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红色特工中的“安徽帮”!

作者 :瑶瑶酱 2021-09-02 07:15:09 审稿人 : admin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01 历史很幽默


先说下,这个标题有一点哗众取宠的味道。隐蔽战线的红色特工群体中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安徽帮。之所以写下这么个标题,原因如下:
历史进程中,地域色彩往往很浓厚。根据立体史观大周期律,中国近代史本质上是被动更迭,这个被动是指古老的农耕文明面对工业文明时的救亡图存
最初的改变来自于和世界接触最紧密的广东。
从洪秀全到康有为到孙中山,或起义或变革或革命,都是敢为天下先。
即便改开,广东也是走在最前沿。这是历史大趋势使然。
最根本的变革在湖南。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人,原本是中华帝国时代的使徒,合伙灭了洪秀全,最后搞洋务运动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
失败之后,湖南精英走向革命派,尤其是开国元勋们,湖南人士堪称绝对主力。
安徽在近代的力量起源于李鸿章。但李鸿章和曾、左一样,都是帝国使徒,传统保守派。
李鸿章培养出段祺瑞,相当于留下北洋军阀时代的皖系根基。
但吸纳了很多安徽精英的皖系,最终沦为历史的保守派军阀,在内战中被淘汰出局。
革命历史上,安徽虽然也有金寨(位于大别山区)这样的将军县,但比起湖南、四川、广东这些地方,将星黯淡不少。
开国将帅中,安徽籍将军级别最高的是李克农,但他并没有直接带过兵。
近代革命史上安徽贡献的主要是两类人:
一类是大知识分子,如陈独秀、胡适、王明;都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笔杆子。
另一类就是作为红色特工活跃在隐蔽战线上的知识分子,前龙潭三杰中的李克农、胡底,后龙潭三杰中的熊向晖(祖籍安徽)就是这样几位杰出代表。今天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讲讲这几位。

图片


如果大家仔细研究历史,就会发现,现代知识分子群体是被军阀所排斥的。
之所以啰嗦这么一段,就是想说几句研究问题的一个路数。所以我才写下这样一个看似哗众取宠的标题。这并非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哗众取宠,而是为了突出这个研究历史的方式。
为什么要强调隐蔽战线几位明星的知识分子属性?这很重要。

02 特工之王之起点


之前写过陈赓大将,他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在中央特科的生涯非常传奇。
但说到底,陈赓在特科的经历还只能算人生的一个片段。
离开特科之后,陈赓就成了一名将军。
陈赓和李克农先后去世。陈赓去世时,李克农非常伤感,说喝酒也没了滋味。
中央特科非常独特,它是由周恩来等人亲自建立、领导,陈云、聂荣臻等元勋级人物都在那里工作过。
那些大领导离开特科之后基本上都去干更大的事儿,也就离开了隐蔽战线。
真正要找一个代表特科、代表隐蔽战线工作的人物,想来想去还只有李克农。这就是李克农没有上战场带过兵,却能位列上将,成为开国将军中级别最高的安徽籍军人(安徽籍上将2人、中将12人、少将114人,另一位上将是洪学智)的原因。
李克农也是一位上世纪的九零后(生于1899年),百年前的后浪。和出生于军人世家、自幼喜欢练武混江湖的陈赓不同,他年轻时走的是知识分子路线。

图片


1917年张勋复辟那会儿,18岁的李克农在北京《通俗周刊》做发行工作。
当年报刊可是最前沿的文化载体,最火爆的刊物就是七零后前浪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六零后前浪孙中山,九零后后浪毛主席、周恩来等人都很喜欢看。
如果不是生逢乱世,李克农大概会是一个优秀的传媒文化人。五四运动爆发时,20岁的李克农担任《国民日报》编辑,但因反对皖系军阀倪嗣冲而吃了牢饭。
那种情况下,知识分子这条路越来越没意思。李克农从知识分子变成革命者,是受大知识分子陈独秀和高语罕的影响。
百年之前的陈独秀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标杆,又是办报刊,又是组织学生运动,又是组建政党,连年轻的毛主席都对他敬佩不已。
高语罕是李克农的老师,也是另一位皖籍知识分子。
这位高语罕也是奇人:祖上是盐商、后落魄,这点经历和蒋介石类似;少年时期就亲睹徐锡麟刺杀恩铭,辛亥革命前后与民国奇士韩衍组建青年军;是陈独秀《新青年》的第一批撰稿人,是李大钊共产主义小组中第一批中共元老;是朱德入党推介人之一;是黄埔军校的政治总教官,同时还兼任农民运动讲习所政治训练主任(所长是毛主席);还是蒋介石最早的反对者。始终能保持知识分子本色,也是了得。

图片

加入组织(1926年底)之后的李克农最初也是在宣传口工作,和潘汉年一起创办过好几款报纸,走的还是知识分子的道路。
但是在1927年蒋介石挥舞屠刀之后,摆在组织成员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去根据地打硬仗,要么就在城市的隐蔽战线作战。
李克农走上第二条路,由此而成了红色特工安徽帮中的顶梁柱。

03 热血后浪


话说中央特科成立之初其实也就是搭建起来一个框架,周恩来领导、陈赓等人居核心,即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搞定,需要寻找精英人才打入国民党关键位置。
所谓的精英人才其实也和现在类似,要么有文化、要么会来事儿、要么前沿技术过硬,或者兼而有之。
国民党核心阶层也不是笨蛋,一般人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李克农在传媒圈子里混了很久,算是文化人;久历江湖、见过世面、精明强干,难得的少壮派人才。
当然即便是精英,也未必就能进入高层核心圈子,还需要有人搭桥引荐。
1929年11月,李克农在上海一家电影公司看拍摄电影,碰到昔日朋友、当时同志兼安徽老乡,另一位年轻的知识分子胡底——红色特工安徽帮的另一位传奇。
所有隐蔽战线上的红色特工,从感情方面,我最欣赏胡底。
百年之前的胡底其实是一位零零后(生于1905年),算是那个时代的一名后浪。
对比陈赓或李克农他们,胡底读书更厉害,14岁(1919年)就考入位于北京的中国大学(最初叫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孙中山创办,1949年停办)。
这位胡底虽然生在乱世而成特工,其本质更接近文人和侠士,而且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胡底为人很纯粹,而他生前最显著的身份其实是演员。
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因为隐蔽战线就需要这么复杂。
胡底为什么会成为演员?因为上世纪30年代是早期电影史上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中国比较流行武侠片。胡底身材魁梧,潇洒俊逸,多才多艺,对文学和艺术造诣颇深。

图片


看胡底这照片,丰神俊朗;虽有些模糊,但也能看出其体貌并不输现在的小鲜肉。而且胡底非常有文化内涵(自己还能搞编剧),是有理想追求之人,和平年代肯定大火。
李克农去见胡底,表面上看是普通社交、是传媒人士会见娱乐圈好友,其实背后大有文章。

04 快意江湖


1924年,胡底在北京的安徽会馆与当时正在北京医学专科学校读书的钱壮飞相识,二人志趣相投,成为挚友,并在第二年(1925年)一起加入组织。
钱壮飞在百年前也是一位九零后后浪。他行过医,教过美术,演过电影,擅长书法、绘画,是一位综合性多功能人才,放现在可以在很多行业发光发热。
胡底和钱壮飞在一起快意恩仇好几年。1926年,他们和徐光华合开了一家“光华电影公司”,自己当起了老板,还一起拍《燕山侠隐》,在和平年代搞不好就成了传媒大亨。
只可惜他们生在乱世。
1927年,蒋介石在南方清党,张作霖在北方捕杀李大钊,事业刚起步的胡底和钱壮飞都上了黑名单,随后两人从北京辗转到上海。
为了生活,胡底重操旧业进军影视圈,迎来演艺事业的另一个高峰——作为男主角出演了《盘丝洞》、《昆仑大盗》等武侠电影,成为当时著名的武打影星。
换成和平年代,胡底大概率会当明星躺着赚钱,不会在30岁时英年早逝。
钱壮飞在报上看到无线电培训班招生广告,轻轻松松以第一名成绩被录取。要知道那个年代无线电技术是类似于现今5G的前沿科技。
所谓无线电培训班,幕后老板是徐恩曾。此人是陈立夫(陈其美的侄子、蒋介石臂膀)的好友、还沾点亲戚,称陈家兄弟为“立兄”与“果兄”,开培训班并非是对搞技术感兴趣,而是代表陈立夫招募人才,搞针对中共的特务工作。
蒋介石喜欢用浙江老乡,其他心腹也效仿。由于钱壮飞是徐恩曾的浙江老乡,又精明能干,日渐得到信任。
李克农见到胡底,其实是以老乡的身份见影视明星。胡底把钱壮飞引荐给他。
就这样龙潭三杰在上海滩聚首。

图片


在钱壮飞的引荐下,李克农和胡底成功打入国民党要害位置。
李克农和胡底都和钱壮飞一样,成了无线电培训班骨干、前沿科技人才。当然文化人干通讯也是隐蔽战线的一大特色。比方说李强,组织需要的时候就成了红色通讯精英,建国之后又成了红色金融精英。
徐恩曾见钱壮飞这位老乡人才难得,要调他当机要秘书。周恩来得知后认为机会难得,让李克农、胡底与钱壮飞组成特别党小组,直接归中央特科单线领导。
李克农任组长,常往来于上海和南京之间指导工作并负责与中央特科联系。
钱壮飞坐镇南京。
胡底先在南京主持“民智通讯社”,后被派往天津筹建“长城通讯社”。
胡底在天津的办公场所在日租界秋山街5号一幢四层楼里。起初日本当局不批准,后来还是钱壮飞用中统的关系,找到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出面,才打通关系。

图片


胡底在天津的工作看似很轻松,就是依靠其电影明星的身份出入社交场所,或用通讯记者的身份去大街上搞采访,实际上也是搞情报。另外胡底非常喜欢打麻将,有利于私下搞社交。
胡底每天把天津主要报刊的新闻抄写下来,寄往南京,算是向特务组织交差,而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却发给了李克农。

05 玩情报


众所周知,隐蔽战线的核心工作之一便是密码。
徐恩曾也不例外,他把通讯密码本贴身保存,视为“通灵宝玉”。
李克农的目的是要把徐恩曾的密码本悄悄弄到手。怎么办呢?只能利用徐恩曾的弱点,投其所好。
徐恩曾虽是工科出身,又领导国民党特务机关,但好色本性(或者自认为风流吧)不改,经常找机会去上海滩鬼混。
某次徐恩曾去找姑娘之前,李克农指着他上衣兜里的密码本说“不行!不行!你带这个怎么行?”。
徐恩曾觉得李克农的话有道理,便掏出密码本交给李克农小心保管。李克农等这一刻很久了,但表面不动声色,随后将密码本复制收藏。
掌握了徐恩曾的密码本,就相当于掌握了国民党情报机关的神经中枢。
1931年4月,顾顺章送张国焘和陈昌浩去鄂豫皖根据地,回程被捕,随后叛变(具体过程在《不被理解的毛主席中》有讲述,这里不再重复)。
4月25日,正独自值班的钱壮飞一连收到武汉发给徐恩曾的特急密电6封,他感觉非同寻常,当机立断拆译密电,大惊;赶紧把信息传给李克农。

图片


李克农找到陈赓。
陈赓协助周恩来完成组织撤离(周恩来、瞿秋白、王明、博古、邓颖超、聂荣臻、邓小平、陈云、陈赓等人安全脱身,向忠发因不谨慎被捕),从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开启一系列波澜壮阔的画面。
如果没有龙潭三杰,历史将改写。

06 命运


李克农也给天津的胡底发电报:“胡底,克潮病笃。”
这是暗号:“克”是李克农,“潮”指钱壮飞;“病笃”即事态严重。
顾顺章叛变对中央特科影响极大,中央特科在上海已经难以立足(参考《不被理解的毛主席》之周恩来篇)。
龙潭三杰也随即转移到苏区。正是这段时间,胡底恢复了知识分子本色,先后编、演过多部喜剧,诸如《为谁牺牲》、《黑奴恨》、《庐山之雪》、《杀上庐山》等等。
聂荣臻称他“多才多艺”;李克农赞誉胡底年纪最小,而文笔才华最好。国民党第26军在宁都起义,被改编为红五军团。毛主席要胡底、钱壮飞等人组织宣传队做思想工作,胡底用出色的表演赢得良好效果。
要知道苏区当年条件艰苦,剧本要靠自己写,宣传要靠自己搞,演出要靠自己上,和农民种地一样,从上到下都需要“自己动手”、一条龙服务。
相比之下,现在明星们过得可是神仙一样的生活。如果在和平年代,以胡底的才华和相貌,基本就是实力派与偶像派的结合体。
胡底作为原上海滩影星,能在苏区任劳任怨地演舞台剧,让我莫名想到周星驰《喜剧之王》的画面。
在苏区几年虽然艰苦,但胡底的文艺才华得到充分释放。他和钱壮飞、李伯钊等人筹建“高尔基戏剧学校”,培养了不少红色宣传人员。
实际上来说,做特工的胡底并非真正的胡底,我一直认为他骨子里是一个文艺青年。
他之所以特工生涯那么成功,皆因为其文艺工作搞得不错,成功掩护了自己的特工身份。
但最终他也因为文艺青年的气质而丢了命。
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之后,李克农任国家保卫局长,胡底则担任政治保卫局执行部审讯科长,身份还是特工。

图片


1935年,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之后,胡底对张国焘种种张牙舞爪的行为看不顺眼。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对张国焘看不顺眼。但胡底终究是文艺青年,压不住心中的想法。
由于当时粮食特别短缺,某日侦察员捡回些野蘑菇,大家误食后都不同程度地中毒。
众所周知,食物中毒会让人神志有些恍惚,胡底就在那种情况下把对张某不满的话全骂了出来
张国焘本就对中央红军不满,恼怒之下诬陷“龙潭三杰”为敌特!
最终胡底惨遭杀害,闯过龙潭虎穴之人死于自己人之手!胡底并不是唯一死在张国焘之手的革命者。张国焘杀人事件参考我之前写的那篇《徐帅》。
随后钱壮飞也在执行任务时死得不明不白,只有李克农安全抵达终点,成为隐蔽战线上走出来的开国上将。
如果钱壮飞和胡底还在,李克农和陈赓晚年喝酒时也许会多一些快乐。

07 传奇续


回到主题“红色特工中的‘安徽帮’”,其实就是借隐蔽战线这个话题,讲讲大历史周期下个体的选择和命运。
陈独秀和高语罕这样的大知识分子也罢,李克农、胡底这样有才华但不算很有名的知识分子也罢,成为革命者都是被逼的。
如果是正常时代,陈独秀应该成为文化界大师级人物,李克农、胡底应该在文化传媒领域有良好的前程,即便独自创业,成功概率也很大。
当然传奇的背后,是历史规律逼着知识分子成为特工,也是一种冷酷。
后龙潭三杰其实也类似,都是知识分子。长征之后,周恩来显然总结了经验,对后龙潭三杰保护得更好。
尤其是隐藏在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堪称传奇。

图片

这篇文字的标题叫红色特工中的“安徽帮”,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应过多讲熊向晖。因为他只是祖籍属于安徽(凤阳人,朱元璋老乡),生于山东蓬莱。
但实际上,熊向晖的故事和李克农、胡底一样,也是知识分子走向特工的故事。他能获得胡宗南的信任基于以下几点:

1、生于官宦世家,对国民党来说,是根正苗红。

2、17岁考上清华,综合能力过硬,随机应变一流。

3、组织精心培养,获得过周恩来的指点,是周恩来让他去胡宗南身边。

为了让熊向晖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组织最初几年并没动用这枚棋子。毛主席评价熊向晖一人能顶几个师,主要是因为熊向晖两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一次关键作用发生在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蒋介石给“西北王”胡宗南下令,让其趁共产国际解体之际闪击延安。在抗日战争关键阶段内战,国军格局太低了。

胡宗南得令之后部署6个军,准备进攻之际,在7月4日收到朱德总司令的一封电报:

自驾抵洛,边境忽呈战争景象。我兄已将河防大军西调,弹粮运输络绎于途,内战危机,一触即发。当此抗战艰虞之际,力谋团结,犹恐不及,若遂发动内战,致兵连祸结,破坏抗战团结之大业,而使日寇坐收渔翁之利,陷国家民族于危亡之境,并极大妨碍英美苏各盟邦之作战任务。

朱德用这封电报告诉胡宗南,你们密谋的军事行动,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奉劝你们不要再自相残杀、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胡宗南和蒋介石都很震惊,搞不懂军事机密为何泄密了,只好取消偷袭延安的计划。

很明显,国军的计划是熊向晖泄露的。但关键时刻,熊向晖展现出一个王牌特工非同寻常的素质。

熊向晖建议胡宗南彻查,结果便是让胡宗南的另外一位部下做了替死鬼。

图片

第二次关键作用发生在1947年,当时国共决战大幕已经拉开。

蒋介石又让胡宗南进攻延安。

胡宗南又让熊向晖参与核心决策。

熊向晖又把作战计划给了八路军。

组织根据胡宗南的作战计划从容撤退,并且在陕北打了几个漂亮仗。胡宗南知道,自己的作战计划又被泄露了。

这一次,熊向晖暴露了,但是在暴露之前,他已经和新婚妻子出国,逃过一劫!

建国之后,熊向晖归队;成就一代传奇。

如果不是碰上乱世,熊向晖大概会是一位更为杰出的外交家,或者可能是创造者。是历史规律,将其推到隐蔽战线。


08小结


回到文章开始部分,按照立体史观大周期律,安徽在近代革命史上主要贡献了两类人:大知识分子和成为特工的知识分子
按照这个规律,其实安徽不仅只有红色特工,还有诸如王亚樵这种特工中的大侠(或者说大侠中的特工),杀日军将领、威慑上海滩大佬、试图刺杀蒋介石以及与戴笠的恩怨。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长三角,基本上囊括了国共两党相当一部分大知识分子与特工圈。
国民党那边,军统和中统骨干基本都来自长三角。
组织这边的特科骨干(周恩来、陈云、潘汉年等,还有叛徒顾顺章)与传奇人物(前龙潭三杰、李强、陈忠经等),相当一部分也来自长三角。
研究历史很有趣,通过立体史观研究历史更有趣。我写这些文字,就是试着把这种历史周期和地缘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我写《民国梦与民国》以及《寰宇春秋》系列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自己有多牛;其实很多时候,我写的文字我自己都不满意。但为了能生存或不被和谐等诸多原因,制造了不少垃圾文字,请朋友们见谅。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