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TXT电子书,就来曹操读书

微信
手机版
TXT电子书

陆连烽:当下基层普遍存在的问题——“识”不配位

作者 :Hbu 2021-09-30 08:44:09 审稿人 : admin

  昨天,在好友小猫(公号:七彩布丁的小屋)的微博上看到一张图片,老朱瞬间笑出了声:
  上图,坐标是华北某地的一所回民小学,你可千万别以为这是历史事件,虽然上面的图片中没有时间,但下面的图中有:
  划重点:2021年4月1日

  看这日子,你是不是也笑了?

  选得真好。

  老朱笑,不是因为这个日子,而是“清真”这俩字。

  百度百科:清真

  “清真”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质朴之意,曾被社会广泛使用。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后,至宋代还没有定称。元代以来中国学者逐渐用“清”“静”“真”等词语表征伊斯兰教。“清真”一词遂和伊斯兰教相联系。

  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世说新语》:“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世说新语》:“太祖以清真而敬之。

  明清时期,中国的伊斯兰学者介绍伊斯兰教的时候曾使用“清静无染”、“真主原有独真,谓之清真”等词句来称颂伊斯兰教所崇奉的真主安拉,故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称其寺庙为“清真寺”,后来回族的穆斯林越来越多地将“清真”一词使用在对伊斯兰教的称颂和解读中,认为清则净,真则不杂,净而不杂是为“清真”,如此,“清真”一词与伊斯兰教的关联便渐渐牢固了起来。

  至此,基本可以断定,这所回民小学用清真,是为了凸显学校是“回民”的,可问题是,目前社会的普遍认知中,清真是与伊斯兰教相关联的,一方面,国家不允许宗教进校园,另一方面,国家2018年开启的“去三化”政策中就有一项“去清真泛化”——这所学校之所以这样写,事实上并不是啥创新,无非是玩儿个擦边球的“族教捆绑”。

  至此,问题来了,一句“清真做人”,碰触了“宗教不能进校园”、“去三化”、“族教捆绑”三条高压线,为何直到微博上有人曝光,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呢?

  答案只有一句话:识不配位。

  这三条高压线,当地领导极有可能一条都不知道。

  几年前,一次偶然,老朱受邀蹭了一个官味很浓的饭局,饭局上,一名被称为“县长”(其实是副县长)的哥们被人各种吹捧,老朱一边喝茶一边冷眼静观,从头到尾近两个小时的这顿饭,几乎成了这位县长的独角戏,这哥们将他的唾沫惺

子喷向了每一个能喷到的角落,所谈的内容中没有丝毫关于国内国外的局势、国家政策的走向、民族宗教问题,甚至连当地的经济与人文都没有,有的只是“深扒”他周围的权贵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别人怎么巴结他以揩国家的油、以及偶尔之间县省一些领导的“桃色佚事”,当时老朱就想,这样的人来管理一个县的某个领域,能管理得好么?

  “县长哥”号称研究生毕业,身边社悄悄告诉老朱,大专,还不是自己考上的,研究生学历是花钱买的,三大强项是巴结领导、吹牛逼与摆官威。老朱不觉莞尔,下意识的想,这会儿我们国家的基层,这样的干部不少吧?

  在9月10日的帖子《打击三非的“枪口”,可否“抬高一厘米”?》(点击可读)中,老朱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湖南邵阳,为了响应国家“打击三非”

的政策,抓了三名“越南新娘”的事。

  按国家法律,抓这三个人有错吗?没有,但很显然当地公安没有考虚到另一个比打击三非更重要的问题,那便是,我国几近雪崩的出生率。

  在婚龄男比婚龄女多3000多万的大背景下,我们只能努力引进周边的新娘,这种事情国家不能明着鼓励,但地方持政者应该有这个“识”,知道无论对国家未来还是对地方的发展,引进外国新娘,减少光棍数量、提高出生率都是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大战略,当地公安将这一事件公开宣传,还像显摆猎物似的与押着的越南新娘合影,可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这一骚操作在一些“战略网友”的眼中有多蠢,此举毁掉的不止是三个家庭,更是构成未来国家发展的“人口”大战略。

  再看另一个:
  如果你经常上网,就会发现,现在我国从幼儿园的教科书到各省公布的七普数据,许多地方的宣传图片中都有黑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好听点,是地方政府希望突出“国际化”,从战略的角度上讲,是“凯勒奇计划”的其中一步:用潜移默化的形式,让中国民众慢慢形成一种三观——黑人是中国的一分子。

  至此,你是否也开始纳闷儿了,为何老朱一个网络喷子能看出来的问题,地方政府中的相关领导竟然看不出来呢?

  答案还是那句话——识不配位。

  现在掌握着我国基层政府权力的基本上是6070后,他们年轻的时候,我国还非常的贫穷落后,全国数得着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留在了大城市的国家重要岗位上,回到地方上的大学生很少,而掌握着县市级各部门权力的,基本都是毕业于本地的大专甚至是中专师范生,他们是靠着“熬资历”熬上去的。

  不可否认,“熬资历”熬上去的大中专中师的毕业生,他们在当年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那个年代,他们确实是“人才”,可是,时代在进步,他们的知识却在原地踏步,如果这些人能“广纳谏言”也行,毕竟刘备能掌控关张赵云与诸葛亮也不是靠的专业知识,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越是地方上学历不高没啥本事的人,权力欲越强,越喜欢搞“一言堂”,如此,出现“识不配位”的情况也便成了家长便饭。

  个人严重建议国家组织部进行一场地方上的“人事”改革,将乡镇县市各级部门的主要领导都换成708090后的“全日制”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大学生,让那些靠熬资历上位的、“识不配位”的人内退,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这些人用自己的“拍脑袋”决策阻碍国家

政治经济以及宏观战略的步伐。

  大家的意思呢?

在线下载列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