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印度不能崛起,关中国啥事?

作者 :零崎曲识 2020-06-25 06:15:43 审稿人 : admin

作者:卡夫卡很忙
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

最近印度又跑来挑事,好多公众号写手为了哗众取宠,纷纷写道:有大国在,印度没可能崛起!
YY其实也能创造经济效应,比如说宝莱坞,为了取悦观众,拍了无数的抗中神剧,什么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跟他们的想象力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我也是一个写公众号的,当然知道哗众取宠能得到高阅读高点赞,但摸摸自己的良心,一本正经的鬼扯,良心不会痛吗?
把另一个国家不能崛起的原因,火急火燎的扛在自己身上,脑子不是有病吗?
小国可以靠机缘巧合,蛇形走位,抑或者是天然资源优势过上好日子,但大国却没这个命。
你从名字看就能看出来,大国的大字,大意味着有很多人,有一大片地盘,有周围四邻盯着你的眼睛,什么火上浇油、雪上加霜、趁火打劫的事才是国际上喜欢干的,没有谁真的喜欢你崛起,说白了,地球上的资源就这么多,一个小国富裕了多占多用点,摊到人均上还能承受得起。
你一个大国跑去搞崛起:你国稍微闹个猪瘟,全世界都快没猪肉吃了;你国婴儿要喝高品质奶粉,全世界的超市都被迫限购……
这谁受得了啊!
搞得堂堂美利坚的总统一想起来就百爪挠心,半夜三更睡不着觉,发个推特就一个“CHINA”。
为什么大家都不怕印度崛起?因为大伙又不傻,都知道印度是不可能崛起的,没可能发生的事,有什么好怕的?
复旦有个狗屁不通的唐教授让大家别沉迷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文明。世界有近现代史,但真的没有历史,世界从前的文明都在中国。
读历史读到的如果只读出来一肚子宫斗,我建议你还是去晋江看爽文。
你不读历史你怎么能搞懂一个大国是怎样生长出来的呢?
没有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没有铁血的手段灭豪强,一道德,哪里来今天的中华民族?
中国的历史上也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异族入侵,最后留下来的都能融入进来,这才有我们这样大国维持统一的基础。
明代之前,黄河以北都认为自己跟黄河以南的是两个族群,为什么朱元璋最终能再造中华?靠的还不是秦始皇汉武帝留下来的遗泽?
如果你读历史读成唐教授那个水平,把《甄嬛传》和《武媚娘》当成了读历史的成果,那么就去读他的博士吧。
一、
三国演义里有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为什么会合久必分?历史写的清清楚楚,因为地方势力跟中央集权之间是有冲突的,一旦中央政府执行力控制力下滑,地方割据势力就要别苗头,找各种借口出来闹腾一下,闹腾的动静大了,就形成了乱世割据。
为什么会分久必合?现实摆在那里,农业社会里想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要集中资源办大事,兴修水利,河工,赈济灾荒、抵御外族入侵,这些都不是一个两个割据一方的小政府能办到的。总有一个牛人出来,扫平各路诸侯,完成大一统的伟业。地方上呢,往往也被折腾够了,看大哥如此给力,小弟们便纳头便拜,求过太平日子。
于是又开启新一轮的建设狂潮。
中国基建狂魔的基因从大禹治水时代就开始了。
从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里,我们看到各个不同部族,在治水的形势逼迫下,完成了一次融合和统一,不能完成KPI目标的,被大禹给直接KO了,这种大基建里形成的合力,最终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
感谢苦难吧,中国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耕文化铸就的统一思想,其实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
单个的人在自然面前太微不足道了,不结成群体根本无法抵御内部的自然灾害和外来的侵略。
饥寒交迫这四个字今天我们看来也就是个成语而已,在以前,这可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性要面临的实际问题。
当我们看完了中国看印度,就会发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果然是至理名言。
单以农业生产条件论,印度比中国优越太多了。
上面这张地形图就是印度的全貌,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大平原,真是令人羡慕。
更令人羡慕的是气候,我们是一年四季,这里也就两季,过了雨季就是旱季了。
印度人习惯了有旱季以后,所以才有如此深沉的恒河崇拜,干了这碗恒河水,生生世世都渴不着。
在小农经济时代,如果一切都是安稳可控的,如果所有的自然灾害都是无法抵抗的,那么印度教那种躺倒任捶的精神就很容易理解了。
熬一下,熬过去就是雨季了。熬一辈子,熬过去下辈子就是贵人了。你看这个衔接简直是天衣无缝。
这就导致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人等一直都处在一种消极的生存状态,谁来了都给你当统治者,谁过来殖民都热烈欢迎。
从雅利安人到蒙古人再到英国人,不同的种族几千年来轮流在印度大陆当了一回殖民者,无论是谁过来当了这里的主人,大家都认为躺倒任捶的印度教精神太难得可贵了,都想让它发扬光大,于是不遗余力的把自己宗教里最逆来顺受的教义都融合进去了。
这就像印度的特色咖喱。世界上本来没有咖喱,香料多了,加在一起掩盖食物原本糟糕的味道,就形成了咖喱特色,咖喱吃久了,也就忘了这世界上还有别的做菜模式。
我一直极度怀疑印度的咖喱是为了掩盖常年高温食物容易变质而发明的,呵呵!
种姓跟印度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伊斯兰教和佛教基本都讲一个众生平等,只有印度教才把等级划分得如此清楚。
高种姓的自然就是外来的侵略者种族了,又因为外来的民族换来换去,所以高种姓最后也基本都混血了。
种姓的背后是人种,人种的背后是殖民。
印度只有宗教上的相对统一,并没有语言文字和民族的融合,所以即便是1962年印度打败了中国,尼赫鲁难道有办法去消灭种姓?
那等于是灭了印度教的根基,如果连印度教都没有了,印度拿什么来做统一的粘合剂?
二、
印度的大一统第一是英国人的恩赐,第二是印度教的粘合。
英国人又是什么好东西?连香港这一块小地方都要精心搞成个烂摊子,何况是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呢?
秦始皇统一中国虽然杀人不多,那是老一辈的杀神白起把该杀不该杀的都杀得差不多了。
打破封建割据的坛坛罐罐非常困难,中国大一统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达成的。
印度教跟大一统本来就是天敌,想想看,高贵的人都要有自己的地盘才显得高贵,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没办法鱼肉乡民等于是锦衣夜行,这是我国著名割据势力头子项羽的话。
高种姓靠着勾搭宗教形成了地方势力,地方势力反过来又推广教义。
英国人占领了印度以后,倒是大兴土木建设了道路和铁路,这并非是为了让各地流动起来,而是借着道路体系让自己的殖民统治能成功。
但是英国毕竟人少,印度这个奇葩的地方,语言都有无数种,谁特么有办法直接去沟通啊。不过也好办,印奸跟买办嘛,招聘一大批,允许他们自己形成地方上的势力,这些地头蛇们割据了以后,代办收税,代卖商品,代买原材料,岂不省事?
印度人传统的习惯是躺倒任捶,英国人给的规矩是支持割据,最后等到大英帝国实在是没办法维持殖民统治了,允许印度独立,那还是给留了个地方割据,山头林立的大坑,再开一个民主制度的新坑。
从此之后,印度就在坑里爬不起来了。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保护主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方割据势力,种姓制度给地方割据提供了宗教支持,民主制度给地方割据提供了法理依据。
所以印度根本就没有统一,所谓的统一不过是个名字而已。
没有流血得来的统一,都是妥协,讲条件,都是换汤不换药,殖民地还在,只不过殖民者躲到了幕后,把屎盆子扣给了政府,自己一边数钱一边偷偷乐。
到现在,印度还没有办法调配有效的政府资源,跟中国学着搞一下基础建设。
都不用你搞多高新尖端的高铁新基建,你丫老老实实的把农村基础水利搞一下行不?
旱季干死,雨季涝死,你就不能多修点水库大坝?
很可惜,当初印度统一没有搞土改,土地是农业经济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中国土改是怎么改的?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哭唧唧的唱《软埋》呢!
常凯申在大陆搞不动土改,去了弯弯大刀阔斧的干了起来,结果呢,皇民大反扑,为了遏制住,担了多少骂名?现在皇民余孽菜菜子上台大搞翻案,连雕像都被泼了红油漆。
至于印度,有土改的基础吗?有可能土改吗?现在还要靠着农业苟下去来安顿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呢。
印度的地方割据势力们才不愿意兴修水利呢,没有水利设施,自家刚好有地下水资源,那就是财源,贱民们干死涝死,关我屁事,就这么简单。
地方上的事地方说了算,地方的选票都在地方手上。
地方平时要起好处来那是撒泼打滚,一旦中央要求地方牺牲小我,成就大我,那是不可能滴,可能某个人,某几个人的利益受损,就会导演出一起大规模的群众性事件!
想想看吧,这个家族在此地经营了几百年,根深蒂固,大户们互相联谊,气同连枝,你一个民选的领导,还不定干几年呢,有什么资格过来说三道四?
于是眼看着邻居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连年翻新,南水北调这样大的工程说干就干,中线早就完工投入使用了,新一期工程还在继续中。我老家本来是在长江洪泛区,最近这几年发大水都温柔多了,多余的水调走了一部分,可不是少了好多麻烦?
印度原本也可以如此,这种事别国会阻碍吗?兴修水利利国利民,起码让农民们吃饱一点吧,有口水喝吧。
你说你崛起,连最基本的问题喝水吃饭都没办法解决,崛起个毛线?
旱死涝死无缝切换,纯粹靠天说了算。
一个崛起的大国天天都是这等景象,你当我不知道崛起是咋回事?连本国的自然环境都无法征服,还想去征服世界?这么天真我只服三哥。
三、
网上有个问题,问为何印度外债这么多。
很简单,印度征服收不到税,但是维持一个那么庞大的国家运转,一样需要很多钱,天天寅吃卯粮,国际上的金融专家们自然不会给好脸色看。
有些国家如日本,早就负利率多少年了,大家还是抢着把钱借给日本政府,但是,印度人使出了高利贷的力气,才能拿到来自英联邦的融资支持。
所以问题又来了,为啥印度收不到税?
美国黑社会谁都不怕,就怕税务局,大名鼎鼎的黑社会老大卡彭就是被IRS给收拾了。
美国税务局厉害主要是因为武力强横,武装收税,根本不给律师叨逼的机会。
在印度,由于地方割据势力实在强横,民主化彼此妥协之后,连个税警团都不敢搞。按照媒体给的数据,每年只能完成20%的征税额度,这就尴尬了。
但你以为这就意味着印度税收底,便利于商品流通?
大错特错,地方割据在于分一杯财权,中央收不到税,并不代表地方上不给你征税,但这个税最后到哪个口袋里,那就另说了。
还记得我们亲爱的慈禧太后吗?她死后留下了一个美美哒颐和园,当年为了修园子,李鸿章出面借着办北洋舰队的名义向各地筹款。
以西太后的权威,直接问地方上要钱修园子,地方官肯定会抗命不给,所以关键时候还得派老李出来背锅,不过老李也不白给,自己贪污的钱更多。
我为啥说这个,主要还是想说明白为啥印度军方动不动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到处搞事,你不搞事有什么借口向地方势力要钱?
至于要来的钱真的用来建设军队吗?呵呵,印度常规部队的数量远少于中国,至于武器装备嘛更是坑爹。
印度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还跑过来打大国,人家不是傻得狗血上头,而是别有目的。
只有小国才看重外交,大国最重要的永远是内政!
印度政府所做的一切,在中国历史书上都能找到原因,如果你只看历史上的野史、艳史像唐教授一样跑来批评人,就当我没说。
你看到的是三哥的好勇斗狠,我看到的是藏在好勇斗狠背后的讨价还价,跟大国讨价还价,它还没那个资格,跟国内地方势力讨价还价,这才是莫迪大仙的目的。
2016年,印度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废钞令,本来这是莫迪借机用金融的手段来杠地方势力的把戏,结果呢,废钞令跟着是黄金限制令,地方警察们趁机四处抄家,你猜这钱最后到谁手上了?
唯一的好处是各地没那么好意思吹牛皮了,因为吹牛皮的GDP增长可能也要交税,就是你不足额交上去,起码也要用小本本记个账先。
结果就是连续几年印度的GDP增速大跌,连牛屎都被塞进的GDP里,还是不够敲的。
可能各位以为印度吹牛成性,狂吹GDP纯属自我陶醉,其实不然。
印度这几年一直都是国际投资的热点。
国际资金来到印度就会发现,握草无情,进入了泥潭,有点不能自拔的意思。
以我国某粗粮企业为例,明明做到了印度NO1,投资了7个厂,雇佣了2万多人,但这样都不赚钱,财务报表里永远都是亏损。
这种投资对印度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印度必须要给全世界交出非常靓丽的增长数据,当然,数字是可以ps的,但实力确实没办法造假的。
华尔街主导的金融资本最大的好处就是看重增长,乐意听故事,印度恰恰是最会讲故事的,所以彼此一拍即合,泥足深陷,并将继续坑下去。
所以你问我,印度发展潜力,我就笑笑不说吧,在印度不亏得鼻青脸肿就已经很难了,怎么你还想赚钱?
可能只有像俄熊这样的钓凯子高手才能钓住这个狡猾的三哥,但这里真的有你看到的那么简单吗?或者说是不是其中另有隐情?
反正印度崛起第一大问题就是没钱,靠借钱过日子维持下去,那是美利坚,人家有美元霸权,印度有什么呢?
怪中国不配合之前不如先把税收问题好好解决了吧。
四、
治大国如烹小鲜,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讲,就以上一点简单的问题,对印度来说,都是无解的难题。
不解决种姓问题,就无法解决地方割据问题,解决了种姓问题,就等于政治去宗教化,印度随时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如果地方割据问题无法解决,那么大国就是个笑话,政令都不能贯彻下去,就是有再牛叉的领导人,也没有执行力啊。
如果财政问题无法解决,中央政府拿什么来怼地方,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这个力量第一个是金钱的力量,请问印度有吗?
今天印度已经陷入到一个无解的难题中,为了给国民洗脑,媒体天天忽悠印度文化,但你国连个统一的文字都没有,唯一算是统一的文字还特么是前统治者留下的英文,就靠这你跟我忽悠文化?有没有搞错?
大国崛起靠的从来是血和火,血有敌人的血,更多的是自己的血,敢于牺牲。火是敢于焚烧旧时代的勇气,打破旧的束缚,才能有新生。没有破四旧,干掉封建残余,你以为农民们有那么容易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到城市来工作?
印度以为躺倒了一觉醒来,突然就崛起了?哪里有那等好事?世界不是宝莱坞控制的。
就是没有中国,难道印度就能因此换个德行了?难道就能政令通一,令行禁止,全国民众万众一心搞建设了?
印度缺的是破,没有砸碎一个旧世界,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
不过你看,人家连独立都是前主人恩赏的,就问你谁来砸,谁敢砸,又是要砸谁?恐怕现在政府第一个就不干了。
所以你问我印度崛起的问题,是不是有点扯啊!

http://www.CaaO.net●☛█▼▲◐●☛█▼▲◐◐◐◐●☛█▼▲◐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网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