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英超联赛停摆,上一次足球停摆6名英国球员在北非打跑了隆美尔(2)
英雄戈斯林
在名宿辈出的英国足球历史上,哈里-戈斯林的名字并不为多数人熟知。但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是不折不扣的国家英雄。
1939年3月15日,德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战争看上去已经不可避免。4月8日,在博尔顿主场与桑德兰的比赛开始前,博尔顿队长戈斯林向球迷们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我们的国家正面临危险,但如果每个人都保持冷静,知道该做些什么,我们就能克服它。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能留给别人。”
1939年,戈斯林等博尔顿球员奔赴战场
在当时,30岁的戈斯林被认为是英格兰最优秀的后卫之一。《战争流浪者》一书是这样描写他的:他是个高大、强健、直率的男人,出色的身体素质加上友好而坚定的个性,让他成为队长的不二人选,他的领导改变了俱乐部的命运。
戈斯林的演讲极大鼓舞了队友,战争开始后,博尔顿一线队35名球员中有32人都加入了军队,剩余3人也投入了后勤保障工作。其中,戈斯林等17人被分配到了第53博尔顿野战团。
在“虚假战争”期间,这些球员忙里偷闲,回来代表博尔顿踢了几场地区联赛,其中戈斯林还代表英格兰国家队参加了1939年12月与苏格兰的友谊赛。
博尔顿野战团足球队,前排左二为戈斯林
西线战事爆发后,博尔顿野战团被派去支援法国,不料遭到德军装甲师攻击。身手矫健的戈斯林一个人摧毁了4辆德军坦克,因此荣升中尉。然而战争是无情的,17名博尔顿球员中,最后只有戈斯林等6人成功从敦刻尔克撤回到英国。
之后的2年时间,博尔顿野战团负责守卫海岸线,修建防御工事。1942年夏天,他们跟随蒙哥马利来到北非战场,成功阻止了一路长驱直入、进逼开罗的隆美尔。10月盟军开始反击,取得阿拉曼战役大捷,最终将沙漠之狐赶出了北非。
“沙漠之狐”隆美尔
1941年,北非战场上的戈斯林(右)
北非战役结束后,博尔顿野战团又奔赴意大利。这一次,情况却没有那么顺利。横渡桑格罗河时,他们陷入了苦战,戈斯林的几名博尔顿队友身负重伤险些丧命,而戈斯林本人在炮击中被弹片击中背部,几天后不幸离世,年仅34岁。
得知这一噩耗,《博尔顿晚报》为戈斯林撰写了悼词:“哈里-戈斯林是最优秀的职业球员之一,不仅仅在个人意义上,对于博尔顿俱乐部、对于整个足球运动来说都是如此,很遗憾他在战争中牺牲了生命。”
他们已不再变老
一战时,英国组建了全部由球员组成的“足球营”,曾效力曼联的弗兰克-巴克利在这支队伍中担任高级指挥官。1939年,已经56岁的巴克利申请重返战场,但因年龄太大被拒绝。
巴克利当时正担任狼队主教练,报国无门的他,转而号召自己手下的弟子们参军。
据英足总1945年公布的数据统计,从1939年对德宣战到战争结束,先后有700多球员奔赴战场。其中有91人来自巴克利的狼队,76人来自利物浦,65人来自哈德斯菲尔德,63人来自莱斯特,62人来自查尔顿,52人来自伯恩利,44人来自切尔西......
不过,一战的洗礼让很多人意识到了现代战争有多么可怕,并非每个人都心甘情愿踏上战场。
英格兰国脚雷奇-卡特在二战爆发后加入了桑德兰消防队,他的举动被解读为逃避战争。接下来,只要卡特出现在球场,球迷都会用漫天嘘声来迎接他。
“被迫”入伍的雷奇-卡特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球员拥有比常人更出众的身体素质,参战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奈之下,卡特最终加入了皇家空军。
二战期间,多数球员在军队中的角色,是与本行相关的体能训练师,并不需要上阵厮杀。但也有一部分球员像戈斯林一样,毅然决然走上了不归路:
沃尔特-西德博特姆是当时英格兰足坛前途无量的新星,18岁就完成了英甲首秀。1943年11月,他乘坐的船在英吉利海峡被鱼雷击沉,他本人不幸溺亡,年仅22岁;
司职门将的比尔-迪恩1940年加盟阿森纳,当时他兴奋地对朋友说:“我的梦想终于成真了!”但还没来得及真正开始自己的枪手生涯,他就在1942年皇家海军的一次军事行动中丧生;
赫比-罗伯茨代表阿森纳出场过333次,曾作为主力帮助球队在1932-1935年完成联赛三连冠。二战中他在皇家步枪队担任中尉,1944年死于丹毒。假如能在战争中幸存,他或许会以球队传奇的身份被更多人记住。
利物浦传奇主帅香克利
比尔-香克利的那句“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如今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尤其在疫情泛滥的当下,这句话常被误解为对生命的蔑视。
殊不知,香克利也是当年参加了二战的众多球员之一。正是亲身经历了生死,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他才在日后留下了这句名言。在那个身边人随时有可能饮弹倒下的时代,足球化为一种信仰,成了他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
对于今天正与灾难战斗的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