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疫情最新情况:日本新冠疫情有多严重?过半企业受波及医疗体系面临严峻考验(2)
4
破产、销量减少,过半企业受到波及
据日本媒体报道,因新冠病毒蔓延,外国游客减少,北海道一家生产可乐饼、经营西餐厅的企业——“北海道三富屋”于2月21日申请破产。

北海道三富屋申请破产。图源:日本ANN News
以国内消费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食品加工业同样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日本每年从中国大量进口农林水产品,比如2019年就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1911亿日元的农林水产品,仅次于第一名美国的16470亿日元。
受新冠肺炎影响,中国食材的收割、流通速度变缓,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食材量大幅减少,给其食品加工业带来很大影响。
拿大蒜和洋葱举例。2019年2月第2周,日本从中国进口31.3709万公斤大蒜、516.445万公斤洋葱,2020年同一时期,大蒜和洋葱进口数据分别降至1.0632万公斤和57.93万公斤。
注:在日本超市,中国大蒜的价格远远低于日本大蒜;中国洋葱是日本餐饮店、食品加工厂经常购买的食材,原因在于价格低廉且出口至日本时为去皮状态,能有效节省人工成本。
《东洋经济》由此评论道,提高食品自给率才能有效提高应对灾害的风险。
汽车等行业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如,丰田汽车公司2020年2月在中国共售出23800辆新车,与去年同一时期相比减少了70.2%。
快销服装品牌优衣库的服装生产相当依赖中国,2019年曾向中国上百家工厂委托服装加工,同时,中国是其极为重要的海外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只要有一环遭到破坏,就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新冠肺炎给优衣库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疫情对日本的餐饮业、零售业等诸多行业都是当头一棒。3月初,东京商工调查公司对日本国内1040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表示受新冠病毒波及的企业高达54.1%。
5
厕纸“逢灾逆袭”是传统
随着疫情的蔓延,厕纸正成为热销商品,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等地都发生了厕纸抢购潮,甚至有人持刀抢劫600余卷厕纸。
日本厕纸紧俏到什么程度?不但老百姓在超市卖场哄抢厕纸,一些公厕甚至开始给厕纸上锁防盗。
不过,日本人抢购厕纸绝非单纯跟风,这个“传统”由来已久。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时,日本人就曾因听信谣言纷纷抢购厕纸,那场抢购从1973年11月一直持续到1974年3月。
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机构曾与日本家庭纸工业会等机构合作发布过一张号召储备厕纸的海报,给出“储备厕纸的三个理由”:

《储备厕纸的三个理由》
第一,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灾区最缺乏的不是食物、衣服,而是厕纸;
第二,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不仅是灾区,全日本都缺少厕纸;
第三,日本大约40%的厕纸产自静冈县,一旦东海大地震发生,恐怕会造成严重的厕纸供给不足。
日本专家预测,东海地区(爱知县、岐阜县、三重县、静冈县)未来极有可能发生一场大地震。尽管地震尚未发生,但是东海地区的政府、学校等机构多年来一直坚持向民众宣传相应的避难措施。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厕纸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灾害必备物资。
6
医疗体系面临严峻考验
在日本,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较为紧张,人们日常生小病时一般先去民营诊所看病,医生经验丰富、等待时间短、服务更周到。
如果病情复杂,医生会为患者写一封介绍信,把患者介绍到大的综合性医院。没有介绍信的患者想在大医院直接看病,需额外支付数千日元(相当于几百元人民币)的“选定疗养费”。
这种医疗体系让日本人享受到更加个性化、便利的医疗服务,水平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近二十年来,与中国和韩国相比,日本缺少抗击严重传染病疫情的经验与准备,一旦暴发严重疫情,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日本政府将新冠病毒列为“二类指定传染病”后,指定医疗机构能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的床位仅有1871个床位。
注:“指定传染病”共分5类,数字越小,危险程度越高,比如埃博拉出血热、鼠疫等被列为一类传染病。新冠病毒则被列为二类传染病,与结核、SARS、MERS、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等同列。
具体来说,4家“特定传染病指定医疗机构”(10个床位);55家“第一种传染病指定医疗机构”(103个床位);351家配备传染病病房的“第二种传染病指定医疗机构”(1758个床位)。
这个数字里,还有部分床位正被用于治疗患有其它传染病的患者。
床位不足怎么办?
当疫情扩散,指定医疗机构收纳不了全部病人时,日本政府会扩大范围,请求其它医疗机构接收病人。
2月下旬,曾有7名从“钻石公主号”下来的患者被送往爱知县的7家医院,每家医院接收1名患者。因为病床紧缺,爱知县的藤田医科大学冈崎医疗中心虽然不在上述三种指定医疗机构名单之中,也被指定暂时接收“钻石公主号”的无症状感染者。
但是,一旦疫情扩大,可被征调的医疗资源非常有限。
国立医院、公立医院、大学医院等医疗机构的职员多为公务员或享受公务员待遇,政府要调动此类医院比较容易。然而,这类大医院一向医疗资源紧张,以前没有疫情的时患者候候诊时间都很长,难以迅速满足需求。
而规模较小的民营医疗机构一方面难以应对复杂、复杂、危重的病情,另一方面政府征调起来比较困难。
总而言之,由于床位紧缺、资源调配困难等问题,短时间难以大规模检测和接收新冠病毒感染者。
注:日本的医院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民营医院,由民间医疗法人、个人经营的医疗机构,大多规模较小。
*国立医院,由厚生劳动省及其管辖的独立行政法人运营的医院。
*公立医院,由日本各都道府县、市町村等自治体运营,市立医院、县立医院均在此列。
*大学医院,分为国立大学附属医院、公立大学附属医院、市立大学附属医院、私立大学附属医院等。
*日本红十字社、国民健康保险团体联合会及国民健康保险组合、厚生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社会福利法人恩赐财团济生会等公共机构运营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