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戎评:为了这个“第一”,中国奋斗了70年!

作者 :爱你我的猎物 2020-11-17 17:50:30 审稿人 : admin

豪仕阅读网,陪伴您成长。欢迎访问www.haoz.net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毛主席.《体育之研究》

  戎评向来喜欢听各式各样的“军歌”。

  而在众多的军歌中,我尤其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第一句歌词最为钟爱: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句歌词,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一丝多余、在激昂递进的旋律下,简明扼要的指出了人民军队的本质、点名了人民军队身上所承载的,关乎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未来希望!

  毋庸置疑:对于任何一名中国人而言,这都是一句伟大的歌词。

  而事实上在戎评看来,这句歌词所蕴含的伟大真理,不应当仅仅只是限于某一首进行曲。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一切关乎这个民族未来的一切进步,都应当是及其珍重、及其伟大的!

  我们的“孩子”,长高了

  2020年11月7日,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项最新科研结论,引起了各方热议:

  从1985年到2019年,中国成为了全球范围内5至19岁儿童及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长最快的国家。

  截止2019年止,中国19岁成年男女的平均身高,完成对原“东亚第一高”韩国的超越,位列东亚第一!

  那么,如今的中国19岁青年男女,平均身高是多少?

  根据《柳叶刀》此次刊载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数据抽样统计之日止,中国19岁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75.7厘米,中国19岁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达到163.5厘米。

  相较于35年前,中国19岁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8厘米、中国19岁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6厘米!

  而根据横向对比我们可以得知,目前中国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已经追平甚至超过了南欧的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

  戎评相信,看到这里时一定有不少的读者会感到不解:

  中国下一代“长高”固然可喜可贺,可是即便是这样,你也犯不着专门写一篇文章来“炫耀”啊...

  在此,戎评有这样一个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身高,难道仅仅只是止步于门面装点式的炫耀吗?

  身高与隐藏其后的国家实力

  有这样一张照片,戎评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这张图拍摄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联军侵略者攻陷北京之后,他们从左至右,依次为:

  英国、美国、英属澳大利亚、英属印度、德国、法国、奧匈帝國、意大利、日本。

  从表面上看,这或许仅仅只是一张简单的“合影照”,但是殊不知的是,就是这张简单“合影”的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其实并不简单: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此次“合影”的发起者是八国联军侵华英军司令西摩尔。

  在合影之前,根据西摩尔的意愿,英军信使依次联系了包括美、德、法、俄、奥、意、日其余七个国家在内的各国司令部,邀请派出士兵代表去进行“历史性”的合影,并附上了各国士兵代表的身高范围。

  通知合影我们可以理解,可是为何还有身高要求?

  很显然,在“西方人种中心论”大行其道的当时,英军司令部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要求,其无异于向各国联军及世界舆论暗示:

  身高=人种优势=国家强盛的原因

  但是很显然,对于英国人的这场“自嗨”,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愿意配合。

  首先是同为盎-撒主体民族国家的美国,本应排在第二位身高的美国由于其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并不愿意在世界面前屈居英国之下,于是美军司令部特意派遣了一名身高还略高于英军士兵的代表去进行合影。

  其次是沙俄,作为一个向来便为传统欧洲诸国所异见,且在克里米亚半岛和远东地区与英国存在广泛利益争端的“尾部帝国主义国家”,沙俄干脆拒绝派遣士兵出席合影。

  然后是德国士兵代表与法国士兵代表的身高排位,不仅凸显了传统法国欧陆霸主在普法战争之后的衰败大势,更从侧面表露出了彼时英国“以德制法”的策略。

  最后是被拉来凑数的英属澳大利亚和英属印度,这或许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如今的印度为何能够在中国面前依旧保持别样自信的原因,毕竟早在一百多年前,人家就已经能够与各西方列强“平起平坐”了。

  当然,最惨的还是被排在合影末尾的日本。

  戎评不相信彼时的日本是真的找不出高个儿士兵来参加合影,但是作为合影中唯一的东亚黄种人国家,日本宁愿屈居最末也要极力配合的作态,至少表明了两点:

  1、日本人脱亚入欧,融入西方秩序的决心很大。

  2、在彼时西方白人世界占据主导的情况下,亚洲的地位是真的低下。

  作为“胜利者”之一,已经基本完成了明治维新、以“甲午海战”赢得了人类历史第一次铁甲海战胜利的日本尚且如此卑微,当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中国以及生活其上的人,在西方眼中又该是个什么模样?

  曾经,中国的“丑陋”令人绝望

  明朝中后期时,以曾德昭、罗明坚、汤若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方传教士,对于当时中国的印象,或许与一般的通行认知有所不同

  ——在1613年赴华的葡萄牙籍传教士曾德昭撰写的《大中国志》中,曾德昭不仅详细的记录了当时中国婚丧嫁娶的风俗及大明对外战争的恢弘,在谈到中国人时,曾德昭用了如下这样一段描述:

  “中国人(肤色)和我们一样是白的,除了靠近热带的广州附近他们的肤色稍微有点日晒的褐色,越是往北走,中国人的皮肤就越白...他们皮肤白皙、高大俊美,躯体健硕,令人羡慕...

  根据历史核对我们可以知晓:

  曾德昭《大中国志》所记述的时间段,大致应是大明万历末年-天启初年。

  那个时候的中国,虽然在隆万改革的失败及万历三大征的连年对外用兵下,已经显露出了帝国夕阳的败像,但是在彼时的中国乃至中国人,无论是在自我尊严还是身体素质上,都可以让西方传教士感到“羡慕”。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天朝上国”,仅仅在时隔百年之后,却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极端

  ——1793年,英国女王在两国通商的愿望下,以恭贺乾隆八十大寿为名派遣使者马嘎尔尼一行人抵达中国。

  在赶赴北京的途中,这位百余年来第一次深入中国腹地的西方高级官员对于自己目睹的中国乃至中国人的描述,可谓与曾德昭的《大中国志》截然不同:

  在普通人中国人中间,我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洋洋的脸...

  他们明显的缺衣少食,瘦弱矮小,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喝...

  他们总是被兵丁或什么小官吏的随从监督着,其手中的长鞭会毫不犹豫的抽向他们的身子,仿佛他们就是一队马匹似的....

  我们(使团成员)一致认为,就现在的政府而言,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其高压的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照自己的模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完全由朝廷的意识所左右,几乎完全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毫无疑问,马嘎尔尼使团对中国腹地的窥探判断,直接为此后英国决定发动“鸦片战争”提供了完全的理论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样的“中国”,马嘎尔尼在登上回国的使船时曾这样的惋惜喟叹:

  中国或许曾经是一个伟大的美丽国家,但是如果这里的人民还不作出改变的话,那么他们势必灭亡

  所以,中国改变了吗?

  很不幸,不仅是一手制造了孱弱的清廷拒绝改变,即便是所谓共和的中华民国,也可以说是无所作为

  ——1922年爱因斯坦抵达中国上海进行短暂停留时,曾在日记中这样记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

  中国人不会坐在长凳上吃饭,而是蹲在地上吃饭,像欧洲人在茂密丛林中解手那样....

  中国人身材矮小,瘦弱不堪,他们的小孩看上去也是无精打采,反应迟缓。生活在肮脏的土地上,臭气熏天。那些像马一样辛劳工作的中国人让人觉得他们似乎没有一丁点痛觉。

  从人类繁衍的角度来看,假如中国人取代其他种族,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爱因斯坦从未与中国产生过任何交集与积怨,他甚至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

  这一点,我们从爱因斯坦之后在日记中对同为亚洲国家日本人的仰慕和盛赞,以及其对美国种族主义的抨击,便可以很轻易地看到..

  当然,诸如此类对于当时中国的评价与质疑,并不仅仅只是出现在爱因斯坦这样的个人身上。

  20世纪40年代,当时负责在缅中国远征军指挥的史迪威将军在给美国国会的征询报告中,甚至还要就国会的疑问,作出这样的回答:

  他们的头脑相当灵活,抓握能力正常,是兵员的良好选择....

  很显然,从史迪威给国会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知到,国家的弱小,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他国对我们“智商”和“生理”的怀疑!

  即使在这个报告发出时,诸如钱学森、李政道、杨振宁这样在西方学界声明鹊起的优秀人才事实就这样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选择的是对中国人生理上的歧视性集体质疑....

  对此往事,钱老在此后谈及时曾这样回忆:

  西方人对于有才能的中国人虽然表面恭敬,但是轻蔑和鄙视,却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从“绝望”到“希望”

  前不久,此前因电

影《八佰》而备受关注的导演管虎,因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金刚川》,再一次的被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这部电影之外的管导如何鞠躬戴帽子,戎评今天暂且不论。

  仅从电影角度来看,网友一句“豆瓣评分6.5,10分给题材,6.5分给演员、负10分给导演”,大家便可以大致感受到这部所谓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的内里

  ——在刻意的安排下,这部电影的全程没有政委指导员、没有无产阶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没有和党有关的一切。

  在《金刚川》的电影中,抗美援朝成了老兵回家过安稳日子的“拦路虎”、成了新兵“捞块奖章”的选择途径、甚至就连金刚川上的胜利,也成了志愿军高炮与美军战机之间的决斗!

  事实上,当《八佰》顺利上映,《金刚川》开机拍摄的消息传来时,对于这样的结果,戎评便早已预料。

  ——大家有所不知,在西方乃至我们中国内部,其实一直存在那么一批人,在刻意的淡化乃至回避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一切。

  原因无他,因为在这场战争中,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他们知道,却极其不愿去承认和回答的:

  抗美援朝中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自此前中国国内解放战争的国军降兵。但是同样是那批人,为何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就显得如此的局促狼狈,为何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就灵魂蜕变,英勇无畏?

  答案是什么?

  戎评想,中国共产党人口中“1949年前后中国的历史要分作两段来写”的这句豪言,并非无的放矢!

  对此,我们从20世纪人类最伟大哲学家之一的伯特兰·罗素在短短40年间对中国前后迥异的评价,便可以轻易瞥见

  ——1920年,伯特兰·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在中国历时1年的游学调研后,写下了其唯一有关中国的著述《中国问题》。

  在书中,伯特兰·罗素从当时中国的文化习俗、社会环境、历史渊源入手,详细客观的对中国的未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结论是“悲观”的:罗素对中国当时的内外环境感到失望,对这个民族的未来发展充满忧虑。

  但是仅仅就在43年之后,当罗素的《中国问题》一书再版的时候,这位英国哲学家在东西方冷战的极度紧张的政治敏感时期,却不顾阻拦的执意要添加“再版前言”:

  此次重印未作任何改动,尽管本书写于1922年,其间43年中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还保持原封不动。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时事问题的,若想使书中所言符合现今的情况,就必须完全修改。

  因此,看来更好的办法就是不做任何修饰,尽力保持历史的真实....如今的中国,已经与那时的中国大相径庭....中国人历经磨难,但他们的英雄主义拯救了他们,他们应该成功。愿成功属于他们!

  -------伯特兰.罗素

  1965年11月9日于普拉斯彭林

  所以,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在短短40年间便一扫百年积弊?中国人的“英雄主义”又从何而来?

  戎评想,从“绝望”到“希望”,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支持下对中国未来命运主动权的获得,一定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

  打破“迷信”,走向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人民70余年来在各条战线上的节节胜利,用铁一般的事实,将近代百年中国几近崩塌的尊严和自信再度浇筑夯实!

  时至今日,诸如“中国人不适宜脑力劳动”这样的鬼话,虽然早已没了市场,但是在一些所谓“事实”面前,一些生理发展客观规律的暂时,却成为了西方“新东亚病夫论”的所谓铁证。

  戎评相信大家一定在某些场合或多或少的听过以下的此类论调:

  1、欧美人容貌五官更立体,比中国人要更加漂亮。

  2、欧美人人种基因比中国人更容易练出肌肉,绝对力量更强。

  3、欧美人比中国人高,四肢更加修长,相较于中国人更加适合速跑和器械搏击。


  .......

  于是乎,在西方凭借百年工业革命先发优势领先,但是在中国后进追赶且两者之间差距日益缩小乃至超越的今天,在中国人思维智商、国民科学素养以及发展趋势、未来前途相较于任何一西方国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今天,那些只会存在于肮脏腐烂、只会存在于愚昧灰暗的大清民国时代才会有的所谓“洋爹强”,近年以来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了死灰复燃!

  但是,事实真的如他们所说吗?

  跪族也好、欧美种族主义者也罢,他们所谓的“欧美人容貌五官更立体,比中国人要更加漂亮”,其结论本质上不过是建立在西方审美标准上的一个谬论而已!

  不仅如此,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相较于中国人骨骼结构的圆润饱满,拥有更加硬朗立体面部特征的欧美人,其实是处于低劣地位的。

  首先从生物审美标准来看,相较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人种,欧美人的颅骨构型更加容易导致胶原蛋白流失,进而显老。

  其次从自然选择的方向来看,面部平坦,颅骨突出所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更高颅穹窿下的巨大脑容量。对此,有科学研究结果显示:东亚人的平均颅骨容积为1,415ml,而欧洲人为1,362ml,非洲人为1,268ml。

  更多的脑容量意味着什么?

  除了我们日常所熟知的更加优越的“先天智商潜力”之外,更多的脑容量通常还意味着更加稳定的大脑核心温度。

  这同样也是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亚人在极端生存环境下,相较于其他人种更加容易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诸如相较于中国人,欧美人种更容易出肌肉、平均身高更高下的所谓“体质强悍论”,在戎评看来可谓是无稽之谈。

  欧美人更容易练肌肉的谣言怎么来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哈格斯及霍奇教授两人发现睾酮与前列腺癌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之后,关于此项激素与人体机能之间的联系,便成了了世界生物医学界的新兴研究方向。

  在此背景下,睾酮与肌肉生成之间的联系,被发掘了出来。

  ——相较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人,欧美白人、黑人男性在睾酮的平均总量水平更高。

  据此可以得出:拥有更高睾酮水平的欧美人,更加容易生成为绝对力量提供构成关键因素的肌肉!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进步,曾经有关睾酮总量与肌肉生成之间的联系早已被新的理论推翻。

  最新科研结论显示:

  欧美白人也好、黑人也罢,其男性的睾酮总量虽然大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平均水平,但是在“生理可用睾酮”这项关键数据上,无论是白人也好、黑人也罢,均大幅低于中国男性平均水平!

  所以,欧美男性的高睾酮总量究竟有什么用?

  目前的科研结论均一致表明,这种无用睾酮的高总量、生理可用睾酮的低水平,除了使得欧美男性有更加浓密的体毛、体味与更加急躁的性格以外,别无他用!

  当然,所谓“欧美相较于中国人的身高优势”,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诚然,身高确实有“基因”的因素在里面,但是如今各项证据均无一例外的表明

  :中国人在一定时期内,平均身高低于世界前列水平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基因的缘故。

  西方人很高吗?

  戎评相信,如果有读者有过参观欧洲古建筑抑或是古铠甲展出的经历的话,那么一定会对其古建筑的低矮和古铠甲的袖珍,而感到惊奇。

  事实如此:如今我们眼中身材高大的欧美人,其实真正长高,也不过就是工业革命以来近两百对年间的事。

  他们长高的秘诀也很简单

  ——充足的食物热量摄入和满足生长发育的肉蛋奶。

  这一点,我们从战后日本经济大发展下,“每天喝杯牛奶,强壮整个民族”的国民体质改造计划之后,曾被冠以“倭国”(矮子国)称谓的日本国民身高直线上升,乃至超过中国一度成为东亚第一高的往事,便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

  所以,在中国下一代多年充足营养摄入的今天,在中国00后身高已经完成超越日韩,问鼎欧美的今天,再去迎合西方理论,大谈所谓“新东亚病夫论”而自轻自贱的一些中国人,是何其的可悲可叹?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戎评一贯认为,“东亚病夫”的帽子曾经之所以会被扣到咱们中国人的头上,其原因无外乎有二:

  1、政府愚民统治下,人民思想愚昧!

  2、长期饥饿和营养不良,使得中国人的体质孱弱不堪!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的百年愚昧终于得以终止。

  而在今天,在中国实现多年经济快速发展,饥饿与营养不良已经基本得到实质性消除的今天,固有意识中的中国人体质孱弱论,也大概仅存于好莱坞的电影和公知的嘴中!

  中国00后的身高数据夺冠,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事实如此,中国人从来就不是“矮小羸弱”的种族!中国00后身高数据傲世日韩、后来居上的现实,不过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回归!

  中国人应该知道,在历史的大多数时候,我们中国人不仅一直很高,而且体质还从来很强

  ——两千多年前严格按照真人比例大小制作的兵马俑,身材最矮小的也有175厘米,平均身高竟达到了184厘米。

  秦汉出土墓葬中,先人骸骨男性动辄一米八以上、女性动辄一米七以上的更是

比比皆是。

  而汉将李陵仅率5000步卒大战匈奴8万骑兵,还能打匈奴人苦战不已,只敢尾随逡巡,除了甲坚弓劲以外,凭的又是什么?

  汉将陈汤告诉了我们答案:

  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显然,在排除了“器”的因素后,剩下的只能是“人”,而一汉敌三胡的最大原因,就是汉军士兵远超匈奴人的身体素质!

  力量,速度,耐力,应激,平衡,柔韧。

  以中国人为主要代表的东亚人种,拥有后工业时代地球人类的最均衡的强悍体质,在伟大的继承与恢复下,我们正在基因与血脉的无声指引下,朝着曾经的繁荣与复兴,大步迈进!

豪仕阅读网,陪伴您成长。欢迎访问www.haoz.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