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客郎:最近,立陶宛为啥又闹事了?
作者 :ヤ洃冭誏 2021-12-17 19:56:56 审稿人 : admin
这两天,不断有小伙伴在后台给我发消息:
昨天,主要是这条: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公投结束了,96.49%的投票者反对独立,怎么还没见法国出手啊?
今天是这条:讲讲立陶宛呗,它为啥宣布撤离在中国的所有外交人员啊?
这两件事,其实是一回事,但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云变幻,可谓是山雨欲来。今天就来详细聊聊背后的隐秘事。
先来看立陶宛的事。
这件事非常突然:大家都知道,因为台湾在立陶宛设办事处的事,中国和立陶宛的外交关系已经降到了代办级,离断交一步之遥的那种。
外交部网站呢?也早把”立陶宛驻中国大使馆”改成了代办处了。
这种大使馆改代办处,不是简单地名称改一改,还有些规定动作要干,比如说既然只是代办处,外交地位降低了,那立陶宛留在中国的外交官就得向外交部递交证件,要和新身份相符。
结果,没想到立陶宛方面立即造谣,说中国这个换证不简单,证件交出去后,就换不回来了,它留在中国的外交官可能会失去外交豁免权,然后还更进一步发挥说:“如果这些外交官继续留在中国,他们的安全将受到威胁”。
真佩服他们的想象力,简直是一堆受迫害妄想症患者。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他还在位,前段时间玩了个花样,说要辞职,然后总理驳回,他就继续留下了)
然后,这帮人“吱溜”一声,带着家属,全跑回国了,就留了个空馆。
一看就知道,纯粹是碰瓷。
大家都知道,凡是碰瓷,都是准备得到点什么。
那么,立陶宛为啥玩这种下作手段呢?
背后的唆使者,甚至摇鹅毛扇的,其实还是美国。
为啥呢?
就这几天功夫,中欧关系已经悄悄地出现了很大的变局。
最近法国有动作了。
我之前说过,法国有个命根子,被美国和澳大利亚死死捏在手里,过去很长时间,法国一直硬不了:新喀里多尼亚。
小红圈是新喀里多尼亚,大红圈是法属波利尼西亚
这地方离法国很远,却要紧得很:有1.8万平方公里,半个台湾那么大,142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它还是法国控制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重要基地,法属波利尼西亚有400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却有50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加起来,就是2.2万平方公里,快65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不管哪个法国总统,这么大一块地盘,如果在他手里丢掉,都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这个命根子,现在不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手里了:12月12日,新喀里多尼亚举行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独立公投:96.49%的投票者反对独立。
12月13日,法国就开始出手了。
中法两国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了第八次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议,尤其是其中一项供应链协议。
媒体评价说:它将使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沟通更加紧密,旨在帮助法国生产商避免不必要的贸易壁垒,并减轻世界大部分地区已经无法忍受的通胀压力。
详细不解释了,反正很重要。
法国经济财政和复苏部部长勒梅尔是这么说的:该协议是中国与欧盟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此类协议,它是与其他国家达成类似协议的典范和先驱。
外交辞令,有点绕,啥意思呢?
表面意思是:中欧合作,法国准备当开路先锋。
深层意思呢?
就是法国要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生效了。
因为明年上半年,法国要担任欧盟委员会轮值主席国了。
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我之前就说过好多遍了,欧盟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法国,一个是德国。对欧盟事务,这两个国家本来就有很大的话语权,又赶上法国要当轮值主席国了,那话语权就更大了。
我之前其实提过一些: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的最大受益方,其实还是欧洲。
就像RECP的最大受益方,其实是日本。
别看安倍现在还在跳,RECP实在太香,当时就连一贯极端反华的他,也忍不住口馋,不管美国爸爸脸色有多难看,不但签了协议,还快速推动国会批准了。
早点让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生效,赶快把肉吃到嘴里,法国和德国也都很想啊,早就口水直流了。
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公投还没开始,但马克龙已经把部队、警察什么的都派了过去,大家各就各位,把局势控制好之后,他说话就有点硬气起来了。
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公投前,部署在那里的法军
12月10日,他见了德国新总理舒尔茨。
见面之后,马克龙对记者说的话,非常意味深长。
他说:这次会面之后,大家看到的节目,将会是表现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团结。
显然就是要“硬一点”的意思,他准备对哪个国家硬呢?
不言而喻了吧!
接下来,马克龙说得更直白。他说,对欧洲,他和舒尔茨都有“坚定又坚定的信念”,“而且我们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都将需要这种信念”。
未来几个月,对欧洲来说,最确定的是什么事?
就是法国要当欧盟委员会轮值主席国啊。
需要法国和德国一起出力,还要有“坚定又坚定的信念”的事,不说全部,至少扛住美国的压力,肯定是其中之一。
舒尔茨呢,说他非常赞同。
也就是说:法德两家,被疫情搞了两年,就算财主家,也没什么余粮了,嘴里淡出鸟来了,都超级想过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活日子。
12月13日,也就是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公投后第二天,除了中法第八次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外,法国还干了另一件事:马克龙突然跑去匈牙利访问了。
我之前说过,匈牙利这个国家对华非常友好,好几次欧盟对中国的决议,就是它关键时刻挡下的,美国人恨匈牙利恨得要死,所以前段时间拜登搞民主峰会,就没邀请匈牙利。
在欧盟成员国中,匈牙利是唯一没被邀请的。
在北约成员国中,匈牙利是唯二没被邀请的,另一个是土耳其。
之前,法国和匈牙利关系很不好。
从2007年起,法国总统就没有访问过匈牙利,已经整整14年了。
因为法国的提议,欧盟扣了对匈牙利的疫情补贴,几百亿欧元。为了这笔钱,匈牙利还和法国吵了很长时间。
所以,马克龙的这次访问,让外界大吃一惊。
马克龙跑去匈牙利,谈什么事呢?
两件事:
一件是和拜登最讨厌的欧洲人、匈牙利总理乌尔班谈建立“欧洲军”的事。
乌尔班说他同意;
然后马克龙就谈了第二件事:未来几个月,如果匈牙利的行为合乎“一定的标准”,那笔疫情补贴,也不是不能给的哦。
马克龙真精明,对匈牙利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马克龙和匈牙利总理乌尔班
12月13日发生的这两件事,都让美国人很紧张,就有美国媒体说了:中法第八次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达成的协议,是对拜登政府的一次沉重打击;如果法国能以某种方式,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生效,将是对华盛顿更加沉重的一击,也是朝著欧盟战略自治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简单就是:如果成功了,不但法国,甚至连整个欧洲,将不会成为美国对付中国的一杆枪。
所以,最近法国已经在行动了。
我们都知道,这种事情,美国人肯定不愿意它发生啊。
那么,美国会怎么应对呢?
从一贯反华的安倍,都架不住RECP的香,跑去签了这事,可以看出:如果美国直截了当地反对中欧全面投资协议,肯定P用都没有。
它必须得找个理由。
让德国和法国明知道是苦果,但也不得不吞下去。
比如说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顶住了美国的压力,建了“北溪二号”,俄罗斯的天然气就要滚滚进入欧洲了,现在已经是冬季了,德国不少地方急需供暖。美国人能对他们说:宁挨柿油皿煮的冻,也不取砖制独才的暖吗?
显然不能,说了要挨抽。
但如果乌克兰和俄罗斯起摩擦,双方对峙起来。美国人就能说了:千万别用俄罗斯的天然气啊,你用掉的每一立方米天然气,都会变成射向你们的炮弹!
大家一听,有道理。
乌克兰总统在一线视察
所以,“北溪二号”建好了,至今还没启用。
那么对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美国人能说“这个协议,能让你们赚很多钱,你们千万不要赚啊”吗?显然也不能,它得找个合适的理由。
中国不像俄罗斯,离欧洲太远。
美国吹什么“航行自由”“南海问题”,欧洲人没感觉。
但欧洲人有点白左,所以得编西域的故事。
但这还不够,还需要另一个更强大的理由。
恰好,欧盟有个致命的弱点:它的任何决议,都必须成员国一致通过。只要有一国不同意,这个决议就通不过。
之前,欧盟搞的那些反华决议,为啥匈牙利能单枪匹马挡住?
就因为欧盟的这个制度。
所以,美国要挡住欧盟通过中欧全面投资协议,也得有个单枪匹马冲出来的小弟。说到这里,大家就知道,这个小弟是谁了吧?
为啥前段时间立陶宛会突然跳出来,要弄什么个台湾办事处?
为啥东欧有好几个极端亲美国家议会什么的,会邀台湾主管外事的吴招蟹去访问?
为啥最近立陶宛会天天找各种事,一会儿说海关原产地国里找不到它了,一会儿又说中国强迫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和立陶宛之间,必须“二选一”?
顺便说一下,虽然这两种说法网上炒得很热,但我从来就不信。大家可以去看,我之前在文章里就说:我不是搞外贸的,这事我也不大懂。
说到这里,立陶宛一个鼻屎大的国家,最近上下左右横跳,背后原因是什么,大家应该知道了吧?
它就得找个理由,不断地证明中国在欺负它,它被迫“奋起自卫”啊。否则的话,它就没理由反对中欧全面投资协议啊,它还会被所有欧盟国家仇视,连混都混不下去啊。
这次把外交人员撤走,只不过是编造出来的又一个理由罢了。
所以注意到没有?
立陶宛一宣布撤人这事后,马上就哭哭啼啼:欧盟啊,我受人欺负了,你要站出来为我说话!
那立陶宛这么干,有效果没有?
当然是没有啦。
昨天,面对国会议员,德国总理舒尔茨就公开这么说:德国的对华政策必须建立在了解真实的中国的基础之上。
注意,是“建立在了解真实的中国的基础之上”。
然后,他还说:中国的规模和历史使其在全球各民族当中拥有一个关键位置,德国将在气候危机、新冠疫情、军备控制等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上与中国携手合作。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立陶宛为啥老在闹事了吧?
对盎撒人搅屎的能力和水平,永远不要低估啊!
在线下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