是他治沙精神之外的了不起之处。

也许,这也就是他能作为治沙人代表荣获七一勋章的原因之一。

04.

达尔文曾说:相对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更具有典范意义。

在中国与荒漠的相持相守相争相斗中,这种“典范意义”,更加伟大。

在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今日的毛乌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全然没有了昔日的荒凉。

这是科学造林的杰作,更是无数中国治沙人创造的奇迹,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奇迹和经验。

图片

如今,这些经验飞到了沙特、蒙古、澳大利亚、非洲、中东、拉美,为饱受沙尘肆虐地区的人民送去信心,送去福祉。

在全球治理沙漠,还将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他们像中国治沙人那样坚持不懈地奋斗,终究会有实现的一天。

而这种愚公移山式的、精卫填海式的、属于中国人的精神……

也会永远在这颗蓝色星球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资料来源:

1.这块不毛之地,快被中国人消灭了

2.治沙英雄那么多,为啥就石光银被授“七一勋章”?

3.藏不住了!NASA卫星图揭秘:中国居然“绿了“全世界?

4.“治沙把儿子也献出来了” 这组对比照太戳心

5.“干成一件事,就算没白活”,40余年,他造林数十万亩!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