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互联网爆红的黑人抬棺梗是哪里来的?黑人抬棺老哥火了之后称疫情结束后我们要涨价_黑人抬棺老哥(2)

艺术品就是令人无法解释,但有触动人心的力量,能让人久久驻足凝视。从这个角度来看,加纳棺材鱼绝对称得上是艺术品。鱼的表情温柔,安详,谐谑,而且它还是个棺材。

加纳光怪陆离的棺材引起了西方人的注意,他们把棺材带回了西方,参加各种展览,所到之处引起热烈反响,甚至有人不远万里跑去加纳订制棺材。

▲在伦敦的一场展览上展出的加纳棺材

但是因为棺材原料的原因,一些国家不允许进口加纳的棺材。于是,一位法国诗人为此写了一首诗,叫《我愿意死在加纳》。
试问谁不愿意死在加纳呢,有六人专业团队抬棺起舞,还能躺在私人订制的颜色鲜艳的棺材里火热上路。
而放眼整个非洲,葬礼中出彩的地方都远不止棺材和跳舞这么简单。非洲的葬礼是很隆重的。
在葬礼开始前,一般会树立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写明白葬礼的安排事宜。葬礼上不但要请乐队,还一定要大摆宴席,载歌载舞,狂欢不止。亲朋好友们来了先随份子,然后胡吃海喝,一起跳舞,欢送故人上路。

当然,就像国内一些农村总有不相干的人看见白事就嚎一声“我的亲娘舅啊!”然后就去蹭胡辣汤喝一样,非洲的很多地方也有专挑葬礼蹭吃蹭喝的人。这些人根据讣告寻找葬礼专程奔丧,只为吃饱,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葬礼不管是丧是喜,为的都是抒发情绪,对冲不幸。那么,有喜就有悲,载歌载舞之前还是有必要先怀念一下故人。
在怀念故人的环节,除了欢快,非洲葬礼还讲究哭丧,一定要哭声震天才显得有说服力。但是难免也有哭不出来的时候,于是在葬礼文化比较发达的加纳,当地甚至发展出了专业的哭丧团队。


这个团队由寡妇组成。在丈夫去世后,她们收费为他人所爱之人哭号告别,哭声越大越感人。哭丧文化在非洲和遥远的东方,各自独立出现,却最终走上了相似的商业模式。
然而,大操大办自然难免造成浪费。对于种种丧事儿大办的现象,一位非洲官员是:“我们要继承的是民族优良传统,不应把大办丧事的陋习带入21世纪。”
哭丧团队,食材饮料,漂亮棺材,歌舞团队,每一步都是钱。在非洲一些比较穷的国家,一场普通葬礼的的开销能达到一两万美元,一场葬礼甚至令不少家庭破产。
肯尼亚著名社学家奥库鲁博士说过:“仅卢奥族16个支系中的一支,年丧费就超过13亿肯尼亚先令,造成家庭破产者不在少数。” 我们在互联网上玩的每一张黑人抬棺图,背后都是黑哥哥们的血汗钱。

那还说啥了,尊重就完事儿了。
近日“黑人抬棺”老哥称:“很高兴疫情期间给大家带来快乐。疫情结束后我们会涨价哦!”又一次引起大家热议。
相信很多人都在4月被几个黑人抬棺起舞的视频惊叹过:还有这么玩的?那骚气的舞步,诡异的音乐,让很多人欲罢不能。而在火遍全球之后,“专业团队”的负责人本杰明·艾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红,很开心很荣幸这个视频能在这段特殊的期间为大家带来快乐,同时透露疫情之后会涨价。而现在黑人抬棺这几个哥们已经在这个领域独领风骚,无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