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乌鸦校尉:为中国科研献身者,不可使其受困于房价

作者 :Hbu 2020-11-19 18:20:52 审稿人 : admin

  2020年5月20日,北京下了一场毫无征兆的倾盆大雨。

  晚上21点,中科院院士、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万卫星溘然病逝,年仅62岁。最后的日子,他在病榻上对来看望的弟子只念叨了一个词:7月份——“天问一号”的发射日期。

  短短两个月,成了这位“天

问一号”首席科学家永远的遗憾。

  1994年,还在读博的万卫星陪同64岁的导师,中国著名空间物理学家李钧院士出差。李钧因心脏病史且身体不适,选乘了软卧车厢,陪同学生为节约经费则坐在硬座。

  晚上,列车突然广播:软卧车厢有乘客心脏病发。万卫星和同学心知不祥,赶紧冲向导师的车厢,却已无力回天。

  时值科研关键时刻,悲痛之余,万卫星扛下了老师未竟的事业。

  怎料多年后,鞠躬尽瘁的万卫星走得比自己的老师还早。

  11月14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第二届“科学探索奖”颁奖现场,万卫星的学生魏勇缅怀起了导师。

  那是在他学术生涯的岔路口,一个关于火星的突发灵感让他决定花三年时间去异国他乡,做一个国内无人问津的冷门研究方向。

  众人劝阻之时,导师站了出来,帮他解决了最关键的经费问题。

  魏勇忘不了导师生前的劝勉:

  深空探测看当代,行星科学靠未来。

  1

  毁灭你,与你何干?

  小说《三体》用寥寥几个字,写出了几百年后,人类面对外星入侵时,如蝼蚁被碾死般的无能为力。

  末日之战,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星际舰队,浩浩荡荡列成战阵,冲着三体人派来的小型探测器“水滴”炫耀地球文明武德之昌盛,却在顷刻间如同放鞭炮般被彻底摧毁。

  只有一位年迈的物理学家提前察觉到了灭顶的危机。

  “我这个两个世纪以前的人,现在居然还能在大学教授物理。”

  《三体》用这个故事警醒着世人,前沿基础科学的竞争,决定了未来谁是蝼蚁、谁是赢家。

  在中美贸易战中,5G技术关系到通信产业的未来,成了科技战的最前线战场。

  2016年11月,经过激烈竞争,华为等中国企业主推的极化码方案击败美国和法国方案,成为5G移动增强宽带场景在短码上的控制信道编码最终方案。

  这是中国公司第一次从概念研发开始,全链条介入的通信标准,是中国打入欧美垄断通信技术阵地上的一根桩子。

  背后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却是土耳其数学家埃尔达尔·阿里坎。

  阿里坎师出名门,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是信息论之父香农的徒孙。

  像很多同门一样,他本可以在美国接点容易出成绩的项目,过上名利双收的优渥生活,但却选择默默无闻,苦苦坚持寻找能够达到信道“香农极限”的编码。

  香农极限:指在会随机发生误码的信道上,

  进行无差错传输的最大传输速率

  80年代,美国在里根政府的带领下,高举新自由主义大旗,走上了脱实就虚、贫富分化、资本泛滥的道路。

  1987年,阿里坎受不了美国功利化的大学聘任制度与科研氛围,回到刚刚走出经济崩溃的土耳其,彻底从学术名利圈中消失了。

  2009年,他终于明确地提出了极化码的概念,低调地发表了一篇23页的论文,严格地证明了极化码可以达到香农极限,实现了理论上的唯一突破。

  同年,任正非带领科学家团队开始研发5G,在浩如星河的文献中发现了阿里坎的论文,投入巨资支持研究,开启了属于中国的5G时代。阿里坎也因此一鸣惊人,成为了5G极化码之父。

  “一些美国的教授问我,为什么极化码没有出现在美国?”

  在一次媒体采访时,阿里坎自问自答地说,美国的机制鼓励大学教授们做短期研究,尽可能多写论文。但如果每天都有人逼着教授们写文章,就出不了什么好结果。

  从祖师爷香农提出“香农公式”,到阿里坎发现极化码,经过了60年的酷暑寒冬。这种旷日持久的课题几乎

是不可能被美国大学通过的。

  对于阿里坎而言,老家的大学虽然条件落后点,但也是躲开功利纷扰的“避难所”,让他可以潜心于“香农极限”问题的探究上。

  在他眼里,世界在不断变化,麻省理工已经不是五六十年代——那个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喷发年代的麻省理工,而早已被过度金融化绑架的美国也不再当年了。

  阿里坎认为,只有坚持做基础研究、长期研究的国家、大学以及企业才会走得更远,而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经济效益的国家,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时代淘汰。

  对于自己的成功,阿里坎用了一个比喻:

  “在荒地上,有些人走了。有些人不断地种小果树,而我是一直坚守在这里,最后种出了最高大的果树。”

  2

  1875年的沙俄,只有初中学历的米丘林也开始种果树,一种也是60年。

  从一个一个钢镚儿攒下钱,自学栽培技术开始,米丘林历经几十年风霜雨雪,给气候、土地条件恶劣的俄罗斯培育出了第一个人工杂交优良品种,发现了嫁接技术影响

植物遗传性状的规律,指出了当时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孟德尔遗传学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

  沙俄时代,米丘林的学说一直被埋没,苏联成立后才被发扬光大,孵化了30000多个新杂交品种。米丘林本人也荣获了“列宁勋章”,成为最负盛名的苏联农学家。

  然而,兢兢业业、埋头种树的米丘林死后,欺世盗名的苏联首席科学家李森科却把他一世英名败了个精光。

  原本没啥名气的李森科弄虚作假,编造了一套“春化技术”理论,宣称可以让小麦轻松实现两三倍的增收,让苦于粮食问题的苏联人大喜过望,从而迅速崭露头角。

  为了进一步撅取政治资本,他抓住米丘林对西方遗传学理论的挑战,把仅限于果树上的“获得性遗传”直接扩大到所有生物范畴,搞出“米丘林—李森科学说”,给现代遗传理论扣上资本主义大帽,迎合了当时苏联的政治氛围,坐上了首席科学家的位子。

  李森科的核心观点是“用进废退”。简单来说,如果一代代长颈鹿不断坚持伸脖子吃树叶,就会进化出长脖子,鱼如果不断用鱼鳍爬上岸,那么一代代下来终有一天会变成腿。

  这种理论在李森科出生一百多年前就存在了。有人连续切断了22个世代的小老鼠证明了“用进废退”的错误。但真正发现遗传定律,从理论上推翻“用进废退”,确立现代遗传学理论的,是1865年开始的孟德尔豌豆实验。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也是默默种了八年豌豆,直到死后16年、成果发布了35年,才被广泛认可,把“用进废退”的理论封存到历史书中。

  急功近利、利欲熏心的李森科复活了这个陈旧理论,狠狠打击敢说真话的反对者,葬送了两代苏联生物学精英,致使苏联生物学、农学大厦崩塌,埋下了后来苏联农业失败的祸根。

  苏联农业笑话:赫鲁晓夫的玉米

  科研要出成果,从来不能投机取巧,甚至要忍受漫长的煎熬和失败。

  2018年底,谷歌首席科学家万努克就语重心长地发了一篇“劝退文”,历数科研之路的艰辛与风险。

  1、研究是有多个答案、甚至没有答案的不适定问题;

  2、整个职业生涯都会“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3、研究成果在发表的那一刻就可能过时了;

  4、拥有无限的自由,但也有无限的责任;

  5、大多数研究,都关乎风险管理;

  6、范式转变很正常,你需要经常更换工具;

  7、必须让自己接受严格的审查;

  8、研究是一种生活,而不是工作;

  文章引来无数大牛的点赞,因为这既是一位科学家的自我勉励,更是对后辈一种“升官发财者勿入斯门”的警诫。

  毕竟,科研这条路,本来就是摇摆在名利诱惑与孤独苦行间,通向未知的独木桥。

  3

  2020年8月8日,一群青年科学家组成的“腾讯·科学探索营”走入了贵州黔南的大山深处。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一窥世界最大的单面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的真容。

  “天眼”这口锅有多大?大到给全世界人民蒸米饭,一个人能分四碗。

  尽管参观本身不复杂,但一行人在FAST“天眼”还有十五公里处的“天文小镇”就下了车,留下所有手机和数码相机,坐上特制的旅游车才能前往望远镜所在地——大窝凼,青山环抱的一片圆圆的洼地。

  这是因为“天眼”FAST极其灵敏,任何微弱的电子信号都会干扰望远镜的观测,必须彻底远离信号污染。所以,大窝凼周边十五公里内没有手机基站,连旅游车的打火装置都做了屏蔽处理。

  22年前,这里还不过是一个只有12户人家,鸡鸣犬吠声回荡的深山桃源,而今天,这里听到的是来自亿万光年之外,深空中如婴儿心跳一般微弱却生机勃勃的宇宙信号。

  这样一个拿下世界之最的国家级科研工程,说便宜也便宜,仅仅地铁一公里的造价,说贵也贵,因为它耗尽了一个天文学家毕生的心血。

  26年前,受国外先进的射电望远镜刺激,早已享誉世界的南仁东放弃了优渥的条件,从科研者变成建设者、工程师,开始筹备中国自己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很多人不理解他,说项目是烧人民的血汗钱,导致资金迟迟难以到位。

  南仁东就在这种不理解的声音中,开始了全国巡游,到处募集资金,争取支持。

  2016年,FAST“天眼”落地,综合性能是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的2.25倍,灵敏度是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开创了中国太空探索的新纪元。

  南仁东也耗尽了最后的心力,罹患肺癌,在“天眼”启用次年与世长辞,享年才72岁,没能用“天眼”亲手培育累累科研硕果落地,成为了一大憾事。

  更让人错愕的,是落成后的FAST“天眼”一度面临“好马没好鞍”的尴尬局面——招不满驻地科研人员。

  由于“天眼”全天二十四小时观测,工作人员需三班倒轮流值班,用人紧缺,所以需要对外招聘很多数据处理、数据中心运营和通信维护等热门专业毕业生。

  但这些也是很多民企和知名互联网企业需求旺盛的人才,待遇都相当高。与之相比,由于缺乏商业潜力,FAST“天眼”开出的年薪在10万元左右,还没有正式编制,毫无竞争力。此外,科研人员还面临驻地偏僻、条件艰苦、和家人长期分居两地等诸多现实困难。

  种种原因,“天眼”的招聘效果不如预期。

  太空辽阔如斯,难道装不下年轻科研者肩上的几座大山吗?

  在越来越内卷浮躁的今天,房子、教育、婚姻等等现实问题成了学术之路最无奈的拦路虎。尤其是“科研民工”、“科研搬砖”等等说法在谈笑间让科学二字几乎流失了最后的傲骨。

  学术的枯燥、漫长的等待与难以预料的风险,让太多太多科研人磨掉了锐气、熄灭了好奇心,熬掉了青春与健康,却无力缓解时时要面对的生活重压。

  有人说,科学家应该甘于清贫,但科研不是风轻云淡的修身养性,而是逆水行舟、空中走钢丝,靠的是凝聚于一点、持之以恒的高强度精力付出。

  一边是漫漫科研路,一边是烦乱的世俗压力,很多青年才俊,特别是从农村一路苦读出来的青年科学家因此中断了科研之路。

  中国科技在严峻的外部形势下要长风破浪,引领人类科学发展,就必须直面这个问题。

  幸好,一群国内科研大V站了出来。

  4

  20年前,如果问一个小学生,长大想干嘛?答案十有八九是科学家。但今天很多孩子的回答可能是网红。

  天价水司楼、巨型关公像,洪流滚滚的金钱大潮造出一个个浮夸浪费的奇观,却似乎很难流进科研的沃土,去慢慢滋养人类未来的科技树。

  另一边,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一个个卡脖子、卡脑袋甚至从脚脖子就卡住的尖端领域,归根到底是基础科研缺乏积累。

  2018年春天,密切关注国内科研圈生态的著名教授饶毅萌生了一个想法,动员企业、社会资金,去赞助科技、赞助科学家,支持他们心无旁骛地做科研。

  饶毅找来了腾讯,表达了出资在国内建立相应的科研奖励基金的想法。这就是“科学探索奖”的源起与出发点。

  “科学探索奖”从设立之初就强调,看重青年人的未来规划,而不是他们的过往成就;看重他们在若干年后的贡献,而不是短期的成绩单。”

  如果说以往的奖项是对过去成绩的盖棺定论,那么“科学探索奖”要激发的是未来潜力。

  曾亲自参与颁奖的杨振宁先生认为,一个科学研究工作者一生有两个最困难的时期:除了突破蜕变的研究生时期,最困难的就是得了博士学位以后的5-10年。

  这个期间要选择一个领域,做出站得住的工作,但这也是人一生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压力最大的时候。

  这个最容易让人放弃的阶段,成为了“科学探索奖”致力解决的痛点。

  虽然名字是高大上的“科学探索奖”,但奖金设置针对的痛点却非常接地气——房价。

  经过一番测算商量,大家认为一年如果有50万的现金,就能够非常好地解决青年科学家实际面临的买房与生活压力,所以最后奖金设定为每年60万,5年300万。

  当初,莫言荣获难得给中国人一次的诺贝尔奖,但700多万奖金,却被吐槽买不下北京二环一套房。

  对比来看,“科学探索奖”奖金接近诺奖的一半,而且五十位奖励的对象,全部都是45岁以下,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做全职科研工作的博士。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第二届获奖名单的申报评审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五十位获奖者从全国1200个推荐与报名的人中脱颖而出,涉及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天文和地学、化学新材料、信息电子、能源环保、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等九个科研领域。

  有带着家人参加颁奖仪式的科学家风趣地说:“我在家里的家庭地位提升了!”

  所谓看得见摸得着?大概就是这样了。

  靠着接地气奖金设置、严格评审方式以及公平的回避制度,“科学探索奖”让年轻的科研者们觉得做科研更大胆了,不用为了经费跟热点,可以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担心回报了。

  “科学探索奖”的人气越来越高,逐渐变成了科学家们互动交流的平台。腾讯还会组织一些团建,把获奖人一起拉出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交流活动,比如今年获奖者们就去参观了天眼。

  站在那口巨大的锅前,面对深邃的太空,科学家们放飞了自己的思绪。

  在一行人中,研究“镜像生物学系统”这一冷门的清华大学教授朱听风轻云淡地说道,他想要搭建一个反手性的生物宇宙——一个与我们宇宙对称的宇宙模型。

  大家疑惑地问,重新构建宇宙这么难的事情,有什么用?他说他也不知道,但是就想做一做看看。

  在钓鱼台国宾馆的颁奖现场,朱听回忆起当年申请国外经费所遇到的两个尖锐提问:项目要做多久?原创性在哪?

  那时候,他没能回答上来。多年后,他从生物系统变异演化上,悟出了科研的真谛:在一个获取知识越来越便捷的时代,或许我们更应该“无知”一些,无知无畏地去想象,去挑战陌生的领域。

  怀着最单纯的好奇去征服未知,这正是科学的终极魅力所在。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为什么像极化码这样的重要理论没有首先出现在中国?”

  曾经,任正非也问了阿里坎与美国人相似的问题。

  阿里坎认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很多大学只教授“怎么办”,却不讨论“为什么”,这就像只讲解怎么造一架飞机,却不思考飞机为什么能飞。”

  一句话,急功近利。

  “而现在,中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5G科技能成功的原因。中国顶尖的大学正尽其所能地开展基础研究教育,一些大学的教学水平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最好的。”

  当阿里坎说出这番话时,曾经稳坐世界第一的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已经因为美国经费的中断而慢慢废弃,逐渐荒废。

  地球这边的贵州深山里,FAST“天眼”目前累计发现了超过240多颗脉冲星,并将进行漂移扫描巡天,覆盖超过1/2的整个天空,预计将看到几十万个银河外星系,开启人类太空观测新视界。

  今天,越来越多“科学探索奖”正在不断汇聚,愿中国星光熠熠的科研未来不再留下遗憾。

◐◐◐◐●☛█▼▲曹操读书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