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大流行意大利沦陷 大概意大利从未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上中国热搜(2)
02
最好的医疗福利?
之所以我们感觉意大利一夜之间团灭,是因为政府及时为疑似病例进行核酸检测并确诊。其实欧洲全体都好不到哪去,但是只有意大利大量排查了无发病的感染病例,所以显得数字比别国突出。
作为医疗福利世界排名第二的国家,意大利的医疗系统在整个欧洲来说都很先进。
根据意大利的医疗制度,公民终身享受公费医疗,不管大病小病,一律不收取费用。在当地就医时,如果已买过150欧的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未购买医疗保险的,慢性病可到属于天主教的教会医院免费治疗,急性病既可到国立医院也可到教会医院免费治疗。在教会看病不问患者的国籍与身份,这是世界各国独一无二的医疗福利制度。
看起来如此强大的医疗福利资源,却已经捉襟见肘。
激增的确诊病例和数量众多的重症患者,让这个号称拥有“全球最好医疗体系”的国家,也在一夜之间告急——医护用品断货、医院床位爆满、重症监护室不够用,死亡率急剧攀升。
疫情爆发当下,意大利甚至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的大多数死亡患者都是老年人或健康状态不佳的人,年轻且无其他疾病的患者死亡率相对较低,因此医院会选择对这些“更有希望治愈”的患者进行优先治疗。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实在是无奈之举。
有人会诧异,发达国家也会遭遇医疗资源不足的窘境?来看看一些主要国家的每1000人口医院床位数据,来源主要是经合组织数据库,中国数字根据卫健委2018年卫生统计公报校核。

从直观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意大利这些国家的人均床位资源的确比中国少。所以,在发达国家住院等床位,是司空见惯,甚至臭名昭著的社会现象。
已知一个国家的公立医疗系统收治能力是固定的,不会扩容,如果已经到了开始拒绝收治老年人,说明现在已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再好的医疗福利资源也无法应对海啸一般的灾情。
因此,提前为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和生活做好保障,有备无患,小到社保医保的按时缴纳,大到理财投资保险保障的合理配置都该重视起来。
03
天生的保险意识
欧洲最早的保险公司诞生于意大利,也是第一份海上贸易保险成为现代商业保险的起源,这就使得意大利人有良好的保险传统和保险意识,保险从业人员在全国每万名就业人口中占23人左右,且意大利保险总量排名基本保持在世界第6、第7水平。
从下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意大利的保险市场在持续发展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趋于平稳,但不能否定它的生长态势始终良好。
个人大胆预测,此次幸存下来的年轻人,在疫情结束后定会为自己或家人多添置几份保单。虽然意大利人相比我们未雨绸缪的习惯,更喜欢活在当下,可这次新冠疫情就像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对手是自然界或上帝指挥的病毒,谁知道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更棘手的意外呢?
中国政府在疫情期间展现出极大的决心和动员能力:封城、地毯式扫查疑似病例、每日通报疫情最新情况,最重要的是:检测费用和治疗费用全免。美国CDC不仅大幅提高检测标准,检测费用也高达3000美元,这还没算治疗费用。即便后来宣布检测费免除了,还有医生护士的劳务费、仪器设备病房使用费等等,没有一份相应对的保单赔付,换算成人民币都觉着肉疼。
哪怕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灾难过后也会清醒,除非他真的不怕死。

04
疫情再飞一会儿,经济能否撑住?
偶发性的全球风险是难以被管理的。每一个疫情爆发的时候考验的是政府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民众的令行禁止才能焕发出战斗力,中国的这次抗疫行为全世界瞩目,意大利的紧急求援就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的居民财富大多是沉淀在楼市里,流动性差,也更方便政府管控,可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命脉在金融市场的那几个大国手中,现在不止是意大利的情况非常糟糕,整个欧洲都不容乐观,一旦恐慌发生,人民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再说意大利是南欧和地中海地区的支柱国家,还是欧盟主要成员国、G7重要经济体,他要是崩了必然会顺手拉着欧盟一起崩,那么波及全球是必然的了。疫情的破坏力量越强,世界经济重启与恢复需要的力量就越大。
意大利已经被逼入绝境,最终会绝处逢生还是如履薄冰?但愿结局不会太糟。

作者:Darren Li,浙江大学工程学士,前世界500强央企项目经理,CPB认证私人银行家,现任世界500强金融保险公司(香港)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