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滴滴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启示!

作者 :瑶瑶酱 2021-07-10 18:51:53 审稿人 : admin

作者: 明叔
来源公众号:明叔杂谈
微信ID:laomingdashu

滴滴事件最近引发了公众和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官方公布的信息并不多,网上一些个人和自媒体出于臆测,散布了很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似是而非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利于公众对滴滴事件的理解,有些对滴滴的批评也走偏了方向,甚至容易引发西方媒体对中国市场、法治和监管环境的揣测。

我非常理解,由于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正在对滴滴进行审查当中,滴滴在网络安全方面到底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如何整改,还需要一个过程,暂时也不方便告诉公众更多信息。

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多一点耐心,网络安全审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网信办等相关部门一定会给公众一个严谨、合理、充分的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不要以讹传讹。

我本身没有什么内部消息,仅从公开信息和逻辑判断,给出我自己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1)滴滴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现在网上有很多传言,包括指责滴滴将核心的地图信息等打包给了美国监管机构,但发布该信息的当事人已经删帖,滴滴也作出了回应。

对于滴滴面临的问题,网信办其实给了非常明确的说明:

——7月2日,中央网信办宣布,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网信办宣布,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7月6日,网信办宣布,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企业版”“滴滴车主”“滴滴顺风车”等25款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下架。

综合起来,滴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两个:第一,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网络安全审查;第二,滴滴系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2)对于网路安全审查,所有人都应该好好看一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这是此次网络安全办公室依据的主要法规。

当然,这个办法的上面,还有国家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

大家可以在百度百科中看一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这个办法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了网络安全审查的主要内容:

第九条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
(二)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
(三)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
(四)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情况;
(五)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因素。

同时,对于网络安全审查的时间也有明确规定。

基本可以理解为,初审,3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果情况复杂,可再延长15个工作日。

网络安全办公室完成初审后,会提交给相关部门回复,时限是15个工作日。

如果各部门跟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初审结果意见不一致,将启动特别审查程序,时限是45个工作日,如有必要,可以适当延长。

3)滴滴同时还面临反垄断调查,包括涉嫌使用大数据排挤竞争对手、在收购优步过程中没有申报等,这是另外一件事情。

4)滴滴除了面临监管挑战,在公众舆论中也面临很大的挑战,这个挑战的背景比较复杂。

滴滴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舆论负资产。用户打不到车、司机挣不到钱,最后都可能将怨气发泄到滴滴头上。

同时,滴滴还面临数据、算法不透明、不公开,涉嫌垄断。

此前,滴滴顺风车刑事案件,也引发了公众和舆论的强烈质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滴滴作为一家互联网平台公司,公众形象一直存在问题。

通过这次事件,滴滴很可能还将被贴上“卖国”的标签,尽管这不一定是事实,但在舆论当中,“感知即事实“。就像经历魏则西事件后,百度在舆论中被妖魔化一样,滴滴也要对此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网络情绪中还存在一种反资本的倾向,滴滴总裁柳青及其父亲柳传志近年来也屡次被贴上标签,遭到网络舆论攻击。

我并不是说这些攻击就是对的,但滴滴应该了解这些网络舆论背后情绪的根源,并且不能觉得自己委屈,更不要跟舆论对抗。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享受了平台的巨大红利,也要经受得起由此产生的各种误解、攻击和指责。

但我相信,任何一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如果起心动念不坏,坚持做对国家、对社会、对用户有益的事情,最终还是会被大家理解和接受的。

相反,如果一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想的都是赚钱、牟利的事情,它被舆论攻击、指责也是必然的。

5)滴滴事件的背后,还有中美地缘政治博弈的大背景。

在美国试图不断打压、遏制中国的背景下,中美对于数据之争看得也非常重,背后争的是监管的主导权和国家安全。

从我个人来看,滴滴此次做得不妥的地方包括:

——滴滴很明显在没有跟所有监管部门达成明确一致的情况下,就匆忙去美国上市,很明显不对;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滴滴有如此大的体量,去美国上市却不考虑政治因素,这是一种很幼稚的做法;

6)滴滴事件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很多规则将会逐渐明晰起来。

比如,哪些企业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将会进一步明确。

这些企业该如何做好网络安全自我审查,以及如何接受监管部门的网络安全审查,也会进一步明确。

7)对于中国其他互联网企业来说,通过滴滴事件,得到的最大教训应该是,跟监管部门要充分沟通,彼此信任,不能有任何藏着掖着的地方。

尤其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更要考虑国家利益,而且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说句大白话,在当前的局势下,国家也不会亏待那些真正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企业家和企业。

8)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一般中国互联网企业,要尽量避免去美国上市。

虽然在港股、A股、科创板上市,监管要求不太一样,但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企业宁可在业务合规和满足上市标准上付出更多努力,也不要着急去美国上市。

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融资,让中国投资者分享它们的成功,这才是一个理想的正循环。

9)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要“讲政治”,所谓讲政治包括几个方面:

——深刻理解中美博弈的地缘政治背景,始终坚持中国立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互联网平台企业要在科技向善、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方面,加强自我审视,主动作为,要把自身的经营与维护国内的安定团结、保障各群体利益均衡、促进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等结合起来;

——要正确理解监管的初衷,开大门,走大路,坦坦荡荡,监管是为了让互联网企业真正做到科技向善,是让中国民众在享受互联网创新红利的同时,不被新的问题和矛盾所折腾,是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更加可持续、健康发展。

10)最后,我也想客观地说一下滴滴。

如前文所述,滴滴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负面口碑,这是一个客观事实,需要滴滴本身去分析、去反思、去化解。

滴滴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科技向善,要始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要坚决反对损害消费者和司机群体利益的倾向。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滴滴作为一种新的出行模式,给中国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网约车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整体上依然是一种进步。不要因为滴滴出现问题,彻底否定滴滴,更不要因此彻底否定网约车行业。

我也看到,在监管部门对滴滴发起网络安全审查后,滴滴一直表示理解和配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我个人也期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滴滴好好配合监管机构对自身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审查、整改,更期待滴滴在这个过程中回归科技向善的初衷。

对于任何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来说,不管营收有多高、估值有多大,如果不能给国家、给社会、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且严控企业因为自身经营活动给社会带来的负向溢出效应,这样的企业都没有前途。

滴滴依然年轻,此时遭受一些挫折和打击,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东方金报网███████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