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输入确诊病例黎某丈夫被确诊新冠肺炎 地坛医院18天内筛查境外输入人员1601例(2)
昨日运行5小时小汤山医院接收待筛查人员35人,1例确诊
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了小汤山医院的运行情况。
高小俊说,昨天小汤山定点医院正式运行。3月16日19时至24时,小汤山定点医院共接收机场转运来待筛查人员35人,其中来自美国12人,英国9人,法国3人,韩国3人,加拿大2人,奥地利2人,瑞士1人,澳大利亚1人,菲律宾1人,阿联酋1人。经筛查,有来自英国的女性确定为确诊病例。其余结果待报。
医院运行前,相关部门已经组织进行了全院环境消杀、病区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开诊后,小汤山医院每天都会对所有公共区域、科室进行两次全面消毒,每批筛查人员离院后还将对房间、床单元进行彻底终末消毒,保证环境安全。为使筛查和救治工作有序推进,医院成立了临床救治专家组,随由市属医院具有丰富临床救治经验的中西医、院感、护理等专家组成,每日研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诊疗计划,并与其他市级新冠肺炎收治定点医院形成远程会诊机制,促进医疗协同,分享经验。医院也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市疾控中心紧急支援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车辆,提高检测的效率。
小汤山医院严格按照卫生防疫标准完成了院内区域所有通道的硬隔离,设置了单独出入口,24小时有专人值守,实现各病区安全独立运行。医院成立了专门的院感督导员,督促、检查全院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严防院内感染发生。
小汤山医院针对旅客或患者特点,还提供了心理舒缓音乐疗法、八段锦、扫码购物货品直接送到病房,一天可以安排5次点餐服务,配备了中英文版的重点医疗护理流程和操作示意图,为旅客和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目前,医院总体运行平稳,各方面工作正在有序展开。
小汤山医院揭秘:设计施工难度远超过非典时期
小汤山医院定点医院16日正式启动运行。在17日的发布会上,高小俊披露了小汤山医院定点医院“诞生”的全过程。高小俊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扩散蔓延,北京作为重要的国际口岸,面临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骤增。为做好境外输入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尽力保证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决定,3月16日起,启用小汤山医院,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
1.5万余人53天昼夜设计建设施工
为应对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1月23日,市委市政府决定紧急启动小汤山医院改造和新病区建设工程,作为市级定点收治后备医院。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紧急调集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方圆监理以及水、电、气等有关单位,1.5万余人经过53天的昼夜设计及建设施工,3月15日应急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新建59584平方米,改造22483平方米,共计82067平方米,建设床位1600余张。施工期间正值春节,许多设计人员、工程师和工人都是放弃了回家团聚机会投入建设中。施工和监理单位一手抓施工,一手抓防疫,保证了施工期间所有人员零感染。辖区政府、区疾控中心以及周边居民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做了大量细致工作,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建设的新病区为三层结构,设计施工难度远超过非典时期的临时病区。新改建区域的病房设施、实验室检测、影像检查、消毒防护、污水处理、消防安全等所有设施均已验收合格。新建病区一改过去临时建筑的单调白色,外立面采用了五种不同色彩装饰,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人文精神。
22家市属医院选派了600余名医护人员
为尽快组建小汤山定点医院医疗队伍,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院管理中心从2月2日就抽调机关和市属医院精锐力量,成立了小汤山定点医院临时党委,组建了工作专班,医管中心1名副主任作为市级协调员常驻医院,下设医疗救治、院感疾控、医疗设备和药品物资储备、舆论监测及宣传、安全生产和后勤保障、综合协调和信息化、服务保障等七个工作组,全面负责定点医院运行管理和筛查治疗工作。目前已从22家市属医院选派了600余名医护人员,涵盖呼吸、感染、重症、急诊、儿科、中医、检验、放射、药剂等专业,均已完成系统的业务及防护培训,经过多次演练,全面投入工作。
将在入境人员的医学筛查和确诊病例的救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目前,小汤山医院主要用于北京海关检疫后有风险人员的进一步医学筛查。对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收进医院进行治疗,对筛查后未发现异常的旅客将由目的地省份以安全适宜方式运送回本地,京内旅客由各区接回,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实现闭环运行和管理。为顺畅衔接,北京市成立了由市卫生健康委、市医院管理中心、北京口岸入境管理联防联控前方指挥部、昌平区政法委、小汤山医院、北京急救中心、首汽集团、驻医院武警部队参加的转运协调工作组,在小汤山医院值守,建立集中协调转运机制及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沟通协调、对接协同,确保转运工作顺畅有序。同时,首汽集团安排4台大巴车24小时在医院集中驻勤,确保经检查排除新冠肺炎的人员快速转运,医院与运送人员做好转运人员清单管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今后,小汤山医院将在入境人员的医学筛查和确诊病例的救治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项措施,做好小汤山医院外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彬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小汤山医院外围服务保障工作情况。
围绕小汤山医院服务保障需要,昌平区成立了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的专项保障指挥部,统筹整合公安、交通、消防、城管、环卫、水电气以及属地小汤山镇政府等各方力量,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细化服务保障措施,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并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商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力做好小汤山医院外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强化医院外围基础设施服务保障。安排自来水公司、供电所、燃气公司等专业站所提前对小汤山医院的水、电、气等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巡线摸排,特别是对外围大市政基础设施运行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及时消除隐患,提升运行能力,为医疗救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这些职能站所也在医院周边设有服务点位,为相应的应急处理做好准备,全面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二是优化交通保障方案。抽调一支专门的交管力量,常驻医院周边,快速反应,维护交通秩序。在选定运送线路方面,与市级有关单位紧密沟通、多方商议,一方面更合理地选择路线,减少对周边村、小区和居民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小对社会交通出行的影响;另一方面,从高速出口到医院门口,实现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和服务保障,有利于疫情防控需要,更有利于提供精准的交通服务保障,让运送环节更加安全、便捷和高效。
三是做好外围秩序维护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做好社会面防控,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用好回村(社区)报到党员和下沉干部,全面动员志愿者、楼门长、小组长、村(居)民代表等各方面基层干部,开展传染病防治法的普法宣传、防疫知识宣讲,讲透法律义务、讲透大局形势、讲透社会责任、讲透小汤山精神和奉献担当,凝聚起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的广泛共识,为医院救治提供安全和谐的外围环境。同时,在医院周边开展24小时巡逻,针对干扰医院设备运行、日常医疗服务等行为,依法严格查处,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昌平区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守护广大市民的健康和安全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汤山医院做好疫病传播防控和院内消毒作业的同时,利用夜间人流车流较少的时间段,有计划、有组织做好医院周边及运送线路的环境卫生工作,坚决维护医院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境外入京人员隔离点条件怎么样?有独立房间配备WiFi
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进行14天隔离,隔离点生活条件怎么样?
在发布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在集中医学观察点的选择上,大多都是选择通风条件较好的宾馆和饭店。隔离人员有专门的区域、独立的房间。同时,还配备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每天对隔离人员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实施分餐供应保障和封闭式的配套保障措施。每个宾馆也都配备有WiFi,可以让集中隔离观察人员上网开展工作或查询信息。
同时,也温馨提示大家,在集中观察隔离期间,一旦自身有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的状况,应该第一时间报告工作人员,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做好配合工作。
总之,在境外输入疫情较为严重的严峻形势下,实施集中的医学观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流动,最大力度控制、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效地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