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之子在美中弹身亡 背叛的代价就是国破家亡!
原创: 金桥智库
来源微信公众号:王诚说人生
已获授权
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赫鲁晓夫在美国罗得岛州家中被枪杀,享年84岁。据美联社24日援引美国罗得岛州验尸官的消息说,谢尔盖18日死于头部枪伤。但是警方既没有说他是自杀,也没有说是他杀,死得有些不明不白。

罗得岛的警方是18日清晨接到了谢尔盖妻子的报警电话,前往他们位于当地克兰斯顿的家中,当警方抵达现场时,谢尔盖已经失去了生命迹象。当地警官托德·帕特拉诺24日对媒体说,没有迹象显示“外界不当行为”导致谢尔盖死亡。也就是说警方暗示是死于“自杀”,目前警方已经结案,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刑事诉讼。感觉美国警方这是在敷衍了事,一个老人家老伴还在,无灾无病为什么会自寻死路呢?
谢尔盖之死,意味着赫鲁晓夫这个前苏联第一家庭已经事实上走向了凋零,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姓氏将成为历史。遥想当年,1959年,赫鲁晓夫作为第一个访问美国的前苏联最高领导人,带着自己的三个娃娃访问美国的时候,是何等的风光,赫鲁晓夫这个姓氏也曾经响彻美利坚的天空。

而当赫鲁晓夫这个名字最后一次响彻美利坚的时候,却是以这种悲怆的方式谢幕于历史,造化弄人,真是令人唏嘘不已。谢尔盖是赫鲁晓夫的次子,也是赫鲁晓夫最小的儿子,出生于1936年,早年在苏联是一位火箭专家,于1991年苏联垮台前夕移居到了美国罗得岛州,在美国著名的布朗大学教授冷战相关课程。
1999年7月,谢尔盖和妻子瓦莲京娜一起宣誓加入美国国籍。谢尔盖的所作所为,对于苏联和俄罗斯人来说,无异于背叛,作为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唯一在世的儿子,却选择投入了敌国的怀抱,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在感情上无疑难以接受。
但是谢尔盖在生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却说,如果他的父亲赫鲁晓夫在世的话,应该会支持自己的这个决定。他说这番话的依据或许就是,他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就是跟随赫鲁晓夫的历史性访问吧。
谢尔盖的妻子瓦莲京娜告诉俄罗斯塔斯社,将在今年10月在莫斯科为谢尔盖举行葬礼。我不知道到时还会有多少俄罗斯人去参加他的葬礼,但是肯定会比1971年离世的赫鲁晓夫葬礼更加凄凉吧。
因为谢尔盖的儿子尼基塔并没有随他移民美国,而是在苏联垮台后,选择继续留在俄罗斯。但是受父亲叛国和俄罗斯经济崩盘的影响,可怜的尼基塔常常徘徊在失业边缘,于2007年因生活窘迫,贫病交加去世,年仅48岁。
前苏联的领导人,最为中国公众所知晓的应该就是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了。列宁和斯大林是亲密战友算是第一代,而赫鲁晓夫则算是第二代领导人,比毛主席只小了一岁。

赫鲁晓夫出生于卡利诺夫卡(今属库尔斯克州)的俄罗斯村庄,母亲是一个民间歌女,父亲是一个农民,当然赫鲁晓夫在斯大林晚年一直声称,斯大林是他的“亲生父亲”,但是却在斯大林死后背叛了他。
要用一篇短文章写下赫鲁晓夫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是不可能的,至于写赫鲁晓夫族的故事就更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能讲一下忠诚与背叛的故事。
赫鲁晓夫一生的发迹都与“斯大林”脱不关系。
赫鲁晓夫同志从政的起点就在一个叫斯大林诺的地方(此前叫尤索夫卡),1925年7月,29岁的赫鲁晓夫被任命为斯大林诺辖下的彼得罗夫-马林斯基区的党委书记。不久之后,他又作为斯大林诺的几位代表之一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十四届联盟共产党代表大会,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斯大林同志,当然是在台下远远地看到。

从斯大林诺开始,赫鲁晓夫开始了自己传奇的政治生涯,1926年12月,30岁的赫鲁晓夫被提升为斯大林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两年后,他以火箭般的速度乌克兰加盟共同国党委组织部长,要知道乌克兰是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我们想像一下,如果是在广东或上海出现了一位34岁的组织部长,那是不是算得上特别年轻有为了?
这还没完,才当了乌克兰组织部长一年的赫鲁晓夫就于1929来到了莫斯科,进入斯大林工业学院继续进修。在这里赫鲁晓夫同志干了两件事,为他后来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一个是积极投身到斯大林工业学院的反右派运动。当时的斯大林工业学院虽然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但是学院中却充满了反对斯大林的右派分子。赫鲁晓夫积极响应学校党委攻击那些右派分子,并协助《真理报》指控和告发他们。由于反右派的贡献,赫鲁晓夫很快在莫斯科站稳了脚跟。
另一个就是结识了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当时斯大林的妻子也正好在斯大林工业学院学习,学校里面到处都是反对斯大林的右派分子,很自然让她非常不爽。结果看到了新来的赫鲁晓夫卖力地反击右派分子,捍卫斯大林的路线,自然也就欣赏有加。有了第一夫人的赏识,慢慢地就在斯大林那里吹起了枕边风,赫鲁晓夫命运就此改变。赫鲁晓夫对此也不加掩饰,在后来的回忆录里面声称,阿利卢耶娃是他的“幸运彩票”。
所以,赫鲁晓夫同志很快就在1930年获得了新的职务,成为莫斯科最大的区——克拉斯诺普雷斯奈斯基区的党委书记。两年后,也就是1932年他成为莫斯科党委第二书记;1934年他被任命为莫斯科市第一并当选苏共中央委员。相当于39岁就做到了北京市委书记并当选中央委员。
然后呢,就是苏联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开始了。1934斯大林开始了政治上的大清洗,赫鲁晓夫是斯大林大清洗政策的积极鼓吹者和执行者,从莫斯科一直杀到乌克兰(1937年底斯大林任命他为乌克兰总书记),在莫斯科,赫鲁晓夫抓了41304名“罪犯与富农分子”,处死了8500个,大大超额完成了政治局定下的任务。
1938年1月赫鲁晓夫正式到乌克兰走马上任。到了乌克兰的第一年,赫鲁晓夫同志就搜捕了106119人,而在1938年-1940年被捕人数达到了165565名。乌克兰政治局和书记处仅一人幸免,整个党政机构都进行了大换血。不少人被错捕、错杀了。
然后就是纳粹进攻波兰,欧洲的二战全面爆发,赫鲁晓夫执行斯大林的指令,指挥苏联红军进攻波兰,与德国瓜分了波兰领土,靠近苏联的波兰土地本来就有大量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红军的到来,将他们从波兰贵族的压迫之下解放,受到了他们的欢迎,这些侵占的领土被称作西乌克兰地区。
再后来就是纳粹撕毁协议,全面进攻苏联,乌克兰首当其冲,赫鲁晓夫刚开始严格执行斯大林的政策,吃了不少败仗,牺牲巨大。后来赫鲁晓夫参与指挥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是赫鲁晓夫第三次与斯大林这个名字结缘了。然后赫鲁晓夫又随军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等著名的战役,为苏联卫国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获得过两枚列宁勋章。
战后,赫鲁晓夫的主要工作就在乌克兰搞战后重建,一直到1949年,再次被斯大林调回了莫斯科。此时的斯大林已经时日无多,调赫鲁晓夫回京,是为了平衡拉夫连季·贝利亚、格奥尔基·马林科夫等人的权力,这两个被普遍视为斯大林的接班人。也就是说年富力强的赫鲁晓夫也被纳入到接班人的圈子,只是呼声不高,排名靠后。

但是有时候呼声高并不是什么好事儿。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但只能执掌宣传和意识形态的权力;政治和经济大权则落入马林科夫和贝利亚手中。贝利亚刚刚上台后不久,就发动了一系列大胆的“自由化”改革:实施大赦,将劳改营中数百万被关押的政治犯释放并平反;终止对苏联内各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化政策,恢复本民族语言的地位;并酝酿使东德和西德合并为一个中立的德国。这些政策事实上跟后来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异曲同工。
于是在1953底,马尔科夫联手赫鲁晓夫干掉了贝利亚,终结了贝利亚不到一年的倒行逆施。然后第二年,赫鲁晓夫又借列宁格勒案件干掉了马尔科夫,逼其辞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最终坐稳了苏联第二代领导人的位子。
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秘密报告”。刚坐稳位置的赫鲁晓夫就在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全面否定了斯大林路线,并声称要回到列宁主义的路线上来。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背叛”震惊了世界,不但是在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联盟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同时也让西方帝国主义如获至宝,看到了和平演变苏联的希望。
当然,赫鲁晓夫虽然批判了斯大林,但是他的政绩还是有目共睹的,后世对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在国内,赫鲁晓夫推进了垦荒等政策,让苏联的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大增,实现了从短缺到出口;在城市里则大量修建了预制板盖的赫鲁晓夫筒子楼,极大地改善了苏联城市居民的住宿条件;在科技上取得了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辉煌成就等等。

在外交上,赫鲁晓夫也是毁誉参半。他对斯大林的否定,破坏了建立在二战基础上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牢固联盟,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开始恶化;他执政之初,对中国扶持力度加大了,不但无私援助了156个大型项目,就连核武器都在帮助中国弄。
但是后来却因为联合舰队的事儿,最终在1960年与中国翻脸,撤回了全部苏联专家。这对苏中关系和国际共运事业来说,都是致命的分裂。而最搞笑的事情在于,恰好在赫鲁晓夫下台的那一天,中国的原子弹爆炸了,中国跻身核大国的行列。
另一方面在与美国的斗争中,他的斗争意志不如后来的勃列日涅夫,更不如美国历任领导人。虽然闹出来了古巴导弹危机,但是整体上是希望与美国合作,共治全球的。当然,他搞的古巴导弹危机倒是为中国在1962年展开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创造了最佳时间窗口。这个我们还是要感谢赫鲁晓夫同志的。

赫鲁晓夫“背叛”了斯大林,结果他自己也遭到了“背叛”。1964年,正当他在黑海之滨渡假的时候,勃列日涅夫等人发动了政变,罢免了他的一切职务。此后赫鲁晓夫住在自己的乡间别墅,做回了一个老农民,一边种菜,一边带孙子,一边写回忆录。一直到1971年9月11日因病逝世,葬于新圣女修道院公墓。仅有150多人参加他的葬礼,媒体被禁止报道,公墓被关闭。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放在赫鲁晓夫身上太恰当不过了,他后来遭遇都是报应。他一生的发迹都有赖于斯大林,结果他却背叛了斯大林,结果也被勃列日涅夫等背叛,他在1961年将斯大林遗体迁出了列宁墓,结果他成了唯一一个不能葬在莫斯科红墙列宁公墓的领导人。
赫鲁晓夫结过三次婚,其中头婚生育了一子一女,二婚很短未生育,第三次婚姻生了三个子女,但是一直未领证,一直到他下台才发现没跟老婆结过婚。但是现在的媒体一般只报道赫鲁晓夫有三个子女,可能是头婚生的女儿及他最小的女儿都早早夭折了。

赫鲁晓夫的长子列昂尼德·赫鲁晓夫是一名优秀飞行员,也是苏联战斗英雄。列昂尼德生于1919年,同年丧母,深得赫鲁晓夫的宠爱,并于1937年毕业于巴拉绍夫的民航飞行员学校。苏芬战争期间主动请缨参战,作战英勇,身负重伤。后来疗伤院时因醉酒误杀了一位年轻军官,这是他一生唯一的污点。
当卫国战争爆发时,列昂尼德·赫鲁晓夫已是经验相当丰富的飞行员,在轰炸机航空队服役。列昂尼德在军队作战英雄,从不因为父亲是高官而贪生怕。1943年3月11日,是列昂尼德生平最后一次飞上蓝天。他在配合长机在德军占领区上空执行任务,遭到两架德机的攻击,双方在高空展开了一场二对二的生死对决。
最终为了救长机驾驶员扎莫林(苏联王牌飞行员),他的座机被击落而牺牲,时年仅24岁。而扎莫林则在击落一架敌机后脱离了战场,但是他却因为害怕被追责(毕竟那个时候赫鲁晓夫已经是中央大员了),隐瞒了亲眼看到列昂尼德战机被击落的事实,只是说他失踪了。
因为他的隐瞒,结果就出现了诸多关于列昂尼德谣言。流传最多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说他主动驾机投靠了纳粹德国,成为纳粹手里的一张王牌,被大肆宣扬,极大的影响了苏军的士气。最后被斯大林派克格勃抓捕回来枪毙了。
第二种版本则是说他因为飞机降落在德战区而被俘,成为了叛徒,后面的情节也是一样的,被斯大林派克格勃抓捕回来枪毙了。还有鼻子有眼地说赫鲁晓夫向斯大林多次跪地求情,饶他儿子一死,结果斯大林不听,坚决枪毙。所以,赫鲁晓夫背叛斯大林就是为了报杀子之仇。
这些子虚乌有的谣言其实都是站不脚的,是政敌或西方敌对势力制造出来的抹黑赫鲁晓夫的谣言。其恶劣程度大致相当于美国反华势力和公知诬陷毛岸英的蛋炒饭故事,或者说毛主席整彭德怀是因为毛岸英之死一样,都属于敌对势力炮制的政治谣言。
赫鲁晓夫虽然背叛了斯大林,但是他却并没有背叛共产主义,也没有背叛苏联。他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只能说毁誉参半,七分功劳,三分错误。
但是赫鲁晓夫的小儿子谢尔盖却是实实在在地“背叛”了苏联,背叛了社会主义。他在美国不明不白地死了,也算是咎由自处。如果他老老实实地呆在苏联,至少可以保护好自己的儿子尼基塔,让他可以结婚生子,不至于断了赫鲁晓夫家族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