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老牛:为了对付中国,白宫高官们吵起来了

作者 :无力欢颜 2021-11-04 18:20:24 审稿人 : admin

  近日,白宫的两位高官因为对华关税问题吵架了。

  起因是上月月初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对华关税问题上释放的积极信号,引起了拜登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不满,沙利文有沙利文的主张,戴琪有戴琪的策略,各不相让,爆发了“史无前例”的争吵。

  这种分歧,在当前的华盛顿并不鲜见。

  比如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因为建议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被沙利文等白宫幕僚猛批,认为克里同志光想着气候问题,思想过于单纯,置中美对抗的大局于不顾。

  其结果就是沙利文为代表的激进鹰派一边利用港台、新疆等问题施压中国,挑起争端,另一边克里、包括舍曼一趟趟辛辛苦苦地跑中国求合作,一趟趟地空手而归。

  克里和沙利文都认为“对方让自己工作变得更难做了”。

  如果说这还是部门间的分歧,那更分裂的就是

高官个人了。

  比如贸易代表戴琪,上月刚提出中美“再挂钩”,承诺要为中美这堆“干柴”降温,让中美“长久共存”,几乎要算个对华友好的“鸽派”了,但是在说这番话的同时,针对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新关税政策已经在制定中了,她还在霸道地延续特朗普时代的话术,指责中国没有“遵守国际贸易规范”,表示“将研究所有可用的工具”,甚至不排除启动新的贸易301调查。

  还有被称为“印太沙皇”坎贝尔,曾经为奥巴马一手设计了“重返亚洲”的战略,算是影响拜登对华政策的重臣,此人虽然是个对华强硬派,但在台湾问题上明确表态不支持“台独”,反对改变台海“战略模糊”政策,自认“了解台湾问题的敏感性”,然而前不久,台湾驻美办事处更名的风波

闹得沸沸扬扬,就是此公在背后支持,加剧了台海的紧张局势。

  一边救火,一边点火,放眼整个拜登内阁,这种各说各话、自相矛盾的情况比比皆是。

  矛盾的拜登

  拜登内阁的“分裂”,

根子还在拜登的对华政策上。

  竞选时拜登大肆批判特朗普,极不认同懂王横冲直撞的土匪风格,让盟友们满怀期待,结果这上任不到一年,其执政风格却比特朗普时期更加短视和顽固,同时还多了一层美式虚伪。

  从阿富汗撤军到撇开欧洲的AUKUS,从背捅法国的潜艇合同到G20上甩锅澳大利亚,从依然搁置的TPP协议到至今未重返伊核协议,从限制疫苗材料的对印出口到几乎保留了特朗普时期的所有关税措施,几乎在每个方面,拜登都在忠实地延续着特朗普的外交政策。

  而如果说对盟友还是比较熟悉的“美国优先”,那对于中国,拜登似乎陷入了一种比特朗普更没有耐心的“短线打法”。

  我们看看中美之间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上——

  台海问题,一方面表态认同“一个中国”政策,一方面又不断挑动台海红线,鼓励台湾“独派”,逼迫中国“武统”。但是站在美国的立场,当前台海发生战事,真的对美国有利吗?美国真能“保卫台湾”吗?如果不能,美国又将如何面对盟友?第一岛链、日本、韩国是不是都做好放弃的打算了?

  经贸问题,拜登大致延续了特朗普时期在关税问题、科技打压等方面的政策,哪怕美国国内经济一地鸡毛,亟需中国援手加大商品供应、购买美债、购买美国产品,拜登也丝毫没有收敛,一边寻找谈判机会,要求中国“大出血”,一边又对中国列出的两张清单、三条红线置之不理,刻意强化对抗。而在美国经济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把中国这个可能的“白衣骑士”推得越来越远,又有什么好处?

  安全问题,拜登政府的对抗侧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到了安全领域,从特朗普时期的“独狼政策”转向当前的拉帮结派“吃大户”,“四方安全对话”、AUKUS各种围堵圈拉得不亦乐乎,不断加强在台海、南海的军事存在,但是美国真的需要一场印太军备竞赛吗?又该如何平衡高额的军费开支与捉襟见肘的国内政府投资、基建投资?

  这种目标与手段自相矛盾的政策,可以发生在某个军人执政的非洲小国,也可以发生在某个政教合一的中东绿国,但是现在发生在顶尖大学、智囊机构数不胜数的美国,是不是有点奇怪?

  或者拜登是在下一盘大棋?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儿,在前些年的中文互联网上,经常会看到关于美国的“大棋论”,动不动就是一场针对中国崛起的国际大阴谋,但是在奥巴马之后,网上讨论更多的都是美国的具体政策,或者愤慨,或者鄙视,但下大棋的一方基本都变成了中国。

  一方面,是因为绝对实力的变化,在中国崛起过程中的深谋远虑、步步为营,都显示了更高的政治智慧;另一方面,美国也没有了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那样的从前瞻眼光到现实实力都超人一筹的气魄,反而是对华政策越来越碎片化,对抗越来越显性化、具体化,不像是在布局一个缜密的阴谋,更像是手上有什么招用什么招。

  就说一边打压中国,一边要求中国合作,制定这个政策的,会是个下大棋的人才?

  说起来,老拜登不是特朗普,老本行就是干外交的,这样一个老道的政治家,应该是草蛇灰线、运筹帷幄才对,为什么兜兜转转,现在变成了老年版的“短线天才”特朗普呢?

  基辛格觉得,是因为“美国缺乏全面的对华战略”。

  老牛认为,更深一层的,是因为在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的顶层战略设计里,“遏制中国”根本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终极目标,所以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一个“全面的对华战略”。

  中国依然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商品来源,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最大合作对象,更是疫情冲击之下美国乃至全世界稳定发展的最大伙伴,对于这样一个与自己体量不相上下,而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举足轻重的竞争者,美国是没有力量来全面遏制的。

  美国放出了军事围堵、贸易战、狙杀中国科技公司这三大杀招,结果也并没能影响中国发展的大局,因为疫情,“东升西降”的势头反而正在加速。

  最近,美国商务部长甚至声称要联合盟友“放慢中国创新速度”,国防部长则要求中国停止开发先进军事能力和武器系统,不然会加剧地区紧张。

  我们先不讨论美国人这奇怪的逻辑,就说这两位说的内容,反映了什么——

  中国的创新速度、武器现代化的速度,美国人追不上、压不住了,所以延缓、威胁这样的手段都用上了!

  真是笑话,除了三体人的二向箔,还从没见谁要求别人发展速度放慢一点的。

  关键是,你美国现在有能压制中国的“二向箔”吗?

  拜登的困惑

  要完成一个不可能的目标,但是手段有限拿不出清晰的战略,然而为了完成目标又必须做点什么,所以每个有足够影响力的个人、部门都在按照自己的意见施加影响。

  这就是拜登内阁为什么“左右互搏”、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为什么存在分歧、拜登对中国的表态为什么又前后矛盾的根源。

  所以哪怕现在的美国空前活跃,它的盟友却越来越不听话了,而美国政府声嘶力竭的表演,甚至都勾不起我们网友讨论大棋论的兴趣来。

  高手都是直接下手的,歇斯底里只能让人看出虚弱和恐惧。

  从全局来看,美国现在的政策,其实就是把当年对苏联冷战那一套移植来对付中国。

  其精髓主要是四个方面:

  全面对抗

  意识形态对立

  两大阵营

  经济“脱钩”

  我们联想下当前的局势,是不是都对应上了?

  但是深入梳理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对应其实都是表象的对应,美国就像个摸鱼高手,哪个方向都努力了一下,真正落实起来更像是一场“只管去做不管成效”的表演。

  比如说“全面对抗”,当前疫情、经贸、气候乃至伊核、朝核、阿富汗等等关切美国利益的问题,美国在“政治武器化”的同时,哪一件离得开中国的支持和合作?都离不开!所以出现了诡异的一边喊对抗一边求合作的局面。

  比如说意识形态对立,意识形态固然可以凝聚西方世界,但问题是中国和苏联不同,我们既没有搞意识形态扩张,也没有自任“救世主”满世界大唱征服的倾向,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中国,真能让裂痕日深的西方基于意识形态抱团起来吗?

  还有两大阵营,当年西方国家站在美方阵营是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是实力不济不能自保。而现在所谓的“中国威胁”更多的是西方臆想出来的,或者说是一种战略防御式的警惕,反而是因为中国处在全球化跨国生产链中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压根儿不可能存在一个全面对抗的“西方阵营”。

  经济脱钩就更有意思了,当年“脱钩论”刚出来的时候,中国政学界还很着急,害怕如果被美国踢出了全球产业链,中国会不会一夜回到解放前,现在脱钩喊了几年,我们在全球产业链中越来越重要,我们的双循环战略也启动了,结果美国对中国货的依赖却越来越重了,现在在为“脱钩”“再挂钩”这些口号焦虑的,反而变成了美国人。

  综上,你要说拜登还在下一局大棋,谁都不会信。

  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公开警告美国不要挑起新冷战,然后拜登外交辞令说得很溜,声称不认为美国想要掀起新冷战,“只是想要动用自己的实力和意志在战略竞争中展开“无情外交”。

  咱也不知道“无情外交”这个极有好莱坞叙事色彩的词是怎么想出来的,不过也不能说拜登撒谎,因为确实不存在新冷战。

  是不是美国不想呢?当然不是,只看这几个月,美国已经突破了两条绝对禁忌的红线,一个是对澳大利亚核扩散,一个是打出了台湾这张牌,这就是想引爆冷战的两颗手雷。

  但是就像我们上面分析的,主动权已经不在美国手里,它有能力搞事,却没有能力控制盟友的倾向,更没有能力控制中国的政策节奏。

  那件皇帝的新装,大家早就看透了。

  拜登的无奈

  影响拜登对华政策最深的,还是美国国内的政治格局。

  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今年 9 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与中国的接触政策和经济对话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等都为美国带来了切实的好处。

  而国土安全部、中央情报局在今年分别出具的意见都认为,美国国家安全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国内的白人极端主义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暴力冲突。

  综合这两个结论,美国人的政策重点,其实应该是放在解决国内问题上,通过与中国合作,来改善美国人民的生活,抚平社会裂痕。

  问题就在于,当前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不允许这样理性思考。

  比如拜登在上台前就大力抨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带来的只是美国农民、工人和消费者的损失”,道理比谁都明白。

  但是上台之后,即便通胀高企,拜登都没有改变这一问题,因为在一个内斗政治和短视政治日益流行的美国,你今天敢降税,明天那些在全球化中日子越来越难过的美国人就敢上街游行。

  美国的政治氛围现在就是这样,变成了标签化的纯粹对立,连“戴口罩”这样的防疫常识,都能成为事关政治立场的议题。

  用福山的话说,“共和党不再是一个基于理念或政策的政党,而更像是一个邪教”,反观政敌民主党,就知道美国的政坛风气了。

  遍观全球,有且只有一个议题能够黏合美国两党,以及两党背后的极端民意,那就是中国问题。

  站在民众的层面,虽然美国在全球化中受益最多,但是新自由主义给美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贫富差距、地区经济分化、阶层分化等,对比70年代,美国的中产阶层在加速萎缩,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日子不好过了,总得有人来背锅吧?

  说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结构问题,怎么比得上蓬佩奥那句“我们的政策振兴了中国失败的经济,但只见到北京噬咬国际喂养之手”更能蛊惑人心?

  站在国家层面,跟历史上所有老牌帝国不惜一切代价遏制新兴帝国一样,美国的政治家们把“遏制中国”视为首要目标,想要借此重振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和保障美国的势力优势,就像狮群里,只要打败竞争者,我就还是王。

  这种对抗的逻辑是美国上上下下都喜闻乐见的,其出发点不过是美国对于衰落的焦虑——我失去了东西,中国日子恰好越过越红火,那我就要把属于我的抢回来。

  所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Stephen Orlins)说:

  美国国内政治主导的政策比符合美国人民利益的政策更具敌意,现在这种情况在过去42年裡是最严重的。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中国,一定要用最狠的词汇,最尖锐的政策,才对得起我大美利坚的列祖列宗,哪怕自损一万,伤敌八千,都是政治正确。

  所以特朗普裹挟民粹制定的政策,拜登怎么敢轻易改弦更辙?

  特朗普定下了强硬基调,拜登怎么敢轻易谈对华接触?

  在气候问题这种相对不敏感的问题上,拜登跟中国谈谈合作,就已经被共和党骂软弱了,说是在“乞求”中国。

  就这自尊心,拜登在对华谈判的同时,敢不亮拳头吗?

  其实不止拜登,即便是以特朗普的自信和不守常理,也是被这种极端的政治氛围掣肘得无话可说。

  当年特朗普一直想联俄抗中,而且已经成功让中俄领导人常态化会晤频率明显降低了,考虑到俄罗斯的中立立场,特朗普的布局进可以争取俄罗斯倒向美国,退也可以让俄严守中立,分化中俄联盟。

  可惜,因为美国建制派很不喜欢俄罗斯和普京,特朗普只能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印度,为此还差点以“通敌”的罪名把自己给搭进去。

  结果拜登一上台,开口就骂普京是杀手,此后更是一系列对俄打击的动作,最近被逼急了的俄罗斯直接宣布和北约“断交”,大骂美国是“虐待狂”。

  擅长搞外交拜登不知道俄罗斯的重要性吗?当然知道,但是知道归知道,联合俄罗斯就是不行,这是政治正确。

  说到这里,阻碍美国“重新伟大”的到底是谁,就很了然了。

  所以美国人民的情绪,现在成为了影响全球局势的重大变量,拜登也只能亦步亦趋。

  何况拜登的政治目标在于明年的中期选举,以拜登不断创新低的支持率,选举之前所有的“软弱”,都将变成共和党攻讦的炮弹。

  所以,“合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中美关系注定只能渐行渐远。

  老牛有话说

  美国的霸权很大程度上来自两次世界大战,但是现在,在没有战争或者重大危机重创的情况下,美帝国的权力正在悄然失去。

  这是历史上所有帝国都没有遇到过的,美国人正在做的,就是希望通过打压中国的方式,来拒绝这种趋势。

  只是以美国人的历史底蕴,可能还无法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含义,就像美国人只能在他们有限的历史里,偏执地将中国对应成前苏联,将中国的崛起塑造为共产主义的复兴,而对这两种“复兴”的认知差异,让美国的对华目标、政策都走歪了。

  所以中美两边一边是提心吊胆地等待着一场复仇的战争,变得越来越偏狭,从前关于美国模式“终结历史”的论调,关于冷战后“美国无所不能”的自信,现在都成了裹挟美国发起另一场冷战的负累,在疯狂与理智、野心与现实之间摇摆不定、自相矛盾。

  另一边则是全民族锚定一个伟大的历史目标,凝心聚力,生机勃勃。爱德曼“全球信任度晴雨表”显示,中国人民对政府信任度高达90%,居全球最高,在美国激烈打压时,中国人彻底从一个多世纪的屈辱中找到了复兴的力量,“我爱我的祖国”越来越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必然感情。

  这就是东西方权力交替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再过20年,当美国人像反思阿富汗战争一样反思今天的中国政策,一定会同意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的那句话——

  “他们找错了敌人,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