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徐秉君:拜登政府开始对华实施系统性战略博弈

作者 :傷撕心裂肺 2021-03-16 08:16:20 审稿人 : admin

  2021年1月20日,拜登政府正式入主白宫,开启新一届政府的执政历程。尽管拜登政府需要应对疫情、恢复经济、气候、军控、伊核等诸多问题,但却把与中国战略竞争列为首要选项。

  3月5日,美国国防部网站刊发文章,介绍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为国防部制定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到“把中国当做一个步步紧逼的挑战来对待”。

  该文章称,“这是美国国防部面临的步步紧逼的首要挑战。”文章指出,美国国防部将提出作战理念,提高作战实力,制订作战计划,以加强威慑,保持竞争优势。国防部的对华政策将在整个政府内进行协调和配合,以整体政府战略——融入国内和外交政策中——来推进国防部的首要任务,并且得到国防部的盟友和伙伴的帮助以及国会两党的支持。

  由此看来,拜登政府对华的强硬政策日渐显露,并开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华实施系统性战略博弈。

  成立国防部中国工作组

  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首要问题。2月10日拜登总统视察五角大楼时即宣布成立中国工作组。为一个国家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不仅仅是对这个国家的重视,而是为了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战略及竞争对策,这在过去是少有的。3月1日,美国国防部网站公布,当天美国防长奥斯汀向“中国工作组”发布行动命令,要求工作组在4个月内的时间内拿出一份针对中国的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国工作组的人员构成,其负责人埃利·拉特纳是负责中国事务的国防部长特别助理。之前,他曾在2015年调任拜登的副总统办公室,担任国家安全副顾问,被称之为“中国通”。2019年他又以智库成员身份参与撰写了《应对中国的挑战:重塑美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力》,其主要观点包括:美国政府应将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作为当务之急等。

  这个中国工作组的其他成员,分别来自国防部长办公室、联合参谋部、各军种、联合作战司令部以及情报系统,共有20名之多。显然这些人员都来自五角大楼的核心部门,势必形成成体系、全方位、跨部门的对华政策和措施。这个针对中国的工作组,无论是人员规模还是研究领域都是历届美国防部对华政策研究中从未有过的。

  奥斯汀在五角大楼主持了中国工作组首次会议,会议内容旨在确定“工作组的使命、时间安排和产出,他们正在努力对有关中国事务的部门、政策、项目和程序进行基线评估。”

  五角大楼“以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将中国视为首要问题,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这表明美国竞争战略的重心将转向针对中国,强调战略威慑、战略遏制、联盟体系、军事围堵。毫无疑问,这个工作组最终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将会直接影响到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

  推动“太平洋威慑计划”

  美国在2021年《国防授权法》中首次以法案的形式确立了针对中国的“太平洋威慑计划”,该法案有涉及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条款近40项,宣称要从军事、技术、学术、经贸等各个领域“反映中国所构成的全面挑战”。

  美国印太司令部随即积极推动针对中国的“太平洋威慑计划”,并于3月1日提交给国会的一份报告,请求在2022年至2027年增加约270亿美元开支,仅2022财年就要求增加46亿美元。

  拜登政府已经表明将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在参议院确认其任命的听证会上,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强调中国是五角大楼的主要“威胁”,并称“太平洋威慑计划”是他将与国会携手使用的一个“有用工具”。

  在“2021年印度洋-太平洋技术网络”虚拟研讨会上,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维森阐述了美军如何应对中国时的想法。他提出将打造“四大支柱”即:增强联合部队杀伤力;改进区域兵力结构及部署;加强联盟和伙伴关系和演习实验创新等,并以此强化威慑中国。

  然而,“太平洋威慑计划”的落实成本巨大,戴维森也承认,总额达270多亿美元的新武器和投入愿望清单“并非没有争议”。但他强调,“如果威慑失效,我们还必须保持强大的攻势才能继续战斗并取胜。

  但为了保持对中国的竞争优势,五角大楼官员又提出美军需以“预算灵活性”与中国竞争。美国防创新组织(DIU)的负责人迈克尔·布朗近日表示,技术位于中美大国竞争的核心。他说:“这场技术竞赛意味着速度很重要。我们需要以确保我们不会落后的速度前进。就这些新技术而言,存在一种先发优势。”

  他指出,中国开始在5G、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自动系统等新技术领域居领先地位,因为他们的体制令他们能够干大事,并且快速行动。可是,从需求到生产,五角大楼的预算周期长达数年。因此,美国防部新闻网站报道认为,除了更快速行动,五角大楼需要在如何花钱方面具备更大的灵活性。

  推行“以台遏华”战略

  拜登政府上台后明确表示将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拜登团队的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等,也都一再表示拜登会信守一个中国政策。美国国务院发言人2月3日在接受记者询问时明确表示,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立场没有改变。

  但这并不是说美国拜登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就此罢手。相反,美国将会继续打“台湾牌”,且力度还会更大,并以此来形成对华战略制衡。所以美国国务院同时强调“与台湾关系法”与“六项保证”。其新闻稿表示,美国将持续协助台湾维持足够的自我防卫能力,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若磐石”。

  事实上,一些对华持强硬态度的官员进入了拜登政府的决策层,他们仍然希望延续上一届政府强调的对抗策略。因此,美国仍然会继续推行“以台遏华”战略,这是由美国全球战略所决定的。

  与特朗普政府不同的是,拜登政府会在策略上做重大调整,也会较为务实、理性些,但继续打“台湾牌”并以此来牵制中国基调不会变。

  打造遏华同盟小圈子

  美国在加紧推动“印太战略”的同时,又在打造遏华同盟小圈子。据美媒报道,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四国框架下的首次首脑会议将于当地时间12日在线上召开。美国拜登政府为应对在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实力增强的中国,加紧了与其他国家合作,有意把四国首脑会谈作为立足点。

  拜登政府把“四方安全对话”视为“印太政策的基础”,将此前只是外长级的四国会议提升至首脑级。报道援引白宫发言人普萨基的话说,此次“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会议显示了拜登对盟友与伙伴的重视。

  近年来,美国一直意欲打造一个旨在遏制中国的小圈子。为此积极推动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美国一心要把这个小圈子打造成为遏华同盟的政治和军事核心组织,进而形成类似北约的正式机构。

  拜登政府上台后,继续支持这一机制。此前“四方安全对话”只是外长级的,自2019年以来,四国外长级会议已经举行了3次。而今年的这次四国会议提升至国家首脑级,凸显其构建遏华同盟的重视程度和急迫性。

  不仅如此,早些时候美国总统拜登试图通过邀请欧洲加入到美国与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来修复美欧关系,并恢复西方作为民主制度拥护者和保障者的理想。拜登试图说服欧洲坚定地加入一场与中国的竞争,这场竞争对华盛顿来说不仅有经济影响,还有政治和社会影响。拜登称:“我们应携手为与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做准备。”

  由此可见,拜登政府仍然将中国列为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值得注意的是,新一届政府不再像特朗普政府那样单打独斗,而是调整策略并注重拉拢盟友,意欲打造各种遏华同盟,妄图依靠盟友集体力量来来实现其遏华目的。

  中国的“红线”与定力

  显而易见,美国政府更迭并不代表美国对华战略定位有所改变,反而仍把中国视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和最大战略威胁,并誓言“在竞争中击败”中国。美新任国务卿布林肯明确表示,在所有国家中,中国对美国构成了“最重大的挑战”,强调美国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时“必须能够处在优势地位而不是弱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主要包括“强大的同盟关系”、“在全球以及国际机构中的积极参与”、“价值观优势”、“美国军队的威慑力”,等等。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有坚定的原则和自信的定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的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谈到深受瞩目的焦点问题美中关系时说,“绝不允许核心利益受到侵犯”,中国在中美关系上强调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因为将香港、新疆、台湾问题视为绝对不能做出让步的“核心利益”。对其遏华举动做出强力回应。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没有任何妥协让步的余地。对此,王毅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并敦促美国新一届政府彻底改变上届政府“越线”“玩火”的危险做法,慎重和妥善处理涉台问题。

  3月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今天的中国有着更加自信的定力。习近平早就指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在国家安全面临严峻威胁、地区乃至全球形势不可预测的背景下,习近平在本届人大会议上号令人民解放军随时准备保卫领土、抵御各种威胁。他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坚持以战领建,加强战建统筹,抓紧推进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重大工程,加快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这既是号令,又是发展的“路线图”,更是战略定力。

●☛█▼▲豪仕法律网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