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战略对话,变成了一场推恩令!
作者 :爱你我的猎物 2021-03-23 08:25:03 审稿人 : admin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前两天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里,中方的强硬立场,让国内舆论沸腾起来:“时隔120年,中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希望日本也能这么直接的表达观点。总是搞窝囊外交的话,这个国家就算一直出钱,也无法赢得国际上的信赖和尊敬,于日本国家利益也无帮助。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在脸书上点赞,22日俄罗斯外长访华说,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国是真正的战略伙伴和志同道合者。西班牙华侨也说:这就是我们西班牙华侨爱国的原因,虽然身在国外,但无时无刻都以一个中华儿女而自豪。
02
刘邦称帝建立汉朝的时候,由于八年战争造成的历史原因,分封韩信、彭越等7人为异姓诸侯王,虽然刘邦是汉朝皇帝,但论实际地位,其实就是诸侯总盟主。接下来的八年时间,追随刘邦打江山的诸侯不断叛乱,已经黄土埋到脖子的刘邦,一直奔波在平叛的路上。经过多年血战,刘邦基本平定叛乱,并且废除六个异姓诸侯王,封刘家的兄弟子侄为同姓诸侯王,镇守地方。汉朝江山有了家族同盟军,基本没有改朝换代的危险了。因为那些老同志和功臣,面对遍布天下的刘家王爷,根本没有抗衡的实力。但是对于长安的皇帝来说,同姓诸侯王可以保卫汉朝江山,也能带兵入长安夺取皇位,哪怕他们对皇位不感兴趣,只想做一个拥兵自重的王爷,皇帝也对他们没办法。“寡人是高皇帝亲自册封的,而且有兵有钱,你能怎样?”如何削弱诸侯王国,保证朝廷能指挥地方,便成为汉朝君臣必须思考的问题。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叛乱失败,天才少年贾谊给汉文帝写了一道《治安策》,分析了削藩的方法:“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少其力。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不虑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刘姓诸侯王的国土非常大,但是每个诸侯王都有很多儿子,对吧?那么当诸侯王去世之后,可以由皇帝做主,把世袭封地平分给诸侯王的子孙们。这样一来,非常大的国家就被拆分成几个小国,单独拎出一个来,根本没有能力和朝廷对抗。只要把推恩子孙做为固定政策,诸侯王的子孙一定会拥护的。因为以前只有嫡长子能继承完整的封地,其他儿子都是没有继承权的,什么时候老父亲死了,吃穿用度都要看大哥的脸色,堂堂刘姓血脉,论地位,可能连大哥的宠臣都不如,要多憋屈有多憋屈。现在皇帝下达推恩的政策,也就给了其他儿子继承封地的机会,谁不想做一个真正的土皇帝呢?后来毛主席评价《治安策》说,这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然而汉文帝看完《治安策》,轻轻放到一边,没有立即发布推恩的命令。这是一道阳谋,目的便是拆分强大的诸侯国,诸侯王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现在地方封国的势力强大,发现朝廷要割肉放血,还不起来造反?所以汉文帝只能悄悄地做,却不能明目张胆的说出来,而只要不是固定政策,这就是临时处理方式,不至于让诸侯国反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主父偃和贾谊的意思一样,都是拆分诸侯国的土地,满足诸侯王其他儿子的欲望,同时达到朝廷集权的目的。汉朝进入汉武帝时代,经过数十年的实力积累,并且派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成功,朝廷的权威空前强大,有了正式削藩的能力。而诸侯国经过“七国之乱”和数十年的打击,实力削弱的非常厉害,再加上和皇帝的血脉疏远,基本没有了合法的继承权。于是汉武帝正式发布诏书:“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如果诸侯王想平均分配遗产,就赶紧报上来吧,朕一定满足你们。一家人要永远在一起嘛,千万别客气。
03
毛主席说过:“为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在这个世界上,单枪匹马的英雄永远不是最后赢家,以武力称雄的霸主一定会被武力反噬。因为政治是王道,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那些孤家寡人看起来不可一世,其实就是无根的浮萍,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迅速崩溃。比如五代十国的节度使们,今天拥兵数十万,攻入皇宫登基称帝,明天就有可能遇到部下兵变,皇位还没坐热乎,就上了断头台。1945年的蒋委员长风光无限,被欧美国家寄予厚望,全世界的媒体都用肉麻的词赞美他,然而仅仅过了4年时间,便退守台湾做了岛主。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政治基础是军队和商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力量支持这个政权。而在推恩令发布之前,汉朝皇帝在诸侯国的政治基础,也谈不上多么雄厚。毕竟在诸侯国的土地上,王爷才是真正的君主,这块土地是人家的世袭遗产,所有人都是王爷的臣民。诸侯国的臣民和皇帝之间,隔着一座大山,在精神上完全没有交集嘛。但是推恩令发布以后,诸侯王数量庞大的儿子们,为了得到土地和王位,本能的站在皇帝周围,调转枪口反对自己的老父亲:于是,皇帝在诸侯国有了盟友,扩大了政治基础,真正实现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原本除了嫡长子以外,诸侯王的其他儿子们都是小透明,只能团结在大哥的周围,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给大哥的事业添砖加瓦。如果大哥不喜欢某个弟弟,一辈子不给分配工作也没人管。现在朝廷发布推恩令,相当于给了他们造反的权力。诸侯王要是不服,儿子们便借朝廷的威力,甚至和朝廷里应外合,把独占权力的诸侯王拉下马,再踩上一万只脚。给诸侯王树立了反对派,相当于挖了诸侯王的墙角,也就实现了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汉朝以孝治天下,背后的根本目的是家庭和谐,只有数百万家庭都和谐了,由家庭组成的国家才能和谐。而推恩令的底层逻辑也是孝道,主父偃都说了,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如果诸侯王敢反对推恩令,便是不关心儿子或者兄弟的死活,其他庶子反对推恩令,就是专门破坏和谐家庭。这些都是违背汉朝治国基本法的,到底是多大的罪名,各位都心里有数吧?类似于在社会主义国家不追求共同富裕,而是想用资本垄断公权力,甚至左右国家的前进方向,这种事在任何时代都是大忌讳。其背后的根本逻辑,便是国家成立、发展、延续的法理依据。汉武帝的哥哥河间王刘德,已经去世4年,留下17个儿子,除了嫡长子刘不周继位以外,其他儿子都碌碌无为。公元前126年—125年,汉武帝心疼侄子们,陆续封了11人为侯,让他们有一块封地和收入,保留皇家的体面和尊严。于是呢,以前占地广大的河间王国,被拆分成零零碎碎的12个国家。那11个侯国,其实就是一个县,造反是不敢想象的,而且还要对汉武帝感激涕零。这些侯国再向下分封,子孙后代就成了乡长、村长、小组长、农民......
汉武帝的另一个哥哥是中山靖王刘胜,此人有120多个儿子,因推恩令得到封地的有20多个儿子,一路封到260年后,中山靖王的一个后代在涿郡卖草鞋,此后为复兴汉室江山奋斗大半辈子。
04
推恩令绝不是简单的削藩政策,而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阳谋,也可以说是成功方法论。
按照这个逻辑类推,凡是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不断扩大政治基础、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行为,其实都是翻版的推恩令,无非是名称不同而已。“中国急需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克服目前的危机,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然后需要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汉武帝只是满足了诸侯王子弟的利益,政治基础就足够雄厚了。毛主席和共产党却要满足全国人民的利益,政治基础怎么可能不大?只有军队和商人的蒋委员长,拿什么去拼?虽然时隔两千年,汉武帝和毛主席的目的也不同,但其中的方法论是相通的,而且背后都是执政的最高法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最近的中美对话,就知道也变成了一场推恩令。天下苦美帝久矣,哪个国家对美帝的态度强硬,就能得到很大的舆论支持,以及受美帝欺负的国家人心,这不就是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基础?而且我们不是要建立霸权,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输出的也是产业和经济,虽然时间不长,但努力奋斗的方向,始终是满足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只要坚持多年,团结到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便可以像汉武帝掀翻诸侯王、共产党解放全中国一样,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05
但“推恩令”有个问题,必须以雄厚的实力做基础,才有推行的可能。
比如贾谊向汉文帝说了推恩令,汉文帝明明知道推恩令很好,能解决汉朝的燃眉之急,却没有直接发布诏书,让诸侯王向子弟推恩。因为朝廷的实力太差劲,不敢得罪天下所有的诸侯王,以至于对国家有利的阳谋政令,不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只能在私下里操作,搞成了阴谋。在革命年代,有识之士都看出来了,土地改革势在必行。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其中一项就是平均地权,桂系也在广西搞土改。国民党没有土改的实力嘛,哪有人向自己挥刀子的?而共产党的组织、纪律和执行力,才能把土改推行到底。所以说,梦想是美好的,但要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与之匹配的实力。最近的中美对话影响力很大,还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些叫板美帝的实力,如果是120年前,哪怕说最凶狠的话,又有谁在乎?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不能设想,哪一天早上,一切反动派会统统自己跪在脚下。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能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http://www.CaaO.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