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虚声:三哥为什么那么喜欢牛?

作者 :想念在黑夜 2021-10-27 20:37:12 审稿人 : admin

  提起印度,大家想到的是爱吹牛。不过这里不是讲喜欢吹牛,而是真牛。

  喜欢牛,比喜欢吹牛,更能体现印度的特征。

  最近印度又蠢蠢欲动了。好几位老友探讨印度精神属性,我就把去年写的这篇文字拿出来,算是一个作答

  ——————

  牛:属牛族,为牛亚科;草食性反刍哺乳动物。

  根据出土的化石和古代遗留壁画等资料,可证明普通家牛起源于原牛。

  原牛分布广阔,或栖息于深山密林,或奔驰于辽阔的草原,或活动攀援在崇山峻岭,或生存于潮湿低洼之地。其遗骸在亚非欧大陆都有发现。

  大约从新石器晚期起,人类就开始驯化原牛。

  整个人类文明史,牛无处不在。牛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既可以充当渔猎文明时代的食物,也可以在农耕文明时代充当食物和工具,到现代依然可以充当食物。

  但是在印度,它除了这些功能之外,还有一层神圣的属性,就是神牛属性。

  01 爱与信仰

  如你所知,印度人很爱牛,大家都知道印度神牛满大街乱窜。但你也许不知道,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牛肉出口国,且价格很便宜;另外中国市场上的走私牛肉来源之一就是印度。

  坦率说,爱牛是一种良好的品质。牛意味着忠诚与奉献,老牛精神古今中外都在提倡。但印度人对牛的爱,一部分是爱,另一部分是因爱升华的信仰。

  大家或许不太理解,印度人为什么那么爱牛?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颇费周折。

  首先要明白,牛是农耕文明的节点。

  文明可以描述得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简单来说,人类文明就是驯化动物和制造工具的历史。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驯服了牛,农耕技术得以推广,于是文明有了本质进步;驯服了马,可以耕地、也可以打仗,战争有了本质飞跃。

  在没有机械的时代,牛是农耕文明最重要的工具,可以拉车和耕地。以中国为例,大秦律法规定“盗牛者枷”,因为秦在大规模推广农耕技术。到大宋时,律法还规定“私自宰牛马者,判刑一年。”但中国这些律法只是对生产工具或生产资料的保护。中国人可以吃牛肉;和印度对牛的那种精神崇拜完全不同。

  印度是一个充满魔幻现实主义的国家。由于其政府无法渗透到基层,导致印度私刑很常见。像高种姓的姑娘爱上寻常人家小伙子这种跨种姓爱情,很可能以遭遇“私刑”收场。也许你不知道,印度最多的私刑源自对牛的保护。

  既然说到信仰,那肯定离不开宗教。

  02 魔力牛

  印度文明是宗教文明,和世俗的华夏文明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印度的宗教文明建立得也很早,时间点大致和华夏文明差不多。当然华夏文明是建立在世俗考证基础上,以信史为基础。印度的宗教文明很大一部分依靠传说。这里就不去掰扯了。

  印度教徒对牛的尊崇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中国商朝)。印度的部分古经文甚至将杀死一头牛定义为杀死一个人,还威胁说神将会降罪给杀牛之凶犯。

  就是说在印度教义中,把牛的地位提升得非常高。

  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所以自古以来,牛的地位也就很高。

  在印度教里,牛是主神“湿婆神”的坐骑;因此被印度教徒视为“神兽”。

  在追溯印度人和牛的文章中,大部分人对这句话一带而过,当成一个陈述句。实际上它的内涵极为丰富。

  大家想想:牛,也就是神的坐骑而已,并不是神灵本身。有必要去崇拜不?话说老子当年西出函谷关,骑的也是牛,歇脚时写下旷世大作《道德经》。中国人也就是在神话故事里给——牛——编排了一个牛魔王的角色,并没有去崇拜。印度人为何对牛迷之

崇拜?

  印度教的神灵体系有三位大主神,梵天(创世之神)、湿婆(毁灭之神)、毗湿奴(维护之神)。

  这个湿婆神,名义上为毁灭之神,其实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这个角色设定听起来仿佛是辩证法中的对立矛盾体,文绉绉的。换一种方式理解,其实就是胡萝卜(生殖和创造)和大棒(毁灭与破坏属性)的混合体。这么说虽然有点俗气,但其实就是那么回事,神灵千千万万,内涵只有胡萝卜和大棒两种。

  所谓神灵,要么是拿胡萝卜吸引信徒,要么是拿大棒恐吓信徒。但多数时候,神灵都是一只手胡萝卜,另一只手是大棒。当然这么说起来,有点像政治家经常玩弄的手腕。老罗斯福总统有句名言,“温言在口,大棒在手”。

  其实宗教和政治,本质上是互通的。

  03 宗教政治

  啥意思呢?上篇文章说过,印度教并非由印度土著创造,而是征服者雅利安人创造的。

  雅利安人征服南亚大陆之后,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姓种制度,他们给印度设置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种姓。

  征服者雅利安人属于高等级的婆罗门和刹帝利。

  被征服的印度本土人属于低等级的吠舍、首陀罗。

  至于印度教,其实就是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土著的精神武器,一种意识形态。

  必须承认,雅利安人的这套意识形态搞得非常成功,功效一直延续到现在,几千年不减。印度阶层也从几千年前开始固化下来。

  印度人的特点就是认命,可以无视阶级差异,仅依靠本能活着,没有很强的奋斗意识、金钱意识与反抗意识,不会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话。

  所以印度历史的改变全靠外来种族,从雅利安人到英国人,历来都是如此。

  所以宝莱坞的电影都是一群金发碧眼的帅哥美女唱歌跳舞拯救世界;棕色头发黑皮肤的观众觉得很好看,从此不会想阶层分化问题。

  毁灭之神的寓意很明确,就是悬在印度人精神世界里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慑反抗者。

  毁灭之神座下的那头牛,很温柔,很迷人,能当肉吃又能耕田。

  雅利安人让牛作为毁灭之神的坐骑,寓意也很明白,就是告诉印度人,是雅利安人带来了农耕文明,带给他们一根大大的胡萝卜。

  估计雅利安人也没想到,印度人会被征服得如此彻底,变得和黄牛一样温顺。

  于是彻底被征服的印度人不关心过往历史,也不太在意不如意的现实,却很愿意幻想将来。他们希望在来世,能转世为婆罗门当然好,否则转世为湿婆神座下的那头牛也不错。这么解释,大家应该能明白印度人的神牛情结了吧。因为神牛和来世联系在一起。

  牛由此变成了印度教里神圣的代言动物,现实中可以耕地,同时还寄托了印度教徒对来世的期许,自然再也没有人敢杀牛吃肉了。

  04 佛教挑战

  要说雅利安人没有遭遇过挑战,也不对。

  印度教诞生之后,遭遇过两次强有力的挑战,分别来自佛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挑战来自阿育王时代。其实阿育王自己也是雅利安人,首次统一印度,干了类似始皇帝的事业。当时阿育王为了巩固政权、遏制雅利安权贵,便大力扶持佛教对抗传统的印度教。因为释迦摩尼大概率是印度本土人(东方人认为释迦摩尼出生于东部土著人聚集区,雅利安人去那一带的时间较晚;西方学者多认为释迦牟尼是雅利安人,并称他创立的佛道为“雅利安道路”)。

  从阿育王的角度看,要建立大一统王国,要当所有人的国王,就要扶持印度土著对抗旧贵族集团,所以释迦摩尼是印度土著的解释比较合理。不论释迦摩尼是不是雅利安人,但佛教的信徒是印度底层人。佛教是地地道道的印度本土宗教,其“众生平等”思想是抑制种姓等级制度的天然利器。

  秦始皇死后,秦帝国灭亡;但汉承秦制,把制度延续下来。只是阿育王的事业并没有持续下去,因为阿育王死后不久,印度分裂。象征印度本土教派的佛教在和雅利安人创建的印度教的博弈中逐渐式微,最

终还是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唐三藏取经的那兰陀寺最终陨落。

  佛教陨落的过程隐含着征服者对被征服之地的打压,即雅利安人对印度土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镇压。实际上来说,佛教和印度教的较量,相当于本土宗教和外来人创建宗教的博弈。这个观点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这里再次声明一下,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只代表我个人。

  纵观世界宗教史,比较大的宗教中,只有佛教在其本土熄灭了。搞笑的是,印度人竟然忘了印度还有过佛教这档子事。

  佛教的陨落,意味着印度土著放弃“平等”之念想,精神彻底被征服。

  与此同时,印度牛的神圣地位也奠定下来。因为佛教世界中,牛的地位不如印度教高。我有时候在想,佛教失败的根源,是不是就是因为没有给牛崇高的地位。

  当然正如印度人分三六九等一样,印度的牛也分三六九等。在印度,白牛是湿婆的坐骑,其中又以有驼峰的白牛最为尊贵,黄牛、水牛等次之。

  所以大家看到的印度教寺庙或壁画中,常常会出现有驼峰的白牛形象,而基本没有黄牛或水牛。有些货运司机,会将白牛绘在自己的车身上,而不是黄牛或水牛。

  印度教徒喝牛奶、用牛粪作燃料,但绝对不吃牛肉。就连印度的麦当劳也是没有牛肉汉堡的,他们特地为印度人推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素食汉堡。所以在印度教徒的生活环境中,牛可以欢快地到处跑,大街上、车站、酒吧、饭馆里,人能去的地方牛也能去,绝对意义上的人牛平等。不,其实是牛的地位更高。

  印度每次发生大灾难前夕,街上的白牛都会被人保护起来。比方说这次疫情,印度封锁之前,街上的白牛就不见了,被印度教徒保护起来了。

  评,印度可能保护不了印度人,但一定能保护印度牛;印度人可能不会为印度人拼命,但会为印度牛拼命,尤其是白牛。

  05 伊斯兰教挑战

  佛教在印度凋零之际,印度牛碰到了更大的挑战。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中东迅速崛起,随后向四面八方扩张。公元8世纪起,伊斯兰教开始向南亚次大陆渗透。到公元12世纪,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影响大增。

  公元16世纪,莫卧儿帝国的君主已经基本征服恒河、印度河两大平原上的诸多印度教王国。伊斯兰文化在印度北部大平原落地生根。

  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对牛的态度就一个字——吃。

  《古兰经》有多处吃牛的记载:易卜拉欣“悄悄地走到他的家属那里,拿来一头肥嫩的牛犊,他把那牛犊送到客人面前,说:‘你们怎么不吃呢!’”

  所以别的不说,就对牛的态度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天然对立。

  最初的几个世纪,由于印度教徒众多,穆斯林对牛还比较尊重客气。莫卧儿帝国的皇帝也会保护牛,缓解印度教徒的反抗情绪

。印度教徒总体来说比较温顺,只要穆斯林不大张旗鼓地杀牛吃牛卖牛肉,他们也假装没看见。

  但是英国殖民者到来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英国人也爱吃牛肉。所以在如何对待牛这个问题上,作为征服者的英国人偏袒穆斯林。

  如此一来,失去约束的穆斯林在杀牛吃牛肉的问题上便豪放起来。

  于是南亚大陆上,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两大群体因为牛冲突起来。而从英国人的立场看,双方的冲突有利于自己的殖民统治。所以英国人不仅不去化解矛盾,反而间接激化矛盾。

  南北双方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最终变得不可调和,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终分家的根源。

  评,南亚大陆的分裂,实际上是因为牛。

  06 现状

  既然印度人那么爱牛,为什么又成为全球第二大牛肉出口国?

  原因之一,印度也有很多穆斯林。他们不仅爱吃牛肉,也做牛肉生意。即便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也能从穆斯林那里买到牛肉。穆斯林即便名义上不卖牛肉,私下里也可以卖。所以印度走私的牛肉非常便宜。因为印度本来物价就便宜,再加上走私免去关税,更便宜了。

  原因之二,上面说过,印度的牛也分三六九等。白牛等级最高,受宗教保护;往下则是黄牛、奶牛和水牛,受宗教照顾依次减少。由于印度的牛泛滥成灾,把庄稼啃得乱七八糟,印度教徒也深受其苦。因此印度教徒也需要处理掉多余的水牛和黄牛。

  原因之三,由于印度教徒不吃牛肉,所以便有大批牛肉出口。当然印度出口的牛肉主要是水牛肉,质量低于黄牛肉,处于牛肉市场的低端。

  目前在印度范围内,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对待牛这件事上,又回到英国殖民者到达南亚大陆之前的状态:印度教徒依然保持神牛信仰,穆斯林私下里吃牛肉做牛肉生意;虽有冲突,但可控。

  如果有一天,印度穆斯林的数量持续增多,难保对杀牛吃牛卖牛肉的态度再次豪放。

  现在看,印度政府在大力预防增加额外的穆斯林人口。去年检查印度东北邦的黑户人口时,坚决不给穆斯林户口,哪怕惹出暴乱也在所不惜,这都是有原因的。

◐◐◐◐●☛█▼▲东方金报网███████东方金报http://www.cAAO.net▼▲▼▲▼▲▼▲▼●●●●●●●▼▲▼▲▼▲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