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台海问题(续)——国内的情势!

作者 :想念在黑夜 2021-11-07 10:49:25 审稿人 : admin

作者:Chairman Rabbit
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

《对台海问题的十点预测》

《台海问题:“三方博弈”及短期情势》

《台海问题:新的“势”已经形成》



为了行文便利,下文把“武力解决”模式缩写为MI(“军事干预”,military intervention)。


上篇讲到:对台湾“和平统一”,愿景是美好的,但执行起来很难,基本属于一厢情愿。对台湾问题,还是需要实事求是。如果不能实事求是,把希望寄托于理想,那就是把问题想简单了、幼稚了,正中台独的下怀。如果把问题再往后放,放个十年、二十年,到下一代、甚至到下下一代领导人,那可能问题就再也解决不了了。前文也分析到,越到后面,解决的难度可能会越大。并且,台湾问题摆在那里,会让我们在国际上腹背受敌,处处受阻,进而影响到中国的发展大业及民族复兴大局。


只要仍然维持目前的现状,时间就不是站在我们一边的,站在台独的一边——每过一天,就是他们巩固现状多一天;而一旦我们采取主动,改变了台海现状,那么时间就变成我们的朋友了:往后每多一天,新的现状就会巩固一天,都将有利于我们的。


如此看,早解决比晚解决好;还不仅仅是“早解决”:应当“速战速决”,迅速取得完全的主动权。


如果各方面的条件尚不具备、时机尚不成熟,那么只能把台海问题留待未来解决。目前,中国大陆其实是有采用MI的理据的——因为美国与台湾之间的军事联系——所以不存在“出师无名”的问题。因此,时机不成熟主要还是指军事上的、技术的不成熟,换言之,在美国不干预的情况下,大陆军队也打不下台湾。如果这样,那我们根本就没有做选择的前提,只能把问题留待未来去解决。


但是我从不尝试探讨纯军事层面的问题:这是因为,我认为这个问题完全不适合坊间非专业人士探讨:坊间非专业人士充其量是业余军事爱好者: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同时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信息。他们的分析在专业人士看来大概贻笑大方。同时,即便真的掌握了完整的信息,他们也不可能、不应该在公共空间上展开这样的讨论,因为这不仅涉及专业,还涉及国家机密。


因此,军事层面的讨论只能留给军方,在内部进行。决策者决策时一定会询问军方,并说:论证美国干预不干预,那是我的工作。你的工作就是论证美国不干预时,咱们到底能打不能打。如果不能打,那咱们就不用讨论了。如果你有信心,能打,那我们再讨论其他的,再去讨论时机。


如果军事条件都已经成熟了,时机也出现了——甚至说,我们还面临着一个比较好的、不可错过的历史机遇——那么,时不我待——抓住这个机遇就不特是一种明智选择,而且是一种历史责任了。


也许我们正面临这样的一个历史抉择。马克思说,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这是大历史的逻辑。但历史终归需要由具体的人去完成推动。需要有担当、有智慧、洞察时势的领袖,把人民的意志转化为现实,行使历史担当、履行历史责任,把历史推向前进。


所以今天让我们再讨论一下MI的窗口与时机问题。



一、国内的情势


以下列一些考虑因素。应该是不系统的,读者/网友们大可补充。


1、人民有一致的理念与愿景:中国大陆的人民群众都发自内心拥护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人们共享的信仰、理念、价值观、愿景、期望与梦想。说实在话,我不知道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半个世纪,未来的人会如何看,并不知道。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未来的教育、未来的政治。唯一确定的是,在2021年这个时点,民众都拥护祖国的统一。


2、人民愿意投入一定的资源,甚至预期一定的代价与牺牲。对中国人民来说,台湾是关乎民族复兴大业的,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不可能没有付出,甚至会有一定的牺牲,对此,人们是有预期也有决心的。国家可以动员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我们总是担心美国介入,也应看到,美国民众并不希望以“肉身”介入任何与美国本土无关的海外战争,重蹈越南、伊拉克、阿富汗的覆辙。他们不会支持将自己的孩子们送到远离故土的战场上去做牺牲。美国没有能与中国匹敌的意志、意愿。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


3、有“广度”与“深度”的国力及“现代军事模型”:现在是和平年代,人民虽然愿意付出努力,但对牺牲与代价的耐受度肯定不可能和战争年代相比。人们常说:“谁都不希望出现战争”。但人们说的“战争”,多指涉及全体人民的“全面战争”(total war)或某种“持久战”,而非一个短平快、人员伤亡并不多的局部军事行动。人们之所以愿意支持MI,也因为他们预期MI将只是一个“局部”行动,军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不致影响大陆民众的日常生活。这肯定也是决策者需要考量的。所以,如果下了MI的决心,那说明决策者一定有足够的自信,即成功的确定性很大,并且在MI的期间,不会影响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大局,代价可控。并且是:大多民众甚至不会对MI有直观感知,仅是从新闻上读到。


4、近几年积聚的强大爱国主义动能,亟待得到释放。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2019~2010年香港反中运动、COVID-19疫情体现的制度自信、受五眼为首的欧美国家围堵打压等事件里,国民积累了很大的爱国主义动能。人们压抑已久,潜意识是希望为这些动能寻找集中释放的渠道与出口。2019年的盛大国庆、孟晚舟归国后的欢腾,都是此种情绪的表达。这种情绪,也正是目前MI的“势”的所在:


5、对“伟大时代”“伟大政治”的期望及对“时代的力量”的找寻。中国政治上进入了“新时代”,政治秩序顺应时势进行了调整,对领导人提供了更多的政治授权与赋能,从大历史角度看,这种调整有如一种“契约”(covenant),一种约定。人民对国家有了新的期望,领导人也要担负空前的历史重任,都是双向的。从“四个伟大”,到史诗般的“百年斗争”,“共克时艰”、“奋进新征程”、“伟大复兴”——这是一个需要找寻新的“伟大”、找寻力量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人们都需要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意义,寻找这个时代的价值与意义,寻找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角色或者与这个时代的联系。在当今中国大地上,如果还有这样一个东西,能够把大多数人联系起来、赋予人民新的动力、使命、价值与意义的“时代力量”,那就是祖国统一大业。这股力量,就是推动统一进程的“势”和“能”。


6、密集推出的新政所带来社会思想认识上的分歧。这几年——国家推出了许多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与理念,范围颇广,从对一些传统行业(例如地产与教培)的监管,到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约束,到对资本无序扩张的限制,到“共同富裕”“和第三次分配”等等。无不涉及中国经济逻辑的调整与再平衡,会带动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塑。这些政策背后的顶层逻辑与价值观最终是可以为公众所理解的(虽然不同人之间认识和接受可能有先后),但短期内,确会改变一些人们已经接受并熟知的经济社会安排,会产生赢家与输家,会有代价、阵痛、挑战、情绪、压抑。人们也需要团结与力量,需要看到自己的一切所做及所付出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在这种涉及大政策调整的转型期里,都会有思想认识上的分歧甚至混乱。人们的思想认识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政治秩序需要得到维护;社会需要寻找合力、寻找力量以完成重整、重塑,然后再出发。


看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凡进入新的时代,往往会伴随一次武装冲突。这背后,正是某种“看不见的手”在发挥力量,推动历史前进。它背后是有某些必然性的。


这两役,就是1950年的抗美援朝,以及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如果我们仅从国家、社会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看,似乎都处在某种“百废待兴”的状态,从经济状况恐怕是不足以解释和预测当时的军事决策的。新中国成立时,刚刚走出几十年的内战与御外敌之战;1979年的对越战争,则刚刚走出文化革命,经济亟待调整与再出发,人民的生活亟待改善。尤其是1950年的抗美援朝——连从军事角度都不足以完全预测当时领导人的选择,因为当时并没有完全的胜算,所以决策也十分艰难。


但这两战,又都是有重大历史战略意义的“立国之战”。在当时的时势下,领导人必须选择这么做。


通过这两战,中国做了正确的事,维护了国家利益,也确立了国际地位。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好处:爱国情绪得到了表达、释放、申张。国家的意志与政府/领导的权威得到加强,国内的政治秩序得到了维护与稳定,社会找到了正能量与新的合力,人民被赋予力量,时代被推动前行。这两役,对新中国的两个时代都非常的重要,可以说是两个时代的“准备”。对于毛和邓两位领导人,也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回想起来,这两战,也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国内的情势。


(未完待续)


◐◐◐◐●☛█▼▲曹操读书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